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这里风景独好(散文)

精品 【丹枫】这里风景独好(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3发表时间:2019-04-01 18:03:01


   一
   走进骆驼项村,是三月初的一个双休日,阳光灿烂,乍暖还寒。
   我们是带着采访任务来的,是乘高铁、换汽车、翻越秦岭、绕过汉中、深入勉县,直接进山的。行程四个半小时,共计三百多公里。
   骆驼项村,一个位于勉县阜川镇西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麓的小山村;一个地处大山深处,峰恋叠嶂,林密人稀,状似“骆驼项”的小山村。
   如果不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扶贫定点设在了这里,如果不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的扶贫干部常年累月地帮扶在这里,也许骆驼项村这个名字至今我都不会知道,更不会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来到这里。
   我是奔着一次次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来的,是奔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的,是奔着一家家过上正常生活的脱贫户来的,也是奔着一副副山清水秀、政通人和的风景画来的。
  
   二
   顺着狭长的骆驼项走进去,在通往骆驼咽喉的地方,便是这个村的村委会。一下车,抬头迎面先看见一座粉刷一新的两层大瓦房,顶上是一排鲜红的黑体雕刻大字:“骆驼巷村为民服务中心”;中间立着一根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墨绿色大山的映衬下正迎风招展;我们随着出门迎接的村干部朝里走,门楣上方也是一排鲜红的楷体雕刻大字:“永远跟党走”。不知怎的,从走进村委会的这一刻起,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和谐的气氛便瞬间袭上了我的心头,让我不由自主地在看完墙上扶贫揭挂示意图以及各种文件资料后,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两位村干部的身上。
   郑功利,来自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车站的中层干部,五十七八岁,中等个头,不胖不瘦,满口的关中话,一听就是地道的长安人。就是这个来这里不到两年的挂职党支部书记,在去年一年的时间内走遍了村里的每一道沟、每一道梁、每一户人家,查看了村民的粮食收支,了解了群众的困难程度,分析了山里的土质优劣,思考了村民的脱贫出路。得出了“人口空心化、人员老龄化、产业碎片化、发展弱能化”的贫困特点。才有了种植金丝菊、发展养殖业、拓宽销售渠道的大胆想法,才有了一帮一扶持、一对一扶志的精准举措,才给这荒芜、沉寂、冷清的山村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包自举,骆驼项村的党支部书记,四十六七岁,皮肤黝黑,身体强壮,军人出身的他,无论说话、走路都给人一种办事利索、雷厉风行的感觉。如果说郑功利书记的所有想法和举措能得以顺利实施,全在于他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组织。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干部,做梦都想让村里的乡亲们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富裕的生活;也做梦都想尽全力为大伙做点事,好对得起上级领导的信任和希望。如今这么好的政策和机会来了,他必须紧紧抓住,大干一番!
  
   三
   短暂的寒暄之后,我们便急切地请求出去看看,看看他们的路,看看他们的养殖场,看看他们的贫困户……
   沿着村旁的一条水泥路往里走,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和星星点点的茶园、油菜地,所有的植物都开始吐出新芽,大山也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嫩绿。
   本来我们想徒步走进大山,郑书记却告诉我们说,要走到最远的贫困户家,得一个多小时。说着,便向我们介绍起关于修路的故事。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我们骆驼巷村共有村民1052人,分散在大小数十座山的1830亩耕地面积和11800亩的林地之中。自2015年国家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政府部门和帮扶单位虽然给予了大量帮助,村子周围的大小道路全部进行了水泥面硬化,既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也解决了山里土特产的出售。但是,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还有好几户居住偏远深山的道路没有修通,他们的出行完全靠攀爬步行,遇到雨天或者风雪天,几乎都不出门,有的甚至一年也出不了一次山。也正因为如此,山下的物资上不去,山里的特产销不出,消息闭塞,信息不通,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一家比一家穷,一年比一年穷。对此,我们按照贫困路上不让一个村民掉队的原则。在和村干部商议并达成共识后,兵分两路,分别请求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了一条从山底通往山上的修路资金全部到位。
   车开得很慢,郑书记说得很详细,也很动情,好像去年修路的情景就发生在眼前一样。他继续说了起来。
   那时候,不管刮风下雨、烈日暴晒,我们几个村干部就像上足了劲的钟表发条,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战斗在修路现场,既要保证进度,又要把好质量。往往是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筋疲力尽。但谁也没有怨言,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修通了一条最高最陡最远最难的水泥硬面化道路,结束了自古以来“天晴路远无人走,下雨路滑不敢走”的历史。这条路也被村民们高兴地称为“幸福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骆驼项村的十个村庄345户人家,从此,家家有了通往山下的路,家家有了通往脱贫的路,家家有了通往致富的路。
  
