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乡土(散文)

精品 【柳岸】乡土(散文)


作者:一苇清寒 童生,52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9发表时间:2019-05-09 06:21:48
摘要:我是故乡山风吹散的一粒种子,儿时那一身拍打不下来的黄土,现在却化成了一抹乡愁。


   一
   人是有根的,我一直这样认为。就像一棵树,扎根于苍茫的大地,而人的根则深埋于乡土之中。或许“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在乡村,一个人的故事,往往是从一抔泥土开始的,也是从一抔泥土结束的。一个人,打娘胎里出来,便落在了用泥土垒起的土炕上,而后便会在泥土里摸爬打滚一辈子,到后来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只需一抔黄土掩埋尸骨即可。常说一切都是虚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我觉得最真的拥有莫过于这一把黄土,生死陪伴。
   就拿我来说吧,一睁开眼睛,全是乡土的颜色,也就是黄土地的颜色。房子是泥土的颜色,灶台是泥土的颜色,院落是泥土的颜色,西北风刮起,天空也成了泥土的颜色,山下的河流从来不是清澈见底,而是裹挟着黄泥从羊肠子一般的马华沟里呼啸而去,我甚至觉得连母亲都是泥土的颜色,土里土气。我知道万物都离不开泥土,我亦如野草一般。有一段时间,我开始憎恶这种颜色的,这种无条件的“馈赠”,使我一度地想逃离这片土地。
   等我开始记事了,母亲则时不时地对我说:“你是吃土长大的。”就好像是一种告诫,深怕我忘掉什么似的。我分明是吸你的乳汁,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怎能说是吃土了,甚是不解。后来我在书里遇到了“乡土”这两个字,再后来,我离开了乡土,遂了我儿时的愿,成为一位他乡客时,才慢慢地明白,母亲对我这样的启蒙,于她,意义重大。她既想让我走出这片“受苦”之地,去光宗耀祖,在此期间,或许她根本没有想过再让我衣锦还乡吧?可她又怕我越走越远,忘了这一抔黄土而失去了根,就像一棵浮萍,飘摇在虚幻的混流之中,流浪于人世。
    
   二
   现在,迫于生计,每年回乡的次数是少之甚少。常在钢筋混泥土,灯红酒绿里穿行的我,对那曾经厌恶至极的泥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牵挂,每每回家,总想在它的沟沟壑壑,条梁小道上走走,山风吹过,夹杂着泥土的味道,野鸡在梯田边上鸣叫几声后,又跑进庄稼地里开始祸害庄稼,有时也会惊起一只野兔,从身边惊慌逃过,对面山坡上的牧羊人,对着一只总想出头的馋羊骂骂咧咧,一群鸽子从头顶上飞过,绕了一圈后又飞回来,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亲切的。于时于地,我的心里才会平静些许,踏实很多,而少了烦躁。
   沿着乡村蜿蜒曲折的阡陌行走,来到我家的田间地头,母亲正挽着裤腿,光着脚板从田垄上走过,从这头到那头,再从那头到这头,来来回回,感觉泥土瞬间沾上了母亲的皮肤,有了温度,也有了母亲的气息,恍惚间,泥土好像在呼唤我的乳名,就像儿时,母亲每个傍晚都会站在家门口,唤我回家一样,一声一声,直到听见我的声音,看见我的身形,她才转身进门。
   母亲仔仔细细的锄过每一寸泥土,小心翼翼的扶起每一株玉米苗,这时泥土看起来也没有了先前的脏乱,立即显得整齐划一,阳光一粒一粒的落在土地上,一缕山风缓缓的经过那里,泥土干净的脸庞就生动起来。思绪像一条线,将我拉回过去,调皮的我白天很少进门,总是在野外疯玩,等到傍晚回家的时候,衣服已没有衣服的颜色,脸上只能看见两只黑乎乎的眼睛,灰头土脸的,看的母亲忍不住会笑,故作生气骂骂咧咧的将我摁在洗脸盆旁,开始洗漱。
   生在乡村的母亲,没有念过书,不知道怎么来形容这块土地,更不会拐弯抹角的修饰它,但比起那些苍白无力的修辞,母亲做的,就是把它装在心里,让这块土地成为紧贴心灵的事物。每一寸泥土,她都会精心打理,就像对待自己亲生骨肉一样,泥土也因这一特质而美丽灵动。年复一年,每当我想起并提及乡土,光脚的母亲就会出现在眼前,就像一个经年的梦境,她一直都在田间,始终都在忙碌,母亲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从没想过要离我而去。
  
