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放飞风筝的追记〔散文〕

精品 【天涯】放飞风筝的追记〔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08发表时间:2019-03-24 20:40:36

【天涯】放飞风筝的追记〔散文〕
   桌上,一本发黄的日记本被轻轻地打开。窗台春风拂面,日记本的首页跳出一首小诗。
   一只只彩色的风筝,放飞着美好的理想
   一根根长长的棉线,牵动着春天的阳光
   我把风筝当成屋子,坐看天上万鸟飞翔
   我把风筝当成船儿,驶进月宫探索宝藏
   这首诗是我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参加学校放飞风筝赛后即兴吟写的,后来经老师指导小作修改后参加了学校的黑板报风筝诗赛,结果出乎意料,这首我从未想到要获奖的小诗被破格评为一等奖,还奖励到了一本日记本。我爱不释手地把小诗抄写进获奖的日记本中,小心地珍藏在我放连环画的小木箱子里。当我重新翻读日记本上的这首放风筝的小诗,小时候关于放飞风筝的回忆便像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在我很小的五十多年前,故乡人都把风筝叫做为鹞子,大人小孩把放风筝叫做放鹞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叫,对我来说是一个迷,就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说不清楚。真正让我弄清楚风筝和鹞子之间的称呼关系,还是在我上了小学读书以后。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的那个春天,我所在的班级在老师带领下,在学校后面的一片荒草地上,参加了学校举办放风筝比赛,当时喜欢诗歌的我,脱口而出写了一首小诗,谁知道还能获奖。接着,我第一次参加了班级召开的“我们一起放风筝”的主题班会。在会上,班主任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好几个风筝,讲台上还摆了他亲自制作的几个简单的小风筝。看到风筝,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争先恐后地发言,各自谈论自己平时喜欢放飞风筝的心得体会,由于大家都亲身体验过这样的活动,所以班会开得热火朝天,谈得很有生活情趣,受到老师的好评。
   班老师知识渊博。那天班会上,老师专门为我们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历史。原来在我国,放风筝已经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相传风筝发明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创始人墨翟。他曾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后试飞升空后失败。当时,人们把这种飞翔过的鸟叫做为鹞子。后来墨翟把制作鹞子的方法传给了学生鲁班。聪明的工匠鲁班对墨翟发明的木鸟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时的姿态,决定用较轻型的竹子制作,改进了墨翟用木头制作风筝的材质,成为了用多线牵拉的飞鹞。所以最早真正让风筝飞上蓝天的是工匠发明家鲁班。从此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换,人们动手动脑,用竹和其他比较轻型的材料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飞鹞,牵着线绳借助风力飞上天空,成为了现在的风筝。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讲述风筝的作用和运用。相传最早运用风筝的人的是汉初大将韩信。楚汉相争时,发生于今安徽省的灵璧县境内的一场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为了精准测量两军间的距离,韩信还放了风筝进行测量。为了瓦解楚军的军心,韩信派人用牛皮制成了一个大风筝,上面绑上了竹笛,用一根绳牵着,趁夜晚时迎风放飞到楚军的驻军上空,这时风吹着笛子发出了一阵阵凄凉的声音,汉军在韩信指挥下又齐声高唱楚国民歌,笛声和歌声随风传到楚军驻地,许多士兵听了都不知道笛声和歌声是从哪来的,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有些楚军听到汉军唱的楚歌之后,认为楚地已经都被汉军攻占了就四处逃命,军心开始涣散。韩信立即派兵攻击,项羽觉得大势已去,就带了八百精兵突围,汉军派兵一路追到了今安徽定远县东南方向一带。这时候项羽只剩二十八人了,最后逃到了乌江江畔后自杀……
