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悠悠故乡情(散文)
小时候,总喜欢静静地坐在门口的小河边,望着遥远的天际那片或浓或淡的残霞,想那太阳落下的地方距离升起的地方会有多远。那地方是不是一如我的童年,有白云,有明月,有小河,有树林,有田舍,有白雪公主与王子?打那时起,我就向往着走进村子外面的世界。
第一次远足,是与三个小伙伴徒步进城。一路上,不时有马车从我们身边驰过,赶车人扬着长长的鞭子,在空气里啪啪猛抽两响,神气得俨然一个帝王。更不要说那些骑自行车的主儿,宛若今日驾驶一辆世界限量版的劳斯莱斯幻影跑车。我咂咂嘴,对伙伴说:等我有钱了,一定买一辆崭新的“凤凰”!
我们的首选是新华书店,四间平房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书的海洋了。我用蓄了整整三年的长辫换来的1元5角钱,买了3本画册4本故事书。我把它们装进印花布书包,犹如装进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背好。醉迷我身心的还有书店东侧的百货商场,两层的楼房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摩天大厦。一群穿着各色连衣裙的少女与我擦肩而过,裙摆飘起,如蝴蝶飞舞,白莲藕似的小腿唤起我梦一般的遐想。我痴痴地望着,对自己说:回家让娘也给俺做身连衣裙!
那时,我十岁,上小学四年级,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追梦小天地。我在日记里记下了那次远足,由衷地感慨:若能在城里生活该多好!这句感慨,伴我读完小学,走过中学,及至步上讲台,年轻躁动的心都没有安定。
终于,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似乎圆了我少年的梦想。然而,一旦习惯了宽阔马路的喧嚣,熟悉了高楼大厦的局促,静坐下来,呷一口清茶,才觉得茶水里缺了点什么。当都市再也激不起好奇,漫长的夜便被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笼罩。披衣伫立窗前,仰望夜空,怎么也找不到家乡那一轮皎洁的明月,那几颗闪亮的星星。那一刻起,我的租房里,浮华铜臭渐次淡去,浮现出越来越清晰的小河、瓜架、小树林……
在无数次梦萦魂牵之后,我终于跟繁华的都市告别。
小河依在,瓜架依在,小树林亦在,一切似曾相似而又实则陌生。小河成了一位大叔的渔场;瓜架不再是随意乱搭,房前屋后青一色的竹竿井然有序,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小树林里种植了木耳、蘑菇。黄土里刨食的父辈已经把耕作当成第二职业,各类专业、各种加工厂才是他们的主打战场。走在路上,不时会看到货运车倏忽驶过。爷爷们领着小孙子,乐呵呵地围在一起,一脸的畅笑抒写出满心的称意。去县城寻找当年的新华书店,还有那醉迷我整个身心的百货商场,也只有打开记忆的闸门极力搜索了。我不由感慨:选择回家,必须的啊!
乌飞兔走,一晃几十个春秋,鱼尾纹逐年递增,而家却越发年轻漂亮,有着都市少有的宁静空灵与安谧,更有着都市少有的清新自由与质朴。漫步在宽阔的林荫道上,心地一片空明与慰藉。望着路两旁一座座美丽的院落,一幢幢白墙青瓦的小洋楼,还有那不时从院门开出的小轿车,我由衷地笑笑:乡下人家比都市人家富有啊!
而今,坐在温馨的小院里,浴着柔和清丽的月光,在葡萄架下,品着悠悠茶香,听着牛郎织女的情话,咀嚼走过的日子,说不尽的惬意神爽。我轻轻地对自己说:外面的世界固然可以织梦,但五彩的梦还在生我养我的这片故土。还是家好啊!
哦,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