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弄斧记(散文)

精品 【流年】弄斧记(散文)


作者:江少宾 秀才,2579.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70发表时间:2019-05-16 14:47:45


   在牌楼的手工艺人当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其实并不是剃头的胡福(详见《剃头,剃头》),而是唐木匠。当笑眯眯的唐木匠拎着寒光闪闪的斧子出现在村口时,孩子们就知道,他们又能吃到肥得冒油的红烧肉了。在牌楼,肥得冒油的红烧肉只出现于两个特定的时间段,一个是逢年过节,另一个,就是谁家请来了久负盛名的唐木匠。唐木匠的饭量并不大,也不好喝酒,却偏偏爱吃红烧肉,他能够天天吃,顿顿吃,百吃不厌。红烧肉切成鸡蛋大,唐木匠一口包下去,眯起双眼嚼,嘴角很快渗出一汪油。此时的唐木匠,像极了一个大口吃肉的活菩萨。
   肉香扑鼻。唐木匠的咀嚼成了肉香的催化剂,唐木匠的口腔成了肉香的加工厂。孩子们远远近近地站着,响亮地咽着唾沫。女人心疼孩子,折到灶屋,从灶台上温水的井罐里端出一盏小平碗。两块半肥半瘦的红烧肉埋在碗底,抖动着闪亮的油光。这是唐木匠带给孩子们的口福。他的到来,意味着小村牌楼迎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
   牌楼出过不少木匠,但唐木匠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县域内外、十里八乡的老人都知道牌楼有个会做寿材的唐木匠。唐木匠打造的寿材严丝合缝,浑然天成,连一根榫头都看不出来,整具寿材,活像一件用磨具锻压出来的完整的艺术品。唐木匠知道自己的手艺,也格外爱惜自己的名声,仅我们一个村,想拜他为师的年轻人就排成了一条长龙。在那些走村串巷的日子里,唐木匠给自己定下了一套近乎严苛的择徒标准。家长带孩子来,唐木匠总是笑眯眯的,他既不问年龄,也不问读过几年书,而是笑眯眯地递上一把锃亮的斧子。唐木匠家有一个专门的杂物间,里面码着一大堆残缺的木凳子,唐木匠让来拜师的年轻人选择其中的一条,自己加工。年轻人愣住了,久久不敢动手,不知道唐木匠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也有本村本族的“初生牛犊”拎起了斧子,但几板斧砍下来,唐木匠就摇了摇头。失望的年轻人依旧不明所以,想追问其中的缘由,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家长都知道,唐木匠一旦摇头,孩子他就不会再收了。任你如何哀求,他只是笑,环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肯松口。几个回合扯下来,大家也就明白了唐木匠的规矩,带来的“拜师礼”,出门的时候再原样拎走。在牌楼,拜师礼是固定的“老三样”:两瓶高粱大曲,两条“红塔山”或“阿诗玛”,两条怀宁贡糕。除了这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有拜师心切的家长,投唐木匠所好,再额外配上两斤厚墩墩的五花肉。这额外配上的部分,自然不好再拎走,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拎走便伤感情了。不过是两斤五花肉。唐木匠也时常佯装不知,他笑眯眯地,不停地作揖,和风细雨地将家长送到大门口。
   凡事都有例外。葛维茂,我的初中同学,中考失利后想投到唐木匠的门下,为此他勤学苦练了一个暑假,终于练得有些样子了,便让老父亲领着,信心满满地去找唐木匠。胜劵在握的葛维茂迫不及待地跨进唐木匠的杂物间,当他甩开膀子,准备用自己携带的斧子加工板凳时,唐木匠突然抓住了他的右手。经过一个暑假的苦练,葛维茂的手心生满了一层新鲜的茧。唐木匠摸着葛维茂手心里的茧,笑眯眯地问,“谁教你的?”葛维茂哪敢开口啊,他汗如雨下,茫然无措地转动着自己的右手。葛维茂的老父亲根本没有料到这样的变故,他还没来得及解释呢,唐木匠就将他客客气气地请出了杂物间。唐木匠这一请,结果显而易见了,心知肚明的老人满脸都是懊恼。
   自作聪明的葛维茂却不甘于这样的结果,当他看清唐木匠的意图,而自己的老父亲也准备放弃时,他忽然忍不住悲从中来。唐木匠见惯了这样的阵势,他不仅没有松口,反倒很直白地拒绝了葛维茂。葛维茂一把鼻涕一把泪,最后干脆跪倒在大门口。在牌楼,当门下跪是最重的礼节了,唐木匠显然没有料到。唐木匠摸着葛维茂的大脑袋,说,“伢啦,你干嘛要吃这碗饭呢?!”唐木匠话里有话,葛维茂的老父亲立即就懂了,他堆着一脸笑,说,“这碗饭好,这碗饭好,还要靠你赏饭呢!”
