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归】折儿根(散文)

编辑推荐 【回归】折儿根(散文)


作者:心静天好蓝 秀才,2696.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8发表时间:2019-04-11 09:52:46
摘要:我不敢相信,小小折儿根竟然与一个人的命运如此相似,又如此紧密相连;一个名同草根之人对命运却有着不同凡响的坚韧,生命即便如一介渺小的草根,同样包含着伟大的人性!

【回归】折儿根(散文) 每逢春季,故乡的山野里便会生长一种野草:鱼腥草,当地人俗称折儿根,因为可以食用,因此它又是一种野菜。故乡是山区,土地贫瘠匮乏,在农耕技术十分落后的年月里,故乡粮食缺乏,凡土地都要种粮食,村民们恨不得把所有山林都砍伐掉来种上粮食,所以蔬菜自然十分地稀少,山里的野菜便也成了“至宝”。折儿根生长于青黄不接的季节,村民们把它采摘下来,或凉拌,或烧汤,或煮面,或做野菜饼,在缺油少荤的年代,充饥是第一要务,哪里还顾得可口与否呢?记得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给我布置采摘折儿根的任务,而每个家庭的孩子生活都与我何其相似,因此,还没等折儿根长得高壮,它早就被“抢掠”一空了。
   经济的发展让曾经的艰难岁月成为了过去,而今野菜反倒成了一种“奢侈品”,折儿根成了我对“妈妈味道”的回味,每当食用折儿根时,我都会想起那个艰苦的时代,想起母亲亲手为我们制作的折儿根食品,心里对这折儿根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
   几年前,一个朋友从北方调到四川工作,我约请了几位本地朋友和他的同乡为他接风,晚餐中间,服务员端来了一道时蔬:红绿的叶,雪白的根,虽然经历了厨师的几道制作工序,摆在餐桌上成为了一道菜肴,但还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朋友立即询问菜名,我边吃边告诉了他。几个本地出生的朋友风卷残云,一盘凉拌折儿根转眼消失殆尽。我特意再要了一盘,替北方来的客人挑了一根叫他品尝。他咬下一截放进嘴里,实在忍受不了那股腥臭味,立即吐了出来,把没吃的部分扔进了垃圾篮里。大家嘲弄似的笑着,一个朋友趁着酒兴与那几位北方朋友打赌,说一根折儿根换一杯酒,要么吃折儿根要么喝酒。几个北方朋友对着折儿根面面相觑,最终选择了白酒。一桌人大笑。
   这样意趣横生的宴会让我对贫困变得漠然起来,我以为国人都已丰衣足食衣食无忧,折儿根在这物质丰富的时代里似乎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了。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几个供电所的朋友。一个朋友向我隆重推荐了龙王寨风景区,说那里山势险峻,绵延数百公里,龙王寨是龙王山最高最险之处,形似一个巨大的龙头,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山高林密,空气清新,四季景色秀丽宜人,近年来政府正着力打造景区建设,游人日益增多。
   他还向我介绍了龙王寨的几个传说。最著名的一个传说是,从前凤头岭那边的女人不论老幼都有一个怪病:小便不畅。凤头岭的一个富人便请风水师现场查看,那风水师说龙王寨下有两块巨石朝着对面的凤头岭,那两块巨石正是龙王的两个“睾丸”,因为长得太雄壮,与凤头岭的女人严重相克;凤头岭的女人要想不得怪病,只有打掉巨石,但如果打掉巨石,龙王寨的男人就会遭受祸殃。那富人顾不得别的,心生一计,花钱叫风水师去龙王寨游说,说龙王寨贫穷的原因是因为那两块巨石压得龙王寨人翻不过身来,龙王寨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打烂巨石。龙王寨人信以为真,把石头打下来用于建房修路。
   巨石被打烂了,可凤头岭女人的怪病依然存在,龙王寨的人也并没有富裕起来。又一个风水师说龙王寨人本来都要飞黄腾达的,可就是因为“龙睾”被打烂了,龙王寨的人再也好不起来了。龙王寨人后来得知凤头岭人的诡计,对凤头岭人恨之入骨,村民们便联合起来,按风水师的指点将龙王寨下的河道挖直,寓意是让凤头岭人遭受水洗,与龙王寨人一般受穷。凤头岭人得知了龙王寨人的恶意,待龙王寨修建公路时,凤头岭人百般阻扰,所以至今通往龙王寨的公路还是一条十分狭窄的土路。
   凤头岭女人的怪病后来被一个老中医找到了偏方,其中最重要的药引便是龙王寨下生长的折儿根。据说龙王寨的折儿根长得更加根肥叶壮,食用后解毒去热的效果更佳。凤头岭人需要这种折儿根,日常到龙王寨去采摘,龙王寨人也不再阻拦,两边的关系逐渐缓和下来。
   龙王寨的传说和优美的风景让我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当地供电所朋友的力邀下,我与那个北方朋友偕同前往。我们一大早出发,汽车经过几番艰难与危险后才到达目的地。
   雨后的龙王寨春风盈面,站在山头眺望,山上日光艳丽,山下白雾如海,对面的凤头岭如一个鸡冠蛰伏在那里。雾气散开,一些新建的农房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绿色的旷野中,在日光里熠熠生辉。山谷里花香醉人,鸟语悦耳。
   几个女性朋友带着孩子们忘情地在桃花、梨花、油菜花边嬉闹拍照,孩子们将撕掉的零食包装随意地扔在地上,任山风将它们带向四处。我放松心情,与友人们在山路上漫步,脚下一种似曾相识的野菜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片折儿根,经历了雪埋和冰冻的根在春天里重新生长了出来,血红的叶片在春光里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遍地的野草竞逐着顽强的生命力。
