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惠山记(散文)

精品 【流年】惠山记(散文)


作者:汗漫 童生,89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2发表时间:2019-04-03 11:57:07

【流年】惠山记(散文)
   一
   倪瓒的灵魂如果被这一祠堂招引,大概不会感觉很舒服——它与旁边的范仲淹祠堂一样,法度森严。庭院中,爬满青藤的一堵马头墙,像一匹正在穿过树林的白马,也像一卷旧墨淋漓的人文画,或许能被倪瓒稍稍喜欢吧。
   太湖边这一座惠山古镇,祠堂林立:华孝子祠、至德祠、钱武肃王祠、留耕草堂、顾洞阳祠、杨藕芳祠、尤文简公祠、淮湘昭忠祠、陆宣公祠……汇集了唐代至民国时期约八十个姓氏、近两百个名人及其家族的光荣。显然,惠山藏风聚水——藏南风,聚湖水,风水宝地也。
   祠堂类似壁龛、佛窟、十字架,为敬意和怀想,提供一种形式和方向感。像失恋的人需要旧情书,偶尔可以抚摸一下纸上的泪痕,身体就随之一凉,一热,一痛。
   我慢慢走在镇上,看部分祠堂风吹花叶深闭门。大概只在祭日、后人婚庆日、春节、清明节,才会接纳家族成员举行纪念仪式,以维系复杂宽阔的血脉,平息内部冲突。一部分祠堂或许没有后裔来维持,转型成为茶室、书店、泥人作坊、陶器店,游客流连。部分重要祠堂格局依旧,比如范仲淹祠堂、倪瓒祠堂。但失去原有的家祭意义,成为博物馆、纪念馆性质的公共设施,被“国家历史保护建筑”“江苏省历史保护建筑”“无锡市历史保护建筑”一类铭牌,区分了层级——建筑即人。草庐即草民?也未必。
   一架飞机掠过倪瓒祠堂上空,大约是从苏州、无锡交界处的苏南机场起飞。不像鸟,翅膀没有煽动性和感染力。
   生于元末明初的倪瓒或者说倪云林,画笔下,鸟儿罕见。青年时代,其画中尚有青绿表达春愁。晚年,沉心于表达秋意,那残山剩水、空庭枯树,只需要黑白二色已经足够。他用自己创造的折皱皴,处理覆霜、积雪下的湖山,像岁月用皱纹来处理一个寒意加深的老人。落款处,连印章的红色都避开,连作品所处朝代的官方纪元都放弃——他试图超越自己所厌倦的时代,一个书生们连做隐士的权力都被剥夺的时代。果然,倪瓒以笔墨脱离元末与明初,成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齐名不朽的“元四家”之一,并启发了身后“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们的生成。
   但这样的“齐名与不朽”,倪瓒大概也不屑一顾——“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耳”。一切无非是自娱而已。题画诗中,他也屡屡以“虚舟”“孤筏”自喻,有“举世何人到彼岸,独君知我是虚舟”之句。主动而非被动地抱持“虚与孤”,方可得大自在。
   一座祠堂与其所祭奠纪念之人,已经没有了关系,乃生者、后人心灵之所需。如果以惠山西南角那一派怀抱虚舟孤筏的太湖,或者以其画卷中屡屡出现的空亭,作为倪瓒祠堂,更合适一些吧。
    
