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故乡的清明(散文)

精品 【暗香】故乡的清明(散文)


作者:贝之纯 举人,345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9发表时间:2019-04-09 15:11:36


   一、清明节的渊源
   林徽因说,人间最美四月天。因为四月倾注着春天带来的希望,亦是她对儿子梁从诫、爱人徐志摩的挚爱。
   四月确然是美的。四月正处暮春时节,暖风宜人,草长莺飞,绿柳醉人,正是踏青郊游好时节。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春风吹拂梨花,恍然一过到了清明时节,游子为了寻找春韵,大都结伴出城踏青。
   其实与踏青相比,四月真正厚重的便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始于周代。寓意为,人间气清景明,世间万物皆湿。《岁时百问》曾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自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08年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在古代,清明节多是踏青郊游的时节。以蹴鞠插柳来表示对青春的留恋。民间有谚语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自周至今两千五百年间,清明节不仅仅是农耕文明里的踏青节气,更拥有凭吊故人,祭祀祖先,缅怀故乡的情怀,已成为复苏中华传统文化记忆的主要载体。
   清明是彰显家国情怀的节气,对于国人而言尤为重要。国人信仰众多,但有一条却是万众敬仰的。这便是祖宗信仰。《礼记》曾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黑发黄肤的炎黄子孙初为人子时首先要懂的便是孝道。孝道维系的便是祖宗信仰的核心内涵。于是,我们在追思凭吊之时,便明白一份感恩,懂得一份责任。
  
   二、咸韭菜的深情
   往年清明雨上,今夕清明艳阳。今年购置了新车,便省去了往年搭乘客车的烦恼。于是,我跟随父母提前一天驱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往年也回故乡,但都是仓促而行。事了拂衣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所以从本质讲,并未与故乡交心,故为阔别已久。今日之际遇,更显难得。
   由于爷爷奶奶早逝,祖上留给父亲的宅院也卖与他人,于是大妈家便成了往年回乡的落脚地。今年亦然。
   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此话不假。每当我们一家回来后,大妈总是以母亲的角色向我们嘘寒问暖,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待在大妈家,父亲安心,母亲舒心,我更开心。对我们而言,大妈家便是故乡的港湾。
   我与大妈的感情无需赘言,在《情寄大妈》的散文里已经流露过我的感情。而有限的文字却难以将长久的感情倾泻完。
   今年再见到大妈,虽然大妈神情还是非常爽朗,但步履比之前却更加蹒跚,记忆也差了起来。想来大妈也快年过耄耋了。岁月催人老哇。
   晚饭时,大妈问我想吃什么。我好久没尝到故乡的鸡蛋汤煮馍就咸韭菜了,便说了这道饭。大妈表情略微尴尬,称前半年不在家,没有捏韭菜。既知如此,我便没有强求。但当饭菜端上时,我却傻眼了。一碗咸韭菜像变魔术似的从大妈布满皱纹的手中放在桌子上。我不可思议地看着大妈,大妈笑着说:“邻居家有捏的咸韭菜。贝贝想吃,这有啥难的。”
   得知咸韭菜的来历后,近在咫尺的饭菜却疏远了我的味觉,心里五味杂陈,不由得眨了眨湿润的眼睛。在大妈的催促下,我收拾好心绪,用心吃饭。
   晚上躺在床上,横竖睡不着。那碗咸韭菜一直在我心里挂念。大妈由于年事已高记忆下降,却仍记得我的喜好,竟为我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而付出行动。
   大妈对我持久不变的亲情成为我对故乡感情里的耀眼光芒。
  
   三、祭祖先的心路
   清明当天,为了扫墓,大哥和三爸骑着摩托从数百公里外,风驰几个小时,方才赶到大妈家。
   人到齐后,我们一行十几人便直奔本家坟地。而今私家车普及,驱车没一会便到了坟地。坐在车上的我看着倒车境外正缓缓向前行走的别家老少,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的上坟。
   我上坟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距离最后一次上坟也整整十年了。犹记儿时上坟要走很长时间的山路,虽然身体麻烦,但心却比现今要充实得多。在坟地里,总爱捡他人祭酒后留下的酒瓶盖子,有时捡不到,还哭闹。每当此时,二爷爷总是摸着我的小脑袋,叫我不要气馁,他帮我捡。而今地里瓶盖遍野,捡它们对于我来说,已是易如反掌。可二爷爷他却永远也捡不动了。
   坟地里除了需要摆些供祭祀用的冥币、金元宝、吃食等供品外,还有一样就是花馍。花馍顾名思义就是带有花式各样的馍馍。它产自闻喜,是民间特有的一种风物。而清明节祭祀用的花馍一般做的是枣花馍与鸡蛋花馍,以达到实际的作用。小时候对于花馍,我总是非常好奇。每次上完坟后,总吵着要花馍,拿到花馍后却只是将里面的枣子和煮的鸡蛋拿走,便再也不理会那白馍了。现在想来,甚是可笑。
   多年未曾上坟,加之有些祖先的坟头已经不明显了。我对大多数坟地已经辨别不全。但有一座却记忆犹新,那便是堂哥的坟墓。细想之下,堂哥离去已经整整一轮十二载了。站在他坟头旁,十二年前出殡的情形又好似重现眼前。侄子在我旁边为他的父亲点燃纸钱,焚香祭祀。我也跪在地上,向堂哥作辑祈福。如今他牵挂的人都安然生活,他在地下九泉有知,才会放心长眠。
  
