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光】遭遇尴尬(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光】遭遇尴尬(小说)


作者:杨门五爷 童生,922.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71发表时间:2019-03-31 19:07:08

老张在省城务工,他来自湘西乡下。
   前些年,省城周边征地拆迁,老张和妻子就跟着老家的一帮农民工来到省城拆房子挣收入。拆房子那些年,老张和妻子整天里累死累活地抡大锤磕铁磕红砖,每人每天可挣得百八十块钱的收入。前些年,老张和妻子拆房子每人每天能挣得百八十块钱,工价也算是很可观了,羡煞了老家一些没有来省城拆房子的人。老张是一个知足的人,每天能够收入百八十来块钱,他也感到很满足了。
   可是好景不长,这一年夏天,上面严禁修建违法建筑,老张他们一帮农民工拆房子磕出来的旧红砖没人要了,同时,他们又遇上了钢筋大减价,他们靠拆房子挣收入已是举步维艰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乡都找别的方法谋生去了,老张没有手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挣钱,为此,老张和妻子打算回湘西老家去。但老张和妻子又不甘心回老家去,他们想,回老家去干什么呢?去种家里那两亩薄田?回老家去种那两亩田地只能糊口,没有经济收入,是没有奔头的。老张彷徨了。
   正在老张两口子愁着没活干挣不到收入,这时候,老张被人请去做几天零工了。在一个正在分房装修的安置小区,老张碰到了一个以前同样在拆房子的麻阳老乡。这个麻阳老乡不拆房子后,马上转行做房屋装修改造,他对老张说做房屋装修改造,虽然辛苦,而且灰尘多,但能够挣二三百元一天。
   “拆房子都只能挣个百来块钱一天,做房屋装修改造,能挣二三百块钱一天?这钱这么容易挣?”老张有些不太相信麻阳老乡的话。
   “老张,你今天才知道做房屋装修改造一天的工价?实话告诉你吧,做我们这一行,如果包得好,有时候都能划四五百块一天呢。”麻阳老乡兴致勃勃地说。
   老张不作声了。老张了解麻阳老乡这个人,他是肚子里藏不住一句话的。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换作另外一个人,他是绝对不会把这样一个挣钱的好路子告诉别人的。老张不能不相信麻阳老乡的话了。
   麻阳老乡正缺少一个帮手,他问老张愿意跟着他做房屋装修改造这一行不。老张和妻子这些天不知道想什么办法去挣收入,老张差点儿都急疯了。眼下,麻阳老乡要老张跟着他去做帮手,老张是求之不得的,忙点头说:“好啊。”
   遇到了麻阳老乡,以后不愁没活干了,还可以挣个二三百块钱一天,老张的心里热乎乎的。
   但是,麻阳老乡又这样对老张说:“老张,你跟着我,你还不会用电锤,还不会用切割机,你暂时就帮我出垃圾,我给你开一百块钱一天,吃我一顿中饭,现在天热,中饭还配你一瓶啤酒。等你会用电动工具了,我再给你逐渐加升工钱,直到最后和我平分工钱。你看如何?”
   开我一百块钱一天?老张听了麻阳老乡的话,眉头先是一皱。过后,他又想,自己目前的确是还不会使用电动工具,什么也不懂,人家肯定是不会开给你高工钱的。再说,开我一百块钱一天,也相当于我拆房子磕铁磕红砖一天所挣得的工钱,也划算,总比没活干呆在家里吃老本要好。想罢,老张爽快地答应说:“行。一百块就一百块。”
   就这样,老张就跟着麻阳老乡做起了房屋装修改造行业。老张的妻子没活干,仍旧每天去拆迁地磕铁挣点生活费。
   老张跟着麻阳老乡做房屋装修改造,他先是出垃圾,有时也使用一下电动工具。这房屋装修改造也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活儿,跟乡里人犁田打耙一样,是当眼门路,只要你会使用电动工具,知道装修改造位置的尺寸,就可以作业了。老张跟着麻阳老乡做了几天,他就会使用电动工具了,可以单独作业了。麻阳老乡就逐渐给老张加升了工钱,先是加升到一百二十块一天,仍旧是吃他一顿中饭,配一瓶啤酒,后来又加升到一百五十块一天,仍旧是吃一顿中饭配一瓶啤酒。
   老张跟着麻阳老乡做了几个单后,每次结账,确确实实是划二三百块钱一天,有时候确确实实是划三四百块一天,他觉得做房屋装修改造行业确实是比做别的行业收入要高。
   麻阳老乡这个人,平日里不但肚子里藏不住一句话,还比较抠门。在他给老张的工钱加升到一百五十块钱一天不久,有老乡问他:“老张跟着你做事,你给他开多少钱一天?”