   赏饭,就是跟着师傅当学徒。唐木匠破例给了葛维茂三个月的“实习期”。那三个月,葛维茂学得诚心诚意,他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即便是闲下来的阴雨天,他也会候在唐木匠的杂物间,帮忙做一些农活,或者其他的家务事。三个月之后,当葛维茂的老父亲再次登门,准备让葛维茂正式拜师时,唐木匠又一次迟疑了。人心都是肉做的。那三个月,葛维茂的一点一滴,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最终,唐木匠还是狠了狠心。他恭恭敬敬地给葛维茂的老父亲递了一支烟,站了起来,说,“葛老啊,你家伢聪明,应该去捉笔的啊……”唐木匠说得语重心长,葛维茂的老父亲却始料未及,他呛住了,像挨了一记来路不明的闷棍,久久回不过神来。老人欲言又止,红着一张老脸,眼里满是哀求。磨蹭到最后,父子俩只好一言不发地拎着拜师礼,无地自容地走了。
   先收而后拒的唐木匠,彻底切断了葛维茂拜师学艺的道路。葛维茂的“拜师事件”妇孺皆知,但唐木匠先收而后拒的真正原因,其他人却并不知道。问题就在这里,在唐木匠拒收葛维茂之后,其他的师傅自然也不愿意再收。在四处碰壁之后,迫不得已的葛维茂干脆换上了一身木匠的行头,他以唐木匠的高徒自居,登门毛遂自荐,比如给三只脚的残板凳打一只脚,给老掉牙的椅子接一个高矮适中的靠背;再比如修一扇陈旧的木门,组装一扇面目模糊的橱柜……乡下人过日子,少不了这些修修补补,而出道多年的木匠又看不上这些。靠着这些小而不言的生意,那些年,穿村走户的葛维茂,俨然一个像模像样的木匠,抽百家烟,吃百家饭。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并没能维持多久,葛维茂虽然聪明绝顶,毕竟只学到了一点皮毛,更何况,在公开场合,唐木匠从来没有认过这个“高徒”。当葛维茂娶妻生子之后,他只好万般无奈地收起了斧子,因为,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小生意,根本无法养家糊口。
   每一个木匠都有一把随身携带的斧子,当一个木匠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斧子束之高阁时,就意味着他要告别木匠这一行了。对于一个吃惯了百家饭的手艺人来说,这是一个痛心疾首的仪式,既愧对父母,也愧对祖师。
   尊师重道,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优良传统。民间供奉祖宗牌位,正户题名为“天地君亲师”,“师道”系五尊之一,各行各业都有供奉祖师爷的习俗。木匠业的祖师爷是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鲁国公族之后,姬姓,公输氏,名班,又称公输子、班输、鲁般。鲁班出生于工匠世家,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能,在土木、机械和手工工艺等方面都有所发明。尤为难得的是,鲁班接受了墨子的思想,放弃创制云梯等战争武器,转而致力于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据说有一次登山,鲁班的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了,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的两边排列着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发明了伐木的锯子。不少古籍记载,木匠使用的很多木工器械都是鲁班发明的,比如曲尺就叫“鲁班尺”,又如墨斗、锯子、刨子、凿子等。正是鲁班的这些发明,将木匠从原始而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得木工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在多年的社会变革与分化里,作为一个工种的“木匠”渐渐成了乡下人的专利。