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奶奶(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奶奶(散文)


作者:芦苇向远 白丁,2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3发表时间:2019-03-27 21:21:09

今年的清明节前夕,作为我家长子长孙的大哥,打电话告诉我们弟妹三个和几个叔伯弟妹:如果清明节没什么事,都回去上坟吧。他和我侄子以及几个叔伯兄弟在我家的祖坟里,给我爷爷奶奶以及父母都立了碑。给我家的先人们也立了碑。
   四月四日,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老天有情,下起了毛毛细雨,仿佛和我们一起祭奠亡灵。青山有幸埋忠骨,我家的亲人们长眠在高高的青山脚下。新立的墓碑昂首挺立在亲人们的墓前,洁白的大理石就像我家祖祖辈辈的为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我抚摸着碑上亲人们冰凉的名字,当抚摸到奶奶的名字李翠荣时,不由得说道:“奶奶:你期盼的人丁兴旺大家庭的心愿实现了,你看看我们今天来了多少人,连你的重孙子也为你立碑出了力。”我的话引起了共鸣。当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从走下山坡的路上到在饭馆里吃饭,最多的话题就是奶奶的一生。
   晚上再也无法入眠,奶奶的影子在我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我曾经和奶奶一个炕上睡了八年,直到结婚,奶奶生了病的时候,因为我生了女儿才几个月,身体又不好,没有伺候奶奶。在奶奶去世的头天晚上,弟弟打来电话,我赶忙回去。为此,非常内疚。一个人的时候,哭过好几回,以后的日子里,顾家庭,管孩子,干买卖,忙得焦头烂额,想起奶奶的时间少了。今天,弟妹们的言言语语勾起了我对奶奶无限的思念。
   奶奶叫李翠荣,生于光绪三十三年(一九零七年),卒于一九八九年。奶奶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她是中国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没有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她勤劳勇敢,处事不惊,她大爱无疆,她的韧力和耐力实属罕见和佩服,她的为人处事影响了我家几代人,她永远是我们范家的功臣和楷模。
   奶奶的娘家是平山县米家庄,她娘家世代为农,奶奶说,她从小到大都能够吃饱饭,家里养着骡子,几道沟里种满黑枣树和红枣树,每年冬天烧几大缸黑枣酒,家里男女老少都会喝酒,奶奶也非常爱喝酒。她十五岁时,一头毛驴把她娶到了范家,嫁给二十一岁的我爷爷。我家老家是滹沱河北岸的下文都村。按奶奶讲我家当时情况推断,家境还是不错的,爷爷十二岁时(宣统三年),弟兄分家,我爷爷的爷爷没有分上田地,分了一百多块大洋到下口一带买地。本来买了好地,但由于当地地主的欺压和作梗,地没买成,还赔了钱,只好从一个叫韩二的手里买下了南偏义沟半道沟,隶属于梨园村。和赵家沟、泥里河村相邻。我爷爷的爷爷带着全家七八口人在这里安了家。听奶奶说,当时整个沟里,基本没地,只有高大的榆树和核桃树。好在爷爷他们父子几个特别勤劳,日夜劳作,砍去了高大的榆树,开出一片片土地,种上庄稼,养了牛羊。秋天收了核桃,用毛驴褡上去山西盂县换回小米。先是住在草房里,几年以后,砍了榆树,开了石头,盖了一处院落,在房前屋后栽上了桃树、杏树、梨树。然后迎娶了奶奶。几年以后,爷爷的二弟和三弟都娶了媳妇。到民国三十一年,我家已是十六口人的大家庭了。打下的粮食吃不清,养着驴子和牛羊,羊已成了一圈,雇着放羊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奶奶十五岁嫁给爷爷,到她三十五岁,这二十年里,生了六个孩子,成活五个。奶奶虽然不识字,可是懂礼节,模样俊俏,尊老爱幼,又勤快,还生了三个儿子,爷爷的二弟和三弟都还没有儿子,在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婆婆公公自然对奶奶是偏爱有加,爷爷对奶奶又特好,虽然他们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却十分相爱。