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拐杖(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拐杖(短篇小说)


作者:闲云落雪 举人,327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45发表时间:2019-04-01 10:39:58

【流年】拐杖(短篇小说)
   一
  
   送完最后一根拐杖,张远山愈发感觉嗓子里像长了虫子,又疼又痒。大清早开始,到现在走完最后一家,几个小时过去了,一口水都没顾上喝,不长渴虫才怪。
   午阳在头顶热辣辣地悬着,大地在冒烟,张远山的嗓子似乎也在冒烟。他三步并作两步迈进前于村村支书于勇家屋门,迫不及待地端起水杯,正要喝,门口就有人嚷,这是哪家的规矩,我又贫又残,凭啥没我的!他一听话头有些不对,赶忙放下杯子,快步迎了出来,一见来人,原本又疼又痒的嗓子,更加像着了火,完工带来的喜悦也减去了大半。
   门外踱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乱蓬蓬的头发下,一张还算方正的脸,肿胖胖的眼皮耷着,浑浊的眼睛里跳跃着挑衅,脸色暗沉,透着虚浮的底色。皱皱巴巴的浅米色衬衫上,深深浅浅好几块儿污渍,左袖管空着,轻轻荡在身侧。藏青色的裤子,一边裤脚挽着,露着黑黑的脚踝,一边的裤脚遮住了脚面。脚上趿拉着一双拖鞋。
   有才,你又瞎掺和啥,这都是给老人的,没你的份。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于勇没等张远山开口,急忙在他身后开了腔。
   你说这个老于,大家都在想办法帮他,他倒好,自己不努力,还专门爱找茬,一根拐杖,他又用不着,瞎来凑什么热闹?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远山心里埋怨着,不久前的一幕又在眼前鲜活起来。
   上个月的一天,他到村里回访扶贫羊的养殖情况。前于村共五家贫困户,于勇陪着,张远山挨家走访,前四家都非常不错,羊养得好好的,有的还怀了羊崽,可当他踏进于有才家,傻眼了。
   羊不见了。
   问他羊呢,他说卖了。
   卖了?!咋能卖了!张远山急了,几乎是冲他吼道。于有才没事人似的嘻嘻笑着,振振有词地说,我现在就等米下锅呢,不卖羊拿什么买米?扶贫也得先解决吃饭问题吧。
   不是有低保吗,钱呢?张远山没好气地问,有些恨铁不成钢。这都什么人啊。
   于勇生气地数落道,不用说,肯定又买酒了。你说你就不能少喝两口?
   干嘛少喝?小酒一下肚,快活赛神仙,再说了,反正国家得管我,不能叫我饿死。于有才打了个哈欠,垮着膀子晃了晃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张远山被他的话噎住了,半天愣没想出词来,狠狠瞪了他两眼,甩手走了出来。
   跟这种人,你有什么理好讲?!
   今天本来是来慰问老人的,就要重阳节了,算是政府给老人的一点心意。就这,他也来闹!
   张指导,我虽然不是老人,但我是残疾人,也需要一根拐杖。于有才不理会于勇的呵斥,径直走到张远山身边,腆着脸笑望着他。
   张远山的怒火在心里打了几个滚,冲到嘴边,却变成了:行,回头我自己出钱,送你一根。
  
