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思母校历程 感师恩校泽(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思母校历程 感师恩校泽(散文)


作者:张荣仁 布衣,17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0发表时间:2019-05-01 20:57:54
摘要:回顾在校庆期间厦门大学往事,同窗情,师生情,源于“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

思母校历程感师恩校泽
   ——76级哲学系政治理论
   班座谈会侧记
  
   翻开厦门大学《哲学集刊》历年毕业生名录,豁然映入眼前1976级政治理论班(社来社去),社来社去在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之前特定的办学形式,它是这段特定的历史产物,我们哲学系全班有56位同学,在厦门大学求学期间,它和中文系群众文艺创作专业社来社去试点班,生物系的社来社去植保专业社来社去班一样,它是我们人生旅程的起点,有幸在厦门大学渡过人生最好的时光,得到老师的栽培,在这里受到校主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滋养……
   2016年4月6日,那天,我们全班20多位同学,从各自地方,离开母校38年重聚在厦大人文学院南光—320会议室,召开别具生面的座谈会,参加庆祝厦大母校95华诞,暨76年哲学系“社来社去”政治理论班座谈会,座谈会由林法良同学主持。
   座谈会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炳华致辞欢迎,哲学系主任曹志平介绍了哲学系的发展情况。
   该班原任课教师,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吴萱恭教授,原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洪成得教授,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参加座谈会,并分别发言。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王瑛慧,哲学系主任副主任曹剑波教授、欧阳锋教授、哲学系行政秘书符苹老师,哲学系学生代表,本班20多位同学,38年厦大重聚首,师生欢聚一堂,回顾母校业绩,缅怀先师恩泽,共庆厦大95华诞。
   绵绵的思绪,带回到38年前在厦大理论班求学期间,是母校给予我们成长的力量,大家对母校依依眷恋,那时有我们对青春岁月的无悔追求,有对同窗好友的无尽牵挂。曾记否?美丽厦门大学,在上玄场操场上,有我们运动的脚步,钟鼓山隧道(那时人防洞清理土石渣)有我们劳动的欢歌,五老峰树荫下有我们朗朗读书声,胡里山炮台附近的“海防哨”站岗,有我们“飒爽英姿”身影,厦门大学原职工食堂的二楼(理论班)宿舍的灯光,同学们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校歌“知无央,爱无疆”,意思知识没有中心,要多学,在耳边回响。如此一一说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谈母校变化,畅怀工作心得。如:赖丁荣一家门“四厦大”即岳父、本人、儿子、媳妇;林国元两次厦大深造母校的法律公正情怀,吴亚松感师恩校泽,张荣仁宣读了詹石窗同学(曾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主任),因他受国家外交部和国家宗教局委派,将出访奥地利参加国际《道德经》论坛,没能期参加本班座谈会,从遥远的北京发来贺信:
   詹石窗贺信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
   1976级政治理论班同学们:
   值此母校95华诞庆典之际,本院1976级政治理论班同学相约返校,作为本班的一员我感到十分高兴,本人因受国家外交部和国家教育局委派,将出访奥地利参加国际《道德经》论坛,无法返校参加庆典,特此信祝贺母校95华诞。
   40年前,我有幸与班上同学一起,走进厦门大学学习,得到老师栽培,临毕业之际,我和荣仁等同学申请参加1978年高考,得到校长批准,当年9月,我如愿以偿,再度走进厦门大学,经过四年学习,我告别了母校,到三明市干校工作,后又两度入蜀(四川),授受研究生教育,并获博士学位,1998年9月我回厦门大学任教,达十年之久,我这一生三进厦门大学,在这里我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之滋养,厦门大学培养了我,这恩情我牢记在心,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尤其珍惜与政治理论班全体同学在一起的那一年时光,因为那是我学生生涯的起点。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过老甲之年。此时此刻,我更加怀念母校,怀念栽培我成长的老师,怀念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祝母校永远朝气蓬勃,祝老师同学节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詹石窗写于北京
   2016年4月5日
   他写道:厦门大学是塑造人生的起点,我在这里收获了知识和成长,厦门大学是赋予了我施展抱负的舞台,我在这里收获事业与幸福。我们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在各自己工作岗位上,融入当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积极贡献,以不平凡的业绩报答母校厦大栽培。
   母校开放、民主、包容的文化,激发我们奋进,给予我们的鼓励,有这几件事萦绕于心中难于忘怀,那个时代的日子里,“社来社去”政治理论班,我们农村的户口转至厦门大学,毕业后哪里来回哪里去,跟普通班不一样,毕业就国家统招统配,我们这些社来社去毕业后还得转至原农村,那时城乡三大差别大,居然到厦大求学,毕业后还没有实现“农民”至“居民”靓丽的转身。因而,在厦大求学的期间,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这个班,1978年7月即将毕业,找工作,在前途上面临徘徊,惆怅、渺茫的时候。当时有人提出回去参加高考,詹石窗、张荣仁、吴亚松、周志达等4位同学正式递交申请书给哲学系,要求提前毕业回去报考1978年高考。这件事,恩师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当时任我们班辅导员,时任哲学系主任邹永贤、书记罗芬,特事特办,立说立行,及时把情况反映厦大党委及组织,经批准,果然同意获批,我们4位参加1978年7月的全国高考,只有詹石窗有緣上了厦大录取线,又回到哲学系,开始了四年的学习生活。这次高考的落选,经历也是一种磨练。1978年7月我们拿着厦大组织介绍信,记得介绍信写着:××县教育局,××同学,在我校学习期满,准予毕业,请于接受安排。这样,我就和大家一样到中学任民师,担任政治课教学。领着每月26元工资。
   1980年,福建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社来社去”毕业生分配问题》的请示报告。通过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社来社去”各类毕业生,经组织考试,我们理论班考试分为两项:到原厦大考专业课为: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福建省人事厅出卷考:中文写作、政治理论两科,总共5科,我们班参加这次录用考试,成绩达到录取线,大部分转为正式教师,终于解决后顾之忧。他们成了学校骨干,有的转行,当干部,尔后,大多成了县、乡科级干部,或成为当地市、县领导。
   回想这点点滴滴时光,这几件事记忆犹新。母校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与厚爱,铭记心中。开放、民主、包容的风气陶冶、哺育我们健康成长。它将成为厦大哲学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
   会后,厦大领导和院系领导同大家合影留念。76级社来社去政治理论班赠送给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纪念品为:全国剪纸艺术大师高小萍制作的“再创辉煌”,祝贺母校厦门大学95华诞!祝贺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走进世界,迈向一流。
  
  

共 26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已是白发秋霜。38年后重回母校,师生再相聚,居多感慨,几多惆怅,几多无奈,几多欢欣鼓舞,回首往事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满腔热血,满腹壮志豪情,看当下,各奔西东,同学们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祝愿母校厦门大学95华诞!祝贺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走进世界,迈向一流!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张荣仁老师。祝福文思泉涌,合家欢好!【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荣仁        2019-05-02 08:21:40
  感谢社长的雅评,愿厦门大学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越办越好!
2 楼        文友:张荣仁        2019-05-03 06:52:36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是让人不想离开的地方,怀想那年毕业季我刚满23岁,一晃就老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