   三
   陈寅恪在《忆故居》一诗中写道:“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并没有那么的浓厚,对于某些人来说,乡土仅仅就是一个名词而已,在外漂泊,久而久之,他乡也就成了故乡,而故乡竟成了他乡。可祖父辈们就不同了,他们离不开乡土,乡土也离不开他们,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刨挖了一辈子,到后来他们也想成为这块土地的一部分。
   三奶奶在黄土地里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前些年间,远在新疆的五叔想尽一份孝心,就接了过去,可是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三奶奶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最后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各大医院都看了,就是不见好转,五叔没有办法,也不想让三奶奶魂落他乡,一路上挂着吊针送了回来。穿了寿衣的三奶奶在老家的土炕上睡了大半个月,老家人是轮流看护,可是最后三奶奶病情慢慢好转,尽管不如以前离家时的硬朗,但也能下床走动,日常生活也能自理,偶尔也会下地干些轻巧的活,给三叔三婶帮帮忙,田野间也能听见三奶奶喊骂鸟儿的声音了。
   对于三奶奶的事,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我也没有深究过,但我知道,乡土在某一层面上就是一种粮食,可以喂养我们的生命。
   常听村里的长辈们说,这个人啊,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越老你会越发地留恋故土,越发地不想离开乡土。人还在世,但时常你会听到他们指着村里的某一块地说:“我死了,就把我埋到那块地里。”他们不懂什么叫落叶归根,他们也不怕生老病死,但他们懂得人死了要进自家的祖坟,怕的是异地他乡,怕的是没能寻根问祖。听得多了,见得多了,我对乡土的感情也就浓厚了,每次离家,面对这片土地,总想感慨几句,有时抑制不住,甚至会哽咽。曾偷偷地问过自己,刚刚三十而立的我怎么会这样,但终究没能得到答案。
    
   四
   记得贾平凹在书里曾这样描述过我的家乡:在这片土地上竟然有人生存,真是一个奇迹。黄土坡是贫瘠了些,但黄土地上住着一群有信仰的人,他们的信仰就是苍生天会眷顾这片土地,所以他们靠天吃饭;他们的信仰就是这片土地能够养育他们,养育他们的子孙后代,所以他们从未嫌弃过这块土地,更别说是离开了。那一个个鼓起的山坡,就像是饱含乳汁的乳房,养育了我一辈又一辈可亲可敬的乡里人。一粒粒的种子种进去,变成了一茬茬的庄稼,是收了又种;可一辈一辈的先人种进去,无论孝子们哭得多么伤心欲绝,无论这一年多么风调雨顺,终究没有长出来,只留下一个一个的小土包,不知何年何月会被岁月抹平。
   是的,乡土里是种不出先人,但是乡下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从远古到今天,人类迁移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不管是因为战争,亦或是生计,但是有多少人远离故土,就有多少人追根溯源,无论走多远,人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到乡土,比方说,有些人在临终之时,会跟家里人千叮咛万嘱咐,让后人把自己的骨灰埋在或着是撒在故乡的土地上,让自己魂归故里,安息九泉之下。
   乡土是母性的,它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命,不分生命的贫贱与卑微,哪怕是一株野草的种子,只要是经过乡土一个经年的温暖,便也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乡土是简单的,它不会奢求你什么,就像母亲为我苦其一生,从没有想过要从我身上得到什么一样;乡土更是仁慈的,它不会计较一个游子的离别,无论多远多久,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来,它都是你避风的港湾,它都会永世安慰你的骨殖与灵魂。
   总之,水不能无源,人不能无根。我是故乡山风吹散的一粒种子,但我心里永远装着一把黄土,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在这一把黄土上生根发芽,待到枯萎凋落时,更没有一丝的风,慢慢摇曳到这把黄土之上,最后安安静静地睡去。
   有人说,离开故乡又回到故乡的人是诗人,回到故乡又离开故乡的人是游子。我是归乡又离乡,一次又一次,只是儿时那一身拍打不下来的黄土,现在却化成了一抹乡愁。

共 30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写乡土思根之作,富于新意,情暖文从,值得一读。一个生于西北黄土地的作者,对乡土有着复杂的感情的人,写乡土,味儿就醇厚,感悟也就颇深。一个人的故事从一抔黄土始,一个人的死终于黄土,黄土伴随始终。这种朴素才是作者将笔端触及乡土这个古老话题的始因。作者的故乡印象就是黄土的颜色,房子、灶台、院落,甚至天空、河流、母亲、万物,都是染着黄土的颜色。因此作者对“乡土”两个字有了特别的理解和感悟。乡土的本色,让作者时不时回家,每当看见那些乡土里的风物,浮躁的心就安顿了下来。作者的老乡对死亡的理解那么从容,也来自对黄土的依恋,生于黄土,埋在黄土,以此为荣,不是感慨。作者对乡土的理解很深刻:是母性的,是简单的,是仁慈的。作者尽管已经远离了乡土,走进城市的喧嚣,但还是愿意继续做着乡土的诗人,歌咏黄土情。文章对乡土的理解深刻,给人热爱的熏染,值得反复揣读。写乡土,有描摹有记叙,也有议论和感悟,难得融为一体,文章显得十分丰满。深情于乡土,才可以捧出这样的精彩之作。文章思维思路缜密,围绕乡土做了合理的阐释与挖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文字从笔端流出,实为心声,我相信,作者是对乡土有了几番萦怀之后才如此汩汩涌出庄严诗意的文字,所以深刻所以动人。留住乡愁,把乡愁再送给乡土,如此往复,才是我们文字的作用。推荐赏读,感受作者的乡土之情吧。【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51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5-09 06:23:06
  一抔黄土,一腔深情。请欣赏精彩乡土散文。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继续,问候作者夏祺!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5-09 20:56:25
  谢老师编按,遥祝文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5-09 09:02:21
  故乡今夜思千里,掬得黄土暂别离。难忘乡土情,不舍乡土味。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9-05-09 13:33:15
  乡土是什么?一代人有着有别另一代人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慢慢的成为下一代人永远读不懂的字。今天笔下的每一抹乡愁,都是日后永远无法复制的情怀。
回复3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5-09 20:58:28
  谢谢老师留墨,遥祝文安!!!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5-10 10:17:22
  精彩散文,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