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归去田园山水间(散文)

精品 【柳岸】归去田园山水间(散文)


作者:醉里清风 举人,545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4发表时间:2019-04-19 17:14:21

【柳岸】归去田园山水间(散文)
   一
   翻阅唐朝的诗意,离不开杨柳古道,离不开酒杯茶盏,也离不开山水田园。细数宋代的才情,离不开歌舞酒宴,离不开琴棋书画,更离不开山水田园。千百年的岁月,古道隐匿荒草,酒杯沾满尘埃,酒宴成为传说,书画装订成册。唯有田园山水,摒除世俗的变迁,依旧看得着摸得到,淡守着一份难得的宁静。这世上,最寂静最无情的莫过于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沧海桑田,烟花已冷。这世上,最寂静最有情的莫过于山水,总是能够洗净俗事的烦恼,给予淡泊自然的心境。
   我自认为,有山有水,才有了诗意;有酒有茶,才有了情调;有诗有书,才有了生活。红尘牵绊太多,莫不如归去田园山水,贪得浮生清凉。这个参悟早已被古人道破,唐诗宋词中的田园山水无论怎么赏阅都能品出一种如潺潺流水般的宁静和淡雅。曾经,大地上诗意流转,山水间风流缱绻,我们手中的诗卷隐藏着名山大川,也蕴含着家国田园。诗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大概可以引起所有心性淡泊之人的共鸣。心性淡泊的人,不需要过多地身外俗物,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琼楼玉宇,只会让他们心力交瘁。倒是远方的几片云、一潭水、几座丘,能让他们陶然归去。
   山本来就是超脱尘网的事物,水亦是能够洗涤心灵的东西,“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说得既是如此。从古至今,无数人期望寄情山水,远离喧嚣,或许是因了一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或许是追求淡泊静致的心境,又或许是躲避俗事的烦恼。我认为,纵情山水,所有的情怀应当归于“真”和“空”两个字。真者,不必虚与委蛇,无论是走马观花还是驻足品咂,都能将灵性与真诚放置在那里,没有牵挂,没有忐忑。我们把一件事物的真相称之为水落石出,殊不知水落石出的地方在于山水间。山色苍翠,水色清明,应该是世间最有实意的真。空者,在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亦在于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如同明月在心,清风在怀,萦绕在心头的俗尘杂念荡然无从,仿若天地间只有自己,自己是山亦是水。这与佛法不谋而合,佛家认为人在禅定时候,精神上极为纯净愉悦,这大概是多数寺庙古刹偏居山水林野的原因所在。山水能渡世间万物,自然也能渡人。
   山水之间,必有性情中人。性情中人,有着一颗简单率真的心灵,与世无争,能够轻而易举融入自然,与山水真诚相待。在他们的心中,山水皆有生命,一草一木都有其命脉。这已经从精神神境界中与世俗之人分开界限。世俗之人观山观水,呼其为“美”;性情中人乐山乐水,称之为“灵”。诗云:“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仿佛置身山水,既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这句话应当是投身水云间最应该有的情致。
  
   二
   寄情山水者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乐山乐水,心性天生淡泊;另一种则是躲避世俗的烦恼,去山水间寻找淡泊。也可以这样解读,有人喜欢优质的山水景色,这是物质的享受;也有人喜欢置身山水间的宁静,这是精神的享受。解读古人的情怀,天性淡泊之人不乏其人,比如说陶渊明、谢灵运、嵇康、王维等。但更多属于后者,或是为了躲避烦恼,或是是厌烦尘世的争斗,真正能够抛开俗事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想起田园山水,我们不能够忘记陶渊明。大多数人为他构建的世外桃源倾倒,而我却欣赏的是他真正纯真淡雅的心性,从一首《归园田居》可以看出,其中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是真正乐山乐水的人,可以成为典范。
