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不要粮票的烧饼(散文)

精品 【家园】不要粮票的烧饼(散文)


作者:散木 白丁,1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2发表时间:2019-04-02 09:52:44
摘要:怀念远行的老妈,记录曾经的时代


   穿越时光隧道,回望上个世纪的60年代,那个时候,一般城市人家的生活都是比较拮据的,每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都是固定数。街坊邻居住在一起,谁家过的什么样的日子,不用问,彼此都门清儿的很。谁家要是吃顿饺子,不用问,那一准儿是来了贵客。
   最发愁的,倒不是“没钱”。因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定量供应,出门得带粮票,买菜买油得要菜票、油票,买衣服得用布票,就连烧火做饭的火柴也得凭票供应。所以,就算你是有钱、钱多,也没地方花去。
   最难办的,就得说是“粮食”,民以食为天啊。特别像我家这样的,哥们儿三个,仨大小伙子,还都是学生定量,每月只有28斤半。都说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那是一点儿不假,都是正长身体的当口。
   最佩服的,那就得是我老妈,那真叫一个会过日子,不仅会精打细算,而且能“无中生有”。出了一趟远门,坐了一趟快车,她居然就发现了天机,解决粮食问题的道道儿也就来啦。
   下火车的时候,她看见站台上有几辆卖食品的小车,上前一问,面包,两毛一个;烧饼,五分钱一个,有五香螺丝转儿的,有糖的,关键是都不需要粮票。就是得凭过路的、长途的、快车的票才能买,站台票、慢车票和到站的车票都不行,是专门供应远途旅客的。
   我妈这可费了心思啦,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在心里盘算了,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吃上这不要粮票的烧饼呢……
   记得那是个星期天,妈妈大清早就把我们哥儿仨都从被窝儿里拍起来,挨个都让穿上干净整齐的衣裳,为的是更像坐火车出远门的样子:“今儿都跟着我去火车站,管保你们中午回来就都有烧饼吃了。”小哥儿仨一听这,立马就都打起了精神。
   火车站离家挺远,我们小哥儿仨都还以为这次能借机会坐一回公交车了。结果,刚出了家门,妈妈似乎就看出了我们的小心思:“时间还早,咱不着急哈。咱娘儿几个就这么走过去,省下来回的车票钱,能多买好几个烧饼的。”
   实际上,妈妈告诉我们,头一天,她自己专程去了一趟火车站的票房,把来往的那几趟快车的车次、到站和停车时间全都已经记下了。
   到了车站,买好站台票,我们娘儿四个就跟着进站接人的队伍来到了站台上。按着我妈的吩咐,哥儿仨分开约莫一节车厢的距离,为的是车到站的时候,好分别进到不同的车厢去跟人家借车票。
   毕竟是头一次干这个,我还是很有些战战兢兢的,虽说不是偷也不是抢,可总觉得这好像不是啥露脸儿的事儿,又好像是在做一件骗人的事儿,生怕被人家车站的人给逮着。可一想到有烧饼吃,还是硬撑着给自己壮胆儿,好歹俩哥哥离得我也不远,更何况,远处有老妈。
   约莫等了四五分钟,火车就进站了。按着妈妈提前嘱咐好的,我和俩哥哥分头进到几节车厢里。
   那个时候,正是学雷锋的年代,没现在的人心眼儿多,没这么复杂。虽然都穷,却都很厚道,很善良,互相之间没那么多的猜忌和抵触,都好说话,都乐于相互帮个忙。所以,在车厢里,随便跟人家哪个叔叔或者阿姨说一声:“叔叔,我想借用您的车票到下边去买几个烧饼,行吗?”那些大人们大多会毫不犹豫地就把车票借给你了,根本不会怀疑你什么。
   那个年代的人与人之间,真的,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敞亮,就这么热乎。
   借到车票,我们便会快速的跑到站台上。妈妈早就给准备好了两毛五分钱的零钱,为的是不用找零儿,好节约时间,跑到下一个售货车,再买上5个烧饼。至于是五香的还是糖的,哥儿仨就由着自己喜欢了。我是喜欢甜的,所以,每次买回来的一定都是糖的,除非人家只剩下五香的了。
   面包,肯定是不会买的。因为妈妈说了,那东西太暄,不挡饿,还忒贵,一个面包顶四个烧饼哪!
   妈妈每次总是拎一个黄绿色帆布带拉链的那种大提包,在站台稍偏辟不显眼儿的墙根儿那边等着,免得被工作人员发现。事情过去了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时候,妈妈当时也是有担心的,因为有可能给戴上一顶“套购紧缺物资”的帽子,那是不允许的,而她当时可是棉纺厂的劳动模范啊。用我妈后来的话说:“没法儿,都是粮食惹得祸,不想办法你们吃啥啊!”
   这些快车,在站台停靠的时间长短不一样,短的就五分钟,长的能停15分钟,要是动作麻利,可以上下火车连借带买再还车票,顺手在另一个车厢再借一趟,能跑两三个来回,这一趟车下来,哥仨就能买上二三十个烧饼。
   刚开始,因为不熟悉车站的规矩,还闹过一次小惊险。我在一辆售货车买了五个烧饼以后,就急忙跑到远处的另一辆售货车前,把车票和钱一起递给售货阿姨的时候,那个阿姨顺手就连票带钱塞还给了我:“你买过啦。”
   啊,我明明刚跑过来的呀,她咋知道我在那边买过了?“阿姨,没有啊。”我还想狡辩。
   阿姨一边忙着给其他乘客拿烧饼,一边头也不抬的微笑着对我说:“臭小子,不许耍小聪明。你看看你的票!”
   票咋啦?我这才仔细打量这火车票。我的个妈呀,可不是嘛!原来,在那边买烧饼的时候,咱自己没注意,可人家售货阿姨早就在车票上用圆珠笔画上了一个圈儿,想必是说明这张票已经买过了,防止重复购买的。哈哈,小聪明了。好在,人家阿姨也没跟咱计较。
   有时候,我们会在车站里连续等上两三趟火车,这样,不仅可以多买一些烧饼,关键是还省下了站台票钱。就像我妈说的:“这可不是个小数,一张站台票5分钱,咱四个人,那可是你们哥儿仨的四个烧饼啊!”
   时光流逝,绿皮车拉着那个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高速列车承载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呼啸而来。可是,一代人曾经的记忆依然是那样的鲜活,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依然可以处处体味妈妈的坚强、睿智和温馨。

共 22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回忆那次到火车站购买不要粮票的烧饼的难忘经历,怀念远行的老妈,记录曾经的时代。文中生动详实地叙述了母亲带着三个儿子到火车站台购买烧饼的往事,再现了勤劳节俭的母亲形象,反映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的生活。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0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9-04-02 09:53:46
  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叙述母亲带着三个儿子到火车站台购买烧饼的往事,再现了勤劳节俭的母亲形象,反映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的生活。感谢赐稿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散木        2019-04-02 09:57:37
  诚挚的感谢秋觅老师!
2 楼        文友:秋觅        2019-04-03 21:30:02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