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女子,挺好的(随笔)
“情形是如此,你怪得男性的自美,女性的气短吗?”这句话出自徐志摩的散文《关于女性》,它竟镌刻在我的脑子里,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它的深邃。
我问自己,所谓的“情形”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说到底应该是“男尊女卑”吧!而说到男尊女卑,显而易见是说,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卑贱。假若深究下去,你会发现“男尊女卑”出自《易经》。
《易经·系辞》有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尊的意思是说天空高远,公正无私。而地卑的意思是说大地踏实亲切,包容谦卑。由此可见,“天尊地卑”的意思应该是男人像天空一样高远正直,公正无私;女人似大地一样踏实亲切,包容谦卑。
然而,距今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有一句家喻户晓却又很不尊重女性的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最初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一位男生骂女生的话;从那之后,这句话便入了我的心,我弄不明白“女子”和“小人”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人格卑鄙的人,才能称为小人。若是说,女子都是人格卑鄙的人,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一直心存疑惑,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据《论语·阳货》中记载:“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不容易相处的。亲近了,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了,他们就会怨恨。”我突然觉得,这和“相爱容易相处难”,“反目都是亲近的人”,“距离产生美”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啊!人与人关系近了,说话做事就会少了一些寒暄客套,甚至会放肆无礼;在相处中,假若出现言差语错或意见相左,而关系由近到远,交流也会逐渐变少,由于隔阂或误会,难免会心生怨恨。在感叹孔子智慧高远的同时,我也特地查询了“小人”的含义。比如,《尚书·无逸》中有言:“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意思是说:“舒适安逸,不问民众疾苦,沉迷于享乐。”原来“小人”不仅指人格卑鄙的人;还有平民百姓,被统治者的意思。此刻,我觉得孔子竟是如此的博爱,他看到了“女子”和“小人”的不容易,她们所倚仗的人,若是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满心欢喜,得意忘形,甚至是放肆无礼;若是他们所依仗的人疏远他们,她们就会惆怅失落,忐忑不安,甚至会心生怨恨。而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只是因为他们要有所依仗才能得以生存。
而能与孔子相媲美的恐怕只有尼采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为此,尼采饱受世人的诟病,有人指责尼采遭到莎乐美的拒绝后,把他对莎乐美的怨恨,变成了对所有女人的仇恨。据说,尼采曾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他和莎乐美的另一个追求者保尔·勒埃,并肩拉着一辆马车,而莎乐美站在马车上,手执一根鞭子。意思是说:“男人俯首甘为女人的牛马。”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于1882年,是尼采饱受爱和恨煎熬和挣挣扎之后创作的。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尼采因为失去了生命中最爱的人,就朝天下女人扬起了鞭子。说这句话充分暴露了男性的本质,要么把女人捧上天,要么把女人踩在脚下。
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这样论述的:““别忘了你的鞭子”——但是十个妇女有九个要除掉他的鞭子,他知道这点,所以他躲开了妇女,而用冷言恶语来抚慰他受创伤的虚荣心。”而在西方的大多数历史上,丈夫一直都有法律和道德上的权力欧打妻子,以“进行轻微的行为纠正。”由此我在想,尼采的话之所以使用“鞭子”这一充满暴力的字眼,是西方的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
或许,任何人的思想,只不过是人们认识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即使,它看起来有点丑陋,也好过被掩盖;它的存在,不是正好可以督促我们拓开我们心头更清朗的境界吗?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孔子和尼采的言论,不但没有人否定,而且还让这种思想根深蒂固的植入在脑子里,并让这种思想成为控制人们意识的工具,难道这不正说明存在的问题吗?
我想说,几千年的文化束缚,几千年的男尊女卑,女性在心里是缺少底气的。尤其是在心理上,在潜意识里,是最难放开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女性若想拥有自己的追求,需要克服的阻力比男性要多得多。只愿世人能给予她们以公正,让她们更有底气的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