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赏牡丹(散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第一次认识牡丹是在刘禹锡的诗句中,可惜牡丹在“京城”无缘会面,也无法想象她的“国色”之貌。倾城而出,只为看她,足见其美艳无比!时隔不久,家里盖了新房,炕围上要做“腰墙”,当时流行画匠用各色油漆画上人物风景,也算家里的一大重要装饰。父亲请了一位外地的画匠,听说手艺不错。一月之后,我们到新家参观,果然色彩艳丽,人物风景惟妙惟肖,我被几朵花吸引,仔细端详:花形硕大,花瓣繁复,花蕊金黄,旁边有四字落款:富贵牡丹。这就是“牡丹!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真容,可怎么与“富贵”相连?牡丹在我心里大打折扣。
三十多岁时,有一挚友到外地游玩,适逢一画家现场作画,买了一幅牡丹图送我,展画一看,果然牡丹栩栩如生,可“花开富贵”的落款让我束之高阁,再未开眼!
“只因错种朱门下,却被人称富贵花”------何香凝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世事难料,一场车祸让我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弟媳陪我周围转转。五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两来到河套公园,一阵淡淡的清香将我们吸引,循着香味我们来到水塘前边,那里早已围了一大圈人,还有几个摄影的,支着三脚架,猫着腰注视着镜头。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小片盛开的花,“真是难得啊!咱们这也可以欣赏到牡丹了!”听人们的议论,才知道近两年河套公园栽种了牡丹。这一次,终于见到“真容”了!幸亏带了眼镜,我几经挪移,找到一个极好的位置,细细欣赏。果然时花形硕大,有洁白如雪,有粉红如霞,也有紫红,玫红,无论哪种颜色,花心里都是金黄的细长的花蕊,画匠的手艺确实不错!肥胖的蜜蜂在花蕊间爬进爬出,浑身沾满了黄色的花粉。深绿、肥厚的叶片将各色花朵衬托的更加娇艳高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花池的北边有两位支起了画架。
不能久站的我坐在花池边上的长凳上,久久不愿离去: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硕大的花朵令人叹服,雅净的颜色久看不厌!
此时,此景,此情,此生还会再有吗?
牡丹,这么多年不知被多少人误解!在遥远的北方边陲,在春寒料峭的小县城,在普通的公园里,她依然枝繁叶茂,她依然艳丽动人。
牡丹,对不住了!!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李商隐
“公园里的牡丹开了”,同事的一句话让我吃了一惊:又到牡丹花开之时,可我却浑然不知。虽然只有一年,可我却经历了人生的又一变故,自己没了安身之所,儿子没有成家,肩上的担子似“千斤重”!压得我茫然失措。好在至亲挚友不离不弃,关心照顾,如今的我渐入佳境。一个电话,我和弟媳相约再看牡丹。
早上,沐浴更衣,我特意换上自己钟爱的紫色长裙,胸前有颜料画上的白色牡丹。上午九时,我们到了公园,黄色的小花随处可见。“怎么没有花香”?我们很是诧异.脚步更加匆匆,“牡丹园”边上竟没有人!走近一看,内心不禁一沉:大多的花朵已经凋谢、枯萎!也许是花期已过,也许是前几天的大风降温,不得而知。只有北边靠着树丛的一角还有七八朵花正精神抖擞。可惜距离较远,看不真切,遗憾之于,决定“冒险”前去。
看看周围无人,尤其是养护人员不见踪影,自己撩起长裙,拨开带刺的灌木,脚踩在柔弱的小草身上,前行三十多步,硬是钻到牡丹“身边”,我蹲下身子,隐在树丛花丛中。淡淡的幽香依然沁人心脾,一朵白牡丹就在咫尺之间,触手可及,可我不忍下手,薄薄的椭圆形的花瓣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洁净如新,微风拂过,花瓣摇曳生姿,洁白的花瓣底部竟有一丝粉红色,花朵的中心是金黄色的花蕊,颜色明艳亮丽,引得几只蜜蜂在她身边“嗡嗡”。“你太漂亮了!你是最漂亮的!谢谢你!谢谢你!”我喃喃低语。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
此时是我终于明白,白居易赏牡丹的急切与执着,开放的牡丹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心灵的荡涤!
何地何时,静静绽放。
201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