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募捐记(随笔)

编辑推荐 【西风】募捐记(随笔)


作者:云中书僮 布衣,28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9发表时间:2019-03-27 20:48:23
摘要:除了热爱朋友、珍惜友情,我还很热爱公益事业,很多年前,我就参加政府招募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但是募捐这样的事,说实话,还是第一次,为建设宗祠募捐一事更是纯属偶然。

【西风】募捐记(随笔)
   我是喜静不喜动的人,除了工作,就是静静地看书,写写文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了我的座佑铭。而“募捐”一词,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伸手向人要钱,像我这样的性格,几乎注定了与“募捐”行为格格不入。然而,我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热爱公益事业、热爱大自然、对生活充满着美好憧憬的人。我曾多次参加过政府举办的志愿活动呢。
   说实在的,这次为了建设宗祠而参与募捐,纯属偶然,也是我平生第一次。
   一年前,宗祠建设筹备组让我设计印刷一些宣传资料。我呢每次做设计之前,喜欢先研究一下文化。为了在宗祠筹建大会上呈现一份精美的宣传资料,我认真查阅了电子族谱,了解了一些阮姓姓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一个姓氏,不仅仅是一个汉字符号,而是由许多一脉相承、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大家庭。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家乡,那个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我们从哪里来的?
   从族谱中追本溯源,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很感激那些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为族谱续修的先人,正因为有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让我们今天能够寻根问祖,追本溯源。这次经历,让我产生两个想法,一是我要成为一个为家族文化做贡献的人,二是推动我那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重返阮氏大家庭。
   去年夏季,在我邀请下,建祠办集体造访了我们小村庄。时值炎夏,村中仅有几位留守老人,但这却是小村第一次迎来远方宗亲,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家族融合之旅。遗憾的是,因为年轻人都不在家,小村庄里的老人们对建祠募捐一事知之甚少,甚至不理解。
   今年,为使每一个宗亲参与到宗祠建设中来,体现“重在参与”的精神,建祠办再次鼓励大家多做宣传工作,至于族人捐款与否,纯属个人意愿,只要宣传,让大家都知道。于是我想抓住这次机会,尽快让家乡融入到阮氏大家庭中来。但是如何做工作,我确实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就在这时,久未联系的堂妹忽然加了我的微信,说想组织一次家族聚会。我苦笑了一下说:聚会要钱,我现在正愁着让亲人们捐款建祠,以利于推动阮氏家族融为一体。因为牵涉到钱,怕引起大家误会,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大家开口说呢?
   堂妹说,这不简单,你一一私聊,让大家交钱给你。千儿百把块钱的事,你开口了,谁不给你个面子?
   我斟酌着说:捐款建祠是公益事业。建祠办的倡议人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一个人出资就可以将宗祠建起来。募捐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族人有一份责任心,通过捐款,将族人团结起来,使他们知道有个家,使他们爱家,使他们以家族为荣耀。我那样劝捐,变成我伸手向他们要钱、就变味了!
   堂妹又说,我给你出个主意,干脆你将募捐的事发个帖子,贴到村里微信群里。我一想,这个主意不错,我试试吧!
   一番构思,我将一个倡议书发到群里,同时在堂妹的一再要求下,我打了一个宗族中生意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人电话。堂妹的意思,他很有钱,这点捐款不算什么,她已经和他当面沟通过了,只要我打个电话,捐款这件事基本无悬念。堂妹用心良苦,但令我很为难,电话劝捐,一是违背了我们只宣不劝的募捐宗旨,二是不符合我的做人原则。这个电话,如果是我个人利益,我是打死也不会打的,一番思想斗争,为了家族利益,我还是决定打!
   堂妹所说的这个人虽然与我很多年没打交道,但之前交情一直不错,我也认为没什么问题,但当我鼓足勇气拔通了电话时,心里还是像做贼似的吱吱唔唔地才讲明原委,他明白我的意思后,让我加他微信,我加了,然后他又让我介绍,我又介绍了,但我介绍之后,却一直未见动静。这个电话令我无比沮丧,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后悔走上募捐这条路。
   而发在群里的帖子第一天没人理;第二天,还是没人理。第三天,堂妹也泄气了,对我说,人情冷落,我撤了,聚会也没戏了。我劝堂妹,别急,这次捐款正是考验我们家族是否团结的时候,大家都忙,说不定还没看到呢!
   其实,帖子发出后第二天就有人表示愿意捐款。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人加我微信,向我转款,我儿时的铁杆子小伙伴“保哥”,为了支持我募捐,还将群主让给我了。有个本家堂侄,还有一个本家堂妹,我离乡时他们还没出生,他们出生后我又不在家,所以他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们,他们居然也加我微信要求捐建祠款。我的六叔,是个五保户,上次回家,还批评我说,你可是没事干,怎么忙到建祠堂上面去了?这次居然问也没问,将款捐了。一时间,爱心纷至沓来,钱虽然不多,他们也不富裕,但他们积极参与的精神令我倍加感动。为了不负重望,我在收到捐款后,立即转至建祠办账户,并第一时间通知建祠办会计登记造册,并将转账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捐款人。另外,为防差错,我自己也做了个表格,一一登记,并不时在群里公布。短短一周,我高祖一支所有的家庭、我家近邻宗亲们,虽然身处五湖四海,但都主动自愿地加入到捐款队伍中来。
   现在回想唯一的一次劝捐失败,大约是因为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较低,一提到募捐,很多人都联想到五花八门的骗局,即便再熟的人也是心存戒备。幸运的是,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信任我、支持我!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次成功的公益募捐,使我看到了亲情的力量,看到了表面平平淡淡的家族,其实蕴涵着强大的凝聚力,我本人也收获了做公益的快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面对亲人们的支持与信任,我将为家族的团结、友谊、兴旺倍加努力地奋斗!为家族的荣誉,做出更大的奉献!
  

共 21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的日子普遍好过了,于是,很多宗族观念浓厚的望族、大族,纷纷集资,重修祠堂,希望以祠堂为号召力,凝聚起浓厚的亲情,再现家族昔日的辉煌。我在皖赣湘等地看到了很多祠堂,有的保持得很好,巍然挺立了数百年之久。作者躬逢家族重修祠堂之际,本以为很多族人宗族观念淡薄,募捐困难。然而事实告诉大家,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关系还是以家族为主,毕竟血浓于水呀。感谢作者赐稿西风,热情推荐此文!【编辑 寒江孤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3-27 20:52:56
  云中书僮老师呀,你有九个月没发文啦。加油哦!
回复1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9-03-27 21:04:45
  这不发了吗?哈哈哈!
2 楼        文友:衢四海        2019-03-28 09:27:10
  体现宗亲凝聚力的角度很多,通过募捐来表现宗亲凝聚力,是找对了路子。拜读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9-03-28 17:29:52
  感谢读评!
3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3-28 10:41:37
  联系亲情有许多方式,祭祖是其中之一,修建祠堂募捐的高涨热情表明了族人的团结。
回复3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9-03-28 17:30:07
  感谢读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