   以后,我们还把这个风筝的故事讲给其他伙伴们听,从此大家对放风筝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每个春天,我们都会牵着风筝去村前的河滩地放飞。每到星期天晴朗的日子,故乡村宅四周的草地上,也会站满放风筝的大人和小孩,大家避开有电线杆的地方,手牵着放飞的风筝线兴高采烈。放飞的风筝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舞着,地面上喝彩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在春天的田野上留下了一道道悠悠荡荡的风景。
   那时候,农村没有买风筝的商店,有的只是供销社所属的下伸小店,只卖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所以凡要想参加放飞的风筝活动的,都必须要经过自己动手动脑制作。一开始,我们由学校的手工制作老师教我们一起看着图制作,参考老师制作好的风筝模型制作风筝。最简单的风筝是用柔硬相融的小麦柴的柴干制作,先是把柴干用线扎实,制作成小风筝的骨架,然后再用剪刀把读过的旧报纸剪成风筝模型,用面粉调成浆糊一起粘合好,再放在阳光下晒上半个多小时,在晒干了的风筝中间的上部位拴上一至三根线,然后在风筝的尾巴上挂几根干稻草或是用纸剪裁成的小条儿,绑在风筝的尾部,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把连着线把风筝送上蔚蓝的天空。每当自己制作的风筝扶摇直上,特别是当自己放飞的风筝超过其他小伙伴的时候,心里的那种甜蜜感真是无法形容。
   制作了小的风筝后,常常在一连放飞了几天后就觉得不过瘾,想换大一点的风筝。于是,村里的小伙伴们都开始跃跃欲试。大一点的风筝的骨架一般要用较为硬实的竹片和小竹竿制作。伴伴们先在自家的小竹林里割下小竹,然后对着绘制好的图纸制作,大的风筝骨架要用铁丝把竹竿上下扎紧,然后再糊上纸张,再大点的要用一种咖啡色的牛皮纸糊上。通过动手动脑,糊好的纸上还会画上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家自己的风筝自己做,自己的风筝自己画。通过实践,创造性地制作了圆形的、方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蝴蝶形等风筝。还有一种形状似蝌蚪的风筝,看似圆头圆脑的不大,但一旦放飞在天空中,它们就会摇头摆尾的,就像是河道里的小蝌蚪在游泳似的。
   除了蝌蚪风筝,“八卦”风筝也是当时乡村伙伴们最常放飞的一种,它的形状是八角形,后面拖个稻草绳尾巴,尾巴随风力大小可以增减。风力小的时候尾巴缩短一点,风力大的时候,为稳定风筝飞行,可以增加尾巴的长度和重量,使它飞得平稳不会翻滚掉下来。这样的风筝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能够顶着风飞得很高,而且很平稳。所以我最喜欢制作放飞的是八角形状的风筝。
   还有比较大的风筝在放飞时,一般要有两个人一起放,一个人拿着风筝,一个人拿着风筝的线绳,在相距十余米的草地上测量好风向,随着牵着线绳的伙伴开始奔跑并且高喊“放—放—放—”的时候,手提着风筝一方的伙伴就要立刻抬起风筝迎风向上推送,这样风筝就会迎着逆风扶摇直上。于是,风筝后面拖着的那条尾巴,就会随着风在空中弯弯曲曲地扭动着,升高后仿佛就是一条长尾巴被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很有趣味。
   那时村子里有个竹匠的儿子,在他父亲的帮助下,还制作了一个像蜈蚣形状的长风筝,清明时节,他把这个大风筝从家里搬出来一起放飞,风筝放飞时需要用吃得起劲的棉纱绳牵着才能升空。那时蜈蚣风筝放飞的时候属于比较麻烦的一类,一般需要大人的帮忙才行,只靠几个孩子的力量是拉不住的。这种风筝飞到天空中后很好看。所以每当蜈蚣风筝从村口的大路上升空时,从四村八宅赶来看热闹的人就会拍手叫好。
