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糍粑味道(散文)

精品 【暗香】糍粑味道(散文)


作者:余牛木 白丁,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91发表时间:2019-04-29 17:58:31


   月光光,照谷场,谷场上,农人忙。今年糯谷收成好,舂成糍粑围圈坐。爹娘一口娃一口,幸幸福福到来年……
   那年中秋节,我赶着饭点降生了。院里长辈和同辈发小常常笑话我是糍粑撑出来的,给我取了一个外号,糍粑娃。
   我出生后不久,一位懂得看相的亲戚来家做客。他抱起我细细看后告诉爸妈一定要好好培养,长大一定会有出息。爸妈记住那位亲戚的话,在兼顾农活的同时靠做挑夫、货郎挣钱供我上学。
   我上小学后,爸妈替院里屠户挑猪腿子肉到镇上送货,做起了挑夫。
   村里到镇上十五公里路大多是狭窄蜿蜒的田埂路,白天不专心走路都容易摔倒。爸妈担心误了农活,每天在凌晨三点左右出发送货。爸妈个头中等、身材瘦小,一人挑一担一百多斤重的猪腿子肉在狭窄的田埂路上行走,全靠一支手电筒照明,吃过不少苦头。
   田埂路弯弯曲曲,箩兜伴随脚步节奏,不听使唤,左晃右摆,行走蹒跚。父亲走在前面,一手拽着前筐绳,一手扯着后筐绳控制平衡,嘴里叼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走着。母亲跟在后面,被箩兜晃得跌跌跄跄的,经常因手电筒的亮光照不到路面而摔倒,腿上淤青不断。
   每年临近春节,城里人备年货需求量大,每天往返三次,送货量超过六百斤。爸妈累得腰酸背痛,依靠白酒和热水擦、敷身子缓解疼痛和疲劳,可从来没见他们抱怨过,啥时候也没因伤痛影响过送货。一家人却难得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这段时间是全家人最苦的日子。
   我上初中后,父亲走街串乡售卖香烟、零食、针线等小百货,做起了货郞。
   “买烟、买芝麻饼哦……。”父亲背着一个大背兜,拖着一根打狗棍,戴着一顶草帽,挂着一个水壶,一个一个院子吆喝。农村狗多,有时追着几里路不肯走,有时咬着棍子死活不放口,掀起乡村狗吠、人斥的短暂热闹。
   父亲出门前要细算每个烟客的买烟时间和头天的售卖区域,再规划行走路线,计划适量货源,以减轻返程负担。父亲每天早上6点左右出发,晚上7点左右回家,只吃两餐,从不带午饭,中途饿了吃饼充饥,以至到现在肠胃不好。
   父亲凭借着农家人的坚毅,每天背着四十多斤重的货物出去售卖,走上几十甚至上百里路,从早到晚,从月到年,肩着太阳月亮,顶着风雨雷电,一步一步丈量了十里八乡的每一个村庄和每一条路,一点一点改变生活的际遇。
   那时,生活虽然艰辛,一家人却像杵如泥的糍粑紧紧黏在一起,其乐融融。父亲总会隔三岔五给我们留出几个芝麻饼、几根麻花解馋。我们平时没有什么零花钱,这对于我们来说算得上最美味的零食。那味道穿过时光的帷幕抵达舌尖,至今令人沉醉。
   每年中秋节,爸妈都会特别讲究,按照传统方式在头天晚上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温开水泡上一整晚,第二天捞出滤干水后装入木甑内用猛火、文火煮熟蒸透,然后倒入石舀杵如泥,再用热的帕子搭盖好。上桌前揪成一小团一小团的放在碗里,洒上白糖和自家石磨磨的炒黄豆面,轻嚼于口中,丝滑香甜,让人回味遐想。晩上,全家人围坐在打谷场上沐浴着月光,吃着经济实惠的芝麻馅月饼,满院溢满幸福的芳香。
   我参加工作后,接爸妈到城里来一起生活,但他们闲不住,经常回乡下种粮栽菜,然后大背兜细背兜的往城里送米送菜。除了保证自家吃外,富裕出来的便拿到小区旁的农贸市场上去卖了补贴家用,替我减轻负担。
   每到中秋节,全家人一分为二的两地忙碌。爸妈提前两天回到老家,乐此不疲地用老办法打上一石舀纯糯米糍粑,装入保温桶,然后叫上姐一家人开车到城里过节。我则留在城里准备好一桌酒菜,等待老家的第一道主菜到位。打开桶盖热气腾腾,整个屋子香气四溢,糍香弥漫。吃着丝滑香甜的糍粑,看着年年辛苦折腾却不亦乐乎的爸妈,我心疼地说:“这些城里不都有吗?”爸妈说:“我们老了,打糍粑打一次少一次……。”岁月穿不透农家人的故事寓言,一副营养不良的瘦小个子、一张黝黑的脸、一双青筋暴露的手把爸妈刻出岁月沧桑,让我伤感悲凉。
   后来,随着生活重心转移、工作忙碌和压力增大,我与爸妈拉家常的时间少了,说话的语气夹杂着工作与生活的情绪,似凉后的糍粑生硬无味。爸妈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和拘谨,每次吃饭都不肯主动夹菜。着急、担忧让我的说话方式和语气缺乏软糯的情感,自以为好意的劝菜却让时间发酵成一栅围栏,拉远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家里变得越来越安静。
   我意识到自己的态度给了爸妈不安的情绪,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他们安慰我说:“自己的娃,养了几十年,个性自己了解。你在外面压力大,受的委曲多,我们怎么会怪你,别想那么多。”爸妈的理解和包容,让我不知不觉中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把最差的情绪都给了他们。
   前年中秋节,姐与我闲聊时透露,母亲说糍粑娃变了,似透过水的糍粑,皮硬硌牙没味道。“细思极伤蓦回首,此时有子不如无。我们只有这辈子,没有下辈子,好好活在当下,别伤了宽容你的人。”姐非常严肃的告诫我。
   那天,我特意请求姐留下吃了晚饭再走。饭桌上,我给爸妈敬酒时提出以后每年中秋节直接回老家打糍粑过中秋的想法。他们疑惑的看着我,也不说话。
   姐赶紧接过话茬说道:“城里买的糍粑比不上自家打的糍粑细腻香糯。老家打的糍粑一米一粒,一杆一棍,实实在在,不含半点虚假成份。若是再洒上一点白糖和自家石磨磨的炒黄豆面,想想都会流口水。咱们两家人一个不少的直接回老家打糍粑过中秋,晒月亮吃月饼,爸妈也不用再辛苦折腾了。”爸妈听完姐溢满幸福味的话,脸上挂出久违的笑容。
   我们喝完酒。母亲将中午剩下的糍粑放回蒸锅中用猛火蒸透,端上桌来,热气腾腾,糍香四溢,洒上白糖和自家石磨磨的炒黄豆面,咬在嘴里细细的密密的丝滑香甜,仿佛找回了被情绪洪流无声卷走的快乐时光。
   你养我辛苦,我陪你幸福。趁时光正好,趁父母健在,余生陪爸妈用老办法打上一石舀糍粑,洒上孝顺和陪伴,让爸妈吃出糍粑味来,留住亲情、守住快乐。