   “一百五呀。”麻阳老乡显得很大度地说。
   “一百五呀?这暑热的天气,一百五十块钱一天呀?那有点开高了!”那个老乡鄙夷地白了麻阳老乡一眼,走了。
   “一百五十块钱一天,还吃我一顿中饭,吃我一瓶啤酒。我给老张的工钱开高了,不行,我得把开给老张的工钱削下来,回到原来的一百块钱一天!”麻阳老乡听了那个老乡的话后,开始算计起来。
   其实,麻阳老乡是不明那个老乡的话。
   其实,那个老乡说的是反话。他的话意是,你们二人做房屋装修改造都划二三百块钱一天,这炎热的天气,老张和你并肩战斗,累死累活,你只给他开一百五十块钱一天,那真是开“高”了!
   那天晚上,麻阳老乡给老张打电话,说:“老张,我给你开一百五十块钱一天,别人说我给你开高了,我真不划算啊!要不,老张,就按原先的开价,一百块钱一天好吗?”
   听了麻阳老乡的话,老张的心里阵阵作痛,他想自己对这房屋装修改造基本上会做了,平日里做的活儿也不比你麻阳老乡少,你不给我加升点工钱,怎么还把工价削到了原先的一百块钱一天!他回应麻阳老乡说:“那少了吧?”
   “一百块钱一天少了,老张,那就回到一百二十块钱一天如何?”麻阳老乡的态度又稍微缓和了一些。
   老张想到自己整天所做的活儿够累的,是不能再削减工价了,他说:“那还是少了吧?”
   麻阳老乡见老张不依,声音又高了起来,说:“老张,那你要好多钱一天?”
   “就按现在的一百五吧,我也不问你多要啊。”老张显得有些无奈。
   “一百五十块钱一天?老张,那这样吧,一百五十块钱一天,中饭吃你自己的,明天你愿意跟着我就来,你不愿意跟着我随你的便!”麻阳老乡见老张死活不愿意削减工价,冒火了。
   老张想想自己整天里陪着麻阳老乡拼命地干活,每次结账都划二三百块钱一天,自己就只值得一百五十块钱一天?抛开这一百五十块钱一天的工价不说,还怄气!老张听了麻阳老乡的语气,也来气了,他对麻阳老乡说:“那我明天就不来了。”
   做房屋装修改造行业,如何才能接到业务,主要途径是去一些正在分房装修的小区电梯房里张贴名片或留下电话号码,让一些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和小区业主看到你从事的职业信息,找你去做事。老张负气不再跟着麻阳老乡做事后,他决定自己干。才跟了麻阳老乡不到一个月,老张的妻子怕他做不来,心里有些不踏实,说:“你才做这么久,现在要一个人干,能行吗?”老张显得很有把握地说:“这也是当眼门路,没什么大不了的,能行。”
   于是,老张就买回来一套电动工具,去图文店印制了一沓名片,在一些正在分房装修的小区电梯房里张贴名片和留下电话号码。老张的名片和电话号码发放出去不久,还真的有一个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打老张的手机找他去做事。老张和项目经理以一千零八十元的价格谈好了房屋改造的位置,然后老张在手头上下点功夫,按照装修公司设计的图纸去做,结果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这套房子需改造的所有位置做完工了,划三百六十元一天。
   麻阳老乡听说老张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一套改造价格为一千零八十元的工程做完了,感到很惊讶。但老张只用三天时间完成一套房子的改造工程,这是千真万确的事。麻阳老乡不得不相信了,他又给老张打来电话说那天晚上他是喝多了酒,说的全是酒话,叫老张别往心里去,要老张以后与他合作,工钱平等分。
   好马不吃回头草,老张自己会做房屋改造了,可以跑单帮子了,他是不可能再跟着麻阳老乡一块做了。尽管麻阳老乡平日里抠门,但老张还是记着麻阳老乡的情,他们这些农民工靠拆房子挣收入混不下去了,在老张不知道该如何在省城生存下去的艰难时候,他碰到了麻阳老乡,是麻阳老乡拖了他一把。老张感恩麻阳老乡,以后就尊称麻阳老乡为“师傅”,那年中秋节,老张买了好烟好酒一些礼品去拜望麻阳老乡,两人喝得酣然大醉,老张是被妻子和一个老乡抬回租住屋的。
