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春风吹绿了斜谷(散文)

精品 【绿野】春风吹绿了斜谷(散文)


作者:秦岭雅居 秀才,279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7发表时间:2019-04-19 20:53:59


   若干年前的记忆,茅草屋顶的枯草抖着风凉,老皂角树在崖头把持着一个村落的入口,老黄牛在槽头咀嚼着日子,山沟沟泛黄的土地苍白如纸,枝丫伸向阳光索要春天。我的第一声啼哭,从昏暗的茅草屋传出,至今有四十六个春秋了。那年,春天还在惺忪中,年味已经过去了大半,婴啼声似乎在唤醒着春天,故乡的念想,在变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新绿渲染了房前屋后,与我相伴的斜谷,贯通岭南与北麓,褒斜古栈道遗址依稀可见,绿茵正掩着谷底贫乏的水流。
   站在塬上初识斜谷时,我已咿呀学语,大山的间隙,一条雨季滚石的山谷,留给我十分的惊恐。当石头河水库奠基仪式的锣鼓响起时,这条人文史上的脉搏,在我幼年玩转了乾坤大挪移,被一座大坝拦截在斜峪关,一处穷乡僻壤因此声名远扬,数十年来,宏伟的水库,原生态的饮用水源头,营造了太白山下水云间的惬意,也目睹了家乡数十年的蜕变。
   斜谷要塞斜峪关,在岁月的长河里堪称一险峻,汇集了方圆百里的人气,成为斜谷的一颗璀璨明珠,镇守着幽谷广为人知的传奇,以石头河为分界线,分为东关和西关。童年的记忆里,东关与西关特色标识大同小异,沿石头河岸的国营供销社,日用品、针织百货,五金和理发店成为一条市井。而这一切,对从山里来的孩子,只是遥不可及的奢侈点,远远地张望也需要勇气。少年时代,农村响应党的号召,分配了责任田,农民本分耕种过度了温饱,商业概念还在萌芽中,山沟沟如沉睡的雄狮,坍塌成弱势群。
   儿时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盛夏下山去西关街道拾西瓜皮。修水库的营地,密布在石头河两岸,着实繁华了斜峪关,周围修建的水利建设单位繁多,家属区、学校、娱乐设施,这一切,在儿时的斜谷人眼里,只是目光尽头的云彩,与自身没有多大关系。晌午时分,山上下来一波少年,愣头愣脑推推打打一路而来,多数光着膀子,穿着用大人旧衣服改做的大裤衩,个别女孩腼腆地躲在人后,走进与他们格格不入的街面,肩上挎着的篮子,向路人示意他们来拾西瓜皮。
   那些上工地的工人经过街道,都会咥上几块西瓜降暑,树荫下,有钱人大口吃着鲜红的沙瓤西瓜,嘴角洒落的汁子,惹得捡西瓜皮的孩子,馋咽在舌根打转转,用一双可怜巴巴的眼神,瞅着西瓜皮丢地声,“啪”的一声,捡西瓜皮的孩子,蜜拥而上当头的迅速抢走战利品,然后他们又安静在树荫下,等又一次掷地声。日过晌午,上工地的工人渐渐走远了,拾西瓜皮的少年,个个篮子装得满满的瓜皮,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走到背角处,孩子们把篮子摊开,哄抢着啃食残留的红瓤,那是馋虫争抢贫瘠的骨头,斜谷人骨子里的卑微,分发给那些懵懂者,少年啃食了残渣,掏空了该有的尊严,这块贫瘠的土地,亏欠了孩子们,也使他们品尝了别人的囗福,想着为自己争一口吃的。
   改革初期,农民土地收入低,信息闭塞,导致了农民住房难,农民看病难,农民交通难的三座大山,压弯了农民的脊骨,卑微在半个世纪的低洼处。记得小时候随父母交公粮,架子车拉着满满一车晒干的麦子,近千斤的粮食,压得架子车咯吱吱的响,犹如负重骨骼的哀求声,从我的家乡八米塬出发,陡峭的山路凹凸不平,父亲用矮小的身体顶着架子车辕头,母亲在架子车后档死死踩压,年幼的我深一脚浅一脚,跟着颠簸的架子车一路小跑。从惊魂的山路下来,父亲褪色的褂子被汗水浸湿了大半,母亲气喘吁吁地擦着额头的汗珠,我有幸被抱上架子车顶,在平坦的公路上,父亲拉着架子车一路小跑,母亲在后面奋力推车,我在架子车上看啥都稀罕,沿路的摊点挤兑着冰棍的叫卖声,二毛钱的特色小吃,褴褛者因为囊中羞涩绕着走过,那蔫巴的苹果我多想知道它是啥味,这个街市与我擦肩而过,是我一望即逝的幻影,我随着父亲的拉粮架子车,去近二十里地的唐家岭粮站交公粮。粮站交公粮的拖拉机与架子车队排山倒海,拉长的队伍排在粮站以外的村口,一张张黝黑的脸庞,焦急得前顾后盼,暑期的炎热蒸发着汗臭味,人流在推搡中挪动,尽管口干舌燥却不停地打听着验粮的行情。