   他曾有过短暂的官宦生活,官至彭泽令后看透宦海,解印辞官隐去,直至终老。人言其“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他的性情来自于道家法理的熏陶,尤其是当时老庄盛行的社会风气。这种心性的淡泊是纯粹的,是道法熏陶和天性使然双重洗涤下的产物,不容置疑。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追求道法的人多如牛毛,唯五柳先生能够独善其身。他为后世构建了一个梦,纯粹的天然乐土,毫无争纷,一派清明,谓之“桃花源”。我们来看桃花源里的生活:土地平旷,屋舍整齐,阡陌与良田交错,祥和之气在空气中涤荡。清晨,打开柴门清扫庭院,鸡鸭家禽绕身讨食。渔夫乘舟远去,带着悠闲与自在。白天,阳光洒满村落,有花鸟相依,鸡犬相闻。夜间,明月临窗而照,风动影动,时光清净。总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流年似水。总是这样,渔樵耕读自得其乐,风雨不惊。自此后“桃花源”成为山水田园的象征,后世效仿者多矣,超越者寥寥无几。
   如果说陶潜的山水田园在于“真”,那王维谈得上“灵”。灵的含义有很多种,可以是空灵,也可以是灵动。王维也曾经在官场中跋涉,但是在辋川,他遇到了真正的田园山水,从此后欲罢不能。“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就是王维的形象。我们熟读王维的诗,有山水,有花木;有白鹭,有黄鹂,更有几许炊烟、几许雨意。于是我们相信,诗中真的有画。“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这是王维隐居生活的写照。对于常人来说,隐于山野湖畔,能够得到山水云月,却也能滋生寂静平淡,久了以后,难免会生出厌倦。只有真正心性淡泊的人,才能沉醉于隐居之乐,一山一水一木一花都能够愉悦身心。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这就是王维隐居辋川的生活,简单而朴素。王维是具有灵性的人,无论是写诗还是作画,我们都能从中看到一种清新淡远的意境,甚至可以看到淡淡炊烟,袅袅村落。
   所以我断定,古人的山水田园情怀要比现代人纯粹率真,不知有多少人认可?有事实为证:其一,古时候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既是安定也是片刻间,社会治安亦没有现在有序。在这样的社会中谋求生路,真不如隐居乡野,至少还能保全性命。其二,古时候经济发展落后,环境尚且怡人。相比当下社会,自然环境满目疮痍,很多人的田园梦或许是追求一份原始的景色而已。其三,当今社会繁华,物欲横流,红尘诱惑实在太多,对于山水田园的追求恐怕只是一时意气,无人能够抛开一切。可以说,古时物质不达,所以精神至境;当下物欲横流,因此难舍难分。
  
   三
   我想透过生活的迷雾观赏山水。如果把现实和诗意糅合,你会惊奇地发现,生活原来半实半虚,实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虚者莫过于琴棋书画诗盏茶。生命本来寂静,红尘何故喧嚣?置身于繁华市井中,看街道车水马龙,街人行色匆匆,心有倦意也无可厚非。纵然如此,我们依旧无法逃脱,为了生计,为了前程。这一点正体现了生活的实,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庸俗,但离开哪一点都不能支撑肉身皮囊。尽管如此,多数人心中依然有一份梦境,希望能够不被诸多烦恼困扰,享清风明月,看云卷云舒。白天穿行于山间河畔,直到夕阳西去,暮色沉沉。晚上斜倚在庭院的树下,泡一杯浓香的茶水,看无数飞虫在月光中翩翩起舞。这是生活的虚,诗酒年华的诗意,琴棋书画诗盏茶的情调,有的时候只是一种自我慰藉的方式罢了。
   十几年前,我毅然离开那片安静的田园,只身投入世俗的洪流。尽管我自知俗气,却依旧无法跳出红尘钢铁般的牢笼。有时候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街道的嘈杂使人胸中烦闷,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呆坐,便觉得稍有安逸。有的时候会思考,就这样贸然投入闹市,受尽白眼,受尽劳累,究竟是为了什么?没有答案,或者说答案太多了,无从说起,不免被自己逗笑。本来就是俗人,却时常想着跳出俗尘的事。但我依然想着心中的田园梦,时常在心中构建一个异常美妙的情境:一座不大不小的庄院,四周山清水秀,养一条温顺的老狗,白天牵着它在山野间穿梭,夜晚则是静坐树下,或是品茶,或是阅读,哪怕是捧一束月光也觉得惬意。其实坦白讲,如果此时遁入乡野,凭着祖辈的一亩三分地,完全可以达到,但我却偏偏把它设定在了晚年。这应当归于人性的虚伪。
