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涟水谣(散文)

精品 【晓荷】涟水谣(散文)


作者:刘克邦 童生,54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8发表时间:2019-04-04 21:34:22

【晓荷】涟水谣(散文)
   一
   湘乡,古名龙城,是“湘军”的发源地。这里,每一处炊烟都顽强生长着;这里,无数人间的故事,在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中静静流淌。
   涟水河,从南至北穿境而过,跳入湘江,钻进洞庭,跟随长江的脚步,在广袤的大海中找到归宿。
   千百年来,它千回百转,奔腾不息,孕育和滋润了两岸生生不息的万物和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人间活剧。
   涟水河畔,芙蓉花开。那些花儿,尽情地汲取大地的养分,将日月的精华摄入心怀,自顾自地孕育着,开放着,开得是那么的热烈、奔放、从容和自在。
   她,犹如千万枝芙蓉中的一枝,出生于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身材苗条,曲线优美,脸面清秀,黑发飘逸,且从小接受教育,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见人一脸的微笑,说话总怕惊扰别人似的,在嗓子里先将声调摁低几度、“漂洗干净”后再施放出来,如牧童在吹奏一曲美妙的晨笛,让听者如饮甘泉、如沐春风。
   令人遗憾的是,天神爷在打造她时也许是分心、走了神,也许是看她身姿太完美了,不能让女人的优点在她身上全占,于是在她端庄秀丽的脸庞上安放了一双斜睨的眼睛。
   这是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眼睑斜拉,眼球翻转,瞳孔黯淡,正面看人时似乎在望着另一个地方。眼睛的缺陷,犹如一件玲珑剔透的玉器横生了一处瑕斑。
   尽管如此,她的聪颖、贤惠和能干,仍然远近闻名,为大伙儿称道。刚过碧玉年华,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
   旧时婚俗讲究门当户对,八字相合。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千挑万选,为她相中了邻近另一大户人家的小伙。经媒人撮合,八字一碰,两家人十分满意,即把亲事定了下来。
   旧时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是无价钱可讲的。就这样,双方连面都未见,就披红挂绿,在爆竹声声中拜堂成亲了。
   女尚包容,宽厚慈悲。她拥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内敛、文静,不善言语,也不会察言观色,投人所好,但笃实、忠厚、勤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她心地善良,有极好的人缘,也从不与人较长计短,街坊四邻谁有困难需要帮助,她毫不吝啬地尽力而为。
   小伙子帅气、豪爽、潇洒、活泼,崇尚武艺,读书不少,做生意、开矿山、进军营、当教书匠,省内省外,走南闯北,什么都干过,且干得像模像样,是祠堂里同辈中的“老大”,被长辈们看作是家族中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人。
   他俩的结合,大家都说是好马配好鞍,是绝好的一对。
   然而世事不遂人愿,这看似美好平静的婚姻,实际上暗礁遍布。两人结婚后,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糯米饭掺酒药子——越捂越浓香。由于性格迥异、情趣不同,两人之间的情感就像油与水一样,虽然盛在一个罐子里,却始终融不到一块去。
   她寡言少语,埋头于家务琐事,潜心搓麻、纺纱、绣花、缝衣服、纳鞋底之类的女工,少了些对丈夫的热情、温存与体贴。
   小伙子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在外闯荡得多,朋友多,见识多,回家后总喜欢将外面听到的、见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新鲜事、有趣事、重大事向她诉说.
   而她似乎只关心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他说的那些事儿一点兴趣也没有,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待不住了,起身忙她的去了。
   久而久之,他心生不快,对她不满起来。
   更有那多嘴多舌、无事生非之人,在他身前背后阴一句阳一句地鼓捣和挑动,什么“梧桐树上落下只丑麻雀”“好鞍配一头赖驴,可惜”“前世积了阴德,一表人才,偏偏找了个瞎子堂客”等,不堪入耳。
   他听了后如鲠在喉,好不是滋味。
   外因的兴风作浪,推动了内因的质变升级。
   也许,当一个男人开始厌弃一个女人的时候,连她的呼吸都是错的,她曾经的优点都成了缺点。逐渐地,他由心存芥蒂、隐忍不发到心生厌烦、焦躁不安起来,越看她越丑,越看她越一无是处,疏远起她来,不理睬她了。
   几年的相处中,虽然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也是冷水里面发热气——貌合神离,相互越走越远。
   他的父亲是个严厉之人,似乎觉察到了什么。
   一天,把他叫到卧室,问他怎么回事。他低着头,拽住衣角,不吭一声。“告诉你,如果有半点非分之想,我打断你的腿!”声如雷霆,震得窗户纸轧轧作响。
   慑于父亲的威严,他不敢吐露真情,更不敢有丝毫反抗,只得逃避现实,长期闯荡在外,一年到头难与她见上几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也许是有凌云壮志,想大干一番事业,也许是借机逃避早已厌倦的婚姻,他打起背包,去了更遥远的大湘西黔阳支教,三年五年也难回家一趟,与她见面的日子更少了。
   她的脸上失去了幸福女人应该有的光彩,但她没有失却善良、厚道的本质。
   传统的“三从四德”是她坚守的信条,虽然心知肚明丈夫的离心和背弃,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默默地忍受着一个女人的清冷、孤寂和委屈,从不将自己的苦衷向任何人诉说,忠实地、毫无怨言地谨守家中,缝补浆洗,烧火煮饭,侍奉公婆,照料孩子。
  