其实不单单是木匠,瓦匠、漆工、铁匠、弹棉花的……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人都来自于农村,并渐渐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社会阶层,和庄稼人的界限非常分明。这些手艺人几乎不再下地干农活,他们常年穿村走户,浑身上下清清爽爽。即便是在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乡下孩子上大学比登天还难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让名落孙山的孩子学一门手艺,依旧是许多家长退而求其次的梦想。葛维茂几乎已经实现了父亲的梦想,但唐木匠让一个家庭的梦想变成了肥皂泡,昙花一现之后,是切齿的仇恨与锥心的失望。自此之后,葛维茂仿佛变了一个人,他沉默寡言地忙碌在田间地头,碰到唐木匠,既不招呼,也不回避,形同陌路。
   葛维茂拜师事件及其随后的遭遇,让唐木匠的名声达成了顶点。他严苛的择徒标准几乎成了一个传奇,在将近四十年的木匠生涯里,唐木匠只收了九个徒弟,其中还包括本房的两个侄子。
   唐木匠对自己的侄子有没有破例?这个实在不好说,其间传言甚多,版本也不少。唐木匠里里外外共有七个侄子,除了这两个学木匠之外,还有两个学了瓦匠,另外三个都没有学艺,认得几个字之后,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牌楼。新世纪以降,牌楼的年轻人大多选择了这条路,他们宁愿在风雨里闯荡,也不愿意和祖祖辈辈们一样,守着一栋老屋几亩薄田,经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一代人的决绝,使牌楼成了一座空村,留下来的,除了日薄西山的病患,便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留守,意味着向死而生,意味着大地上的这一座村庄还没有彻底寂灭。在向死而生的寂寞岁月里,牌楼的老人格外看重自己的身后事,他们只要稍稍上了点年纪,就要给自己准备寿材了。寿材就是棺材。“棺”字总归不中听,粘着晦气,牌楼的老人于是发明了一个指向明确的好词:“大屋”。既然是避讳,打寿材也不好再说“打寿材”了,得说是“圆材”。圆,圆满、团圆。这个“圆”字,相当于盖棺定论了,奠定了老人一生的功德。晦气消失了,喜气取而代之。“大”和“圆”,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字,寄托着老人们的智慧与心思。
   在牌楼,圆材是件喜事和大事。老人们生儿育女忙了一辈子,最后一件要忙的,就是给自己打一个“大屋”。打大屋,自然要请唐木匠亲自出手,也只有唐木匠亲自打造的大屋,老人们才能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一生的功德终于圆满了。因此,每到农闲,腊月和正月,唐木匠从不接牌楼之外的生意。那几个月,唐木匠领着两个徒弟起早贪黑地赶工,一家一家地轮着,整个牌楼,似乎每一天都在过节,村头村尾都弥漫着红烧肉的香气。
   老人圆材,乡亲们照例是要送礼的。这是积德行善的寿礼,必不可少的,除非是几百年的世仇,不然谁都抹不开这个面子。事实上,也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礼尚往来,送礼的高兴,收礼的也开心,这是小村牌楼沿袭已久的传统,小村牌楼也因为这个传统,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等到大功终于告成,唐木匠师徒收工那天,圆材的老人一早就要忙活流水席,流水席的规模和档次都不逊于婚丧嫁娶。圆材之夜的流水席既是答谢,也是分享,家家户户都要来人,刚走路的孩子都要坐稳一个位置。老人们忙活了一生,牌楼人要雨露均沾他的福气。流水席上的唐木匠笑眯眯地坐在正中央,他一面如狼似虎地吞咽着红烧肉,一面心不在焉地应付着各种奉承。
