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春之梦”征文】芳菲四月花似锦(外一篇)
芳菲四月花似锦
郁金花开得正欢的时候,我和赵老师应邀相约一起去了古城新野。
在新野诸位文友的陪同下,沿着白河岸边走走停停,风拂杨柳,芊枝摇曳,郁金香在春色中盛装舞动着,紫荆花、樱花、夹竹桃等不甘落后,争着抢着落入春的眉眼。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说的便是眼前的场景了。
郁金香在眼前肆意铺开了,厚实的花瓣艳丽得不像真实的花了。红色、白色、黄色、紫色、粉色,数不清的颜色。有的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还处在含苞待放阶段,娇羞得如同处子,摇曳着怀春的情愫,托举着多姿的爱恋,在阳光下吐露着妩媚的光艳。
新野规划展示馆建在郁金花丛中,各种花卉绿植环绕左右。那蓝盈盈的玻璃和碧蓝的天空一样,显得宏大气派。
环绕着规划展示馆的清凉凉的白河水,在春风的抚弄下,荡起层层叠叠的涟漪,展示馆倒影在河水里,随着水波轻轻荡漾着,如梦幻般的画卷,令人浮想联翩。
时值周末,熙熙攘攘的游客川流不息,孩子们就像一只只花蝴蝶飞过来飞过去,各种花卉也随之活泼起来。
十三五规划,让古城新野焕然一新,在规划馆我们看到了整个城市的全貌,楼房林立,绿坪环绕。大屏幕上的航拍镜头,叙说着古城的历史。循着历史的轨迹去审视、去回味,古城新野越发显得更厚重了。
陪同的文友一边走着一边给我们讲解着,言语里流露出对古城的热爱、对新野的赞美。
春风十里,花开锦绣。郁金花是新野靓丽的一景,已经形成了观赏性产业,旅游兴县带动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在郁金香花的衬托下,古城新野显得更加生机盎然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徜徉在郁金香花丛中,脑海里涌出多首美妙的诗词,似乎也只有这经典的诗词才能描绘出这个季节的美好了。
四月到底是与众不同,新野亦是,郁金香、桃花,让这个地方有了独特的魅力。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一树一树粉色铺天盖地,把田园渲染得娇俏妩媚,像美色光彩四射着,像银月洒落着圣洁。那些轻轻开放的花朵,不染一丝尘埃,让到此的游客们瞬间就热血沸腾沉浸其中了。
桃花如斯,娇美如斯。
这就是津湾桃园生态基地了,位于新野县新甸铺镇东北四公里处。近年来津湾建设美丽乡村,通过确立农游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致力于桃园产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了很大的规模。
徜徉在万亩桃园中,看花盛开,听花呢喃。蜜蜂飞来了,蝴蝶飞来了,招蜂引蝶。
为了让游客在观赏桃花的时候有更多的文化体验,当地政府搭建了戏台子,通过古装戏曲的演绎,让大家体会到万亩桃园的浓厚文化氛围。
花开了,人多了,做生意的小贩摆在路边,喷香的小吃冒着热气,吸引着一批批从城里到乡下尝新的吃货们。
爱美的女子换上汉服,穿梭于桃花林间,回眸一笑百媚生。
面对如此靓美之景,我和文友娜娜、蕾蕾按捺不住心中的蠢蠢欲动,也换上了大汉王朝的华丽服饰,戴上了步摇,脚穿着柔软的绣花鞋,一步一摇,娉婷婀娜,大脚硬是走出了小脚女子的万种风情。
一栋栋别墅,掩映在红花绿叶中,白墙红瓦,透射出美丽乡村的魅力。一阵风吹来,花瓣落纷纷,夕阳映照下的花瓣雨,陶醉了许许多多的赏花人,“咔咔”照相的声音响个不停。
闭眼,深呼吸;睁眼,深呼吸,那清新的空气,那浓郁的花香,盈满鼻息,沁入心扉。我没有一点的免疫力,心不禁沉沦于此……
以春的名义新生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植树运动,全县各大单位集体全部出动了。
大山沸腾了,它张开了巨大的手臂,把送春的人们揽进怀中。灌木带着欢乐的表情,用刺钩住人们的衣服,欢喜地打着招呼;青草冒出尖尖,嫩芽娇俏,点点绿透着晃眼的生机;太阳托举着红彤彤的笑脸,俯瞰来来往往的人。
这是大山少有的热闹日子。
许多从前就长在山上的树,经历多年的风雨之后足以成材了,粗大的树干刚过完冬,树枝上就有了春的迹象,树皮在春的润泽下亮了些,抚摸一下清凉温和。
灌木一簇一簇的,在大树下蜗居着,枝条抽节,开花的植物有骨朵顶在腋间。我低下头轻轻地嗅闻着,那春味儿瞬间便涌进了心扉。那一笼笼的刺玫,似乎是为引起人们的注意,枝条伸出老远,像棚架一般罩在山的小道上。
抬手轻轻地推开它,柔软的枝条和尖尖的钩刺弹跳似的推出去之后又返了回来,钩在衣裳上,发出了吱吱咯咯的笑声。我忍俊不禁,笑眯眯地捏着它,不愿放手。
一块一块的山涧挡子地,站着满满当当的植树人,挖土窝的高举着䦆头,铲土的握着铁锹。竹子、三角枫、山桃、山杏……好多个品种的树苗被一一栽进了土窝中。
春天就这样一下子扎根了,落在泥土中,植满了生命的感动和欢愉。
坐久的腰身,受累的颈椎,长时间不走路的脚,此刻无一例外地得到了释放。仰起脸来,用力扭动了几下腰,耸了耸肩膀,再狠命地跺一跺脚,绷紧的身心瞬间就舒缓多了,就像春日解冻的溪流,一下便活泛了脉络,感到无比的轻松舒畅。
抬头看去,乡村大妈们扛着树苗,沿着石板小道朝我们走来,不疾不徐的步子充满了力度,她们一只手有节奏地摆动着,一只手高高地抬起,紧紧地扶着肩上的树苗。
许是被山风吹多了,她们的脸显得很粗糙,手也一样,粗糙的像树皮,这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的双手。她们用绳子丈量树的株距和行距,那动作像是耍戏法似的,看得我目瞪口呆。
在这些大妈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栽树任务。离开的时候,整个山头已焕然一新了,枝头挂绿的新树苗竖起了细细的腰肢,和从前的植被一起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着,像是在欢送着我们离去。
当我收拾工具时,只见路边一个村民在弯腰仔细刨着土,接着蹲下身子捡起一堆一堆的草药。我不懂草药,却懂这些是乡亲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山乡的村民用博爱守护着大山,让绿色覆盖着大山;大山无私地回馈着,供养着生活在这一方的村民们。村民爱山,山爱村民,他们相依相偎着、共同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