   二
   黔城,一座古老的小镇,位于雪峰山下,沅水与潕水汇合之处,青山环抱,碧波簇拥,城墙城门巍然屹立,老街古巷纵横交错,板式旧居鳞次栉比,古朴精致,别有一番迷人景致。
   唐代诗人王昌龄曾贬谪此处,心绪纷乱而惆怅,但坚守着自尊与清逸,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壶”流传千古的诗句。
   这一片冰心,清澈而明亮,映照着的却是苦难深重的人间,是爱恨纠缠的尘世。
   黔阳三中,就设在黔城,是全县唯一一所不在县城的中学。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举。这所破破烂烂的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们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在这里,他忘记了怨屈和烦恼,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似乎忘情工作才能抹去扰人的惆怅,所有的不快都暂时离他远去了。
   他一人兼任三人的课程,数学,物理,还有体育,一天到晚连轴转,既是教学中的“拼命三郎”,又是学校的“顶门柱”,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崇敬和爱戴。
   从古镇出发,沿潕水而上,约十里地路程,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峦。
   山峦之中,漫山遍野的油茶、板栗、杨梅、枞树、竹子,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乔木、灌木、野花、野草,在阳光与风雨中旺盛生长,丰富着这里的景象,也养育着这里的山民。
   她,如同这些朴素的植物一样,质朴坚忍,土生土长在这片丰盈、葳蕤的土地上。
   她父母早逝,哥哥是个老实人,含辛茹苦操持着并不十分丰厚的家业,带着她和两个妹妹,宁可自己少吃少穿,拼死拼活,也不能饿着她们、冻着她们,供她们上学念书。
   她也很争气,除了协助兄长照顾好两个妹妹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外,一头扎进书本里,勤奋攻读,从小学到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省立芷江师范,毕业后分配回家乡当上了小学老师,端上了衣食无忧的“铁饭碗”,也算是这方圆几十里地最有出息的人了。
   这个地方,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极少,加上一门心思全在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的工作上,春来冬去,眼看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她年过28岁,仍未找上合适的对象。
   这在当时当地来说,算是一突出的“老大难”了。
   也许,人生的一次偶遇,会决定一生的走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她,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话语,两人一见如故,相互间产生了好感。
   她经常就教学上的问题请教于他,他也热心地向她传授教学经验,关心她的生活,支持她的工作。
   久而久之,他们无话不说,走得更近了。
   他倾慕她,欣赏她的开朗、热情、好学和敬业,点燃了心中几近泯灭的希望之光,憧憬着未来的幸福,虽然心存顾忌,但爱的魔力太过强大,早已把它吞噬与消融。
   她过于单纯,陷入了爱河,敬仰他,崇拜他,充分地信任他,从未询问过他的过去。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在同事们的一片祝贺声中,他们登记结婚了。
   一年之后,爱情之花结出了果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呱呱坠地,一家人陶醉在幸福与快乐之中。
  
   三
   他似乎对自己使用了障眼法,仿佛已经忘记了在老家还有妻儿老小。
   纸是包不住火的。荒谬、草率和冲动的结果,是一杯难以吞咽的苦酒。
   媳妇见婆婆,孝敬长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是个当老师的人,懂得孝顺公婆的道理,多次向他提出,她嫁给了涟水,得礼敬涟水,叩拜高堂,以表做儿媳的心意。
   每次提起这个话题,他心里就一阵子紧张,支支吾吾,总以各种理由搪塞。
   终于有一天,她不管不顾了,把话说得像铁板一样坚硬,非要去趟涟水河畔不可,不然,不仅别人会戳脊梁骨,自己在良心上也过不去。
   他十分了解她,她决定了的事,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眼看家里的事是瞒不住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五一十向她坦白了实情。
   听他一说,如晴天一声霹雳,她瞬间觉得,天塌了!
   这是她认识的那个男人吗?这还是那个她信任爱慕的丈夫吗?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平日里对她言听计从、恩爱有加的丈夫,竟欺骗了自己这么些年。
   一气之下,她钻进被子里卧床不起,几天几晚滴水不喝,粒米不进。
   消息不胫而走,同事们议论纷纷,邻居们指指点点。“还当老师,怎么教学生?”“看他一本正经,原来是个伪君子!”……叹息、指责、诅咒、讥讽,似狂风里卷着利箭,纷纷向他射来。
   他四面受敌,由一名被人称道的优秀老师,一下子变成了众人嗤之以鼻的“垃圾”,从高峰跌到了谷底。他悔恨、羞愧,心绪慌乱,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她恨他,恨他隐瞒婚史,恨他骗取了自己的一片深情,恨他让自己晴朗的心空,陡然间阴云密布。她心如槁木,要与他一刀两断。
   他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你是我生命的依托、心中的唯一,我不能没有你,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对不起你,一定要宽恕我。
   一个要离,一个不肯,情天恨海,怨悔交织,两人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那是她一生难以抹去、永难泯灭的痛。
   母亲哭泣,父亲哀叹。3岁的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惊恐得像一只暴风雨中的小绵羊,紧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拉着母亲的手不放,不停地叫唤:“妈妈!妈妈!”其声之娇脆,其情之凄悲,令天地动容。
   疼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看着乖巧、懂事而纤弱的幼子,她心如刀绞,抱着儿子一阵痛哭。
  