   我又回想起幼年的往事、那次聚会以及这里的传说来,对这里的折儿根兴趣更浓。正在沉思,却听见一个沉闷的老人声音从一栋矮小的农房里传了出来:“哲娃儿,你在打什么忘逛(当地人土话,意思是发什么呆)?还不快点多割点折儿根?”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驼背老人手扶着树干呼哧带喘地呼喊油菜地边的一个男孩。那孩子约莫八九岁,身子显得单薄瘦弱,背上背着一个竹篓,手里拿了一把镰刀,此时正捡起一个巧克力包装,饶有兴致地观看上面的卡通漫画,时不时向那群玩耍的孩子们张望。
   那孩子听见老人的提醒,将巧克力包装放在一边,又埋头采摘起折儿根来。他用右手将镰刀沿着一株折儿根插下去,用力往身前一拉,左手捏住折儿根叶片轻轻一提,一株连叶带根的折儿根就被割了出来,被他顺势放进了背篓里。供电所的朋友朝那孩子走去,对他道:“哲娃儿,真勤快,听爷爷的话,多割点。”那孩子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们一眼,依旧干着手里的活儿……
   午饭是在一个村干部家里吃的,都是正宗的农家菜,吃起来别有一种滋味,其间自然少不了凉拌折儿根。我挑了一根折儿根,慢慢品尝其味道,似要努力找到它的与众不同来,那个北方朋友也挑了一根,闻了闻其中的腥臭味,终究没有勇气吃下去,把它扔在了地上。一只花狗嗅了嗅,了无兴趣地走开了。
   杯觥交错间,突听见门外的女主人道:“哲娃儿,昨天阿姨自己采了的,今天不买了,你不用来了。”原来是那个在地边采摘折儿根的男孩正背了一大筐折儿根朝我们走来,一只脚明显不敢用力,走起路来有些跛脚。他边走边说:“爷爷叫我背来,看这些城里来的叔叔阿姨们会不会买一些带走?”
   孩子走到屋檐下放下背篓,汗水打湿了头发,衣服裤腿上全是泥土,两眼里含着渴望的表情。一些人走出来围住了他,孩子眼里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起来。大家翻看着鲜嫩的折儿根,乘兴买了几大包,在给钱时也没有像平时那样讨价还价。孩子收了钱塞进衣兜里,脸上渐渐变得快乐起来,这才意识到腹中的饥饿,目光停留在餐桌上。
   女主人意识到了孩子的饥饿,给孩子盛了一碗饭菜,孩子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突然停了下来。女主人还在催他快吃,他有些怯懦地说:“爷爷,爷爷还没饭吃。”女主人说:“哲娃儿,你吃吧,我再给你爷爷舀一碗。”孩子这才放心下来,很快吃完了饭菜,用手背摸摸嘴巴,脸上流露出感激的神色。女主人又盛了一碗饭菜放在他的背篓里,嘱咐他背回去给爷爷吃,孩子高兴地答应着,背起饭菜和剩下的折儿根,一颠一簸地走远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男女主人不约而同地叹息了一声。
   我从主人口中得知,孩子名叫蒋思哲,父亲因一次车祸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后不知去向,奶奶因病去世多年,他唯一的亲人只剩年老多病的爷爷,祖孙二人靠着政府的救济和低保过活。在那次车祸中,孩子右腿严重骨折,不得已截了肢,安装了假肢,但孩子身体处于成长阶段,腿上的骨头不停地往外生长,与假肢的摩擦中磨损着细嫩的皮肤,每两年需要做一次手术。这份痛苦本就让人十分难以忍受,何况走路干活呢?但每到春季折儿根生长出来的时候,他就得多采摘一些折儿根,一部分趁鲜变卖,一部分晒干卖给药店,以此换得一些药费和零花钱。随着龙王寨游人的增多,他的折儿根销售比以前好了许多。因为他每年采摘的折儿根最多,人们便给他取了一个诨号“折儿根”,昵称“哲娃儿”。
   我不敢相信,小小折儿根竟然与一个人的命运如此相似,又如此紧密相连;一个名同草根之人对命运却有着不同凡响的坚韧,生命即便如一介渺小的草根,同样包含着伟大的人性!
   “折儿根,哲娃儿,愿你们都生长得茂盛茁壮!”我在心里默默祝福。

共 33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清新朴质的语言,以真挚饱满的深情,以折儿根为线索,生动真实对描述了与之有关的往事见闻。在作者眼中,折儿根,鱼腥草,既是一种野菜,一味中药,也是一份承载苦难与温情的记忆,更是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给人们带来福音的传说,还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残疾孩子心中的希望。本文思路清晰,一线串珠,由物及人,由物的食用价值引申到如物般坚韧的人的精神品质。让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的依托,更真实形象生动感人。本文既有见闻又有传说,丰富了文章内涵,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感谢赐稿回归,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9-04-11 09:57:14
  又读心静天好蓝的文章,一种久违的朴质扑面而来。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一草一木总关情。问好文友,遥祝春安!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9-04-12 04:04:09
  谢谢飞鸿兄的精心编辑!费心了
2 楼        文友:边关草民        2019-04-11 23:17:53
  感谢作者带来这么好一篇文章。问候作者。
阎保成,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能源化工作协会员。2017年出版散文集《小街》(团结出版社)。散文《父亲的鸽子》选入《大地上的灯盏——2018年散文精品选》(作家出版社)。
回复2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9-04-12 04:04:36
  谢谢老师,请多指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