   我想,很多人都有如我一般的纠结,一边羡慕闲云野鹤的田园生活,一边又放不开俗世中的灯红酒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山水田园”四个字的真实含义。闹市中有太多的诱惑,想要抛开确实困难。我曾经试想,古人说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是否含有自慰的意思,为自己的贪恋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古人的智慧不容置疑,这样的韵味大概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些类似,讲究的是一种身心的放空和精神的愉悦。内心澄澈,才能够找到清净。不需要走出人海,不需要流放自己,只需要几片花草,几缕清风,就能让人彻底回到宁静。
   我的理解,真正的田园山水是一种境界。王国维曾言:“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这一说法暗合佛理。何为无我之境?将头脑中所有的思想完全放空,只身融入周边物体。周边有树,你既是树的一枝;周边有山,你既是山的一峰;周边有水,你既是水的一滴。这种“大隐于市”的高层境界很难达到,纵观古今,达到这般境界的人寥寥无几,得道高僧亦不能。于是人们退而求其次,将肉身投在安静清明的山水与田园间,希望通过周边净物的洗涤,能够去除头脑中令人不悦的杂念。这种做法大有情随物态的嫌疑。倒也无妨,人的追求莫过于物质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享受两种,只不过有的人喜好在喧闹中寻求刺激,有的人则喜欢在安静中寻找淡泊,前者称为灯红酒绿,后者叫做田园山水。所以我更加断定,大部分人对于田园山水的追求只不过是短时的意念,此情不能算作长久。如果真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够长久地置身在淡泊之中,这种人显然是能够被人称颂的,人们会冠以他们一个非常雅致的称谓——得道之人。
   “道”是一种极其虚幻而又难及的事物,究竟怎样才能算作得道,没有定论。人们能够把山水田园与得道联系起来,恐怕是凭借了“空”和“静”两个字,佛理讲究的万法皆空与山水田园间的空山致远有某种精神境界上的暗合。但我猜想,现代多数人的山水田园情结皆是效仿古人,其中唐诗宋词影响至深。善读诗词的人,读一首词就能够陷入山水田园的境界,仿佛自己就是词中主人公,置身在那个美好的情景,回过神看见的确实街道上的车水马龙。这其实就可以解释为啥有的人一边放不下尘世中的诱惑,而一边又嚷着归去田园山水间。从另一个层面思考,这种人称得上物质和精神都达到了目的,不可不说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有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这个复杂的尘世中,很多人如我一般,穷极一生都很难回到真正的宁静之中。因为他们的心中有太多的牵念,太多的贪求,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取舍。心若有羁绊,人就会被牢牢地锁在尘网之中,没有远方,没有彼岸,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的苦海中缥缈不定。但是人生是一条长长的修行之路,半修缘分半修心。心若无尘埃,尘世的喧嚣就会消隐于无形,于是,处处山水,处处田园。心境不同,意趣不同。一念之间,山水田园;一念之间,山穷水尽。
   可以明了,山水田园的境界既是心的境界。既然我们无法在这个复杂的尘世中做到超凡脱俗,修心便是唯一一条可行之路。情况会因人而异,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殊途同归,最后的结果应当都会归于宁静。每个人都会梦想世外桃源,毕竟那里没有红尘喧闹,没有迷茫牵挂,只有良田阡陌,淡然恬静。可是尘网交织实在复杂,纵有清风明月,却如何泅渡悲欢,将生活过得波澜不惊呢?景由心生,情由心生,山水也好,田园也好,全是心性使然。所谓的世外桃源,天涯也咫尺,咫尺也天涯。

共 44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抒发了对山水的情怀。人生,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忘情于山水间,忘却尘世烦恼,有种恬淡、安逸的心情。置身在山水间,无牵无挂,精神愉悦,与世无争,融入自然,乐山乐水,怡情益智,是人间最有情致的事。古人有许多寄情于山水的人,他们或是为了躲避烦恼,或是厌烦尘世的争斗。陶渊明是真正乐山乐水的人,可以成为典范。他为后人构建了一个梦,一个纯天然的乐土,一个称之为“桃花源”的理想之地,为后人所向往。陶渊明的山水田园在于“真”,王维诗画在于“灵”,他隐居在山水中。简单朴实地生活,在诗画中得到了快乐。因此,我断定,古人的山水情怀比现代人要率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其实,生活是半实半虚,实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虚者是琴棋书画诗盏茶。人们一边羡慕闲云野鹤的田园生活,一边又放不开俗世中的灯红酒绿。世间能够有“大隐于市”的高层境界很少,人生是个漫长的修行之路,以阳光的心态,看景生情,处处是景,人生的山水就在你的眼前。散文语言精工,蕴意深刻,感悟人生,汲取真谛,情理交汇,很有哲理性,耐人咀嚼,令人回味,读来令人心服口服,引起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2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4-19 17:15:44
