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艾捷克传奇(散文)

精品 【晓荷】艾捷克传奇(散文)


作者:鲁焰新疆 布衣,28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2发表时间:2019-03-27 19:40:41


   一、相见不相识
   在新疆乐器中,它非常特别。
   它的音色,极尽抒情之能事。你会觉得那些漂浮于空中的音符,高处可以直抵你的脑际,低处可以触及你的心扉,它甚至能够让你听着听着像是丢了魂,柔肠百转。
   它的琴声里那一种绝无仅有的沙哑,使它蒙上了一层沧桑与悲凉,令人不由得想起大漠戈壁,或者,陈年往事。
   在古今丝路文化的融合中,它经历了一次羽化成蝶的蜕变。
   它叫艾捷克。
   我们对这种美丽的乐器了解多少呢?
   初见艾捷克,第一眼,觉得它有点“怪”。它像小提琴一样用琴弓拉琴,可是,乐手不是像小提琴一样把它夹在下巴下演奏的,而是像二胡一样,放在腿上。
   它的琴筒像一个圆球,琴身全长64厘米,琴筒底部安有月牙形琴座。
   它小巧玲珑,美丽得像一件工艺品。那些五彩的花纹,细密精致,散发浓浓的民族特色。
   它的独特,使许多人为之着迷。
   第一次与艾捷克近距离相遇,是在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一个传承维吾尔木卡姆这一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的专业团体。艾捷克在其乐队里占有重要位置,大型演出中,有十几把之多。
   舞台上,那一把把艾捷克鸣奏起来的时候,史诗般的恢宏与清风朗月般的柔美,和谐地交织于一身,令人不能不为之倾心。
   只见乐手将琴座放在左腿上,左手持琴杆,用指尖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乐手称,艾捷克吸收了二胡和小提琴的弦指法,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左手可奏各种滑音、泛音、和弦及各种装饰音;右手可采用提琴的各种弓法,因此它的表现力很强,音域宽广。
   艾捷克现已成为新疆民族乐团主要拉弦乐器,独奏与合奏都可以。
   今人所见的艾捷克,不是传统的艾捷克。
   乐手告诉我,他们用的都是20世纪50年代改制的艾捷克,传统的艾捷克一般无法满足专业演出需要。现在统称的艾捷克,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舞台上见到的,都是指50年代经过改制的艾捷克。
  
   二、你从哪里来
   新疆,古称西域,位居东西交通孔道,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必经之地。
   一支支商队,乘着骆驼,穿越沙漠,将珍贵的丝绸载往西方的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契机。
   当时的古西域新疆是印度、波斯和希腊、罗马文化以及中原汉地文化融汇的地带,古代乐器最发达地区。
   据资料记载,传统艾捷克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北部的库尔德地区),它与藏族的根卡、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十分相似,尤其与流行在土耳其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加曼察琴近似。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当波斯商人踏上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也许,艾捷克一开始只是作为一件个人爱好的乐器携带出行,用以陪伴一段漫长孤寂的旅程,在月色掩映中,释放一缕思乡的情怀。那婉转的琴声被东方客商所青睐,渐渐在当地流传。
   到了清代,艾捷克被列入宫廷里的回部乐(即维吾尔族音乐),属于胡琴类乐器。在《律吕正义后编》有这样的记载:“司胡琴一人,回名‘哈尔札克’”。《清·回部乐伎》:“……司哈尔扎克”。《五体清文鉴》称额依捷克,汉语意译作胡琴。今汉语多用意译。
   艾捷克最初在南疆的和田、莎车和喀什一带流行,后来逐渐传到北疆和东疆各地。有趣的是,相传在维吾尔族民间,艾捷克是开门、关门或车轮轴转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一传说令人更添了许多浮想。
   经年流传,艾捷克不断丰富和发展,品种繁多、形制有别。以主奏弦来分,有一弦、二弦和三弦艾捷克。从地区来分,有刀郎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从民族来分,还有乌孜别克艾捷克和塔吉克艾捷克。
   此外,除了传统的艾捷克,在一些涉及新疆民族乐器的书籍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文字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一些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音响效果。”“新型艾捷克:20世纪50年代在刀郎艾捷克的基础上制成。”
   古老的艾捷克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之后,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三、奇特的身世
   艾捷克,为什么容易令人联想起小提琴呢?难道,它与这一西洋乐器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艾捷克又是谁设计的?它是参照了什么而改革的?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改革呢?