   放风筝时也要有一些小经验,有时候放着放着风忽地小了,如果不开动脑筋,不牵着线绳逆着风向跑,风筝就会一个倒栽葱落到地上,如果落在硬的地方就粉身碎骨;还有的不小心还会落到树上或河里,落在河里的风筝就会被水浸湿后烂了,被树枝扎破的也就报废了。有时,风筝升上天空中后,空中的风力会突然加大,如果不赶紧收拢线放线绳的话,往往会突然刮起的风折断了线。而断了线的风筝会飘荡到遥远的地方,有的甚至有几公里路程,有的落在农家的屋顶上或大树顶上,所以放风筝也是一门很有研究的技巧运动。
   到了清明节前后,村里还有个传统习惯,那就是放飞风筝成为了大人们的天下。村里的有好几个大人用竹竿制作成又高又大的风筝,在放飞时线绳上挂十几个小型灯笼。到了傍晚天刚暗下来时就开始放风筝了,这时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就会自然而然地汇集在村口的大路边,成群结队地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扛着特大风筝来到大路口。大风筝我们唤它为龙风筝,一旦放飞在天空中,就像一条龙似的在风中扭来扭去的,美极了。当天渐渐变黑,风筝就飞升起来了,几个年轻人齐心合力地拉住风筝的线绳,挂上一串外貌彩色的点亮着腊烛的灯笼,在几个大人的轮换牵引下,稳稳当当飞翔在天空中,灯笼一个个似挂在了湛蓝色的天空中。这时,村里的人们就会欢呼雀跃地笑着,鼓掌着,还称它们是“天灯”。
   那时,在我们的小伙伴中,有个叫智多星的伙伴还心灵手巧地制作了一个小的像麻雀大小的风筝,别看那风筝个儿小,它同样能在一根细线的牵动下飞向空中,一直飞到肉眼看不见为止……
   后来上了中学,在图书馆曾看到有关描述放飞风筝的文学书籍。先后在书中读到过许多精彩的篇章。知道了风筝真正成为民间活动的玩具还是在我国唐朝。那时,风筝逐渐变成了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玩具。在北宋张择端的民俗风情画《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放飞风筝的图景,可见它的历史之悠久。
   特别是在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精彩的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在清代,传说放风筝还会带走人身上的晦气。就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中,曹雪芹写到了大蝴蝶风筝被挂在竹梢上,紫鹃想捡,探春急忙阻止:“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也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在第七十回写到李纨对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
   由此可见,风筝的放飞无论是富贵豪门,还是贫民百姓,它的放飞都是留在人们心中的是一根割不断的天长日久的撕不断的风景线。
   还记得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四月中旬,我在文学采风时途中经山东潍坊,在文友的介绍下,知道维坊是世界风筝的故乡,那里马上就要举行世界级别的规模宏大的风筝节和大赛,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已经陆续到达前来参赛。于是,我在文友陪同下一起去了滨海东城的沙滩进行了一次赛前的实地考察。正巧,那里有几支队伍正在开展试飞热身。天空中布满了形状五花八门的风筝。这些风筝形状各异,有中国传统的动物风筝图,有鲤鱼,老鹰,蝴蝶等等,就连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八仙也被制作成了大风筝飞到海滩上空。在春天的阳光下,各种风筝大聚会。看到风筝在滨海滩涂上空飞翔,看到无数形形色色的色彩斑斓的风筝,听到此起彼伏的欢笑声,我为祖国举办世界风筝大赛感到无比的骄傲!
   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必须赶路返程,所以在第二天上午就离开了维坊。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了隆重的开幕式和风筝大赛的有关报导,不禁浮想联翩。可不是吗?中国是世界风筝的故乡,风筝从古代就传到日本和东南亚等世界各个地方,而山东就是鲁班发明风筝飞上蓝天的地方。从风筝的飞翔到今天的各种飞行物的诞生,其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人的智慧结晶,这是追逐梦想的成功!
