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一念秋凉(散文)

绝品 【流年】一念秋凉(散文)


作者:丑石 秀才,23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59发表时间:2019-04-15 17:37:39

【流年】一念秋凉(散文)
   一、立秋:寂寞梧桐也关情
   梧桐适合入诗,缺月疏桐,漏断人静,一弯上弦月挂在枝头,诗人披衣而起,或为离愁别绪,或为家国安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在这长长的叹息声中,落下了第一场秋雨。气有节,风有度,从小暑时节的温风至到立秋的凉风至,风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自东,转南,而北,好像各个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设置,有如一架隐形的鼓风机,吹来浩渺的风,滴落清凉的雨。
   韩偓韩冬郎十岁成诗,语惊四座,惹得李商隐诗情大发,“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长者对后辈的认可,也是对时间的慨叹,桐花万里,丹山万里,总有新的声音替代旧的诗篇,一首长歌动离情。
   我年少,不懂桐花意,站在一场淋漓的春雨中看麦浪起伏。那时时兴桐粮间作,从不远处的焦作运来一批梧桐树苗,由父亲带领,栽植在大田里。桐花开,淡紫色的花朵一丛丛一串串,梧桐静默,像一只挥向天际的大手。它能看见不算渺远的未来,它能看见自己脚下的路,后来那些树果然成了我家的救命稻草,一部分用来做盖屋时的房梁和木檩,一部分用来给姐姐们打造妆奁,一部分卖了应急。
   立秋到,凉风至,其实说这话有点太早,立秋加一伏,汹涌的热浪尚未完全消逝,只是在傍晚时分偶尔会吹来一阵微凉的风。那风拂动树梢,树上寒蝉凄切,一整个夏日过去了,这个弱小的精灵尚不愿隐去,鼓动最后的热情,表达对一方土地的热爱。黄豆结荚,玉米已经长出水仁,花生落果,地瓜在繁叶间隐藏,一如大地的乳房。
   这是孩子们的节气,每年到了秋天我们这里要放秋假,对应麦假,大概在十天左右。说是让在家里帮忙劳动,实则成了一个个乡间游串的小鬼。看谁家的庄稼先是成熟了,在老河滩挖上一眼地灶。有人负责往来于田间,运送花生大豆玉米地瓜,有人负责捡拾柴火,以干燥的树叶引燃,被烟熏出两行泪来。有人负责放风,整日在田野游逛的晕三看见,循着烟雾隐藏在沟沿上,单等地灶里飘出诱人的香气,一声喊:来人了。一帮小鬼四散而逃;这时的晕三呲着大牙开始享受窃来的美味。
   白露降,这里的白露与节气里的白露不同,是露向霜的一种过渡。也是水在四时变化中的一个节点。春而成雾,夏而成气,秋而成露,露凝为霜,转而成为冬日漫天飘舞的雪花。水是时间的精灵,可以无穷变幻自己的模样,将天地巧妙衔接。母亲在秋日时常会说,不能让露水打湿额头,是怕夜露引起风寒。白露点秋霜,冰凉的露水落在草木的叶子上,一点点带走生命的绿意,叶子由绿而黄,逐渐停止了生长。
   立秋未秋,此时尚算农闲节气。庄稼停止生长,田野上的野草也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人不是,人的秋天在中年之后,头发牙齿等同于草木的叶子,腿脚相当于草木深入泥土的根脉,走着走着咋就老了,走着走着孩娃们都已长大成人,长成大人的孩子们往往会在秋天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说立秋了,天凉了,出门多加点衣裳。其实在乡下哪有那些说道。比如老五叔就起了一个大早,本来穿上的汗衫又脱下来,清点一下机动三轮车上的货物,锅碗瓢盆,麻绳,铁锹,收秋的镰刀,还不忘把昨天进的编织袋捎上,立秋了,村庄里的人们就要摩拳擦掌,做好收秋的准备。俗话说,“骑雨一场秋,遍地出黄金”,眼看着昨天下了一场透雨,天要你收,便是五谷丰登。
