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秸秆年代(散文)

精品 【菊韵】秸秆年代(散文)


作者:垂拱而治 童生,53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66发表时间:2019-04-09 19:57:11


   庄稼人离不开青纱帐。冰雪融了,江河开了,燕子啄泥筑巢了,光秃的黄土地变绿了,庄稼齐刷刷地长起来了,心里就踏实了,就亮堂了,就有盼头了,就生出一把子力气来。
   庄北和庄西种着红高粱,庄南种着白马牙玉米,庄东种着白薯、土豆和大白菜,都是生产队规划着种植的。高粱叫九股分叉,一根高粱上能够分蘖出八根,长九个穗儿,应该可以高产的。这种高粱的秸秆特别甜,跟南方的甘蔗相当,比甘蔗还水灵。我们这些个小孩子放学以后,急急忙忙跑回家,把书包往炕上一扔,就挎上笼筐给猪和兔子采野菜去了。我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庄北和庄西那两片高粱地,那里不光藏着我们要找的猪和兔子爱吃的野菜,更有我们喜欢的甜杆儿。我们每人先撅一抱坐在垄沟背上嚼个够,看谁嚼得多,甜杆皮子、瓤子摞得高。等甜水儿把肚皮撑圆了,我们才去干正经的事情。后来,高粱长出大红的穗子,籽粒越来越饱满了,我们就不敢撅了,在里面经常碰到看鸟的社员。她们都是生产队长分配来的年轻好看的女社员。她们手里拿着小镗锣,看到鸟飞来就嘡嘡地敲个不停,鸟惊飞起来,落到另一块地里,那里也猫着人呢,立刻也发出小镗锣的声音,把鸟吓得魂飞魄散。队长也经常钻进去巡查,女社员们怕他,巡查到哪里,哪里就会静悄悄的,小镗锣好一阵儿都不会响了。鸟们就是利用这点闲空儿,偷偷喂饱自己肚子的。
   我们也怕队长,我们就躲到了庄南的玉米地里去了。玉米的秸秆有的也挺甜,剥开外面的皮叶子,秸秆是紫红色的就甜,粗度跟甘蔗差不多。后来我们就啃玉米棒子吃。玉米棒子刚长出来,籽粒里还汪着一股子甜水儿,嚼在嘴里散发着一股奶香味儿,既解渴又禁饿,像喝了母亲的奶水,比光嚼甜杆儿强多了。
   大秋以后,就开始颗粒归仓了。社员们把玉米从秸秆上擗下来,把高粱穗子从秸秆上掐下来,用大马车拉运到场里去,就开始分高粱秸秆和玉米秸秆了。一家一条垄,人多的人家可能是两条或三条垄。自己用镰刀砍倒,背回家去。晾干喽可以夹寨子,夹上寨子就有一种安全感,就能够保护隐私,就像个家了,看着心里挺舒坦的。勤劳手巧的人家,舍不得加寨子,就把秸秆的硬皮儿剥下来,编织成炕席,交到供销社,换些过日子的零花钱儿。生产队里是留了大部分秸秆的,饲养场里的社员用铡刀把秸秆铡碎,作为冬季牲畜的饲料。
   早晨,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全村的大公鸡就开始比着赛着鸣叫了。我揉揉惺忪的眼睛,张着哇哈,开始起床了。我会从寨子上拔一根儿直溜点儿的高粱秸秆儿,把顶端那一节劈开,在顶部插一根儿手指长的小棍儿,酷似蝇子拍儿的形状。我用它去罩蜘蛛网。蜘蛛喜欢在寨子上、墙头上、犄角旮旯处织网。蜘蛛鬼得很,在这些个地方下网就像渔民下网捕鱼那样,一些个昆虫都非常爱上那里去玩耍,结果就会被网粘住,让蜘蛛张网已待。早晨雾气氤氲,蛛网上挂着露珠,特别黏。我用做好的“大蝇子拍儿”在蜘蛛网上一滚,蜘蛛网就到了我的工具上。我用它去粘蚂螂、知了、蝈蝈等好玩的昆虫。只是可怜了蜘蛛们,它们喜欢在夜里编织蛛网,简直就是个艺术大师,用几根主线交叉呈米字形,分别挂在不同方向的秸秆上、砖头上、树干上,然后在米字的交叉点处,再一圈圈地吐丝,丝圈越来越大,就像小米筛子那样,编织的精巧极了。他们辛勤地劳动了一整夜,刚刚藏起来呼呼睡大觉去,就等着坐享其成了,却被我无情地给破坏掉了。它们一觉醒来,发现辛勤劳作一宿的网没了,它们该有多难受,多焦急啊!它们是要饿肚子的了。长大了才认识到太对不起它们啦。
   我扛着“大蝇子拍”在草丛中粘蝈蝈,在树上粘知了。粘到后我把知了放到院子里的桃树上,把蝈蝈放在倭瓜秧上。蝈蝈最爱吃倭瓜花儿。在晌午,鸡鸭打盹,猪兔睡觉,大人歇晌,一切都寂静下来以后,它们就扯着嗓子开始歌唱了,“喳——喳——”,一曲接着一曲,跟比赛似的。
   蚂螂们喜欢在河边或者大坑里飞行游荡,有时也会落在水葫芦的叶子上休息,我就悄悄把“大蝇子拍儿”伸过去,一捂就粘住一个。粘腻了,我就换个玩法,选一只雌蚂螂做诱饵,开始钓蚂螂。我把这只雌蚂螂拴上一条线绳儿,我攥着线绳头站在河边来回晃动,雌蚂螂随着我的晃动杂乱地飞舞着,我边晃动边唱歌:“嘚螂、嘚螂,大老母呦,靑头愣地大老母邹呦.....”
   晃着晃着,一些雄蚂螂就会飞来,抓住它交尾。这正是雌蚂螂求偶时飞行的舞蹈动作,雄蚂螂没有想到的是,原来是个诱饵,可是想跑已经来不及了,我已经把它们放在了地上,用左手捂住了它们。我把钓的蚂螂放在屋子的纱窗上,让它们夜里逮蚊子吃。
   过年时,我还用高粱秸秆的瓤子点鞭炮。高粱秸秆的瓤子就像香火一样,点着后不起明火,总燃着。我会随时到一个小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冷不丁燃一个鞭炮扔出去,吓他们一跳。
   高粱和玉米浑身都是宝。高粱米饭和白糖,玉米饼子熬小鱼都非常好吃,是那个年代北方人的主食。高粱穗子去粒儿以后还可以扎笤帚、扎炊帚。还可以用最细的秸秆扎成大锅盖、小锅盖。用秸秆的皮编织酱蓬楞,编织盛粮用的笸箩、箩筐等。玉米棒上的皮子剥下来,可以编织成蒲墩,坐上去既柔软又不冰屁股,纯天然的坐垫儿,比凳子和现在的沙发舒服多了。玉秫骨头是生炉子的最好引柴,既耐着,火又硬,比劈柴还好使。据说,灾荒年头还可以磨成粉当粮食吃,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性命。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秸秆年代的田园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青年都放弃了土地和老人、孩子,选择到城里当农民工。离城不那么遥远的人家,也都选择在城里买房子,在城里找工作,看不到下地干活的年轻人了。有些五六十岁以上的农民还在留恋着土地,守望着自己的田园哀叹。自己真的老了,就要干不动了,草该薅了、地该耪了、庄稼该浇了,可是就老两口子,真干不过来呀!真缺帮手啊!
   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一片片大面积的土地都被流转到个人手里,都种上了各种树木和花草,成了苗圃基地。他们多是有些经济头脑的城里人看准了商机来投资的。看来真的是回不去那个年代了!但大田作物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看到东北、河南等一些产粮大省还有大面积种植的,当我望到那一片片青纱帐的时候,我的心立刻就飞扬了起来,一股浓浓的乡情就在胸中酝酿。记忆被唤醒了,我终于回到了那个渐行渐远的秸秆年代。
   让我们呵护土地,留住乡村吧!