共 23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打糍粑是中秋节的传统,而“我”却在这天出生了,长辈们给“我”取了‘糍粑娃’这个小名。由于有一位懂得看相的亲戚说了长大后的“我”会出息。父母当挑夫,做货郎挣钱供“我”上学。凌晨三点就挑着一百多斤的猪肉,走在狭小的田埂路上,跌跌撞撞把肉送到十五公里外的镇上送货,受过伤,很是辛苦。读初中时,父亲走街串巷,早出晚归。小时候嘴馋的“我”没有零花钱,可是父亲总会做糍粑,拧麻花,做芝麻饼给“我”解馋。长大后,工作了,城里的糍粑没有父母自己打的好吃,工作繁忙,压力大,让“我”忘却了对父母的这份爱。让“我”愧疚了,“我”决定每年的中秋节回老家打糍粑。文章语言细腻,情感真挚,糍粑的紧粘性就像把家人紧紧的粘在一起,这是爱,最纯真的爱。文中的这段话,“岁月穿不透农家人的故事寓言,一副营养不良的瘦小个子、一张黝黑的脸、一双青筋暴露的手把爸妈刻出岁月沧桑,让我伤感悲凉。”也让我深感愧疚。让繁忙的工作中,能多花时间陪伴我们长大的父母吧。问候作者,期待再次来稿暗香,祝创作愉快,祝安,推荐佳作!【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01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19-04-29 17:59:15
  问候作者,期待再次来稿暗香,推荐阅读!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余牛木        2019-04-29 18:49:55
  感谢编辑老师。
2 楼        文友:东真        2019-04-30 13:37:10
  软糯甜香的糍粑带给作者的不仅是亲情,反省,更是感恩和成长,虽然从未亲历过制作糍粑,更没有亲口品尝过那种最地道,古朴的风味,但是在作者的笔端我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感,拜读了!期待更优秀的作品和更优秀的你!
回复2 楼        文友:余牛木        2019-04-30 16:56:15
  感谢您的关注,力争写出更好的作品!
3 楼        文友:易辞        2019-05-01 22:53:34
  祝贺老师,首获精品文!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3 楼        文友:余牛木        2019-05-05 17:58:36
  谢谢关注!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9-05-02 11:36:04
  祝贺精品。欢迎添加我的QQ号445361779 ,一起交流
樱水寒
5 楼        文友:樱水寒        2019-05-02 11:39:12
  这个可以做微信,老师愿意的话加我QQ号详谈!
樱水寒
回复5 楼        文友:余牛木        2019-05-05 17:59:04
  向您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