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百年五四 潇湘新语(随笔)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
“五四”起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我们是战胜国,但会议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反对,引发了“五四青年爱国运动”。
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在学生们压制已久的心里在这一刻终于爆发出来:他们痛打了驻日公使章宗祥,那雨点般的拳头落在章宗祥身上,每一滴雨点都承载着青年们的怨气;他们火烧赵家楼,那燃烧的熊熊大火仿佛他们心中的火红无比的怨火,在这一瞬间爆发了。他们这次行动不尽没有受到过多的阻止,反而受到了支持,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天津、上海、重庆、南昌、长沙、厦门、开封、太原等地学生通通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工人们被学生们感染,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最后,他们获得了成功。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1949年,新中国政务院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精神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追求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尽侮辱、百折不饶,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是勇于无私的奉献精神……习主席曾经说过:“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那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是“五四”精神,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也是“五四”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是“五四”精神,勇于探索、迫求真理也是“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爱学习也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包罗万象,一切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他的体现。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现。
五四的成果
前辈创造了“五四”,建立了新中国,后辈继承了“五四”,发展和建设了新中国,一步步,从贫穷走向繁荣,从美好走向更美好。
1964年,原子弹一声长鸣,让中国人民不再担心帝国列强的核威胁。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号令,充分展现了我们的自信。
1997年,收回香港。
1999年,收回澳门。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
……
蛟龙下海,嫦娥飞天,高铁名片,歼10翱翔,航母兴建,港珠澳大桥通车,数不胜数的事例都在诠释着中国人民的追求和“五四”精神的激励。“五四”之水正浇灌出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灿烂和骄傲之花。
现在的中国是多么美丽,多么富饶。
家乡谱新章
我的家乡是永州,一个曾经说出都知道但不会使人有强烈存在感的城市。知道是因为它的名字曾出现在中学的课本里,使人存在感不强是因为相对于其它城市的发展它有点慢,而且没有自己的特色。
但一切,正在成为过去。
如果说“五四”精神是一把利剑,那么永州正在利用这把利剑披荆斩棘,雕刻出新的篇章;如果说“五四”精神是一位淳淳善引的老者,那么永州正如那奋发进取的青年;如果说“五四”精神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的蓝图,那么永州的人民正在把它深耕为现实。
萍洲书院在历史中早已只剩下地址,但永州人民又把它矗立在萍洲岛上。
柳子街早年只留下简单的街道和那黯然伤神的青石板,但永州人民也已把它修葺一新,并每年举办“千家宴”等大型活动,传颂中国文化。
新建古城,庞大的古建筑群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新建东山景区,气势恢宏。
……
经过一代代人民的努力,经过一代代人民的追求和探索,永州终于有了自己的靓丽名片--旅游城市。
小我在行动
谁说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爱心?谁说00后人自私自利不管其它?谁说吾辈骄横无理傲慢不羁?我们用行动证明我们没有忘记“五四”精神,没有为先辈丢丑。
作为一个小学生,谈成就离我们还早,但作为五四精神的继承者,我们时刻在学习。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认真听课,团结同学,互帮互助。
在出外“研学”的路上,我们遵守公共秩序,认真调研,认真做笔记,认真写作文。
在养老院,我们载歌载舞,为老人送温暖。
在雨中登武夷山时,我咬紧牙关坚持爬到山顶,不气馁,不放弃。
在同学遇到困难时,我积极帮助 ……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生。
但是我深爱着“五四”运动的先辈,深爱着我们的祖国,深爱着永州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也更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百年五四,盛世中华;美丽潇湘,我在行动。
作者:湖南永州零陵区五年级张馨丹
指导老师: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