   二
   下班回到家,已是华灯初上。老婆春秀在超市上班,这个点回不来。他揉了揉酸胀的腿,斜躺在沙发上,整个人瘫了一样。茶几上有张字条,是春秀留的。让他给王老师打个电话,问一下娇娇补课的情况。
   王老师是给女儿请的家教,每周末两个下午,去老师家补课。娇娇今年读初三,面临中考,却偏科严重,数理化几乎科科亮红灯,曾经上过几次补习班,但收效甚微。夫妻俩狠了狠心,给娇娇请了家教。尽管贵得要命,但为了孩子的未来,豁出去了。
   如今,一个月过去,娇娇的成绩好像也没有多大起色,俩人不由暗暗着急,尤其是春秀。
   张远山从沙发上爬起来,摸出手机,开始翻找通讯录,电话突然响了,正是王老师。
   王老师说,娇娇很聪明,但缺乏学习兴趣,上课爱开小差,影响了补课效果。现在最要紧的,是激发她的求知欲,都说教学相长,老师用心教,孩子也要用心学,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教学互动。这方面,家长还要多下点功夫,多关心和了解孩子。
   挂断电话,张远山起身冲了杯速溶咖啡——他不吸烟,咖啡是他迅速提神的好办法。袅袅升腾的咖啡香,就像他袅袅升腾的思绪。从二十年前的毛头小伙,到如今所谓的“油腻大叔”,双鬓已经有了几根银丝,这中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能够体味,值得欣慰的是,总算没有虚度年华。要说愧疚,便是自己的父母妻女了。
   张远山家在县城,距他工作的乡镇有近四十里的路程。父母都是退休工人,像一对候鸟,半年在南方哥哥家,半年在他家。春秀上班三班倒,还要带娇娇,很辛苦。而他在工作片工作,和另外一个同志两个人,管理十几个村庄,天天大小事情不断,几乎顾不上家里,对娇娇的教育和关爱更少。
   咖啡香气散尽,一个主意也在他脑中成型。
   第二天是周六,重阳节。张远山父母在哥哥家,岳父母就在县城里,他跟春秀商量,让她先回娘家,他带娇娇去前于,中午赶回来。娇娇一听说去看小动物,立刻雀跃起来。想想也是啊,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到过农村呢。
   正是暮秋时节,公路两边的速生杨,叶子要落光了,残留的几片蜷曲着身子,在早晨的微风中摇晃。一座座村庄由树木拱卫着,在视线里快速向后划过。庄稼已经收完,裸露的土地上平铺着薄薄的一层绿意,那是才播种的小麦正在奋力钻出地皮。远处的塑料大棚整齐地排列着,在太阳下闪着银色的光,更衬出这个秋日的祥和。
   爸,它们怎么被放在这里,不怕偷吗,下雨怎么办?一进村,娇娇就被挺立在家家户户院门外,黄澄澄的玉米仓吸引了,她惊奇地瞪大眼睛,一连串的问。张远山索性放好车,带着娇娇走街串户。
   爸,你看,小羊!
   哇!这么多鸭子!
   爸,好可爱的小兔子!
   ……
   从迈进第一家院子,娇娇的尖叫声就几乎没停过,不是搂着小羊拍照,就是撵着鸭子一路跑,看到小兔子,干脆捧在手里不放,央求爸爸给她多拍几张。张远山记不清自己有多长时间,没这样陪伴过娇娇了,女儿的笑容,此刻更像一支柔软而甜糯的箭,击中他久经风雨历练的粗粝的心,生疼。
   哟,领导又来访贫问苦啦。于有才拎着方便袋,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与张远山碰个正着,冷嘲热讽地打着哈哈。
   张远山递过手中的拐杖,老于,我说话算话,今天专门给你送拐杖的,走,去你家坐会儿。于有才不自然地咧了咧嘴,伸手来接,目光却落在随后跟出来的娇娇身上,仿佛按了一下遥控器的开关,眼神柔了起来,问,张指导,这是你女儿?真可爱,真漂亮。
   叔叔好。娇娇走过来,礼貌地喊了一声。于有才的目光陡然亮了下,又暗淡下去,随口答应着,转身走向自己家。
   于有才家院子不大,有三间正房,两间东偏房,偏房南面是羊棚,现在里面空荡荡的。西面紧靠大门搭了个杂物间,杂物间与正房的空地上,开成一小块儿菜畦,现在也是一片荒芜。菜畦边上有一棵柿子树,上面还挂着黄红色的柿子。
   爸,你快看,那是柿子吧?娇娇仰着兴奋的笑脸,指点着欢叫,不待张远山回答,又惊叹道,在树上我是第一次见啊!
   是啊,孩子。对了,你等着,我给你拿样东西。于有才一改往日的颓废,笑咪咪地跟在娇娇身后,听见娇娇的疑问和惊叹,他忍不住答疑释惑,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身进了屋。不一会儿,搬出一个圆圆的笸箩,放在娇娇面前的空地上。笸箩里,是一个个圆圆的,上面覆着一层白霜的柿子饼。这又引来娇娇一叠连声的惊叹,摸摸这个,碰碰那个,爱不释手。于有才蹲下来,拿起两个举在娇娇面前,教她辨别柿饼的好坏优劣,还在娇娇的好奇追问下,耐心地讲解柿饼的制作过程。
   眼前的于有才,声音柔和,充满生气,目光中流淌着温柔和慈爱,那神态,就像一个宠溺女儿的父亲。张远山有点儿恍惚: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于有才吗?
   娇娇,我给你摘几个新鲜的,拿回家去吃。于有才意犹未尽地起身,从近旁拿起工具,小心地伸到柿子下面,摘下一个放到面前的网兜里,再伸上去摘下一个。摘着摘着,他动作慢了下来,最后,竟出乎意料地落了泪。
   老于,你这是咋了?张远山上前接过工具,放到树下,走到里屋找出毛巾递给他。于有才难为情地擦了擦眼睛,低声说,没事儿,没事儿。我闺女爱吃柿子,这棵树就是为她种的。
   闺女?你有孩子?张远山有些吃惊,她在哪儿,她妈妈呢?
   她们,她们都没了……我闺女走的时候,就像娇娇现在这么大……算了,不说这个了。来,娇娇,这些都给你,回家慢慢儿吃。于有才苦着脸,紧锁眉头,把摘下的柿子和一些柿饼分别装好,递给娇娇,极力掩饰着向他们摆了摆手。
  