   这以后,老张就自己接业务,他的妻子也不再去拆迁地磕铁,跟着他一起做。老张用电动工具把房子装修需要改造的位置戳下来,他的妻子就清理垃圾。跟着老张做事的时间久了,耳濡目染,老张的妻子除了不敢使用切割机,其它电动工具都会使用了,有时候,她也和老张一起使用电动工具戳房子装修需要改造的位置。
   老家的这帮农民工在省城靠拆房子挣收入混不下去了,老张带着妻子转型做起了房屋装修改造行业,这又羡煞了好多老乡。
   “老张脑瓜子灵空,拆房子不好搞了,他们两口子又转行做房屋装修改造。”
   “老张两口子肯定积攒了不少钱哦。”
   其实老张两口子做房屋装修改造,并不像老乡们认为的那样积攒了不少钱。这年头,来城里谋生的农民工很多,工作难找,钱难挣,做房屋装修改造的人也很多,竞争激烈,老张两口子也不是天天有事做。加上老张要求不高,他去接业务,估计能够达到二百块钱一天他就接下了,老张想,在老家做小工,工价都只有一百块钱一天,你做房屋装修改造,工价都上了二百块钱一天,还嫌少?当然,能够多挣得一些工钱哪里得呢?要你挣得了呀!所以,比起别的做房屋装修改造的人,老张两口子每天每人挣得的工价不是那么高的。当然,老张两口子有时候每天每人也能挣三四百块,甚至每人五六百块钱一天也有,但是,这么高收入的次数相当少。
   老张两口子做房屋装修改造行业几年来,结识了一些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因为老张两口子做事认真负责,尤其是老张的妻子,平日就爱整洁,每改造完一套房子,她都把房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所以这些项目经理都非常喜欢老张两口子做事,只要有业务就叫老张两口子去做,可以说,老张两口子是有固定的项目经理叫他们做事的。几年来,老张两口子的运气不是太好,但也不是太差,每个月总有二十几天活干,用湘西老家的话说,他们两口子是吃不饱也饿不死的。他们每月的收入尽管不是很高,但只要有房屋装修改造的活干,能够在省城生存下去,他们就安心了。
   今年年初,老张两口子从老家过完春节返回省城,他们做房屋装修改造的业务却出现了大滑坡。
   元宵节过后,老张两口子从老家返回省城,只给几个小区的业主做了几套房子,就没有接到业务了,也没有一个熟识的项目经理打电话通知他们去做事。开始,老张还不以为然,认为东方不亮亮西方,总会有熟识的项目经理打电话叫他们两口子去做事的。一天,二天,三天过去了,老张仍旧没有接到业务,也没有熟识的项目经理打他的电话。这时候,老张的妻子有些急起来了。老张的妻子本来就是一个勤劳的女人,巴不得天天都有事做,但鉴于做房屋装修改造行业跟打零工差不多,人家打电话叫你去做事你就有活干,人家不打电话给你你就只有呆在家里闲着,老张的妻子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几年来,她也渐渐保持了平常的心态。以往,老张两口子每次过完春节返回省城,就有熟识的项目经理打老张电话叫他们两口子去做事,甚至他们还没有返回省城,就有熟识的项目经理给老张打电话催他了。就是平常时候,老张两口子每次间歇也不超过三天,就会有熟识的项目经理打老张电话叫他们两口子去做事。可这次他们两口子都间歇三天了,竟然没有一个熟识的项目经理打老张的电话。老张的妻子纳闷了,对老张说:“老张,这是个怪事哩。”老张还是不以为然,说:“莫急。也许是装修公司还没有接到单呢。如果装修公司接到单了,他们自然会打我电话的,以往哪次不是这样?等等吧。”老张的妻子想想也是,不作声了。
   于是,老张两口子继续在家里闲着。四天,六天,八天,十天过去了,老张仍旧接不到业务,那些熟识的项目经理依旧没有打老张的电话。这时候,别说是老张的妻子,老张自己也感到纳闷了,但老张沉重,他没有把急躁的情绪流露于表面。妻子说:“老张,你还是给那些项目经理打电话问问吧,不可能那些装修公司今年都接不到单呢。”
   老张在心里说:“是啊,不可能那些装修公司今年都接不到单呢,这是个怪事哩。”
   妻子闲不住,老张心里也急躁,他就给一个姓谭的项目经理打电话,问道:“谭经理,现在你们公司还没有单做吗?”