   秋忙会对着小满会,小满是麦收的前奏,那么立秋就是秋收的铺垫。老五叔光着膀子摇响了发动机,三轮车突突冒着黑烟向集市开去。有牵羊的,今年年成好,风也调雨也顺,老河滩上的草啃了一茬长一茬,一只只青山羊膘肥体壮,还没走到集市上,就被收羊的小贩拦住。掐腰,捏骨,在怀里抱了一抱,给出一个大略合适的价钱,就省得往集市上牵了,一手羊绳一手钱,揣进兜里好去置办收秋的家什。有卖粮的,粮食市人头攒动,去年打下的玉米、谷子、大豆,吃了一年还有结余,一边掐了手中的烟,一边向一位看似城里来的贵妇介绍,我家的小米好,颜色鲜,米味儿香,煮出来漂着一层厚厚的米油子。那贵妇就信了这人的话,看着就像实诚人,刚巧儿媳妇坐月子,一高兴买了一袋,过称,付钱,让那老农搬上电车,无声消失在去往县城的大路上。
   乞巧节就到了,村里的女孩儿哪个不想心灵手巧呢,梧桐树下三更雨,白天从集市上买来的芹菜、茄子、豆角,包了一锅素馅水饺。水饺里放上几根绣花针,一边开着东村西村谁家的后生有本事长得又好的玩笑,一边手指翻飞将水饺捏出花沿来。那心是颤颤的,就祈求自己能遇见那根细细的绣花针,就思量能遇见一个能干又打眼的后生。生出一双粉嘟嘟的儿女,想着想着就羞红了脸。
   其实最苦的是乡间妇人,夜来漫长,眼看庄稼即将成熟,那边说尚不能确定能否请下假来。这滋味,李煜更懂,一首《相见欢》道出深深的离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看着熟睡的孩子,止不住落下两行泪来。
   此时的梧桐象征着男女之爱,站在天高地阔的乡野中。古代传说,梧桐与凤凰有着近乎相同的解释,梧是雄树,而桐是雌树,梧桐同生同老,生死与共。唐代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虽有封建残余思想,却从另一个方面表达出爱之贞洁。
   我对梧桐颇有好感,不仅仅在穷困年代帮助一家人渡过难关,更爱其形而上的意蕴。我写《梧桐清音》,几乎从现实主义层面和浪漫主义层面进行了双重解读。梧桐有秀士遗风,一袭青衣长袍来自于莽原荒野,桐梓合精,可斫古琴。焦尾,绿绮,号钟,绕梁,皆有一段千古柔肠的佳话,琴声淙淙间,一缕清音穿透苍凉的暮色,抵达现实之境。
   凉风有信,老祖母说梧桐树的每个枝条上有12片树叶,一边六片;在闰年,每根树枝却又多出一片。我没有仔细去考证,宁愿当做一个美丽的传说,梧桐生在乡野间,本身就有了一个缥缈的灵魂。凤凰作为一种意象的存在,不因土地的瘠薄或村庄的贫穷而有所嫌弃,信念不灭,就可在浴火中重生。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这秋声中,这愁绪里,一片金黄的桐叶飘落在季节的路口,寂寞梧桐也关情。
  
   二、白露:飞鸟的承诺
   露凝而白,气始寒也。露是白露的露,秋属金,金色白,这是古人的说辞,没见过有一滴露珠是白的颜色。露珠挂在秋草上,曦光投射在露珠上,一只七星瓢虫缓缓飞落,它的翅膀有些迟缓,大概到了最后的逗留时光,贪婪地呼吸着乡野的气息。此时的乡野是一派丰收景象,车马在奔忙,农人在奔忙,用不了多久,大地上的谷物便被封存进谷仓与围囤。这些,露珠都看见了,露珠只是不说,一滴露珠晶莹是大地的泪水,许多年的辛苦与劳顿,换来一茬茬风调雨顺。
   村庄也投射在露珠上,“擘棉治絮,制新换故。及韦履贱好,豫买,以备隆冬栗烈之寒。”是说有人家已经趁着农忙的间隙开始给家人准备御寒的衣物,采摘的棉花擀轧成棉絮,把旧年的衣物换上新棉,韦履是古代的一种鞋子,颜师古注:“靸谓韦履,头深而兑,平底者也。今俗呼谓之跣之。亦名靸鞋。三代皆以皮为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大略相当于木根爷做的草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白露这天去老河滩上的芦苇荡里采集芦荻,以麻绳,以木板,粗针大线,做出一双过渡冷寒的草履,脚印串串,散落在白皑皑的天地之间。
   这时的树叶刚刚开始飘零,一阵风吹来,榆树槐树的叶子像是在天空游弋的小鱼儿。若是更早些,村庄里已经起了袅袅的薄雾,听见脚步走过,人站在墙里说,“今年的收成还算好吧。”“嗯,”墙外传来一声轻咳,“是啊,好是好,就是听说二皮家昨天刚卖了玉米,一斤五毛多。”“唉——”长叹一声从低矮的院墙里面传来。谷贱伤农,这年头也不知道起了什么幺蛾子,城市里的房价打着滚儿往上涨,反倒是活命的粮食一天比一天便宜。且不管吧,脚步声消失在缭绕的白雾中,南岗子上还有一片巴掌大的豆子没收,转身拿了镰刀,也向晨雾中走去。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处暑的燥热尚未完全退去,每天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白露就不要赤身裸体了,以免着凉。这是节气所给与的劝慰,让人在行走于时间的过程中反观自身。日子勿论好坏,小车不倒只管推,如此才可安然走过人间日月。