   放风筝,除了它是一种老少都喜欢的活动外,它对养身和保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还记得小时候放风筝的时候,村里有人家中有了病人时,喜欢把风筝放上天空后,突然用剪刀剪断手中牵着的绵线,断了线的风筝会随风退向遥远的天空……据说这样放飞风筝能为家里人除病消灾带来健康,带走家庭中的噩运,从而会带来吉祥和幸福……这其实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然而在今天,这样的期盼已经成为了不争的现实。它告诉我们,只要亲自参加放飞风筝的实践,就会和健康交上朋友。
   我有一位平时注重养身保健的文友在研究放飞风筝后告诉我,放风筝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当人牵着线的风筝在放飞地上行走,能使人舒筋动骨,放松心情。放风筝时还能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以放风筝就是放飞自己的心灵,放飞一份悠悠的快乐和健康。特别是在春天的户外放风筝,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养养肺,而且能够排出一个冬天堆积在肺体内的浊气,对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加快新陈代谢具有一定作用;放风筝还能调节工作紧张状态下的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放松,达到解除疲劳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对防近视眼、老年花眼及视神经萎缩者极为有利。老年人悠悠地放放风筝,可以增强椎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可以降低和治愈颈椎病,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时光流逝,不经意间,五六十年代喜欢放风筝的一代儿童少年,如今都成为了老年人了。今天,当我们眺望春天里在天空飞翔的风筝,除了传统的制作方式外,大多采用了现代化的工艺制作,有些地方还专门有了生产和制作风筝的工艺厂,风筝在一些用品商店里和网上也能买得到,大大小小品种繁多,有孙悟空、宝莲灯、龙腾、花蝴蝶、老鹰和飞鸽型等等;有的风筝创新意识很强,还会驮着鸽哨在高空中发出悠长的歌音,有的夜间还能在驮着一长串天灯,而且还飞得高和远。可谓是五彩缤纷,大小各异,各显神通,现代化和传统相结合,美的气派十足!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走到户外来到郊区赏景,在无高压线和电线杆的宽阔的田野上空,抬起头来总会看到色彩缤纷的风筝在蓝天飞翔时。那情那景,美了心灵。春风拂面,风筝放飞。千年的民间习俗延续之今经久不衰。看到蓝天上的五彩缤纷的风筝,我的思绪就又会不由自主地拉回到童年时光。我仿佛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个孩子,希冀地牵着风筝在歌唱放飞。
   啊!风筝,春天里的一道长留在我心灵深处的风景。于是,我决定要找回这一份失去了多年的童趣。前几天,我在一家文具店买了一个美丽的蝴蝶风筝,欣然踏进春光,加入到了放飞风筝的队伍中,重温少儿时代的放飞风筝的梦……
  

共 53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放飞风筝的追记》是沁香老师撰写的又一篇反映风筝文化的精美散文。文章通过追记的方法,撰写了老师从小喜爱放飞风筝的记实。文章开头通过一首小诗引出小时候的一份浓厚情趣和对风筝的喜爱。一是通过从主题班会老师的介绍了解了风筝的历史,从而阐明我国是世界上风筝的故乡;二是通过插叙方式介绍途经维坊看到国际风筝大赛的热身从而得以验证。文章先后通过学习制作风筝作品,对这项民间传统手工艺术有了大概的了解,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发挥其创造和想象力。通过放飞风筝、阅读风筝、熟识风筝的几个过程,又把放风筝的养身保健之道介绍给了读者,从而传递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把中国传统的有民族特色的风筝介绍得唯美。文章通过层层递进,交替插叙,把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的,春光明媚的时日,手中牵一根风筝线,在春天的草地上放飞,放飞的也是理想和希望,就像开头的诗歌一样精彩。读着风筝,仿佛自己也和风筝一起飞上了湛蓝的天空中;读着风筝、眼前会顿时一亮,似乎是跟随着老师一起来到了春天放飞风筝的现场,抬眼就能观看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风筝,从而同声一起为风筝喝彩!欣赏美文,倾情推荐!〔天涯诗语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32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9-03-24 20:46:49
  谢谢编辑美按。祝编创快乐!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9-03-25 09:27:48
  欣赏老师美文佳作,问候问好!
馨语馨愿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9-03-25 13:50:36
  谢谢馨儿美评。问好!
3 楼        文友:妙琴        2019-03-25 19:18:36
  放风筝本是孩子们春天娱乐的一种玩耍形式,在沁香老师的回忆和精彩笔下,变成了一种国人的传统文化!传播健康正能量的美文值得一读,为您喝彩!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9-03-25 19:54:30
  谢谢妙琴美评。问好!
4 楼        文友:独步寻花        2019-03-28 07:35:08
  拜读老师大作,风筝让我们回到了童年生活,质朴与自然的流淌,蓝天白云的恬静。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9-03-28 09:03:25
  谢谢独步寻花美评。紧握!
5 楼        文友:张璞        2019-03-30 23:08:57
  读老师的放风筝一文,感受风筝的传统文化,引发少年时代和小朋友们一起放风筝的美好春日,傍晚的天空,许多风筝在迎风飘起,拟或有生命力的动物们飞升天空,感应生活的童趣时光。高赞老师的文笔,欣赏学习。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9-03-31 09:29:21
  谢谢张璞 美评。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