  欣赏清风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4-21 11:38:25
  感谢刘社精彩编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4-19 18:23:24
  浮尘一心,淡定不易,唯心可使,山水可启迪人,看人悟性多少,沉静几人,或许最终趋于沉静也是一个山水心。大运。怀才抱器拜读清风佳作感言。问候!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4-21 11:39:32
  修心不易,也只能在文字中说说而已了,感谢总编留墨!
3 楼        文友:石门        2019-04-19 18:52:20
  在浮躁的生活中安居心中一方安静的天地,我一直以为喜欢文字的人都在用笔勾勒一个世界,或许不完美,但完全属于我们自己。
用故乡的名字做笔名,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份羁绊在
回复3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4-21 11:40:10
  非常感谢兄弟阅读拙文,祝好!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4-20 11:43:11
  欣赏醉清风老师美文。寄情山水间,山为静,水为动;山为情,水为性;山水可涤躁心与凝静气,从而洗心养身。天地之美寓于生命,合乎自然造化,山川草木蓬勃风茂,内存坚毅,质朴无华,超然大度。问好
浩渺若尘
回复4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4-21 11:40:54
  感谢若尘老师阅读留墨,祝春好!
5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4-20 18:51:18
  把酒问醉,又见清风。见到老师很高兴,拜读美文更开心。归去来兮田园间,忘情山水情怀处。文字清丽,才盈满满,问候老师,点赞精彩!
回复5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4-21 11:41:26
  感谢老师阅读拙文,祝一切安好!
回复5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5-14 11:57:37
  感谢老师驻足留墨,向您问好!
6 楼        文友:菁茵        2019-04-21 23:20:07
  文章,亦是案头的山水,读老师的文,是一种享受,雅致工整,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见解深邃。左手柴米油盐酱醋茶,右手琴棋书画诗酒花,将二者互补平衡,在心里修篱种菊,也算一种和谐。怕就怕一边向往闲云野鹤,一边难舍灯红酒绿,那就只能纠结~~这是很多现代人的无奈。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7 楼        文友:菁茵        2019-04-21 23:38:52
  文笔真好,后生可畏啊!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7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5-14 11:57:05
  感谢老师驻足留墨,老师给我的鼓励很大,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希望有所突破!
8 楼        文友:阳光彩虹年琪        2019-04-24 13:49:48
  欣赏老师佳作!佩服!
回复8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5-14 11:58:00
  感谢老师驻足留墨,向您问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