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郏县三苏园雨中游(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郏县三苏园雨中游(散文)


作者:明月松间照 秀才,15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13发表时间:2019-05-21 09:59:45
摘要:为官从政只有廉洁清正、心系百姓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社会才能日益安定,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北23公里的茨芭镇苏坟村的三苏园风景区,是安葬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宋代一门三父子之苏轼、苏辙遗骨及其父苏洵衣冠的地方。1963年,三苏坟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被河南省旅游局定为省级旅游景区(点)。2006年6月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开始着手筹建三苏纪念馆,2012年11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单人独骑游了三苏园之后就盼着有机会再游三苏园。5月11上午虽是阴天,我们建安诗词学会成员在陈发舟会长的带领下一行十四人一同驱车前往三苏园。在大门西的停车处停了车后来到大门前,就看到几个人在忙着挂一横幅“热烈欢迎爱新觉罗.溥光莅郏三苏园中原文化交流。”原来是平顶山陈姓研究会的陈会长领着清太祖十一世孙、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和中国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光等一行三人莅临三苏园。因为两地的陈会长,我们十几个人有幸与皇族后裔在三苏园大门前同框。仰望两旁绿柳映衬的三苏园大门前,那仿三间四柱式的歇山飞檐、雕梁画栋牌楼,一个高大的重檐牌坊,坊名正额隶书“三苏园”三字浑厚苍劲,为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刘炳森所书,上额为行书“千古风流”,行笔流畅。随后我和诗词学会成员一同进入了三苏园。
   进大门就看到一个前有大型的“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地球仪形状的中国梦花灯,回望大门看到牌坊背面的坊额是“气高天下”,下额是“千秋景仰”。顺甬道北行,顾不得赏那路旁新春灯会时的各式各样动物造型的花灯,关心的是路旁那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镌刻着的散发着传统文化的古韵,彰显着富有廉政教育意义的苏轼格言语录。“德为立身之本、廉为为官之要”“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在官惟民、莅事惟平、立身惟清”、“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北行来到三苏纪念馆前的苏洵带领苏轼苏辙研究学问的大型铜质雕像前,雕像人物表情生动,画面布局优美富于质感。
   走进纪念馆,迎面是一照壁,随后来到照壁东面的苏洵展厅,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洵自幼不喜读书,四处游荡。二十五岁那年,游历岷山回到家中。看到妻子认真教育两个孩子的态度后,开始认真考虑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二十七岁那年,偶然读到古人一篇爱惜时间、刻苦读书的故事后深受启发。二哥苏涣考中进士后,让他修家谱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必须得发奋读书,十年间的两次考试都不中,让他焚稿明志、从头再来,从此他“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二十多年的发奋努力最后终成大器。苏洵父亲积极培养哥哥对他却纵而不问的这种看似无为的教育也算是对他另一种形式的言传身教。促进了苏洵独特个性的自由养成,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观和审美趣尚有很大影响。苏洵父亲的更有意无意表达出表达出对苏洵的人际期望或暗含期待。苏洵借取名的机会表达了对两个孩子的充分信任和深深期待,又用以兄教弟、兄弟相互影响的的教育方式,不仅教育出了两位大文豪,自己也成了大文豪中的一员。他虽人生坎坷,却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文人情怀,让我肃然起敬。
   出苏洵展厅,沿廊西行来到照壁后的苏轼生平事迹展厅。走进展厅,迎面是苏东坡的画像。看罢苏轼各方面的成就展后,我对苏轼有了更翔实的了解,也多了份敬意。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苏轼不仅在诗、词、文、书、画五绝天下,还通音律,喜琴棋,知稼穑,懂医学,精品茗,谙岐黄之术,于天文、地理、河治、乃至烹调、饮食、酿造、无不通晓,集儒、道、释于一身,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苏轼一生为官四十年,却因为自己“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合时宜的性格,多次受到排斥打击,几经贬谪。尽管他屡遭磨难,但他勤政为民的情操始终没有改变,始终坚持以民为邦本的理念。无论遭遇多大挫折和困难始终不曾放弃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感,始终坚持匡时济世的报国之志,即便是在作为朝廷钦犯被流放惠州时,他亦殚精竭虑地为民办实事。在儋州他开馆授课、开拓教育,倡导民族团结,鼓励开荒种植,改善百姓生活,杭州筑堤、定州治军等逸事佳话功绩被广为传颂。