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晴天霹雳,日本鬼子来了,日本帝国对我国人民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大约是一九四二年的秋天,鬼子从太原进入下口。按我家住的地理位置说,是相当隐蔽的,四面有山,只有狭窄的小沟通往外界,历代都能躲过战乱和强盗。由于爷爷是个特别仁慈厚道的人,又特别重情意,和周围几个村的关系都很好。那时候,已是爷爷当家,他自己家里省吃俭用,可无论谁来了,也能吃上饭。要饭的来了,都是带着口袋,爷爷给往口袋里装粮食。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他都去帮忙,经常帮助有灾有难乡亲们。为此,在周围的村子里落下了好人缘的名声。日本鬼子来了以后,泥里河村里的乡亲们成群结队的来我家居住的小山沟避难。白天都藏在山上的石窑洞里、石岸下、茂密的丛林中。晚上我家的屋里、场房里、石洞子里都住满了人。来的还有一个刚生过孩子的妇女,抱着刚出生三天的女儿也来到了我家避难。按我们当地风俗;坐月子的妇女是不能去别人家的,会给人家带来血光之灾。爷爷和奶奶以及全家人,从心眼里都很不愿意让这个妇女来我家,可他们太厚道了,就是说不出不让人家进门的话。这一家人也很不好意思,硬把她女儿认给奶奶当干女儿。后来我家发生了惊天血案,奶奶把一部分原由归咎于这个生孩子的妇女。
   他们来后不几日,我家的住址就被发现了,鬼子三天五天来扫荡。
   鬼子第一次来,就把我三爷爷打死了,还打死了泥里河两个人。我三爷爷死时才三十二岁。本来就有病的我老爷爷,受不了他小儿子被害的打击,在埋葬了他儿子的第二天晚上就撒手西去了。孩子们把给他准备的装裹衣穿在身上,停放在木板上,准备白天就下葬。天傍明,就听到了泥里河方向想起了枪声。全家紧急商议后,人死不能复生,决定先去躲避。晚上鬼子走后回到家,老爷爷的尸体安然无恙,鬼子没有毁坏。
   奶奶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她不懂打仗的战略战术。她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的军队不和鬼子明打,只在天不明的时候在我家的南山后边或西山后边朝鬼子居住的方向打枪,然后不知去向,鬼子听见枪声就来扫荡。他们只要听见枪声就赶忙躲避起来。我想:那大概就是我军的游击战和骚扰战吧!因为我军的武器不占优势。
   这天,鬼子又来扫荡,听见枪声后,大伙分头行动,一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或搀扶一个老人,各自藏好。本来已经躲避好了,我二爷爷背着我二姑,二姑小,不懂事。“哇哇”地哭了两声,被鬼子发现,一群鬼子拿刺刀把我二爷爷活活地刺死了。把我二姑摔到山崖下,死里逃生,捡了一条命,但把脑子摔坏了,一辈子糊糊涂涂。下口村一个叫八八的人也被打死了,就藏在离我家房子的不远处。后来,我家的人就把藏八八的地方叫成了八八恼。几天后,我二老爷爷在上山躲避中,由于年纪大了,一脚没扎稳,滚下山坡也去世了。
   我家的粮食村民吃、鬼子抢,所剩无几。当发现我家居住的山沟也不安全了,外村的村民来我家躲避的也不多了。就在鬼子最后一次扫荡中,我爷爷也被杀害了。那一天,正在吃早晨饭,忽然听到泥里河方向响起了手榴弹的爆炸声,全家人赶忙往山上跑。爷爷只让别人走,他不走,他说他再藏点东西。当他跑到我家碾子边的小山坡上时,被鬼子的一阵乱枪打死。我的老奶奶,看到她的三个儿子都惨死在鬼子的刀口下,家里被扫荡一空,悲愤交加的她不吃不喝,抱着对日本鬼子的一腔仇恨离开了她无限眷恋的孩子们。
   在大扫荡的三个月里,我家死去了六口人。
   鬼子走后,家里的粮食和牛羊都被抢劫一空,剩下一头毛驴和一洞子黑枣。我二奶奶和我三奶奶看到家里惨败成这样,每天还得饿肚子,急急忙忙另嫁他人了。尽管奶奶万般挽留,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奶奶的劝说无济于事。二奶奶没孩子,三奶奶有两个闺女,三奶奶嫌两个闺女跟着她走,累赘太大,和奶奶商量说:把大闺女给奶奶丢下,她带上二闺女,奶奶一口答应。走时,大闺女拉着她妈不撒手,三奶奶拿起扫炕的笤帚疙瘩在女儿的屁股上一阵猛打,大女儿疼得扑倒了炕上。三奶奶急步而去。
   短短的几个月,我家十六口的大家庭,只剩下七口人,奶奶和六个孩子。奶奶三十五岁,我爹是长子,十六岁;大姑十四岁,二叔十二岁,三叔八岁,二姑最小,三岁。三奶奶的闺女九岁。
   问一声苍茫大地,问一声皇天后土,人世间还有什么灾难和痛苦?还有什么悲伤和不幸?