   很多人,只知道艾捷克是新疆少数民族使用的一种乐器,并不了解艾捷克的身世。
   其实,从艾捷克留给人们的视觉印象,就教人不禁猜想它的身后是否埋藏着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这一演变过程中,有三个重要人物:麦苗,段蔷,赛买提·阿不都拉。
   时光回放。
   1950年,苏联代表团来中国新疆喀什访问演出,当时麦苗是南疆党委宣传部文艺科的科长。麦苗看完前苏联代表团的那场演出,被乐队里高、中、低音民族乐器的精细编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深深地吸引了。他了解到那些民族乐器有不少是经过改制的,改制的都塔尔就有比脸盆还大的。麦苗正为自己主管的乐队犯愁呢,乐队中除了一把大提琴外,尽是些高音乐器,演奏时,无论是器乐曲或者是伴奏,总是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浮在空中的感觉。
   “能不能借鉴这种乐器编配,改革民族乐器,最终改变民族乐器的器型体制发展不完备、低音乐器几乎没有的状况呢?”麦苗的脑子里成天在琢磨这个问题。
   那时候,基层文化艺术方面的专业干部奇缺,麦苗就萌生了从新疆军区文工团抽调干部的想法,在得到时任南疆党委书记王恩茂的批准后,1952年底,段蔷和他的同事张峰听从组织调派赶赴喀什,在麦苗的牵头和领导下组成三人工作组进驻南疆文工团。其主要任务除了培训和提高演员的业务素质外,麦苗还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新疆民族乐团。
   说干就干。麦苗立即找来段蔷商量,两人不谋而合。麦苗出思路,段蔷进行设计,制作任务则交给了南疆文工团的小提琴手、维吾尔族著名音乐家赛买提·阿不都拉。民族乐器改革就这样开始了。完备民族乐器器型体制,加强低音乐器,成为那个时期南疆文工团的首要工作。
   那么多民族乐器,当时为什么会选中艾捷克呢?
   艾捷克音色柔美萦回,民族风味浓郁,所以计划中的弦乐器,选择它为主体。
   作为改革的母本,流传于哈密的刀郎艾捷克是什么样子呢?
   段蔷在1980年3月15日写给时任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自治区音协副主席麦苗的一封信里,是这样总结的:当时流传在哈密的刀郎木卡姆中使用的民间乐器刀郎艾捷克,“它的琴筒类似板胡,琴筒上蒙的是薄生驴革。琴杆柱型,琴头部位只装一只弦钮,用来调定一根供演奏的一束马尾主弦。该弦经过一只山型的琴桥的顶端,置于蒙膜上,系于琴脚。琴杆下方两侧各有五个弦钮,用以调定十根共鸣弦,这十根弦通过琴桥的两坡,也系于琴脚。因其机械结构之不合理,不能解决琴弦自身张力对全琴造成的破坏。这就无法保证乐器的寿命,影响音响的稳定,难保音色的优美。”
   除了它的结构不尽合理之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它只有8个音阶,手指不能移动,无法演奏音域宽广的曲子。它的音量也较微弱。
   找到了艾捷克的症结,接下来,如何进行改革呢?这对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段蔷而言,是一块陌生的领域。
   那些天,段蔷的手里天天摆弄着两把琴,一把是流传于新疆哈密的刀郎艾捷克,一把是他在文工团使用的西洋乐器——小提琴。
   经过反复比较,反复琢磨,设计思路渐渐浮出水面:以民族乐器为原形,采纳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原理,保留艾捷克的原始风味。
   那么,当时为什么要以小提琴作为参照物呢?原因在于段蔷就是拉小提琴的,他通过对小提琴的研究,发现这种西洋乐器有着十分科学的结构和比例。同时,在南疆,当地维吾尔族艺人就是把小提琴放在腿上拉的。这些也给了他灵感和启发。
   艾捷克琴系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原琴的弱点。先集中力量解决琴体在结构方面的不合理,例如琴杆与琴筒之相交接、角度的改变、接触面积的增大等等,接着,参照资料作了应力、音响方面的计算。这里边牵扯到数学、力学、音律学、机械制造等等方面的学问,包括乐器的尺寸、人体的尺寸、可活动的范围的尺寸、乐器结构最佳的发声状态……
   有人说,音乐就是声音的数学游戏。声音的大小与其用材、结构、琴体大小都有关系。琴体有多大才能有空间接受这个声音呢?利用什么关系把声音扩大共鸣出去呢?声音的振动产生的压力琴面能不能承受得住呢?
