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难忘1971年春节的秋千(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难忘1971年春节的秋千(散文)


作者:陕西一棵小草 童生,76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7发表时间:2019-03-26 15:06:51
摘要:在祥和的春节里,却又想起那个年代山村里的春节来……

【柳岸】难忘1971年春节的秋千(散文) 时光荏苒,一晃,我离开那个插队下乡的小山村,已经整整四十六年了。我也因岁月无情,成为花甲之人,且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了四十六个春节。
   说起现在的过年,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和精力有限,除了还停留在腊月的忙碌采购、正月里亲戚间的相互拜年、招待亲朋与照顾孩子们的吃喝上,已没了当下年轻人,那么多的社交活动,和到处游玩的心劲,感觉年味也逐渐变淡。但1971年在山村过的那个春节,却经常出现在梦萦里,让我怀念不止,难忘而回味无穷。
   1969年秋天,我家被迫下放到山村。在那个年代,对于穷乡僻壤的山村来说,过年依然单调无味且很冷清。除了各家转转和接待亲戚,对于我们孩子家家的,更是感到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与可玩的地方。天气寒冷,村民多是呆在家里的火炕上,或在炕火口边,架上些“树根疙瘩”烤火,远不如腊月里家家杀猪来得热闹。
   1971年的春节来到了,村里的年味却格外浓。记得在县城火车站当装卸工的蔡叔叔,他腊月根儿回来过年时,带回了一大卷大拇指般粗的“钢丝绳”,说过年要给村里“竖(方言,拼音二声)个秋”,就是搭架做个“秋千”。
   记得那一天,他张罗着叫上村里的几位青壮年村民,在自家门前菜地东北角的枣树旁,挖坑搭架子。一块十几公分宽,不到三公分厚,约五十多公分长的小木板上,两端早已被火钳各钻了一个眼儿,只见他把钢丝绳从两个眼中穿过,形成了“脚踏板”,四根小碗口粗的橼子,两边交叉用铁丝扎紧,竖起后放进坑里,填土踏实,再把钢丝绳两头拧成个弯钩状,然后用铁丝扎紧形成两个环状,往横梁上一套,架在两边架叉里,一个大“秋千”便“竖”了起来。
   我在城里长大,除在朝鲜电影里,看到过高高的“秋千”镜头外,只看见过那种低矮的、荡荡悠悠的小秋千,从没亲眼见过那么壮观的大秋千,所以当时感到特别新奇,围观的村民和孩子们也显得异常的开心。秋千竖好后,叔叔为了大家的安全,亲自上去试着荡了一番,感觉架子稳当,荡起来后钢丝绳坚固这才放心。当地人不叫“荡秋千”,叫“打秋”。所以他一下来,几位青年壮汉便迫不及待地轮番上去“打秋”,孩子们看见他们把秋千打的越来越高,都兴奋地拍手叫好。从那一刻起,村里过年“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
   在那之前,我根本没有亲临其境看过“打秋”,所以当我在秋千下,看到他们打的那么高时,都惊呆了!只见他们双手把秋千向后拉到身前,快速踩了上去,凭着那点荡悠劲,双手朝上挪位,然后双脚向前一蹬,双手一攉(方言,huo一声)绳,且身子随即向前挺起,再半蹲式,双脚用力往后一蹬,再一攉绳,来回几下子,那秋千就荡起来了,就连六、七岁的娃娃们也会荡,真让我羡慕不已,看得着迷,但自己却没有胆量上去荡。后来同龄伙伴们鼓励我,并做示范慢动作,还告诉我一些要领。可当我双手抓住钢丝绳时,双脚刚踩上去,看到在他们手上脚下那么听话的秋千,在我的手脚下,却是前晃后摆地使我站不稳,尽管开始他们帮我荡绳子,还是因为自己不得要领,根本荡不起来。后来伙伴们就自告奋勇地带着我打“双人秋”(两人面对面,腿交叉站着),对从来没荡过大秋千的我,当秋千稍微荡高时,便双腿发软,叫喊不止,使他们不敢再往高里“打”而慢慢减速下来。
   那时自己也就十六岁多的年龄,贪玩心也很重,所以家里没事时总想着去玩。在没太多人玩的时候,就上去慢慢地尝试和学着大家的样子,到后来我逐渐掌握了“打秋”的要领,终于把那秋千“打”的好高,好高!那种前挺后蹬“攉绳”腾起的瞬间,真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坠落般的感觉,当你自由自在地激情上下飘荡时,冬天的寒冷顿消云外,只觉耳边风声呼呼,那种凉爽的感觉真是太美妙、太刺激了!
   叔叔的家座向朝东,天气好时,门前特别暖和,因此在有了那个秋千后,就把年轻人和娃娃们的心吊了起来。正月里本来就是农闲时间,所以白天一些村民,便喜欢在那里晒着太阳,谈笑风声,打闹逗乐。除了吃饭的时间,“秋”下边基本没离过人。但也有的娃娃们不怕冷,把饭都端到那儿去吃。年龄大点的人,虽然不“打秋”了,但他们也喜欢去那里看热闹,同时还会被叔叔或阿姨看见了,邀请进屋里烤火、拉家常聊天。就连谁家有亲戚来拜年,也会被带到那里去看看。年轻的,会打的,也会上去过个“打秋”瘾呢!总之,那年的秋千下,就是村里的活动中心。
   那个秋千一直过了正月十五才被拆除,叔叔家的菜地,也因被大家踩踏的到了春天难以刨挖,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蔬菜、零碎种植。之后,在我离开村里前的几个春节里,就再也没人挑头“竖秋”了,也许后来几十年都没人再“竖”了,因此说,那个春节村上是最热闹的,年味也是特别、特别的浓!
   几十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十几岁的花季少年成为当今老人。回首往事,自己一生中也就只打过那么一个大秋千。蔡叔叔夫妇和许多长辈们,也都先后去世多年了。今天是初七“人胜节”,又称“人日”。传说女娲圣母初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便成为了人们纪念女娲圣母造人的伟大节日。我也不由地想起了他们,想起了年时的伙伴,于是打去电话问候拜年,瞬间,那年的“秋千”,也随着记忆在我的心中荡了起来……