在徐州任职两年间领着百姓抗洪水,建黄楼;祈雨劝农,抗春旱;找煤田,利国铁;医病囚,改弊政;兴旅游,弘文化等,展示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徐州城了苏东坡政绩辉煌之地。也赢得了徐州人民的尊敬和千古怀念。在贬所,他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人民感情的淳朴,人们自食其力的可贵。在缺吃少穿,不会自命风雅,高论国运的人民中,他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热情帮助和由衷的尊敬。他认识了人民,而且在诗中反映出来。宦海的沉浮,让他奔走四方,经历许多坎坷的同时,也让他见识了人生路上的许多风风雨雨,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苏轼用佛教的随缘凭命、道家的清静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儒家进取精神练就了了强大的内心。苏轼把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很好的结合,构成了他洒脱无拘,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哲学。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总是用一个哲人的眼光去审视世间的一切,用海洋一样阔大的胸怀去包容一切,使得自己的人生态度日趋沉静、旷达超脱、刚柔相济进退自如。又因为他懂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因而虽几经贬谪,且矢志不渝,身处逆境却不失豁达,生活艰辛却不改乐观。把每次的贬谪当做人生的一次旅行,仕途坦荡时便积极进取,兼济天下;仕途受阻时便独善其身,于佛、道思想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才能做到随遇而安、“一蓑烟雨任平生”佛道思想中通达明理的方面加强了苏轼的乐观精神,使他能在逆境中宠辱皆忘,否定功名富贵,看穿忧患,以求内心安然。贬至惠州时,他吟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写下了“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观棋》)的名句,表现了一种超然于纷争之处的淡泊心境。被贬谪詹州,长期身居天涯海角,他也达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他用诗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表达出随遇而安的自适的心态。谪居黄州的四年里,每隔两天就会到安国寺焚香静坐、自省、自察物我两忘身心两空。又寄情山水、黄州优美的山水风光、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让他从大自然中得到蕴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强大的内心让他在黄州流放中完成了从三品大员到乡村耕夫的彻底转变,又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让他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新的生活、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形象的艺术世界。黄州流放的时光让他达到了一生文学、书画、哲学等各方面顶峰。不仅使苏轼成为苏东坡,并且使苏轼的思想心性、人生观念、文学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美学史、艺术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苏东坡。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进退成败已变得微不足道,胸中的荣辱得失之念已成为眼云烟,因为他懂得“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形容苏东坡最确切了。在苏轼眼里“人间何处不巉岩”,但又“天下无一不好人”。“人有片善便能与之交友”,因而他不仅结交士大夫和六君子,许多的乡野村夫贩夫走卒僧道歌姬都是他的布衣之交。在这些人生上体会到了落魄生活中最基础的温情,在困难时不至与怀疑人生和对薄情世界丧失信心;与百姓的交往让苏轼获得一种来自生活本真的温暖。这些普通百姓虽然只是他的人生过客,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什么,但是给予他的温情却让他在困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希望。让他把生活中的种种磨难转化美丽的诗行,把苦难的生活过得如诗一般美丽,又因为一生中有尊父苏老泉、贤弟苏子由、爱子苏过与苏迈、亦友亦师欧阳修、亦友亦徒“苏门四学士”、佛门挚友佛印、红颜知己朝云等,他才不会孤独飘渺,他的人格才如此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而他们也成就了苏轼的“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的豪放;有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极简美学;也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的人格魅力。他的人生中有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十年生死两茫茫”对亲人、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有的是浩然正气。有的是香喷喷的东坡肉、甘甜的荔枝、美酒,但更多的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来世再结未了因”的夜雨对床的无奈和憾恨。