在日头偏西时分,终于轮到验收父亲的麦子,圆鼓鼓的麦粒,被验粮员用叉杆来回捣了数回,那个四十开外的验粮员,不屑地瞥了父亲一眼,父亲两手空空地垂下了,干巴的嘴角蠕动了几下,话没说出口时,检验员高声吆喝着“过风洞之后定等级”。父亲无奈地转身同时,身后有人殷勤地给验粮员递上纸烟,并将一瓶饮料盖子“砰”地一声打开顺势递上,不到十分钟时间,那人粮食顺利交购了,父亲扛着百十斤的麦子,攀上丈八高的风洞口,把一架子车粮食扛完,早已精疲力尽,最终评了个四级价格,风口下筛检的麦子,装了满满一口袋,父母在相互抱怨声中,拉着架子车、筛下的粮食和我,忍者饥肠辘辘往回赶,本来以为卖了公粮有了钱,可以一饱口福,公粮交得闹心,我也就得到一根奢侈的冰棍,小心翼翼地舔食了一番。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放宽了,多种经营模式全面展开,石头河水库竣工之后,建设单位相继退出,斜峪关成了山里人自己的贸易点,处在眉县、岐山、太白三县交汇处,是客流的必经之地,商品交易占了优势。我成年之后,学了一门裁缝手艺,在石头河以东,原水电工程局沿路废弃的土屋,在背墙开了门洞安了门窗,并用石灰精心涂刷了墙壁,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沿路数十间废弃房屋,先后成了斜峪关第一批个体门面店部,门口低洼不平的沙土路面,扬长而过的车辆,把灰尘抖起又落下,无形中挑起了运输的机遇。
   矿山开采机遇的到来,山货市场的繁荣,个体经营户逐渐壮大,沉沦的斜谷苏醒了,他不在是外来者耀武扬威的宿营地,成为斜谷人自主经营起来的繁华市井,十里八乡人来此购买生活用品,农副产品买卖,吃,行,住宿、学校集于一处。我的裁缝铺在婚后不久,迁到街中心的商业门面房,我也嫁到眉县边缘的斜谷村,与生我的故乡,隔望成逾越不了的一道坎,应了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划分了一条鲜明的分界限。石头河的浪花不知何时,成了一波银色的精灵,鼓吹着沙滩的卵石,追逐着岸边的绿化带出行。
   两千年初,水泥路面第一次勾勒了斜谷的轮廓线,拔地而起的建筑群,在相望的山脊间为斜谷撑起了腰杆,水库大坝下的三大景石,与梅惠渠遗址,在物质丰盈的前提下,为斜谷添加了人文情趣,当年啃西瓜皮的愣小子,已是腰肥胯圆,围坐一起忆起从前,化作朗朗的笑声,冲谈了数年前的困窘。农民不在拘泥于土地的单一性,山里人推翻了原始笨拙的耕牛作务,微型农业小机械取代了苦力,政府倡议加补贴,农民积极响应,大面积耕地退耕还林,种植了特色农产品,并且每年还能领到国家相应的退耕还林补助款,危房改建,移民搬迁,看病合疗报销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出台,斜谷人日子过得踏实多了,与这条褒斜古栈道一起,感受到了社会的优越性。
   时过境迁,三月里的春风,在斜谷徐徐吹起,沉寂的生灵破土而出,山桃花盛开在坡头,春耕的犁头翻滚着湿润的泥土,劳作之余,脑子活泛些的人,开始思谋赚钱的生意做,小商贩时代,一个小卖部能养活一家人,个体老板成为一种殊荣。那个时候,年轻人嫁娶,也是考察年轻人有手艺没,家里有几间砖瓦房,做生意的更具优势,那陪嫁的自行车,也欢实了好一阵子。
   时光跨越了一个世纪,两千年的斜谷呈现出繁华,琳琅满目的店铺一字排开,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乡间,猕猴桃、大樱桃产业化发展,绿树成荫,复古建筑沿途而上,游人重温起人文古镇与褒斜古栈道的昔日风采。各行业齐发展促进了一方经济,随着斜谷交通工具的便利,庄稼人劳作之余进工厂、去各种行业用工单位上班,务工成了一种生活状态。而我由起初的裁缝铺扩展成小型超市,也做了些食品加工。在临街的人流中,庄稼人开着自己的各种车辆,穿梭在家与远方之间,一栋栋整体排列的小洋楼,现代化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人们开始与城里人相媲美,追赶潮流,享受社会新事物带来的精彩,同时子女教育也被提升为家庭首要投资,就业也开始多样化了,走南闯北的打工族,扛着铺盖卷儿为家乡摇旗呐威。