共 20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到祥和如意的春节里,自己总是禁不住回想起在那个年代穷乡僻壤的山村里年味浓浓的春节来。散文《难忘1971年春节的秋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满怀深情的文字,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山村过的那个令人难忘而回味无穷的春节故事。在那个年代,北方的农村到了寒冬腊月正是农闲时节,因为生活略显的有点单调,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与可玩的地方,因此过春节时大人们都要给年轻人和孩子们搭架做个“秋千”,有秋千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娱乐活动中心,除了吃饭的时间外,秋千下边基本没离过人,就连谁家有外地的亲戚来拜年,也会被带到那里去看看,去玩玩。有了秋千,村里的春节就是最热闹的,年味也是特别特别的浓。这篇散文构思精巧,文脉清晰,回忆往昔,感怀人生,寄托了作者心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现在的春节千姿百态,但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孩提时代的美好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散文朴素而情感真挚,故事情节生动真实,文字描写具有诗韵,文采丰盈,唯妙唯俏,别具一格,引发读者乡情满满,沉醉并陶然其中,久久难以忘怀。感谢赐稿柳岸,问候作者快乐!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3-26 15:08:11
  拜读佳作,感谢您投稿柳岸!祝您写作快乐,再创佳品!
回复1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03-26 22:09:34
  感谢安平君老师及时关注,理解!辛苦编辑发表与鼓励!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3-26 23:03:53
  艰苦年代里,秋千的快乐,肯定历历在目,那些给孩子们和乡亲们送达的秋千快乐是最好的过年礼物。小草老师申请的怀念,朴素的文字,兴奋的心情,都描写刻画得很到位。一个人的好,不是看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看他给人们曾经带来什么。文章深刻自然。怀才抱器拜读学习,并问候老师春安。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07-02 23:01:56
  很是抱歉,一般发表过后,回过帖,想着没有帖子来,就不太查看,今天随意查看,没想到好几篇作品最后还陆续有跟帖,迟复为歉!
   感谢老师辛苦关注,理解分享鼓励!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3-26 23:25:00
  秋千已是千秋一梦。祝先生春安万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3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07-02 23:02:19
  很是抱歉,迟复为歉!
   感谢老师辛苦关注,理解分享鼓励!
4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9-04-02 14:52:14
  因为有过尝试,那种御风在空的感觉深深留存在心。秋千,就会随记忆在心中荡起..... 赞!
回复4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9-07-02 23:02:54
  很是抱歉,迟复为歉!
   非常感谢老师辛苦关注,感动老师理解分享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