共 2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吐露着泥土芬芳,承载着游子乡愁的深度好文。高粱和玉米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作物,高高的秸秆下,珍藏着太多太多儿时的快乐,嚼甜杆儿、啃玉米棒子,甜在嘴里,乐在心窝;用高粱杆儿做成的“大蝇子拍”抓蚂蚱,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最爱;秸秆不仅孩子喜爱,就连大人也视为宝贝,秸秆织成炕席、锅盖、笸箩、箩筐、坐垫,铡碎了可以作为牲口越冬的饲料,穗子可以做笤帚;时代变迁,秸秆年代渐渐远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在外讨生活,然而留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乡愁,却扯不断,理还乱……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活泼,尤其对童年快乐记忆的描写活灵活现,画面感极强,读之不忍放手。好文共欣赏,推荐品读。【编辑:乐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1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19-04-09 20:01:02
  那时的孩子很天真,很快乐。那时的家乡最美,给游子的记忆最深。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4-10 09:53:32
  我们也喜欢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朗朗书声        2019-04-10 10:00:41
  青纱帐里童趣多,转眼岁月已消磨。
   撒下神思搜忆海,开心果儿一笸箩。
朗朗书声
4 楼        文友:垂拱而治        2019-04-10 10:13:32
  谢谢乐哥老师的编辑和精彩点评,谢谢黄老师和郎朗书生老师们的鼓了。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04-23 10:06:14
  此文笔触情真,述艰辛而不伤感,在珍惜中回望坚忍不拔的磨练,让意志造就了精英翘楚。好文好读。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