   四
   在和郑书记的谈话中,我注意到,每当他提到村里的脱贫工作时,都激情饱满,感情真挚,且都带有“我们村”、“我们村民”的称谓。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骆驼项村的一员,并和这个贫困村紧紧地融在了一起。
   从上山的那一刻起,我就发现一段很长的狭窄山沟,布满了一行行灰色的塑料地膜,在塑料地膜的间隙,竖立着一株株约有一尺来高枯萎的枝杆,我纳闷地问道:“那塑料地膜下是什么?”“那就是今年培育的金丝黄菊,枯萎的枝杆是去年种植的。”见我们好像没有听明白,郑书记便向我们讲起了关于种植金丝黄菊的故事。
   是偶然,也是必然,对我来说,从来到骆驼项村的第一天起,就时刻寻找着脱贫的路,多方打听着致富的渠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一位安康的朋友在本地种植加工金丝皇菊等产品数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兴奋之余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包自举书记,得到认可后,我和八名村干部开车前去安康种植基地实际考察。得知金丝皇菊近两年在甘肃的成县、陕西宁强都有种植,成效显著,销售紧俏。勉县气候、土壤和安康相同,种植金丝皇菊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朋友还满口答应:你们种植,我给你们技术指导,并包收包销。
   然而,当我们回到村里向村民宣传动员时,却没有一个人相应。但我又不死心,既然我来到了这里,就必须为全村百姓趟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在我的坚持和动员下,十名村干部首先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提出了解决种植金丝皇菊的资金问题。村民不愿投资,干部带头示范。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共同出资、每人先筹资一万元,投资人出资不分红,利润全部捐献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如果不成功,亏损部分人均分摊。先种植二十亩,如果成功了,不怕老百姓不参与。就这样,十名村干部,人人签字画押,立下军令状以表决心。
   接下来,我们这些村干部,以一名普通村民的身份耕田耙地、引种插苗、田间管理,就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为这些遍布在山沟河畔的金丝皇菊施肥防虫,掐尖打杈。干旱的日子,我们肩担桶提,一瓢一瓢地浇水;天涝的时候,我们又一点点的疏通渠道,排除积水。看着一株株菊苗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天长大,个个脸上露出了如菊花般的笑容。
   讲到这里,郑书记不无遗憾地说:“去年秋季你们没来,二十亩山地的金丝黄菊开得像油菜花一样,金黄金黄,灿烂夺目。”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今年我们加大种植面积一百亩,到时候你们来,一定会大饱眼福。”
   听了郑书记的话,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漫山遍野的金丝黄菊,那景色,那艳丽,多像一副美丽的图画,点缀着大山的墨绿,映衬着村民的笑脸。
  
   五
   汽车在盘曲的山路上行驶,茂密的树木从我们眼前后退和旋转,山也越来越被我们踩在脚下,层峦叠嶂的山峰如波涛汹涌的海洋,在淡淡的云雾笼罩下如仙境一样美丽。
   拐过一个岔路,汽车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山沟旁停下。一下车,老远就听见叽叽嘎嘎的鸡叫声。郑书记说:“这就是我们的养鸡场。”
   这是一个顺势而建的养鸡场,四个鸡舍全部用塑料棚搭成,背靠鸡舍的山坡和沟底用细密的铁丝网围挡。郑书记告诉我们,这个鸡舍也是村里扶贫产业的一部分,去年提出这个想法时,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入股。他们就请求总公司和西安车站单位给予支持,才办起了这个依山而建的养鸡场。围挡圈山150亩,搭建鸡舍450平米,引进鸡苗8000只。
   当我们走进用四五个塑料棚搭成的鸡舍跟前时,一位四十二三岁的中年妇女正好从鸡舍里出来,见我们来了,便主动和郑书记打招呼,又笑着问我们好。郑书记介绍说:“这就是包书记的爱人,养鸡场的工作主要是她管理,常年累月吃住在这里。”
   我看着这个五官端正、衣着时尚的农村妇女,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这人烟稀少的大山深处,一个农村妇女要照看饲养8000只小鸡,没有一定的勤劳、吃苦、奉献精神不行,没有一定的饲养技术也不行,就是还有别人搭,还有包书记隔三差五地陪伴她一同搭理,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呀!正如郑书记所说,为了照看这些小鸡苗,她完全放弃了家里的活,很少回家,也很少给孩子做几顿可口的饭菜。如果不是她的精心照看和吃苦耐劳,去年这么多鸡苗不会饲养成功,总公司也不会同意投资建设冷链加工车间,养鸡业也不会受益近20万元的纯利润,我们也不会再有扩大养殖业的想法和举措。
   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位勤快的山里妇女仍在不停地忙活,她一会给鸡喂食,一会在清扫鸡舍,一会又查看山坡山沟处正啄虫觅食的鸡的数量。这时,我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山里妇女一下子高大起来,漂亮起来。高大到让我仰视,漂亮到眼前的情景多像一副美丽的图画,那么富有诗意,那么让人赏心悦目。
  