   那些天来,段蔷沉浸于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忘记了吃饭。段蔷从小就有丰富的音律、数学等知识积累,后来在中央音乐学院又系统学习了小提琴的构造原理,此刻,都用上了。
   一个又一个夜晚,段蔷伏在煤油灯下,借着昏暗的灯光,一遍又一遍地描画着,涂改着,计算着……不知烧干了多少灯油,画秃了多少铅笔。图纸方案终于做好了。第一次投入试制的是高音型艾捷克(计划中用以代替第二小提琴)。
   那一年,段蔷才19岁。
  
   四、羽化成蝶
   紧接着,新问题摆在了眼前:用什么材质的木料来制作乐器呢?
   乐器的用料,是非常讲究的,材质的木性、硬度、软度都要考虑到。以往的艾捷克用的是梨木,木性疏松,容易变形,必须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木料。
   那是南疆的早春4月,一大早,段蔷带了馕和一只装了七八公升水的“卡巴克”(维吾尔语:葫芦),雇了辆马车,带了行李,赶往莎车县。一路上,映入段蔷眼帘的时而是荒滩,时而是梭梭和红柳。饿了,啃口干馕,困了,靠在车上打个盹儿……整整走了一天一夜。进入莎车,那清朝就引种的荷花已是绿叶摇曳,赏心悦目,段蔷来了精神,路途的疲惫忘了大半儿。
   莎车,稻麦桑麻,古时候就是富庶之地,文化之乡。这是段蔷日夜兼程赶往这里的原因。段蔷的心里怀有一种唯美情结,他一心想挑选一种最美丽的材质来做艾捷克。他在民间艺人的家里寻找灵感,到民间作坊东看看,西挑挑。在巴扎上,一家制作木碗的作坊前,他停下来了,眼睛盯着那老艺人手里的木碗:木碗上那些扭动的花木纹,真美啊。这种木头叫“其纳”(维吾尔语),即野槟榔树。
   段蔷欣喜地捧着木碗翻来覆去看个不停:这种木纹如果用在艾捷克上,一定很美!他当即请老艺人用这种木料车了十几个琴坯子。
   在南疆,风一吹,木头很快就会开裂,南疆的艺人们都是把做好的木碗埋在麸皮里,一个多月以后,才慢慢让它一点点透空气,这样慢慢干燥以后,木头才不会干裂。段蔷等不到一个多月以后再走,他就把麸皮和那些做好的琴坯一起装进了麻袋。
   赶回喀什,段蔷急切地打开袋子,一看,不好!那些琴坯已经开裂了。他把袋子来了个底朝天,找啊挑啊,好不容易挑出只裂了一个小缝的坯子,把两个镶在一起,带着它和图纸,去找他的同事赛买提·阿不都拉。
   赛买提·阿不都拉在新疆首次引进小提琴,也是第一个学会演奏提琴和提琴制作技术的人。他接过琴坯,用锯末把坯子的小缝填平,接着,段蔷动嘴,赛买提·阿不都拉动手,开始做琴了:
   先以哈密刀郎艺人使用的艾捷克为原形,废弃了用马尾做的主奏弦和琴杆两侧各有的五条共鸣弦,采用了小提琴的四根弦,银弦。四根弦的设计音高和使用音高均为:g、d1、a1,e2,增加了和小提琴一样长的指板,采用了小提琴弓。音域宽了,可以演奏和小提琴同样的音乐。指板和琴钮采用酸枣木。蒙膜仍采用薄生驴革,琴桥两脚的底面积做了二点二倍的放大,使蒙膜上有较大面积受压,减少局部破坏,增强振动。改变琴杆断面的圆形为半圆形,使之发音更为明亮。琴筒改为球形,球面积约为原型的一点五倍,并设计计算了音孔的位置、图案、适雕面积,求其增大音量,使音色更为浑厚。依照麦苗的建议,在琴筒底部增加了琴座。全部艺术造型仍保留了民族形式。
   他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第一把艾捷克做好了。