   问一声日本狗强盗,什么是仇?什么是恨?
   千斤重担压在了奶奶身上。坚强的奶奶没有倒下,掩埋了尸体,擦干了眼泪。十六岁的我爹就成了她的左肩右臂,奶奶是缠过足的小脚,走不了远道,就让我爹用毛驴搭上黑枣去集上换上黑炭,再用黑炭换上小米和玉米,用玉米面掺上了糠或野菜,一家人度饥。有时候奶奶在家烧开了水,我爹换米还没有回来,她和几个孩子就先喝点开水压一压饿得难受的胃。那样的苦难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然而愁苦还远不只这些。
   那时候,全国都在抗战,每个村子都成立了村公所,负责为前线筹措经费,离我家不远的泥里河村,凑到的大洋还没有送走,鬼子就来了。干部怕大洋被鬼子抢走,村干部就把大洋交给我爷爷保管,因为爷爷为人厚道,又住的偏僻。后来奶奶回忆说,按当时的情况分析,爷爷就是为藏匿这笔大洋而断送了性命的。有几次他半夜起来,被奶奶发现,问他干什么,他唯唯诺诺,也没有说清楚。奶奶说全家谁也不知道爷爷保管了大洋。他死的那天,正吃早晨饭,就听见了枪声,爷爷就督促全家赶忙往山里跑,全家都走了,他却不走,家里人吆喝他,他说:你们先走,我再藏点东西,等他跑到我家门前的小山坡上时,就被鬼子一阵乱枪打死了。等鬼子走了,村干部想起了大洋,三天两头去我家要大洋。软中带硬,孤儿寡母啊!连吃的粮食都没有,去哪里拿大洋!那真是一夜愁白头啊!也有朋友和亲戚给出主意;等再来要的时候就说,大洋没有交给我们,不管。奶奶和我们说:那时候,她也想用这样的话应对村干部,可是,一想到爷爷的为人处世,仿佛这样做就破坏了爷爷的好名声和昧了良心。这样的话始终没有说出口。
   这一天,村干部磨叽到黑才走。奶奶万般无奈,就去给狐仙磕头祷告,祷告狐仙老人家保佑我一家渡过难关(在我家场房的西北面供着狐仙,奶奶说那是爷爷的奶奶请来的)。她回家后,一口饭也吃不下,把孩子们安排睡了,就和她的大儿子坐在炕沿边上商量办法,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好办法。启明星快要落下了,奶奶心疼儿子,于是说,明天还要干活,我们睡会儿吧,我爹就穿着衣服躺在炕上。刚睡着,就梦见爷爷回来了,叫着他的名字说:“爹对你说大洋放在那里,就埋在咱家房子西北角大椿树地下。”我爹刷地醒了,翻身下炕,拿上䦆头在椿树底下刨了起来,不一会就刨到了大洋,爹不敢有半分钟的停留,背上大洋一溜小跑送到了村公所。奶奶说,这件事处理完后,她的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以后再难的事也没有像那次那样惆怅过。这样的事说出来,写出来,或许没有人会相信,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家。每当提起这件事,爹和奶奶以及全家人都觉着蹊跷。
   人死后灵魂真还在吗?也许是爷爷和奶奶的仁义和善良感动了苍天,圣灵在帮助她们孤儿寡母呢?也许是爷爷地下有知。奶奶讲的这件事在我脑子里扎了根,后来,在生活中我遇到了很多难事、苦事。每当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悼念死去的亲人们;你们给我托梦吧,告诉我该怎么办。
   抗战胜利后,奶奶娘家米家庄的哥哥嫂子心疼他们孤儿寡母,愿意帮助我们一家也搬到米家庄居住,互相照应。奶奶思前想后,还是觉得离不开这片热土。在这片热土上,洒下了奶奶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她最亲的人长眠在这里。
