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医(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医(散文)


作者:陶浪 布衣,18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1发表时间:2019-05-26 15:00:11
摘要:病了,就医期间的一些想法和感慨。

在外十几年,近期跟得了癌一样。喉咙肿痛,声音嘶哑,说话都挺费劲,感觉人很难呼吸,就快死了似的!
   喉咙里一直有异物两年多了,去看医生、专家,初诊、复诊,喉镜、胃镜、CT拍片,MRI软组织筛查,都做了!高科技的东东,硬是查不出病因,却吃了很多的胃药(反流性食管炎)。至今喉咙里仍有吞不完、吐不出的“异物感”。
   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几句话“打发式”地望闻问切,被我摸熟了。偶尔在挺不耐烦的“问切”间,我说:我压力挺大,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还有眼下的这个“疾病压力”,精神压力都很大!可能是几个月和医生打交道下来彼此熟悉的结果,医生发现我这个人:易情绪化、很焦虑、容易紧张。说精神压力、思想问题和情绪紧张很可能就是诱因,建议我去看“心理专家”门诊,还特意推荐了一名心理专家医生名片予我。——无语。医患关系,积重难返,我知之矣!
   好好的认认真真地去看个病,胃病没治好,喉咙异物没治好,却等来了个心理疾病:精神病。真是狂汗!好几千的医保都用完了,才吐真言!医生金口难开,医院积习难改,我看你们本身也都“病”得不轻吧?最糟糕的是你们不仅仅是“慢性顽固性炎症”,你们同样也会“复发”,最恶心的是还会“传染”。
   人到中年,“病”也到中年。怕什么得什么,看什么就是什么,跟照镜子一样,虽然里面照的是“虚像”,但大家都宁愿信以为真。这就好比一个四十好几不相信自己已经不年轻的人,总喜欢反反复复地见人就说:“别人总说其跟五十岁的一样!?”似乎如此感叹一下,或质疑一下,然后得到一个因人而异的“答案”,自个就仿佛拜到了活菩萨似的,愿意或不愿意也都习惯性地解囊于“功德箱”!尽管那些“活菩萨”们给的答案不切实际,功德箱的“功德”不了了之!
   有人说,忙,是治疗一切“精神病”的最好方式。那么我要说,不忙便是制造“精神病”的最佳时机。忙完了,没有经济效益,或绩效不显著,或者说没有预期的那样好。那么在不忙的时候,脑瓜子稍加思索,这种“精神病”会不会连本带利地跟得了胃病一样“你剁我一斧,我割你一刀”报复式地加重呢?真希望闲得蛋疼的精神科医生能够专心去研究研究,作一篇大家都看得懂而且都愿看的“精神病的报道”。
   说到胃病,其实,我认为应该有一个“物理哲学”名词。比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那种公理般的名字“牛顿第三定律”一样!怎么理解呢?最典型的事实就是:你怎样对待你的胃,胃就怎样对待你,而且力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您自己的身体上。你要对胃做恐怖活动,胃将来就是对付你的恐怖分子。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胃不当回事,你不把自己的胃当回事,胃就不把您当回事。你熬夜,要刺激,求口感好,吃垃圾食品(据说身体垃圾越多越喜欢吃垃圾食品),胃今后都统统返还给你,并且毫不客气地通知加强制性地给您贴一封条:此处非不加糖包子、馒头、稀饭、白粥不通也!
   别看封条挺素雅的,其功能丝毫不亚于齐天大圣被压五指山下那张“白条”。您就是有七十二般变化也奈何不得!喏,它有医院(如来佛祖)、医生(观音菩萨)、导诊(四值功曹)、药店(五方揭谛)、药费(六丁六甲)帮忙镇压着呢。虽然我们信奉的“大罗神仙”们都不怎么“善哉善哉”,但是作风和做派确确实实不得不使人折服。咱西天取经的“唐僧”遇不着,就得老老实实地“被封压着”:饮甘露,披星戴月;闻佳肴,干馋流水。某日痰尽气绝,自然魂归西天。
   所以,胃,咱惹不起,更得罪不得。它有“西方科学”的证明,更有“东方神学”的保佑。我们蜉蝣天地,沧海一粟,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要争得面红耳赤,挤得头破血流,哪还有慈心佛怀去“割肉贸鸽”呢?
   对医院,“胃”有多大,“医”有多宽;对自身,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可某些地方的医疗保险机构,还跟童年时住的外行师傅修的瓦房一样:“天晴包不漏,落雨漏不包”。现在,医保越保药越贵,病虽报销仍看不起,已经成了老百姓的难言之隐。“官腐”可怕,“师腐”可怕,“医腐”更可怕(因为它管生死)。作一良民,生活在一腐败的土壤里,怎能不生“病”呢?可是呢,你就是病不得,而且不能病;勤俭节约的你,数十年苦心经营积累的产业和财富,一只“肿瘤君”完全可以打的你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一场大病,完全可以让你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但是,不病,行吗?不病,还是人吗?机器人连续劳作都有短路的时候,况且人吃五谷杂粮的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常言道:小病不得容易得大病。生点小病,有时候也是好事,至少可以让忙于应酬只顾赚钱不顾身体抗衡的你,知道、关心、明白自己的“健康”在哪里!
   前不久进了一个微信群,是关于健康方面的。里面主讲老师有几句话说得很经典:医院的作用就是不让您进太平间的;健康的作用就是不让您进医院的。还引申了药王孙思邈的“上医、中医、下医”的论述:上医是自己,中医是中医,下医是医生。着实挺有道理!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论述言简意赅,并无矛盾之处。就是不知道某些医生听到说自己是“下医”会是什么反应?
   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身。不懂上医,就是不懂生活,不了解自己。不懂上医常找医家,不懂上医常被医诈。作上医,就是自医。关注上医就是上上之医。身体小恙,是身体给自己发的求救信号,是身体通过难受、疼痛、炎症呈现给自己的救命语音。我等鲁钝,活到了中年,竟然不知道自己就是“上医”,病一场,看来很是值得。