   这一场场热闹的喜宴,只有葛维茂始终躲得远远的。他也送礼,也高兴,但他从来不参加流水席。流水席上人来人往,葛维茂的老父亲总是偏安一隅,愁眉不展。也难怪,环顾身边的老人,比自己年纪大比自己年纪小的,一个个都圆材了,只有他自己,因为儿子的拜师事件颜面尽失,迟迟不愿意再请唐木匠。早该准备的大屋于是一拖再拖,直到突然一病不起,骤然撒手人寰,连一句囫囵话也没有留下。猝不及防的巨大变故让葛维茂束手无策,没有大屋,如何安葬?更要命的是,老人离世时正值酷夏,临时打造已经来不及了,葛维茂只好连夜赶往县城,拉回一具成品的寿材。成品的寿材像那些骨质疏松的老人,看上去轻飘飘的,大料不完整,颜色也不正。葛维茂干过木匠,当然知道其中的究竟,但知道也没有办法,事已至此,舍此无他。不能在唐木匠打造的大屋里长眠,这是一个老人最大的遗憾,丧事办不成喜事,是地地道道的丧事了。看着那具薄薄的寿材,葛维茂悲恸不已,他跪在父亲的灵前大放悲声,磕头如捣蒜,竟把额头磕出了一滩血来。
   父亲的丧事,葛维茂办得简朴而潦草,甚至破天荒地没办流水席。虽然葛维茂的出格之举有悖牌楼的传统,但在老人入殓的那个黄昏,乡亲们还是默默地聚拢了过来,该帮忙的还是帮忙,该出力的还是出力。只有唐木匠的老伴愁容密布,她心事重重地瞟着悲恸的葛维茂,想上前致哀,又犹疑不决。她清楚地记得葛维茂跪在门口的样子,帮她挑水劈柴忙前忙后的样子,也记得如今已住在黑边相框里的那个老人,曾两度满面羞惭,欲言又止……想到老人最后竟如此离去,唐木匠的老伴不免兔死狐悲,她独自走到了屋外,脸上滚过一行行热泪……
   葬完父亲之后,葛维茂披了六个月的重孝,这一份感天动地的孝心,越发让人质疑唐木匠的无情。冬至大爷和葛维茂的老父亲多年交好,有一回,冬至大爷在老杜茶馆里吃春卷,大家忽然就说到了唐木匠,冬至大爷不听则已,一听就气得直跺脚,他狠狠地拍着桌子,骂,“这个不收那个也不收,不就是个木匠吗?恐怕都不知道自己姓唐了!”见德高望重的冬至大爷忽然发难,大家于是都侧耳听着,没有人接话。冬至大爷意犹未尽,又骂,“人有么名堂?小辫子一翘,哪个还晓得你啊!出名?出名有个卵用呢!”冬至大爷的这句话引起共鸣了,他本来骂的是唐木匠,话锋忽然一转,说的竟是人生哲理了!

共 843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弄斧记》讲述了牌楼村唐木匠关于收徒的故事。身为乡村木匠,他有他的荣耀和光华,在收徒一事,有着严苛的要求。他有相当高的洞察力,谁是这个行当里的虫儿,一眼便知。他看穿了葛维旺不是当木匠的料,又出于好心,先收后拒,也在葛维旺心中种下了恨意。这种恨在时间的流逝中并没有削减,在每一个老人终了都住上唐木匠打造的“大屋”时,他的父亲猝然离世,终究没有住上“大屋”,走得寒酸,出于多年间累积的纠葛,把葛维旺的恨意推向高潮。时代变迁,当不再需要“大屋”时,葛维旺成为“大屋”首当其冲的破坏者。当他得意地想亲自捣毁唐木匠给自己建造的终老“大屋”时,非但没有达成心愿,内心却受到了震撼。那一刻,他对唐木匠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自己的狭隘而自责。此刻,他或许才真正懂得当初唐木匠最终拒他的缘由。虽为散文,叙事极强,读来引人入胜,引人深思。在一门民间手艺的兴盛与消亡中,唐木匠的人品总是闪着光亮。【编辑:伊蘭】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1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蘭        2019-05-16 14:49:48
  不只一次读江老师的文字,牌楼是江老师的原乡。读的时候,总是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听他缓缓讲述。每一次都有一种洗涤和净化。
万人如海一身藏。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9-05-18 14:51:1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