   出纪念馆北行,过苏轼中年布衣雕像北行不远,刚拾级而上就来到三苏墓园前的一条300米长的神道。老天似乎也与我们一起含有悲意竟下雨来,神道两旁柏木森森,翁仲、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相对排列。九百年来历经劫难,依然陪伴着大文豪,路东一棵高大粗壮的柏树上一条条祈福绶带在微风中飘荡着。
   神道尽头就是坐北朝南、青砖院墙围合的三苏墓园。苏轼本是四川人,死于常州,后来移葬郏县,一说宋朝皇帝为让大臣死后以示忠诚,生前可以选择墓地,但距京城不能超过五百里。二说据历史记载,苏辙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便道于汝,与弟相会。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郏城县属汝州,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黄帝钧天台更是有名。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酷似家乡峨眉山,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其子将之与苏轼葬于一处,称“二苏坟”。苏洵本葬于眉州眉山故里。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三苏坟背依嵩岳余脉莲花山,面对汝水旷川,黄帝钧天台在其前,左右两小岭逶迤而下,宛若峨眉,山明水秀,景色宜人。院门两侧立一对石狮,门上有启功题写的“三苏坟”匾额。进入墓园迎面是一座高3.25米宽3.54米的明代红石牌坊二柱立于两侧,又各有一石条斜撑。横眉处镌刻着“青山玉瘗”四字隶书,背面是《祭三苏先生文》,左右石柱隶刻着苏轼《狱中示子由》中的两句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过石坊,牌坊右侧的石碑上“苏园听雨”四字;牌坊左侧的石碑上刻着著名诗人臧克家所题“仰望东坡”四字,在石坊横匾的背面镶有一块石刻横幅,细看为清道光四年郏县县令李虎臣重修三苏坟时写的“祭三苏文”,文字虽已漫散不清,但仍能感到后来的人对苏门三学士的敬仰之情。正中三间飨堂(即三苏祭殿)为元代所建,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其中清乾隆五十年河南巡抚毕沅的《祭苏文忠公文》碑高2.75米,宽0.6米,碑额浮雕蟠龙戏珠刻工上乘。是古代官员拜谒三苏时陈列供品,悬挂挽联、挽幛、祭文、颂辞等的场所。祭殿内陈列历朝历代对“三苏”的纪念性碑刻。其中有一篇新刻的落款李方叔的《祭东坡文》,“德尊一代,名满五朝。道大莫能容,才高为累。惟才能之盖世,致忌嫉之深仇。久蹲登(加足字旁)于禁林,不遇故去,遂漂零于瘴海,卒志于行。方幸赐还,勿闻亡鉴。识与不识,罔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仿!皇天后土,知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系斯文之兴废,与吾道之盛衰。兹乃公议之非独门人之私议。”还有一块镶嵌在墙壁上的石刻悼念诗,石面已被游客摸得乌光铮亮。“少小颂公文,今来拜古坟。青山随处是,夜雨几回闻。名著何须相,途穷不忘君。挺然留大节,道学听纷纷。”落款北山李之英。东边的五间斋房是过去历代官宦、儒士祭祀三苏前素食沐浴的地方。

共 78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散文。作者怀着无比崇敬之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游三苏园风景区所见所闻所感。首先,过门额由苏步青题字的《三苏纪念馆》门,进纪念馆,接着是三苏生平事迹展厅,出纪念馆北行,路旁是2019年三苏园新春灯会的花灯,再到三苏墓园、祭坛、子孙墓地、东坡碑林、“苏氏先贤祠”,最后到了东坡湖。作者感叹于三苏的辉煌成就,苏洵无意功名,自托学术,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轼则集儒、道、释于一身,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他为官清正,几经打击,几经贬谪,但他心系百姓,倡导民族团结,鼓励开荒种植,以民为本的理念没有变。这是一种对国家、对百姓负责的态度。宦海的沉浮,不忘初心。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他有才华,不畏权贵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为此虽屡遭打击,依然无悔。苏家三大文豪,不但文学素养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心中装着百姓,一心为民,不计个人得失,成为后世的典范,为人们所钦佩。文章按游览的顺序来描写,条理清晰,描写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三苏:苏轼、苏辙、苏洵一代文豪的无限敬仰之情。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5-21 10:03:54
  感谢老师带来的精美游记散文!期待看到老师更多佳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明月松间照        2019-05-21 12:02:49
  感谢朋友辛勤编辑!祝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明月松间照        2019-05-21 12:08:07
  感谢朋友辛勤编辑!祝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明月松间照        2019-05-22 17:59:05
  编辑朋友你好!去年写了一篇三苏园游记,今年有缘再游三苏园,多亏苏青龙和苏明奇会长大力支持。朋友把文中前面的这些做了删减。我觉得不太合适。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