   谷物入仓,菜园子里的黄瓜枯黄了藤蔓,上面只剩下一朵瘦瘦的黄花;茄子也瘦,失去了往日的水润,脸上长出难看得到瘢痕;朝天椒做了最后一次努力,还是没能逃过时间的掌心,色素尚未饱满,叶子凋零殆尽。是啊,土地也到了休息的时间,从立春到芒种,从从雨水到白露,时间过去了两百多个日日夜夜,白天生长,夜色中拔节,全仗着大地之母的丰沛血水,才有了万物葱茏。
   秋社,便是祭拜土地的节日。
   皇天后土,青苍的天空掌管着风霜雪雨,后土娘娘便掌管着山川大地。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土地的崇拜和对女性的崇拜,大约在唐朝以后便称为后土娘娘。宋代以降,被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掌管生与阴阳、万物之秀与山川之美,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我们村的后土娘娘安坐在村东的池塘边,夏日守着一塘青郁的荷,秋日里树影婆娑,慈眉善目看着村庄里的人们来来去去。所谓的秋社,只不过献祭几味土生土长的时令水果,清脆的枣子,炒熟的花生,流浪者晕三也凑热闹,从池塘里摸来几只鸭蛋放在供案上,祈求后土娘娘来年讨饭遇上的都是好人家。
   《东京梦华录》记: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板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大多数百姓人家的妇女都回了娘家,傍晚时分,捎带来外公姨舅送给的新葫芦、新枣儿作为礼物相赠,俗云“宜良外甥”。当然,外祖母也希望给我们带来好运,母亲沿着空旷的老河滩一路向东,过了两座桥,看见几株擎天的白杨树,就到了外祖母家。我坐在暮色中的河堤上等,夜色沿着老河滩铺卷开来,树叶落在水面上惊动一尾向深处游溯的鱼,哗啦啦一片白色的光在夜色中荡了开去。那夜,我握着外祖母给的保命葫芦娃儿安然睡去。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是我们的土地也是飞鸟的土地。人在泥土上行走,稼穑,是为了一家人吃饱穿暖;鸟在田野上飞翔,一边逡巡着草木繁茂的盛景,一边仍然是为了度过这痛苦与快乐并存的光阴。
   人有人迹,鸟有鸟道。这对于南来北往的候鸟来说显得格外分明。故乡在哪里,一阵寒凉的风吹来,到了归家的日期。水色旖旎,你不能太过贪婪他乡的明山秀水,长路漫漫,在歌歇中一路飞翔,飞过荒漠,飞过草原,飞过山岗,不是没有疲惫的时刻,一想到归程漫漫,翻飞的雪已在光阴的深处酝酿。不是没有产生过羁留的念想,一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竟也有泪水湿了眼眶。我看《鸟的迁徙》,每年秋天,出生不久的北极燕鸥就要离开尚未熟悉的家乡,跟着亲人飞过大约1800英里的路程,到达南极浮冰区过冬。来年春天,它们又会匆匆启程,飞跃漫长的非洲海岸线,飞跃大西洋,再次回到出生的故乡。
   日光斑斓,云层波诡云谲,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常有猎人的埋伏,致命的猎枪,防不胜防的网,只要稍有闪失,便魂断他乡。在写作这篇文字时,我在微信上发出一条求救信息:“春分玄鸟至,白露玄鸟归,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这里的玄鸟指的是燕子。那么此处的北方应该在什么范畴或地域。”玄武说,以黄河为界,后以淮河为界,广西的燕子也南飞。一个叫丫头的编辑说,通常南北以长江为界,但燕子是候鸟,说是北方之鸟应该是不准确的,燕子在春夏秋三季往北迁,在东北华北一带,天一冷就会南迁。这才恍然明白,或许是古人犯了一个地理常识上的谬误。