   四
   她始终被蒙在鼓里,每天起早摸黑,堂前屋后忙个不停。
   公公过世后,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生活更加艰难,她既主内又举主外,一人挑起重担,使出浑身解数支撑着这个家。
   丈夫背叛的消息传来,她一语不发,内心的风暴雕琢了一个更冷静的她。也许是太痛了,反而更显沉默。
   她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家里发生的事情与她无任何关系,照样忙她的家务,悉心照顾着三个孩子,把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摆上桌子,将热水热茶送到婆婆面前……
   左邻右舍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替她打抱不平,撺掇她去大闹一场;娘家兄妹义愤填膺,替她写好了诉状,要将他绳之以法,并索赔巨额经济损失。
   婆婆与小姑也站在她一边,骂他没有了良心,要他了断那边,与她重归于好。
   她强忍内心的痛苦,始终保持沉默,被大家逼急了,才吐出一句:“人各有志,不勉强他了。”话未落音,眼泪哗啦啦地直往下流。
   并不是沉默就代表她没有情感,但沉默让她更显高贵。
   她恨他,恨他的无情,恨他的无义。她的恨却在她那双无所指向的双眸中归于沉寂。
   她身处道德高地,是名副其实的受害人,她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她却超乎异常地隐忍和退让,没有怨愤,没有指责,更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自个儿默默地将委屈和痛楚深埋心底。
   他的背叛,从根本上动摇了她对自己的信心,也彻底伤了她的自尊。
   夜深人静,孩子们熟睡了,她悄悄地爬起床,拨亮灯芯,趴在桌子上,给他写下了最后的“情书”:
   “你好!当我知道你的情况后,说心里能够平静下来,那是假的。我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铸成大错,长久不了。我知道,你一表人才,能力强,有本事,我配不上你,但我要向你申明:我对得起你,对得起你的全家。今天,我们的缘分已经走到头了,我不能强求于你,更无心期待你回心转意,我也不想伤害另一个人,让另一个家庭破裂。从今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我们分手以后,我不乞求你恩赐一分一厘,也不向你索讨一尺一寸。我带着女儿走了,走得远远的,离你越远越好,这辈子我不想再看到你……”
   一滴、两滴、三滴……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滚落下来,浸透了发黄的信纸,浸湿了斑驳的桌面。

共 1188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讲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善良、勤快、厚道的有眼疾的姑娘嫁给了年轻、英俊、有才华的小伙子。婚后,由于性格存在差异,他们夫妻产生了隔阂,最终小伙离家出走,好长时间都不回家。而他的妻子独自一人挑起生活重担,无怨无悔操持家务。而身在异乡的这个男人将全部精力用在了教学上,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这时一个年轻的女教师走进了他的生活,他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并与女老师结婚生子。男人的有眼疾的妻子知悉丈夫有外遇的事情后,带着女儿含泪远走他乡。男人由于得罪校长而成为阶下囚,他的第二任妻子知道了男人有家庭的事实而伤心到极点,年仅38岁的她便离开了人世。而男人的第一个妻子却得到了上天的赏赐,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很值得大家学习拜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之人终被善待。感谢您赐稿小荷,祈盼更多佳作。美文荐赏!【编辑:张爱珍】【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07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爱珍        2019-04-04 21:35:29
  学习欣赏老师佳作,遥祝安好!
2 楼        文友:张爱珍        2019-04-04 21:37:17
  创作辛苦,敬香茶一杯!
3 楼        文友:聆雨        2019-04-04 23:26:54
  拜读老师佳作,很好的小说,来晚了!上茶。
4 楼        文友:何叶        2019-04-07 21:30:32
  恭喜精品,敬茶。
何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