   六
   离开养鸡场,我们又顺着盘曲的山路往里走,太阳与我们越来越近,连绵起伏的大山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盛装。穿过一片油菜地,便到了几间破旧的瓦房处。我们停下车,顺着一条小道,走进了全村最贫困的一户人家。
   刚一进院,就见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站在屋檐下,正一勺勺地给坐在靠背椅上的一位病人喂饭。而这位病人完全是一副痴呆、不能自理、也不能说话的模样,他的嘴机械地一张一合,一口饭只能吃一半撒一半,胸前围着的护布涂满了撒下的饭菜。旁边一位年龄稍大一点的老人正拿着扫帚清扫院落,样子也是傻傻的没有表情。见我们来了,喂饭的老人急忙向我们打招呼:“郑书记来了。”郑书记问了一句“最近一切都好吧”之后,便向我们介绍了这一家的情况。
   这是一户只有三个单身男人的家庭,老大张明久,今年65岁,就是在扫院子的这位老人;老二张明双,今年61岁,就是喂饭给病人的这位老人;老三张明文,今年56岁,完全是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因小时候智力受损,两年前又半身不遂,吃喝拉撒全靠二哥张明双细心照顾。在这次精准扶贫中,这家哥三成了一帮一的重点扶贫对象。为了扶贫又扶志,村干部帮他们办理低保户,购买小猪娃,寻找合适工作,出售高价生猪,以此来增加他们的收入,摆脱贫困的处境。去年两头生猪卖了4600块钱,他们尝到了甜头,今年又逮了两头小猪娃,还逮了15只小鸡崽,老人天天精心饲养和照顾。
   看着陈旧的房屋和脏乱差的屋里摆设,看着已经年过半百的三个单身老人,看着弟弟张明文那痛苦的表情和哥哥张明双那细心周到的照顾,不知怎的,我的鼻子开始发酸,喉咙好像有个东西堵住般的难受。这是一个虽穷但却充满温情的家,一个让人辛酸却又让人感动的家,一个在精准扶贫中正一点点脱贫、一点点过上幸福生活的家。正如张明双老人说的那样:“我有收音机,知道党的政策,没有政府帮,没有扶贫干部帮,日子会过不下去的。习总书记对我们好啊,记挂着我们山里人。”
   是啊,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西安铁路集团公司为了彻底尽快让山里的老百姓脱贫致富,除了在扶贫资金上的帮助外,还专门开通了直通列车;每逢重大节日,就把山里的土特产拉到家属区,进驻火车站广场,成立集市贸易,帮着老百姓销售。那人海如潮的热闹场面又何止一次地闪现在我的眼前!
   此时,太阳已经隐没在了山的后面,天也渐渐地黑了下来,寒意开始侵袭了我们的身体,但每个人的心里却是异常的温暖。骆驼项村的每一座山,每一块地,每一间房,每一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风景里,有党的扶贫政策的最集中体现,有骆驼项村美好的前景。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这里。
  
   二0一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共 48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次到扶贫村的采访,这个山村叫骆驼项村,位于勉县阜川镇西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麓。通过挂职党支部书记即来自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车站的中层干部郑功利,和骆驼项村的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包自举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扶贫干部的辛劳和对党的扶贫政策的认真贯彻,也看到了扶贫村民在扶贫干部的精准扶贫中在逐渐脱贫。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精准扶贫,农民受益,扶贫干部,功不可没!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0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4-01 18:04:10
  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精准扶贫,农民受益,扶贫干部,功不可没!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9-04-01 18:57:50
  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村镇干部切入实际的扶贫、找好的项目带动农民富起来有极大关系。作品说到了扶贫的实质!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4-04 22:47:35
  恭喜老师佳作获精。祝写作更上一层楼!
梦锁孤音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