   另有资料显示,燕子的分布较为广泛,冬天栖息在南洋、印度及澳洲等处,二月间开始北迁,飞抵广东,三月初到达福建、浙江以及长江下游一带,四月初就可在黄河流域见其踪影。如此来看,或许商只是燕子迁徙途中的歇脚地之一。我们家房梁上的燕子在白露这天启航,八月、九月、十月,一路向南,飞越崇山峻岭,在冬天的某日,可能已经落在星罗棋布的南阳小岛上,燕子飞去来,做了一次大自然的使者。
   有迁徙便有留守,麻雀飞过村庄的上空,来不及在露珠中欣赏稍纵即逝的飞影,在田野上奔忙,收集遗落的谷物与草籽。鹧鸪、喜鹊在修葺过冬的巢穴,衔来枯枝败叶把巢建在高高的白杨树上。村庄里的冬天不算沉闷,每当雪落常有疏落的飞影在庭院,老河滩,或者空寂的麦场。
   迁徙或留守,也算是一种承诺,就像村庄里的人们,有人奔赴他乡,有人在屋檐下守望。我喜欢《鸟的迁徙》里的主题曲,由出生于澳大利亚Victoria州小镇上的尼克·凯夫主唱:“飞越浩瀚的海洋,跨越茂密的丛林,穿过幽静的山谷,永不停歇。只为来到你身旁。越过变幻的平原,穿过金色的山脉,迎着狂风暴雨,只为来到你身旁。每一年,每里路,洒下的每颗泪滴,亲爱的,万语千言我无法说起,只为信守承诺……”

共 1312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流年作者丑石(宋长征)的散文,我读过不少,一般很短,尤其是那些书写乡村静物旧时器皿,很有深韵。在他的文字里获得重温,明白事物的来处。今天读到这篇散文,是不多见的长散文,让我震撼。我是农村长大的,这篇散文如跳跃的血脉始终与我心共鸣,内心受到的触动是巨大的。作者以《一念秋凉》为题,从立秋、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为线索,梳理似水流年里的亲情、乡情、物情、节气情、土地情、五谷情……从秋有一地落黄,一层晶莹剔透的浮霜,到秋风清凉,白云悠远,桐花盛开,梧桐静默,像一只挥向天际的大手庄严宣告:秋到。作者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里,秋意味着五谷丰登,意味着乡人的幸福,也当然意味着是童年的乐园。乡间游串流鼻涕娃娃,村庄里田野沟壑悄悄升起袅袅的薄雾,那是娃娃的游戏,他们的偷吃都是诗情画意的。节气里,水是时间的精灵,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繁衍。生命在行走,走着走着幼小的生命长大成人,走着走着又老了,依次轮回。秋里的梧桐懂情,寂寞在一弯上弦月挂在枝头,等候着秋雨,见证着气有节,风有度,迎接滴落清凉的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时空里铺满乡愁。白露仿佛是飞鸟的承诺。它们是大自然的使者。人类靠土地生存,鸟儿亦然,世间万物终究魂融大地。大地是土地娘娘掌管,雨滴露珠是土地娘娘的泪水,养育万物。谷物生长拔节,归功于大地之母的丰沛血水,才有了万物葱茏,五谷丰收,满仓金黄。秋分,大水月光。一场水灾,毁了粮食。人靠天养,但要奋斗,不自毙。人们从苦难中走来,却从未向苦难低头,就连虫蚁们也在落叶下用泥土封闭门窗,在一个漫长的梦境中等待春天。因为土地休养生息,为播种冬麦。寒露正是种麦好时节,父母与老牛的身影叠加在大地里,印出美丽的图案和温暖。所以霜降没有恐怖,乐得与田鼠一起度过荒寒。最难忘的是父亲铺设的地铺,那是永远的终生的温暖的记忆和活生生的过日子画面。作者写作的土壤是自由的,笔墨像风筝一样展翅飞翔,因而有高度、深度、担当、使命感。作者对亲人对生命对乡愁对大地对万物在这个时节轨迹的思索是独有的,是有真相的,既有深奥的思索,更是有深情的倾诉,还有生命的追问。作者的文字是有乡味的,亦如一桌节令饭,香味四溢,散发在乡间田野。作者的快乐、村人的伤痛、父老乡亲的命运在节气里行走。文章把自己独特的秋感融入,贯古通今,引经据典,亦如与古对话,寻找来处,安放归处。作者的根在乡村,始终不忘当下,感叹农耕文明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渐行渐远。城市还有节令的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吗?