   二
   进入倪瓒祠堂前,我在惠山寺已经坐了半天,喝茶。
   香樟树叶子落一地,没有僧人来扫。十一月的风,时而来扫。落进我怀里的两片叶子,风试着扫了扫,扫不动,想试图把我一同扫出寺门?也没扫动。
   在唐代,陆羽来过惠山寺,以此地泉水烹茶,大喜复大赞。按照他列出的一个以庐山泉水为首的中国泉水排行榜,惠山寺这一眼泉水,被誉为“天下第二泉”。
   陆羽的好水标准如下: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其中,山水又分为泉水、翻腾之水和静水。日常生活中,我饮用从水库、水厂、水塔一路奔波进入水龙头里的水。它们压力巨大,由水表监督,且夹杂漂白粉鬼头鬼脑的气息。长期饮用,对一个市民的性情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吧?清晨对镜刷牙,我眉目已经显得可疑。
   无锡城里瞎子阿炳的一首二胡曲,本无题。上世纪5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无锡人杨荫浏,回乡抢救这一名曲,问阿炳:“最喜欢在哪里拉这曲子?”阿炳说:“在二泉。”杨荫浏内心訇然,《二泉映月》。天下的人、事、情,就是这样明亮或隐秘地发生关系,让万物万象的孤单感稍稍缓解。
   我不知道自己此时所喝茶水,是否从二泉中汲取。不宜深究。就像不宜深究某个人情书中的诗句,是否抄自白朗宁夫人或茨维塔耶娃。我又没有陆羽那样敏感的舌齿和味蕾,我又没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才华和命运。泉边石岸,有汲水的绳子造成的一道道勒痕,像一条条证据,说服我:去保持与二泉融合为一的整体感或者虚寂感吧。
   陆羽,最初是一个被寺庙收养的孤儿,偶然读到我的东汉乡亲、南阳人张衡的《南都赋》,被南阳、中原之美所吸引,遂有了读书入世之心。逃出寺庙,却成了戏班里的一个丑角扮演者,在戏台上的锣鼓声中,幻想着庙堂上暮鼓晨钟的盛大与辽远。遭遇安史之乱,流徙四方,竟然成就了一次遍及半个中国的访茶问泉之旅——与杜甫的痛歌病吟形成对比。陆羽把中国分为八大茶区、四十四个产茶州郡,由此确定了中国早期第一批贡茶,并衍生出一种风雅的生活方式——以茶树来认知大地,比以权柄把握朝野,生动有力了许多。
   惠山寺里,茶叶店在销售陆羽实地鉴定过的、太湖周边产出的两种名茶:苏州碧螺春,宜兴阳羡茶。店中悬挂陆羽认定的好茶产地标准: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我有些走神。好作家的生成,也往往与惨烈的生存经验有关,比如司马迁、苏东坡。好文字就是在阳崖阴林间、霜风苦雨下,抽枝展叶,组词造句。我在有通风系统和地暖的写字楼里生活,写出的文字,“园者次”,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个缺乏在野之心的人,总在觊觎中心,又如何能像倪瓒那样获得永恒?
   在太湖边游荡数年,陆羽认识了湖州妙喜寺里的诗僧皎然,获得烹茶真传,并创制出七大制茶工艺:采、蒸、捣、拍、焙、穿、封。又设计出二十四种做茶、煮茶、品茶的茶器:水方、风炉、交床、漉水囊、罗合、则、札……在对泉水、茶叶、茶器、茶道的系统研究之后,陆羽完成了《茶经》,并使“饮茶”这一生活方式,从贵族阶层进入民间——《茶经》之前,无“茶”字,陆羽将“荼”字减去一横,创造出了这一个新字,就是创造了一种新境界。
   没有惠山、太湖的支持,《茶经》的出现可能比较困难。
   茶禅一味草木间。在惠山寺喝茶,是双重的静修,对于我这样一个愚顽且可疑之人,很有必要。
    
