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回味蘑菇炸串(散文)
晚上闲来无事,独自街头转悠,不经意间被夹杂在形形色色的小吃摊贩中间的一角吸引,稍一靠近,一股久违而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见小摊老板眼疾手快地揭开一个个烧饼,夹进炸好的蘑菇串、豆腐皮,撒上诱人的孜然粉和辣椒粉,笑容可掬地忙着招待川流不息的吃客,我不自觉紧走几步,却又不禁勾起一段遥远的陈年往事来。
1978年我刚刚踏入高中校门,还是青涩少年,沉重的升学压力,加速的学习节奏,试卷上鲜红的分数,长长的年级成绩排序,使当时的我目光是不安的、内心是焦躁的,学业之外的一切都是了然无趣的。
犹记得当时的学校食堂,一盆盆飘着零星油花的水煮萝卜块、水煮土豆块、水煮茄子条……配上两个看着体积膨胀巨大的馒头和一大碗清澈见底的稀饭,在仅仅40分钟就餐时间里,蹲在操场上,作为稍稍的轻松休憩,慢慢的思考品味,反倒饭菜也没再显得多么寡然无味。只是在上了半晌课之后,肚子总在不争气的抗议和叫唤,以至于下课铃一响,就会一扫课堂上的绵软无力,急急赶往,去一次次重复排长龙,一天三次故作享受状……
只有在漫长的晚自习结束后,又累又饿、浑身散架却又强打精神,带着书本急急向寝室赶去,只因为在回程的路上有两个老太太在路边摆摊,买上一个烙馍卷菜或者烧饼夹菜,大口大口吃完,待水房抢水大战、别人都进入梦乡了之后,趁着走廊昏黄的灯光捧着书本,为能够继续奋战提供一些体力和能量。
一天中午,饥肠辘辘的我实在受够了食堂的千篇一律,耍了个小聪明偷偷溜出了校门,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游荡,突然一股香气紧紧揪住了我的肠子,我循味而去,只见有年轻的小两口在街边支了一口油锅,旁边的摊位上整整齐齐码着一串串新鲜的蘑菇,只见那老板娘笑盈盈的招呼:“同学,炸个麻辣烫吃吧,可好吃了,五毛钱一串,来尝尝吧!”
“炸两串吧!”我快走上前,没咋思考就脱口而出。
“要烧饼不要,夹到烧饼里更好吃!”
“行!夹个吧!”
只见老板娘麻利的拿起两串蘑菇,浸入雪白雪白的面糊里,趁着油热,滋啦放进油锅里,不停地翻着,并不时拿着一个小漏勺把锅边的油渣捞出来……不一会儿,炸好的蘑菇串麻辣烫出锅了,撒上碧绿的孜然和红红的辣椒,抄起一个老板刚炕好的烧饼,从中间撕开一个口子,借力将竹签褪了出来,套上一个塑料袋,成了!
我刚要接过来,老板娘忙叫“等等!”
只见她用漏勺舀了一勺捞出来的油渣,放进烧饼里,还使劲按了按,才递给我。
“再给你加点油水,也好吃的!”她笑着说。
接过烧饼夹蘑菇炸串,那一刻,我的眼睛开始放光了,一口下去,满嘴流油,唇齿间流淌着蘑菇的香味;那一刻,我暂时遗忘了疲惫和烦恼,只是在似乎前所未有的美食里尽情的享受……
我付了钱,老板娘连连招呼下次一定再来,我大口大口的吞咽着并答应着,不时地抬头,那时的天格外地晴朗,格外地蓝!
就这样,我成了这个蘑菇炸串摊位的常客了,烧饼、蘑菇、油渣的组合伴我啃下来多少本厚厚的书籍、列出了多少个复杂的公式、背下了多少篇长长的文字……在这股香味里,告别了我乏味枯燥的高中岁月,伴随了我三年的青春时光,历经了中学生涯的散场,见证了少年到青年的落幕成长。以至于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记忆模糊了曾经的学生模样,只是第一次大吃麻辣烫的场景却依旧清晰难忘!
“您的饼好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把我从记忆里拉了回来,我接过袋子,不经意间又看到了自己凸起胖胖的肚子,给自己偷偷笑了一下,转过身去,轻轻咬上一口,味道虽不是当年家乡的味道,但是感觉却已通向内心过往的远方,我停下脚步,微微抬头看天,真想问问那满天星星是否还记得当年急急赶路少年的脸庞……
只是突然一滴泪水划过,心头掠过一丝惊悸,犹如流星陨落,那一瞬的星光,照亮了曾经清澈明亮的翩翩少年和如今寂寞深邃的他乡的我……
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比如:省略号不要与逗号和句号及省略号连用。文章中这些细节现已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