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记忆里的四十年(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记忆里的四十年(散文)


作者:冰雪莲子 布衣,28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93发表时间:2019-04-27 22:44:21
摘要: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还在安静地呼吸,那些曾经的四合院和土墙草房早已不在,只有不多的残垣断壁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诉说着四十年的变化。

【荷塘】记忆里的四十年(散文)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的时候,闭塞的村子里的人们一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
   我八岁多才上小学,每到开学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准进教室。那时候交不起钱就不能上学,但日子不管怎样困难,母亲总会早早地把学费给我们兄妹准备好的。
   我们的村子三面被山绕着,像一个壶,泥巴路在地里田间蔓延,下雨出去必定是满身的泥。村里有三个四合院,土墙青瓦。后来村里人丁越来越兴旺,便有很多人家自己建房搬出去,修房的时候很是热闹,很多人去帮忙修房子,但修的都是土墙草房,所以记忆里草房在老家是非常普遍的。记得好像是熊婶娘家最先修房,虽然也是土墙草房但却是有楼的,很是洋气。但不管是瓦房还是草房,隔两年就得捡瓦补草修缮的,不然夏天会漏雨的。改革开放后父亲外出做小生意,家里的房子没有人去修补,夏天一下雨,屋里就滴水,于是就到处放着桶、盆子接雨,雨滴从高高的屋顶落下在桶里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记得有年夏天大雨,阴沟堵了,雨水就直接灌进屋了,我和妹在屋里开心地踩着水玩,母亲却焦虑不已,后来二爸去挖通了阴沟,水才没有再进屋,祖母和母亲叹息着清理着灌进屋里的水。
   小时候物质是贫乏的,肉是稀有之物。虽然家家养了猪,但除了重要节日或者家里有客人外,平日里是没有肉吃的,所以几个耍得好的小伙伴们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吃肉就会用作业纸裹一些肉与小伙伴一起分享,肉的油浸透了纸,亮亮的,让人很是满足。米饭也是稀罕之物,多数时候是吃红苕、玉米面或者小麦面糊,里面有不多的米,有时也吃面坨坨,加上点猪油、豆瓣和葱花,还算好吃,但属于干货,在缺吃的年代也不可能经常吃的。父亲不喜欢吃粗粮,更不喜欢吃红苕,很多年后说到红苕他还是深恶痛绝,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记得父亲坐在桌子边上看着面前的面糊叹气,然后走开。记得有一次饭还没有煮好,可五妹饿得直哭,只好去邻居三爸家借了一碗米饭给五妹吃,我们家煮好后再还回去。现在谁还在意一碗米饭,可在那个年代一碗米饭真的珍贵。
   父亲外出做生意,隔段时间就会回家,每次回家总会带些糖,母亲总会给邻里的老人、小孩都给一些。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带回家一包奶粉,父亲把奶粉倒在碗里用开水冲之前,我们抓了些干奶粉在嘴里,满口钻,但那个香真的是后来再也没有吃到过的。在外闯荡也见了些世面父亲,挣了些小钱,所以我们家最先有半导体收音机,而这台收音机也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每天我都提前半个多小时守在收音机旁边,准时收听《小喇叭》和《星星火炬》节目,听着那悦耳动听的声音,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后来邻村有人买了一台黑白的电视,邻村的都去看,好比看露天电影一样热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也买回了村里的第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长长的金属线捆在一根长长的竹杆上,成为天线,要不停地转动,寻找最佳的影像和声音效果。每天早早地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吃了晚饭后全村老少都来看。
   1986年姐姐考上了大学,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一时间供孩子上学成了我们村里多数家庭最重要的事。后来我与妹都上了大学,一家人供了三个大学生也在当地传为佳话,到现在很多人说起母亲都觉得她了不起。1987年我小学毕业,父亲用他挣的钱在四合院外的菜地建了新房子了,全村人都来帮忙,很是热闹,二层的砖墙预制板项的楼房。每间屋里都有沙发,堂屋里是真皮的沙发,还有电视柜、茶几等等,父亲还买回了一台很大很大的双卡的录音机。房子修好搬进去的时候是1988年的秋天,很多亲朋好友都来祝贺,诺大的院子摆了很多桌酒席,鞭炮噼噼啪啪放了很久。父亲也成了我们当地响当当的人物,说起他十里八乡都知道的。后来村子里有很多人家也买了电视,也不用再到我们家看电视了,再后来村里的黑白电视都换成大块头的彩电了,现在都是又轻又薄的液晶电视了,那些大家聚在一起看小小的黑白电视的日子只能在记忆里寻了。
   很多年过去了,去乡里的那条泥巴公路已经硬化成了水泥路,干干净净的,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会摔跟头会弄脏衣服了。前两年修成了三米宽的水泥路,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
   四十年过去了,我离开村子也23年了,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那些曾经的四合院和土墙草房早已不在了,到处都是二层小洋楼,这都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村子会越来越美丽,村人的生活会越来越红火!

共 17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七零后,与我是同时代的人,所以文中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能引起我的共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对四十年前的贫穷、落后生活刻骨铭心。那时已有幼儿园,能上幼儿园的孩子算是非常幸运的,有的孩子会因父母交不起学费而失学。而作者兄妹三个能读到大学,与父母的艰辛分不开。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到白米白面、肉是很稀罕的,由于父亲的努力,极大的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给全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人们的蒙昧生活由此改变。再后来,父亲为家修了新房,村里的路也发生了巨变,现在几乎每家人都住上了洋楼,开上了小汽车。今昔对比十分鲜明,忆苦思甜,感慨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言质朴,情感纯真!【编辑:莫道不消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4-27 22:47:13
  读此文,令我也回想起小时候,父亲用一年的工资买了小电视,全院人一起看的情景。过去的岁月难忘记!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4-27 22:50:59
  本文是反映改革开放中国发生巨变的文章,没有过多赞美之词,却用事实说话,令人信服。现在真是家家开汽车呀!以前只说只有外国人能买得起汽车,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4-27 22:51:44
  问好作者,愿多出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