   三
   出惠山寺,沿石阶而下,我才看见古镇一角的倪瓒祠堂和祠堂上空掠过的那一架飞机。
   祠堂中央悬有倪瓒肖像,瘦骨嶙峋。四壁悬挂他的代表作——
   《秋林野兴图》。树丛下,一亭临水,高士独坐,童子伺奉于其后侧。远山隐约。此画为倪瓒存世最早作品,三十九岁时所画。亭中人,大约是画家自我写照。此时,富家子倪瓒在兄长荫庇下,无忧度日,读书、作画、交友,一日数次沐浴更衣;反复清洗庭院里的梧桐以除尘,导致其死亡;约会歌妓,觉其不洁,令其反复清洗,天亮,递她一把银子,倪瓒叹息:“回去吧。”此画之后,兄长去世,他不得不独自面对这肮脏不堪的尘世,心身俱疲,遂变卖家产,散财于友朋亲邻,浮舟太湖。收税官在岸边眺望、追捕,故意将其囚于厕所中:“我看你还能做一个干净的人吗?”
   《六君子图》。六棵树,立于水边。显然,这是六棵不愿意站在庙堂内的在野之树。倪瓒重视树,曾言:“先写以树,树为画中之首耳。次写以石,石为画中之体耳。”倪瓒中年以后的画卷,一个人影都没有了,只有树。乱世无君子,他只能借树抒情、象征——如何像一棵树那样,在阴历中自然而然、富有尊严地荣枯与生死?这是一个问题。
   《平林远岫图》。从倪瓒题于画面右上角的文字可知,此画应友人德常之请而作。画家的视角,大约位于苏州木渎镇的对岸,“隔江遥望天平、灵岩诸山,在荒烟远霭中浓纤出没,依约如画。渚上疏林枯柳,似我容发萧萧,可怜生不满百,其所异于草木,犹情好尔”——人与草木之差异,唯在于还有情感与喜好罢了。倪瓒之洁癖,载于明清小品和民间传说,夸张、嘲谑,使叙述者、聆听者置身于肮脏之地,也能略略心安理得。倪瓒追求清洁,非病态,显决绝,怀大义——其作品一概送友人寄托情感,拒绝携重金购画的俗吏登门,以至于被围殴,伤痕累累也一言不发。别人疑惑:“你怎么不说、不怨、不吭声?”他答:“一说就俗了。”
   《幽涧寒松图》。涧水一道,松树两株。画面左上角题五言诗一首:“秋署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景以桥对,笑言思与晤。”友人周逊学入仕途,倪瓒以此画劝诫——仕途远征多病暍,不如归于幽涧寒松,与白云朝暮相处,岂不快哉。这首五言诗,墨迹微微向左下方向倾斜,像几行雨,受到了右面来风的影响。
   《容膝斋图》。此岸有杂树五棵,空亭一座,对岸有浅山重叠、断续、逶迤。两岸之间留白,湖水也。此画作于倪瓒七十二岁时。一友人藏之三年后,复请倪瓒补上题跋以赠潘仁仲医师。画中空亭,在题跋命名之前,并非潘医师所居之私斋。题跋中的诗句,“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云云,合于人情世理,与画面中的萧索意味不谐,恰恰印证了倪瓒前后两次落笔的时间差。
   ……
   倪瓒祠堂中的这些画,一概是复制品。原件分别珍藏于世界各大著名美术馆、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卢浮宫,等等。
   2016年11月,纽约,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灿烂的毕加索、梵高、莫奈之中,我看见黑白萧索的《秋林野兴图》,如同在一片陌生蓝目中看见黑眼睛。一瞬间,我又置身于水墨枯涩的华夏祖国。不知道这幅画从元末明初的华夏南方流入当下纽约,其间发生了多少传奇故事。数了数收藏者的红色印鉴,二十一枚,揿在画面四角,像二十一朵暗红色的、不自然的假花。也就是说,前前后后有二十一个人试图借水行舟,与倪瓒一同流芳百世。他们可能没有见过太湖,也就不能获得与倪瓒一样的流速、流域。
   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群一群匆匆掠过《秋林野兴图》,掠过我。他们基本上也不知道太湖、元末明初、倪瓒。保安高大,像狐狸一样狐疑地盯着我。我不能过久地在这幅画面前滞留了。我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在惠山,与倪瓒深度相遇。
   倪瓒祠堂在复制倪瓒?周围,是原版的中国和深秋,或许有助于增强我对一个古代文人的理解力。
    
   四
   数日前,自上海出发,开车,沿太湖南岸高速公路到湖州,看赵孟頫的松雪斋遗址和湖笔博物馆。再到陶都宜兴亦即阳羡,进东坡书院,想了解东坡。买了一叠新出窑的陶碗。最后来到太湖北岸的无锡,在惠山下的旅馆小住——这轨迹,大抵上算是一个半圆,像一弯残月与新月。
   太湖边的旅馆,大都筑成“合”字外形,酷似倪瓒画笔下的空亭。那空亭,屡屡出现于他宣纸上的山脚和湖边,基本上就是一个隶书体的“合”字。倪瓒就是按照“合”这样一个字,造像、抒情、言志——天人合一。
   文人画肇始于唐宋时期的王维、苏东坡。在元朝,臻入高峰——异族人得汉家天下,废科举,仕途便如同峭壁深渊。书生们大都改走写作与绘画之路,写词曲戏剧,画残山剩水,涌现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施耐庵、罗贯中等等杂剧大家、小说家,以及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等文人画家——他们恰好都出生于太湖周围的湖州、常熟、无锡、嘉善一带。太湖如母亲,用宽大衣襟收留这些丧志失意的孩子,引导他们以审美化解痛苦。而艺术,恰恰是失败感的产物。艺术愈伟大,失败感愈痛楚。
   文人画就是汉族士子的精神自画像——文辞、人格、画卷,三者融通。人的自觉,人文思想的萌动,士子的独立,在笔墨间渐渐摆脱暧昧而日臻明澈,如同湖山上的晨光试图破空而出,但又何其难哉——所以,倪瓒的画面里空无一人。没有一个理想的、完整的、自由的人,那就干脆让它空着吧。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倪瓒们所处的时代,大致上叠加于同一时期。当西方借助文艺从黑暗的中世纪突破,向现代社会转型,古中国自宋而元而明清,文人士子一概成为客居于故国的异邦人——从宽阔的苏东坡,到激烈的谭嗣同。
   “为使陛下开心,他允诺将水变成酒、青蛙变成男仆。/甲虫变成管家。用一只耗子做一个大臣。/他弯下腰,指尖上长出漂亮姑娘。/一只会说话的鸟儿坐在他的肩膀上。/如此这般。/弄出一些别的东西吧,陛下要求道。/弄出一粒黑色的星星。他奉命。/弄出干燥的水。他照办。/弄出一条稻草镶边的河流。他执行。/如此这般。/接着一位学生请求道:从无中弄出大于一的东西来。/齐托脸色煞白:非常遗憾。/无介于正一和负一之间。/他无所作为,离开宏伟的皇宫,/穿过群臣,回家,回到一枚坚果之中。”捷克当代诗人赫鲁伯的诗《魔术师齐托》。
   为使陛下开心,古中国的皇宫里,同样充满齐托这样的魔术师,弄出黑色的星星和稻草镶边的河流,否则,就是流放,就是死,连回到一枚坚果之中的可能性都没有。
   而艺术,就是“从无中弄出大于一”的慰藉和宁静?在重重宫阙外,在淡淡江湖。