   段蔷仔细端详着这把琴,十分兴奋,这是一次从构想变成实物的飞跃。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由于野槟榔木受潮后易开裂变形,加上木料软,不坚实;弹性不好,致使声音发闷;四根弦产生的是十四磅重的压力,对蒙膜面的压力太大,蒙膜凹下去了;材质不光滑。于是就废了这把琴,重新做。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段蔷的信心更足了。
   这一次,他选中了胡桃木做琴体,纹理好看,比野槟榔木硬了,并且不会因受潮变形;弹性好,声音明亮了。指板的木料用的是紫檀木,琴钮是杏木。
   炎热的夏季,骄阳似火,段蔷和赛买提·阿不都拉天天“泡”在作坊里。创造是艰苦的,他俩却仿佛着了魔一般,忘我地投入其中。
   这是一次细致而复杂的劳动,在保留艾捷克的音色上下了很多功夫:
   为了解决琴弦对蒙膜的压力,段蔷采用了麦苗的建议,蒙膜换成白松木板。但是如果没有蒙膜就会失去艾捷克原有的音色。怎么办?段蔷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妙计:把蒙膜镶在琴筒里边,就可以保留膜鸣乐器艾捷克的特点和音色!

共 94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西域经济重地——新疆,古时是我国东西文明、商业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此刻仿佛令人听到了那遥远的驼铃声,穿越沙漠你看那吐鲁番盆地——葡萄之乡,多么美丽。文中提到艾捷克琴的设计,由年少的段蔷才通过日以继夜的图纸设计,融入了朴实善良的新疆人对乐器的用材讲究和那种对音乐的崇高敬仰,同时讲到赛买提·阿不都是第一个引入小提琴的人,也是第一个学会演奏提琴和制作提琴的人,作为当代青年怀着对音乐的痴迷,两人不断的探索与改革民族乐器,特别是对乐器的创新研究为少数民族音乐乐器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潮,对新疆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魅力的新疆,时隔五十年,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留下了崭新的一页,特别是艾捷克的设计成功,激发了段蔷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乐器更高的热情,也许这是他梦想的一部分,而今天,期望继续能够看到艾捷克的演奏,写下辉煌的成绩。感谢来稿支持,是一篇很好的纪实性散文,期待创作更多作品,遥祝春安。【编辑:聆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40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聆雨        2019-03-27 19:43:57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2 楼        文友:聆雨        2019-03-27 19:50:06
  据说麦苗和段蔷两人不谋而合,当时麦苗出思路,段蔷担任进行图纸设计,制作任务则交给了南疆文工团的小提琴手、维吾尔族著名音乐家赛买提·阿不都拉,一段民族乐器改革与奋斗就这样开始了,为了完备民族乐器器型体制,加强低音乐器种类创新,成为那个时期南疆文工团的首要工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