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除夕之夜(记叙文)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揉面团儿;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就会想起每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除夕,又被称为“大年三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大家都停下所有的了工作,开始准备一场隆重的盛宴-年夜饭。
到了晚上,热闹的除夕才算真正开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大街小巷,每一条胡同都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个晚上,所有的人家,不论贫穷或富贵,都会拿出自己最拿手的菜肴,和坐在桌边的亲朋一起分享,表达浓浓的亲情。饭桌上有四喜丸子,红烧肉,剁椒鱼头,清蒸鱼……各形各色的菜肴在餐桌上一一呈现。当然,到了这一晚,最不能少的就是鱼了,每家每户,必须烹饪一条鱼,象征“年年有余,富贵平安”。
人们吃饱喝足后,闲来无事,便会打开电视,收看一年一度从不迟到的“春晚”。亲人们在“春晚”的陪伴下,笑着、看着、聊着、倾吐着浓浓的亲情。
随着春晚接近尾声,此时已临近午夜。放眼望去,万家灯火,却无一人入眠。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但人们脸上倦意全无。当时针指向十二时,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纷纷跑出家门,点燃早已放在院子里的烟花——“嘭——”烟火在第一声炸响中绚丽地绽放了。“嘭——嘭嘭——”越来越多的烟火飞向蓝天,将天空染得五颜六色。黄的,紫的,红的,绿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在地上扔起了五花八门的“炸弹”,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有蜘蛛炮,震耳欲聋;有摔炮,一摔就爆;有点燃了会旋转的;还有可以拿在手中玩的。孩子们使足了劲,尽力往地上摔,“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个不停,好不热闹!
除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一年的结束,也预示着新一年的来临!它早已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开了五彩的花,长成了参天大树!
指导老师: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