   三
   于有才端起面前的酒杯,一仰脖,见底了。拿起筷子搛了一粒花生米,还没到嘴边,又放了回去,长长地叹了口气,再次斟满了酒杯。
   不一会儿,一瓶酒就下去了一半儿,于有才的目光有些迷离,嘴角开始流出口水。他放下筷子,用手抓起几粒花生,扔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含含混混地说,你们都不管我……不管我,我也有酒喝……喝!小英,小英,你等着,我给你吹口琴。我口琴呢?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走到身后的柜子前,扯开抽屉,一通乱翻,没找到。直起身子看向柜子顶,却一眼望见了墙上的照片,那里,小英母女正默默地凝望着他,微笑。他猛然明白了什么似的,两手捧起照片,嚎啕大哭。
   于有才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老婆小英跟他是高中同学,毕业后,俩人结伴去了深圳打工。几年下来,他攒够了钱,在村里盖起了首屈一指的厦房,并把小英娶进了门。婚后,俩人又到深圳呆了几年,女儿六岁,该上学了,父母也上了年纪,他们便辞工回来,用打工的积蓄,在县城买了房子,安了家,还都找了份不错的工作。
   那几年,是于有才记忆里最幸福和充实的几年。平常忙着工作,照顾小家,周末回村,帮父母干干农活,做做家务,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可是,这一切,都随着那场可怕的灾难,烟消云散了。
   那天是周末,他们照例回父母家。女儿和小英一路上指指点点,笑声不断。那天的天气特别好,天空蓝的有些失真,太阳暖暖的,没有一丝风,田野里的庄稼都已收获,一片空旷。摩托带起的风,将他们一家人的笑声扩散出去,好远。
   不巧,父母家锁将军把门,不用说,肯定是去大棚了。自从父母弄了个冬暖式大棚,那里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父母正在浇地,有几个木头立柱有些腐坏,父亲拿着锤子、钳子,低着头摆弄。见他们来了,高兴地说,正好,带我去镇上买几根立柱,回来换上。母亲想带着小英母女回家,小英不让,说时间还早,再干会儿。
   于有才和父亲转了几家农资门市部,才买到合适的,因为太长没法带,跟商家好说歹说,他们才答应给送去。
   快到村口时,于有才就感觉有些异样。有人急速往村北跑,夹杂着喊叫声。他骑车撵上,那人边跑边冲他喊,村北大棚出事了!他的心陡地跳了一下,一路疾驰而去。
   是他家的大棚!半边棚塌了……三条人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去了。
   父亲经不起这猝然而至的打击,原本还硬朗的身体,迅速垮掉,不到三年,也走了。积蓄花光了,县城的房子也卖了,家败,人亡,只剩下他,拖着残缺的肢体,一天天数着秒针,慢慢地在这世上熬。他想过死,试过很多次,都失败了,他知道,活着,便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六年了,小英,你们离开我六年了。六年啊,我一直不敢跟人提你们,也不准别人提,我怕我控制不住!你们不要我,爸妈也不要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要这么惩罚我?小英……
  
   四
   于有才喝得烂醉,第二天才醒来,看着吊着的输液瓶和忙碌的张远山,他什么都明白了。一种久违的温暖在他的心头苏醒,鼓胀,慢慢阻遏了呼吸,他努力抽动粗大的喉结,脸因为过度用力而扭曲。张远山帮他擦了把脸,微笑着说,老于,咱可不能这样喝了,再喝,怕是要喝死了,你老婆闺女在那边也不得安生。咱活着,就得像个男人。
   于有才使劲儿点了点头,张指导,我都听你的,坚决不喝了,再喝我就不是人。
   昏天黑地的年底,天天有忙不完的验收、检查、总结,这节骨眼上,又接到新任务,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登记。登记之前,要先对各村土地进行摸底调查,一整套几十张草表需要填写和审验。乡镇紧急组织各村文书培训,勉强可以胜任,但报上来的报表还需要审核汇总和统一收放,然后再归档保存。各工作片普遍缺人,镇上决定成立临时工作小组。张远山想到了于有才。
   自从知道了于有才的故事,他就对这个人充满了悲悯之情,他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做点什么。既然是精准扶贫,就不能叫一个人掉队。
   老于,你读过高中,闯过深圳,给过家人幸福,这些都说明你聪明敢干,有能力有责任心。人得学会向前看,不能老活在过去里,咱得让那边的人安心。你现在这个样子,人不人鬼不鬼的,只能叫他们悬心。你得替他们好好活!活好了,上坟烧纸的时候,你才跟他们有话说。张远山递过一支烟,又推过一摞表格,你看看,愿意做这个吗,愿意就留下。
   于有才狠吸了两口,咝咝的声响中,红色微光闪过,半截白色纸烟迅速化成灰烬,颤栗在他的指端。这些年来,他一直不敢正视这个现实,于勇和亲朋乡邻们的劝慰,在他眼里,都是轻飘飘的敷衍,甚至是言不由衷的可怜,他讨厌这种感觉。他把自己用颓废武装起来,在自己种下的隐形藩篱中,深深禁锢着自己。