   四、合影后的辛酸
   上坟完回到大妈家,已是早上十点半了。等待我们的便是大妈早已做好的河津蒸菜。所谓蒸菜就是用肉片与大葱粉条搅在一起的吃食。晋南大地,唯有河津万荣这一片的蒸菜最为正宗。对于故乡而言,蒸菜是用来招待亲人贵客最好的食物。
   饭桌上,大爸看着家族人齐了,便笑得合不拢嘴。三爸由于常年在新绛打拼,极少回来。大妈平日没少唠叨这事,但在饭桌上却将之前的唠叨忘到了九霄云外,一直让三爸多吃菜。二爸由于堂哥的去世,这些年久久没能走出阴影,但那日在大家的陪伴下,心情也格外的好。父亲那日也破例地多喝了几杯酒……家族间的融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亲戚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虽说平日不见,意见重重。但当大家相聚时,之前的不愉快便荡然无存了,因为大家的亲情全凭血缘凝聚着。
   饭后,大爸非要趁着人齐在祖先祠堂照全家福。虽然清明照全家福的举动有些荒唐,但为了随大爸的心愿,大家还是照做了。
   祠堂内,大家轮流给祖先叩首祭拜。轮到三爸时,三爸却长跪不起,泪流满面。口里含糊不清的说着,子孙不孝等话语。
   看到这里,我不禁心酸。这些年我以学业繁重与生活压力为由常年不回故乡,连上坟也堂而皇之地由父亲代劳。难道我就算孝子吗?
   反倒认他乡作故乡,甚荒唐!
   当长久远离本土后,留在心里厚重的故土,便成为纸上的故乡,久而久之也就近乡情更怯了。我并不想这样。
  
   五、大姨如母恩情
   午饭后,我从睡梦起来,便看见妈妈给我发的微信,让我没事来姥姥家,大姨三姨都在家。
   一提到大姨三姨,我便二话不说,提速前往。
   到姥姥家后,看见大姨在房间坐着,便大喊一声大姨,好给她一个惊喜。大姨也看见我,放下手机,惊喜地夸我瘦了。这时三姨也来逗乐,问我减肥秘诀,与表哥表姐闲聊,真是不亦乐乎。
   大姨与三姨承载了我童年在故乡的另一段美好回忆。
   小时候家人曾把我寄居在大姨家。由于身体贫血虚弱,大姨便对我十分关爱,有了好吃的往往是先考虑到我。当时适逢大姨夫杀狗为生,于是狗肉便成了我那段时间的美味。午饭时分,大姨做的蒸苹果便成为我垂涎欲滴的又一道美食了。依稀记得,每当蒸苹果做好后,表哥表姐仓促吃几口后,便去上学。留下我与大姨、大姨夫慢慢享用。而每次我总因抢不到蒸苹果而懊恼,大姨这时便将她那一份让我吃。说来也怪,之后苹果在我眼里再也没那么稀罕,但却莫名留恋大姨家的蒸苹果。也许是亲情在作祟吧!
   歌曲《小背篓》是小学时听的歌曲,但每当听到此曲时,总令我想到在大姨家的事……
   当时,大姨为了能全身心照看我,便把我带到地里去。中间路程就是我坐着小背篓,由大姨骑着自行车载着我。而我无忧无虑地在里面吃着山楂,哼着童谣。
   大姨俨然将我当做她继表哥表姐后的第三个孩子。儿时,村里人开玩笑,总说大姨才是我亲妈。我当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却也不伤心。或许正是大姨对我流露的浓厚亲情打动了我的心灵。
   大姨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表哥上初二时,正值河津永民学校初中部开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自然比乡镇公立初中好。为了让表哥有个好的教育环境,大姨毅然决然将表哥送了进去。表哥是送了进去,但大姨的压力又加了一大截。
   印象中,大姨从未清闲过。先是为表哥表姐成长奋斗,后又为他们的结婚张罗。结婚后按说该休息了,可却依旧未停止忙碌。而今快六十岁的人,平日在镇上端端盘子挣点外快,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照看自己孙子上。
   虽然在大姨家的那段日子短暂而又平凡,却令我十分怀念。虽然大姨的日子过得清贫而忙碌,可大姨却一直积极向上。或许维系这些的正是大姨豁达乐观的品质罢。
   清明那日看见大姨比之前胖了。俗话长胖是发福,我希望大姨的福运可以常在。
  
