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清明时节话生死(随笔)
记得有人说过:除了生死,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忽然就想起了这个沉重的话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第一个问题:生的问题,较容易回答,而且我们也可以从容面对。人出生到这个世间,承载着天地万物之精华,更是父亲和母亲爱的结晶。所以,生的问题,我们个人虽然不能选择和决定,虽然每个人的出生家庭各个不同,虽然每个人出生的家境千差万别,但是人来到这个世间,起因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因爱而来!
第二个问题:死往何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隐晦而且时时回避的有着深深忌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怀有敌意,不愿意面对,也很少有人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因其悲凉,因为我们对其怀有深深的恐惧心理,也因为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未知生,焉知死?但是我们还可以反过来问:未知死,焉知生?
所以死亡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就要进行思考,而且要勇敢面对。不论富贵贫贱,无论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人在死亡面前却是平等的。每个人最终都会死,这是每个生命最后的归宿。既然死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我想是因为世间还有我们值得关心和爱护的人,有我们终生所爱的事业,有那么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亲友。所以,我们不仅因爱而生,还要因爱而活。我是一个唯物论者,不相信死后会有鬼神,也不相信人生死后可以有来生。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我死的时候,把我曾在生命里所经历的仇恨,悲伤,痛苦,屈辱,连同我的躯体统统带走,把这些消极的阴影埋在地里化为腐土。当然这些也许会给小草或者蜉蝣之类的生物带去一些养分。但,这不是我今天所讨论的主题。
我想说的是,面对必然死亡的人生,人的躯体就如同薪柴,精神却如火光。在人的躯体死亡腐朽之后,如果能做到——薪尽火传——那么我们就能加从容坦然地面对死亡。既然我们因爱而来,为爱而活,也希望我们能因爱而去。在我们的躯体死亡之际,把爱的精神火炬留在人间,让爱永驻人间。惟其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被我们自己赋予了永生的意义,才被赋予了积极的内涵;也惟其如此,在我们死后,未来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我还想说的是,生与死我们虽然不能决定,但是生死之间的这段路程却可以由我们自由选择。我们的选择可以是:向死而生,把每一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这是一种态度;享受生活,追求幸福,不负此生来此人间一趟,这也是一种境界;与人为善,无论人间是多么的险恶,用善良待人处事,这是一种心境;大公无私,虽然很难做到,但其更是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但我更愿意选择:珍惜这段路程,用爱去温暖这个人间。所以,我愿意,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体谅;与亲友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我更愿意,当我面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陌生人)的时候,都能微笑面对,都能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友善。
总之,这个清明节,面对生死问题,我有所想,也有所感悟。这些感悟就是对前文生死问题的回答。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我初步认为:生从何来?因爱而来;活着为何?为爱而活;死往何处?为爱而去;同时,惟愿在每个人的生死之间,爱的精神火炬能薪尽火传,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惟其如此,在我们死后,未来的人间才会愈加美好!惟其如此,人生才获得了其永恒的意义!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作于湖北恩施伏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