共 2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耐人寻味的医学之道。不去医院不知道医院病人多。人到中年,身体更是会出现各种状况。作者感喉咙里有一异物,到医院做了各种筛查,吃了很多的胃药,仍然没有好转。最后,归结为精神压力太大,医生建议去心理专家门诊看看。虽然说忙,是治疗一切“精神病”的最好方式。作者认为,不忙便是制造“精神病”的最佳时机。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生点小病未必是坏事,至少让人们懂得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古代的医学曾讲究上医、中医和下医,今天看来仍有它的道理。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是保健,下医才是今天的医学。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医。因为痛不痛自己知道。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描写了疾病与健康、病人与医生之间的医患关系。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5-26 15:01:19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陶浪        2019-05-27 17:38:21
  感谢“荷塘”收录!陋作增色不少!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5-26 15:05:58
  老师的这篇文章道出了大多数病人的心声,人只有生病了或亲人朋友病了才会和医院打交道。有人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病了就医,实属无奈之举。防患于未然,更重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医,病一场,让作者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陶浪        2019-05-27 17:52:05
  谢谢编辑老师的精彩点评!其实“上医”也属无奈之举,生活不易,明知故犯的不在少数,只是“上医”比“中医”、“下医”要好打交道些!因为被控远比自控要复杂得多 同时也诡异多!
3 楼        文友:阿巧        2019-05-26 15:07:40
  文章语言幽默,具有讽刺意味。构思独到,观点新颖,亲身感悟,感受独特。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陶浪        2019-05-27 18:03:05
  谢谢老师的夸赞!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讽刺性的也确实不少,忙碌中的我们偶尔自嘲一下,也是给枯燥的生活加点色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