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如此秀才(随笔)
苗青因为巨额贿赂西门公安局长而没有绳之以法,逃之夭夭;而贪赃枉法处理此案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夏提刑夏延龄和同僚副提刑的公安局长西门庆却在宰相蔡京的袒护下也逍遥法外,毫发无损。
夏提刑法院院长得了几百两银子在家,由于西门大官人的上层路线走得好,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逃过一劫,心情甚好。同时又把自己只有十八岁的儿子夏承恩,托关系送进武学院学习武学,现在来说也就是进入了有名的体育大学,做了秀才,每日邀请结交老师朋友,习学射箭和马术。让我想一想都有点讽刺,夏承恩?承的谁的恩?我看就是“瞎承恩”。原来在大明朝只要有关系,考不上大学也不要紧,也同样能进入到高等学府,取得文凭,为将来入仕当官创造条件。
西门庆也没闲着,因为夏提刑是他的上级,他要给足夏提刑面子。约请了刘薛二内相,也就是刘太监和薛太监;周守备周秀,守备是一个城市的城防司令;荆都监荆,相当于现在一个师的参谋长;张团练张关,团练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团团长:合卫,整个地方军分区的官员。出人情份子钱,与他挂轴文庆贺,轴文也就是将夏承恩上体育大学,当了秀才的有关内容找当地书法名家写成条屏或者中堂形式,最后按职级高低署上去庆贺人的名字。
读了这段有几个疑问:刘太监和薛太监从何而来?难道清河县也有太监不成?书中还有多处有太医?太监和太医是不是一种职务?还是太监和太医退休在清河县了?难以理解。
夏承恩本是托关系而入学的,在法制社会里,即使有舞弊之行为,也尽量做得藏而不漏。但明朝的官员们视此为祖上之荣光,视关系为社会地位,“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这个贪赃枉法的夏院长竟然大操大办,轰轰烈烈,唯恐满世界不知道。
现在官员承办的升学宴、婚宴、丧事答谢宴、满月宴、升职宴等名目众多的宴会少之有少,数量和所宴请人员也有了严格的控制。在我们武威本地控制在二十桌以内,不能宴请本单位的领导,领导不能宴请自己的下属,也不能宴请与单位有管理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算是基本被杜绝了。其实宴请者和被宴请者都很高兴。看来,只要想管还是能管得住的。
像夏承恩这样通过人情关系升学,将来如果流入社会的公职人员队伍,对这个社会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这个社会的政治基石已经开始动摇了。
有许多人认为现在中国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录取制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我认为基本还是公平公正的,至少给那些贫困、边远的寒门学子一个同台竞争的机会。
比起《金瓶梅》中的社会政治制度,现在的社会制度,至少在以“才”上学、以“才”取仕上还是基本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