   2018年的夏天,我已退出自己的店铺多年了,安分于几亩薄田,融入耕作的主流中。斜峪关街道的经济有了新亮点,商品由生活必需品转为休闲用品,揭示了地域优越性,斜谷的人文景点打造,转换为旅游区域,为商家赢回了商机,位于蜀道口的斜峪关,夹道的绿化带,衔接了村落与山涧,湍湍流水,在卵石屯积的石头河滩,碰撞着河水的热怀。物质的丰盈,直接改变了人的心境,在斜峪关的二十多年,由于生活的奔波,我很少正眼斜谷的真容。春天来了,山花沿着斜谷直上白云间,斜谷湖眸子里的纯澈,在风语中暗助秋波,新绿乘风出行,游人在天地间凿开的夹缝里,避开了物欲横流的纠缠,享受着世外悠闲,有些乐不思蜀了。
   当上帝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户。2017年的冬天,一份诊断结果在我手心发烫,噩耗恍如晴天霹雳。年近八旬的父亲,确诊为癌症,这对儿女是份沉重的打击,父亲一生不容易,作为儿女尽力为父亲看病。在长达一月的治疗中,父亲的病得到控制,医院结算了一万七千多治疗费,在结算窗口,我捧着两千多元的支付收据,感慨万千。二十三年前,母亲脑溢血突发送进医院,在昂贵的医疗费压力下,哥哥为了借钱,敲了所有亲戚的门,也没凑齐医疗费用,无奈之下,母亲在最佳治疗期终止了治疗,导致瘫痪了二十年,成了终生的遗憾。相隔二十三年,同一个窗口,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优越感。与此同时,我代父亲填了一份贫困户移民住房协议,这个喜讯令老人开心了好一阵子,不久后,父亲将与一些生活困难家庭,搬进开发区的商品楼,享受社会对弱势群的安置。
   时间是一杆标尺,度量了漫长的四十六年,蜕变的斜谷,田园绿了,猕猴桃在望世界,大樱桃红了,那是斜谷无数力争上游的打拼者,在绿色跑道闪烁出的光芒,绿色丰满了,裹着冰肌玉骨,招摇着斜谷的不俗。斜谷的年轮里,四十六年,瞬息万变的一目目就在昨天,说道着记忆里的阴晴圆缺,那抹记忆捻成一缕乡音时常挂在心头。斜谷在春天的新绿里脱颖而出,一份往日的忧柔寡断,与农耕文化陈列入室,解说着改革四十年的成果。
   春天来了,暖风吹绿了斜谷,葱郁生成一幅丹青图,那山、那水、那人在画里也在画外,绿茵萦绕着山岚,如燎原之火延伸。三月里春风正好,吹绿了斜谷,为千家万户带来了福音。

共 40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若干年前的斜谷,茅草屋顶的枯草抖着风凉,老皂角树在崖头把持着一个村落的入口,老黄牛在槽头咀嚼着日子,山沟沟泛黄的土地苍白如纸,枝丫伸向阳光索要春天。如今的斜谷, 春天来了,暖风吹绿了斜谷,葱郁生成一幅丹青图,那山、那水、那人在画里也在画外,绿茵萦绕着山岚,如燎原之火延伸。三月里春风正好,吹绿了斜谷,为千家万户带来了福音。前后对比两重天,两种日子,两种生活,两种景致,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好政策给斜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令人深思。不禁感慨。文笔朴实清新,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才女妹妹。【编辑秋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2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艺术之音        2019-04-20 00:14:11
  这是一篇很好的散文,既描述了古栈道的过去和作者那第一声哭啼的诞生地的艰难困苦,又阐述了改革开放后斜峪关的变化,以景及人,以人拖景,文字功底深厚,让人读后犹如身临其境,文中描述的捡瓜皮、交公粮等情节感人至深,形容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正是春风吹绿斜谷,是一篇难得的好散文,值得一读。
2 楼        文友:亦清        2019-04-20 06:04:14
  文章把人又带到了几十年前那个缺衣少粮的艰难岁月,艰辛交公粮、万人兴修水利大会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可喜的是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了古道斜谷关,人们富裕了,大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文笔自然流畅,洒脱自如,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