   那时候,我跟奶奶在一个炕上睡。到了冬天,夜长,又没有电灯和电视。奶奶就把灶塘里的熟火掏到火盆里,放到炕上,我们几个围坐在火盆旁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每当提起爷爷,她就有好多话说,说的都是爷爷的好,没有说过爷爷一句不好的话。爷爷比奶奶大六岁,自从她嫁过来,爷爷就像对待小妹妹一样对待她,共同生活二十年,没有红过脸。我们家的人都特别勤劳,男人下地干活,天明前要走到地里。女人在就家看孩子做饭、推米、磨面,爷爷怕奶奶有孩子早晨起不来,每天晚上就把柴火放到灶前,锅里填上水,奶奶起来就能点火做饭。因为奶奶是大嫂,处处要做到带头。那时候条件差,观念老,生了孩子只能喝小米稀粥。奶奶月子里,爷爷怕奶奶饿,每天晚上让她吃上两顿饭爷爷才睡。奶奶嫁过来时,奶奶的脚是裹着的,爷爷心疼她脚疼,就不让她裹了。爷爷说,“放开吧,不嫌弃你脚大。”奶奶的脚不很小,走路稳,这也为爷爷走后她挑起家庭的重担奠定了基础。有些话我想问奶奶,就是开不了口。和奶奶在一个炕上睡的还有二叔家的大闺女,我叫她大姐,她快人快语,她说:“奶奶,日子过得那么艰难,你想过再嫁人吗?”
   “没有。”奶奶坚定地说,“我就一个心愿,种好庄稼,多打粮食,把几个孩子都养大成人。”大姐又问,“你怨爷爷吗?”
   奶奶说:“怨他干什么?这都是日本鬼子害的。”奶奶憧憬着说,“日本鬼子要是不来,咱家早过成几十口人了。”
   每当奶奶说起这些,我就在心里恨恨地想,该死的小日本,那时候美国为什么不多给日本扔几个原子弹,把它们灭了。对日本鬼子产生的仇恨,在我心中始终没有熄灭。我大女儿在大学学习时,有一门自选外语,她想学日语,我坚决不同意,永世不和日本人打交道,最后她选了法语。也许,我的思想太极端了。

共 1239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不厌其烦地记叙了自己的家庭发展过程,为讴歌那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奶奶做了有力的铺垫。在作者深情的文笔下,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普通的女子,她勤苦能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独自带着六个孩子艰难度日,却从不自怨自艾;她心地善良,对人无私,收养妯娌的孩子,视为己出;早夭的侄女,为其配婚,却不收取彩礼;对懒惰的邻居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孩子,她竭力帮助。她坚强乐观,热爱家庭,疼爱孩子;她还有点小小的迷信。她忠贞爱情,近半个世纪默默守候着丈夫及其祖辈建造的家园。她还无私将自己的生活真经传授给儿女们吧。作者洋洋洒洒做足功课,让读者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了奶奶可敬可亲的形象,读罢,不由得对其心生敬意。愿她老人家天堂安好!语言质朴的真情文字,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9-03-27 21:22:05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写作愉快!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