作者无疑与在乡村长大的人一样,那种思乡情结,挥之不去。与血脉共存的是一种无法挥去的乡愁,就这样流淌在文字深处。作者认为大地是乡情的载体,大地叫母亲,知道母亲,就知道来处。作者写作是有厚度的,不仅仅看青山高耸入云,看绿水涓涓长流,而是寻找入云后的青山归处和绿水流往的源头,他剖析的是本质。作者钟情于讴歌展现乡村乡物乡事,体察民间冷暖,抚摸大地心音,体悟天籁密语。所以我读到的是一种真诚,大情怀,大担当,大视野,大追问。细致的描写,细腻的情感,富有深度思考形成本文独特风格,直达人心。书写收放自如,不受拘泥,亦如小草,亦如大树,扎根土地,富有生命质感。全文鲜活生动、富有情韵。作者的在场写作,让文本具有原生态,非虚构,更真挚动人,更入心。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160006】【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190425第0048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9-04-15 17:58:11
  散文以秋为主题,将万物情,人事情,亲情,风土习俗情,乡情,土地情在秋的节令里融合,给读者呈现一种生命的思考。一种大情怀,大担当,大视野,大追问,直达人心。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9-04-15 18:01:01
  本文作者对农村农事农情熟悉之程度,让我震惊。
   文笔老道,叙事别具一格的新生自由,文本亮丽。
   学习了!谢谢赐稿流年,遥握问安!期待更多佳作!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4-16 22:37: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04-17 15:46:06
  又真实又动情。自然中显真知。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5 楼        文友:紫色        2019-04-18 12:32:43
  丑石的散文写的好,但是我更佩服山地先生的敬业精神。您的编者按在我看来,就是一篇精彩的小散文,点评到位,分析细腻,看了您的点评再看丑石的文章,就更有味,更能理解其寓意了。为丑石的美文点赞!为山地先生精彩点评点赞!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4-25 19:15:09
  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第85篇绝品。祝贺长征兄散文《一念秋凉》荣登江山绝品榜。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7 楼        文友:柳约        2019-04-25 22:24:43
  宋长征老师的散文思维开阔,既有诗性,也有神性,语言如箭直抵人心深处,这才是散文的代表,这才是绝品的典范,祝贺获绝。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8 楼        文友:踏歌而行        2019-04-26 08:45:48
  拜读欣赏老师佳作,问好,祝春日愉快!
原名赵挺,笔名叩心弦。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9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4-26 14:29:05
  小说深厚蕴藉富有思想的好散文。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10 楼        文友:月公子        2019-04-26 18:41:13
  拜读绝品,感受到一股直击心灵的震撼,佳作!
快乐写作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