共 81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现实题材的好小说。扶贫大计,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百姓。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就是政府的目标。不让一个群众一户人家在扶贫工作中掉队,这是扶贫队员张远山的愿望,他的扶贫对象村——前于,贫困户中的钉子户于有才,在村民眼中就是一根扶不起来的猪大肠,经过张远山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有了起色。同时,小说巧妙地设计了张远山的女儿娇娇,学习上不去,被张远山带到贫困村前于体验生活,恰好于有才心中的痛点就是失去了与娇娇一般大的女儿,让张远山了解于有才的真相,找到了帮助于有才的切口。让张远山意外收获的是,女儿娇娇受到触动,激发了学习兴趣,成绩也上去了。通过张远山的实事求是的帮助,于有才焕发了精神,从烂醉中清醒过来,振作起来,不仅脱贫,还做了很多事,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小说充满了正能量,与国家当下扶贫大业遥遥呼应,讴歌扶贫干部,唤醒人们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接地气,贴近生活,真切感人,激发人,感染人。小说精致,流畅通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0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9-04-01 10:45:28
  一个作者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到当下社会的热点中去。
   扶贫就是目前最大的热点。
   非常好的小说,正能量,讴歌扶贫干部,弘扬塑造贫困群众脱贫典型。大赞!
回复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02 22:39:39
  非常感谢山哥的精准解读和温暖鼓励!继续加油努力!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9-04-01 10:48:12
  题目很好,拐杖就是道具,意味深长。
   扶贫干部就要当好群众致富脱贫的拐杖。
   赞落雪,写得真好啊!
回复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02 22:43:23
  从16年到现在,扶贫三年多了,每一个扶贫干部的心里都写满了酸甜苦辣,那份累,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无法体会。山哥总是这么温暖,感动。
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9-04-03 07:40:18
  扶贫,一个现实主题,小说写得很流畅。张远山的形象很饱满。小说从艺术着眼,没有去图解政治。点赞!
江凤鸣
回复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03 11:43:08
  谢谢二哥温暖鼓励!现在乡镇的中心工作就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虽然整天埋在这里头,真要变成文字,确实挺费劲的。还好,大家都像二哥一样,鼓励我,帮助我。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4-04 12:15:0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04 21:52:12
  祝福亲爱的流年!
5 楼        文友:朗朗书声        2019-04-07 19:38:29
  读罢小说,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诚心诚意,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小说满满正能量,大赞!
朗朗书声
回复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13 14:51:28
  感谢朗朗文友鼓励!让我们在江山一起成长,顺祝安康!
6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9-04-14 06:09:30
  小说构思轻巧,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贴近生活,描写生动,画面感强。写得真好,欣赏学习了!
五十玫瑰
回复6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14 16:30:36
  谢谢姐姐温暖鼓励!这是我熟悉的人和事,比较容易写。真要进步,还得好好向大家学习。
7 楼        文友:石语        2019-04-18 11:17:39
  这是我读到的第二篇关于扶贫的小说,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而且,我看得眼眶都湿了。
   落雪好文,大赞!
   回头得再研读一遍,向你学习写小说。
回复7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18 21:54:08
  谢谢落花姐温暖鼓励!不过我也深知,没有你说的那么好。扶贫工作是我熟悉的,这几年光做这个了。具体工作很枯燥,很磨人,把这些东西形成文字,变成小说,其实挺难的。水平有限,还是凑合看吧。
8 楼        文友:石语        2019-04-18 11:23:30
  这篇完全可以上刊的,落雪投稿试试吧。
回复8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18 21:57:53
  投稿还真不敢想,何况,人家杂志都要求首发,咱这应该不算了吧,嘿嘿。要不姐姐借我点胆,我找个内刊试试?
9 楼        文友:石语        2019-04-23 08:32:17
  必须的,符合当前形势,又充满了艺术性,还满满的正能量,一定行。
回复9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9-04-24 22:38:51
  姐姐的鼓励令我如沐春风呢!说实话,对投稿可真是俩眼一抹黑,回头好好研究研究,再向姐姐请教。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