共 1055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读这样的作品,既在洗心。身处浮世,如果遇不到这样一篇作品,心会蒙尘,也会麻木。“一个人要么遇到倪瓒,要么遇不到倪瓒……这纸里粉身碎骨的草木枝条,也会隐隐想起春风野外。”读文中的这句话,心境清明。此篇散文,作者以《惠山记》命名,重点围绕倪瓒的脾性、爱好、所处的时代及那个时代中与倪瓒或爱好相同,或命运相同,或不期而遇的相同经历及书写笔调一致的一群文人在惠山所留下的痕迹着笔,抒发出了集倪瓒其人为首的那些文人文风及各人不同的处世风格。同时,编者在作者不动声色的笔调中,读出了作者观察事物的细心与认真,借助所见事物对物中人与事的解读与评品。文中引用赫鲁伯的诗,写中、西方文学在本质上的相同与不同、写东坡与倪瓒、与沙士比亚同一时代的文艺复兴、写倪瓒与梅花庵主人吴镇作画的共同点……“简单、稚拙,像孩子,就是倪瓒,倪云林。”读到此处,也如作者,把倪瓒列入孩子,是因为倪瓒活的真实,简单。笔下的画,简从繁出,最后简单到“只供清风云朵路过或栖息。”简单到“一叶舟筏都不必出现。”也简单到只待人烟。“在南方中国,我有一河两岸、一座空亭,足矣。”作者说,“我”不是倪瓒。确实不是,但笔中带出的思想,更有前瞻性。“嘲笑他而又追从他,像一个时代,造就他就必须排斥他。”形象而逼真,这就是作者,言尽处,意无穷。意蕴丰沛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诗意纷披中内涵纷呈。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0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9-04-03 12:04:32
  读老师的作品,能看清自己的内心,也能静心!
   “但写作,就是洗尘。”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确实震撼编辑的心!
   感谢老师将这么好的作品分享流年,期待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劳英        2019-04-04 07:26:09
  文章以第一人称写出太湖周边的词,笔法熟练,语言顺畅,从历史的远程写到近处,作了深刻的描述,使人感觉那些过往的历史沥沥在眼前。古惠词作为众多词的代表,显示出来历史的厚重和悠久。
   盲人阿柄的乐曲,歌唱的优美动听,就诞生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太湖边。因为阿柄总在二泉边演奏,那个曾经的南京音乐学院大学教授,给了阿柄的乐曲于以了曲名?这个世界上有名的乐曲就这样定格在《二泉映月》这个名字了。《二泉映月》的诞生,使后人得到了无限的音乐享受。
   人们对太湖周边的词都有各自的美好回忆。各个词对社会都有各自的贡献,那是道之不尽的。古代历来的文人墨客,在这些词里留下的文字图片都是有挥之不去的纪念意义的。无论是谁,只要是看到过这些名人留下的书画,脑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这样的名人画作的。
   愿太湖周边的词永安!愿这些名人的画作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愿这篇文章永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回忆!
相信自己的努力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4-04 12:15:5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