   六、三姨厚道亲情
   与三姨的情谊不像大姨与大妈那样直接。因为我没有在三姨家长久居住过。三姨给我的记忆是短暂却又长久的。因为每次回故乡,在三姨家只是短暂逗留便匆匆离去。可自从我记事起至今,与我联系最久的却是三姨。
   三姨为人大大咧咧,不爱计较得失,属于厚道之人。记得小时候,我不懂事,有时因为小事与表弟打闹,可三姨却并未因此而疏远我们,反而站在我的立场教育表弟。
   17年11月,我一个人去了故乡大妈家看望大妈。三姨得知我来到故乡后,便与表弟驱车冒雨接我。当我离开时,三姨硬要给我塞车票钱。我心里懂得三姨还是把我当做儿时孩子一般,可我却不能要她的钱。因为已经成年工作,该我孝顺她。而后,每念于此,心里总是暖暖的。
   三姨平日对谁都亲。孝顺姥姥就不在话下了。由于舅舅家条件困难,三姨便经常照顾舅舅的孩子。亲戚们几乎都受到过三姨的恩惠。三姨平日在县城一家杂货店卖货,就连老板也夸三姨厚道,愿意给三姨更多福利。
   三姨之前与母亲聊天时,戏称自己心太善,不会骂人。可心善的人却得到上天的眷顾。三姨的孩子在儿时几次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她放养式的管理下,两个孩子都茁壮成人。一个结婚生子,一个考入一本大学。我想,这一切的洪福并非偶然,而是来自她心底的善良。俗话所讲,人善人欺天不欺便是这个道理。
   衷心希望三姨的洪福可以绵延长久。
  
   七、日落黄昏离别
   一天半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故乡的亲情随着聊天而加快了时间的流逝。五爸早上与我讨论对联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大妈和我说过的话也在耳边回荡,而今却已夕阳下山。我任凭夕阳打在脸上,上车前再望了一眼这个我出生的村子,缓缓驱车离开……
   行车路上,我不断思索近期微信朋友圈的一个议题。
   清明为什么回乡扫墓?
   故乡所在之处,才是乡愁之所在。
   我们要铭记乡愁。

共 4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月桃花四月天,恰是暮春好时节。清明节,是中国古时流传下来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家人们对于祖先亲人的缅怀与尊重。所以有诗云曰“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这不仅仅是一分感恩,也是一份责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可今年的清明节,却是艳阳高照,“我”和父母一块回家祭祖,由于父亲的宅院变卖,所以回去也只能在大妈家落脚。说起大妈,还是老样子,不过她年纪也大了,岁月总是来的悄无声息。“我”突然说想吃咸韭菜,大妈从邻居家捏了韭菜,做给“我”吃,不由得眼眶湿润。吃着大妈做的咸韭菜,依旧是那个甜甜的味道。清明当天祭祖,一大家子齐后,就到坟地去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二爷爷总是帮我拣瓶盖。风吹日晒,年代已久,老祖宗的坟墓已经辨别不全了,只有一个崭新的坟墓,那就是堂哥的了。我也向堂哥祈福,愿活着的人安然,去世的人长眠。上午的祭祖也就结束了,这会大妈做了河津蒸菜,来得都是家族的人,大家聊天说话,还有那碗筷碰撞的声音。吃过饭后,我们一家人在祠堂里拍了全家福。午睡了一会,就去了姥姥家,大姨三姨都在。让“我”想起,那会在大姨家寄居的生活,大姨总是爱护着“我”,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第一个给“我”吃。大姨还把表哥表姐教育得很好,如今呢,即使清贫,但也乐观,有一个好的心情,生活会更加美好。祝愿大姨,年轻常在,身体健康。三姨,是与“我”联系最久的人,总是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善良的她总有福报,孩子们茁壮成长,都是三姨的付出。愿三姨福泽绵延,身体安康。相见时,便有离别时。“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个与“我”有着血脉的故乡。文章语言细腻,处处感动,着实让人心生羡慕。亲人是什么?是一家子碗筷碰撞的声音,是说着一点鸡皮小事,是聊着家常便饭。这是珍贵的,借着清明时节,来描述一家人的欢乐,团结友爱。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中说到“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要等岁月的到来,才去感叹这种离别的痛苦。问候作者,好散文,好作品,祝创作愉快,期待再次来稿暗香,推荐阅读!【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4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19-04-09 15:17:12
  拜读老师作品,很是羡慕老师有这些亲人,能在亲人的爱护下成长,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问候作者,祝安好!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 楼        文友:青瓷碗盛雪        2019-04-09 21:15:29
  夜雨剪春韭,斯人独憔悴。本文的清明和往事有关,散文情真意切,细腻感人,从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开头,从林徽因笔下的最美人间四月天开始解读清明,祭祖时的虔诚和缅怀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感谢对暗香的支持,祝愿生活愉快
青瓷碗盛雪,白玉炉燃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