   “张师傅,公司现在有单做呀。”谭经理说。
   老张以老熟人的口味很随便地笑着问道:“那谭经理怎么不打我电话叫我去做事喽?”
   谭经理笑着说:“哎呀,张师傅,你还来省城做房屋装修改造行业呀,我还认为张师傅你回家写小说去了,不做这个行业了呢。”
   老张听了谭经理的话,顿时脸热起来,但老张为了能够接到业务做,他只好酸涩着声音对谭经理说:“哪里哪里,谭经理,写小说只是我的爱好,平常我还是以干活为重要呢。”

共 95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来自湘西大山旮旯里的老张夫妇俩,是一对在省城靠拆房子谋生活的人。他们的要求不高,每天能够挣上百八十块钱就心满意足了。可这样的好景不长,随着上面严禁修建违法建筑,老张他们一帮农民工拆房子磕出来的旧红砖没人要了。在生存面临困境的时候,多亏邂逅了麻阳老乡,于是,在老乡的引领下,老张又跟着做起了房屋装修改造。这事比起拆房子来,钱还多些。可是,跟着的这位老乡太抠门,老张只好慢慢自立门户,接着夫妻俩凭着要价低,做事又认真,得到了好多项目经理的认可,他们只要有活就会招呼老张夫妻俩做。可令夫妻俩意想不到的是,今年春节回家返程后,业务却出现了滑坡,一连好久,竟然没有项目经理招呼他们做业务了。百思不得其解的老张,最后只好主动打电话问那些项目经理,这一问才知道,原来与他出版小说集相关。之后,愁肠百结的老张决定,为了生存,删除朋友圈里的售书信息……小说语言朴实,结构严谨,画面感强。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3-31 19:10:23
  老师的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低层中的文学爱好者的不易。感谢给看点带来的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杨门五爷        2019-04-01 08:20:09
  谢谢老师的点评!是的,农民工作家,本来还是一个光彩的身份,如果由作家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这种身份就尴尬了。这种尴尬,实际上是影射了当前的一种社会现状,这种现状,让当前大多数业余作家为此感到无奈,处于尴尬的境地。
2 楼        文友:奇异果        2019-04-01 00:17:25
  纯文学的路在哪里?最底层的文学爱好者,不知名作家的出路在哪里?文章以老张的故事倒出了两个残酷的现实问题。
   当然文末也有了导向,解决温饱以后去丰富爱好,尊重一切文学作品的发展,坚守纯文学阵地,继续读,写纯文学。
   感谢老师赐稿看点,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杨门五爷        2019-04-01 08:20:50
  谢谢老师的点评!是的,农民工作家,本来还是一个光彩的身份,如果由作家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这种身份就尴尬了。这种尴尬,实际上是影射了当前的一种社会现状,这种现状,让当前大多数业余作家为此感到无奈,处于尴尬的境地。
回复2 楼        文友:杨门五爷        2019-04-01 14:40:01
  文中主人公老张的尴尬身份也代表了当今众多业余作家要靠写作谋生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4-06 21:35:02
  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我们同在文学道路上坚持着,一起加油!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4 楼        文友:舞月        2020-11-23 10:05:06
  杨老师这篇佳作道出了农民工作家的尴尬,之外,也述说了底层农民工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老张是一个实在实在的老实人,事做的干净利落,一看就会,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房屋装修改造技术。不仅出了书,还加入了所有文学爱好者梦想的省作协……好文拜读,遥祝冬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