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凡】大桥下的清明上河图(散文)

绝品 【晓荷·凡】大桥下的清明上河图(散文)


作者:风土人情 秀才,162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58发表时间:2019-05-28 15:15:57

【晓荷·凡】大桥下的清明上河图(散文)
   城南有座桥,俗称南大桥,它横跨过古老的大运河。从桥北走下来便是热闹的市区,地势所限,只好委屈了引桥,一左一右的两道引桥,虬龙似的盘卧在河岸边。
   桥面上有洪流般的车辆与行人,来来往往,不知所往。桥下却是个悠闲的世界,天热时,厚厚的桥面挡住了烈日,也挡住了桥上的喧嚣,不管从哪个方向刮来风,大桥下都是凉爽的。
   贪恋桥下的清凉,有人在桥下支起了几张牌桌,便引来了一帮闲人。他们大多是些老年人,卸掉了人生的负载,被生活的浪波边缘化之后,反觉得无所适从,便把剩余的时光用在了码牌上。也有中年人扭扭捏捏地摸到了这里,他们或是歇班,或是一时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也会过来凑热闹。人多牌少,上不了牌桌的人便不甘闲站着。旁观者清,见别人出错了牌,心里比打牌者还要急,便忍不住指手画脚地去支招,这常招来另一方的不满。
   天热时出门的人少了,离牌桌不远的地方,守着果汁饮料摊的黄老太,半天也没有等来生意。她便无精打彩地眯起了眼,想睡又睡不着,因为忽高忽低的鼓书声不断地钻到耳中。
   鼓书是从剃头匠魏老头的收录机里发出的,那个巴掌大的新式收录机,不但声音奇响,还装下了很多东西,从早唱到晚,一句唱词也不会重复的。魏老头常高兴地炫耀道,这东西里面有内存卡,像个吃不饱的大肚汉,很能盛货,俺孙子从网上淘宝淘来的。
   黄老太很讨厌这个邻居,瞧他那副样子,肥胖的身子上顶着个光亮的脑壳,汗水泡过的脸上时常油汪汪的,多像个胖大的和尚。魏老头却不以为意,大家搭伙为邻做生意,谁也说不准哪天会用到谁。有一天,黄老太的摊位上围来了几个黄毛小伙子,他们喝过饮料后,其中一个瘦猴扔给黄老太一张票子。黄老太摸着那张票子软软的,吃不准票子的真假,万一收了张假钱呢,岂不是白忙了半天。因为眼神不济,她把票子靠到了眼前,还是看不清。
   “快点找钱,我们还要赶车。”瘦猴不耐烦地催促道。黄老太正拿不定主意时,老魏拿着剃刀过来了。老魏接过那张钱,打量了一眼,沉声喝道:“换了。”
   “凭什么?你是她什么人,多管闲事。”眼看着到手的好事被老魏坏掉了,那伙人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不满。
   “凭什么?凭她的年纪和你们奶奶一样大。就能忍心?”说完,老魏把那张钱靠近剃刀的刀刃上,漫不经心地对着钱吹了口气,那钱立马就断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吹毛立断?这胖子若是真发了火,皮肉之躯哪挡得了他锋利的刀子?看着锃亮的剃刀,那伙人便软了下去。“大爷,误会,误会……”瘦猴翻了翻白眼,乖乖地换了张新钱。
   自那以后,黄老太看着老魏也感觉顺眼了,那鼓书声也不再是刺耳的噪音。
   老魏的摊子很简陋,一只老旧的箱子,盛放着梳、剪、刮刀、推刀、毛刷等,灰尘与污渍把箱子染成了灰色。一旁是只掉了漆的脸盆和盆架,还有一把同样是泛着灰色的折叠椅,全是些老旧的物件。这些旧东西扔在马路上,怕是也不会有人捡,因为捡到了没有用,只能当柴烧。现在,人们做饭都用上了清洁能源,烧着气或电,烧柴的人也少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破烂,老魏却拿着当宝似的。不光是老魏,那些打牌的人也贪恋着老魏这里,家里放着几千上万元买来的沙发不想躺,隔三差五地就想躺在老魏的叠椅上。
   在椅子上躺着时,睁开眼,看到的是头顶的蓝天、白云、飞鸟。闭上眼,轻风伴着老魏的剃刀在头上游走着,所到之处让人感到了酥麻。头变成了光瓢后,滑溜溜的,凉嗖嗖的。接下来光脸时,从脸上的麻坑上漫过时,像是在攻城掠地,刮到哪里哪里就会酥痒。那种痒,痒得让人忘了耳边的鼓书声,痒得让人会舒服的低吟,也能让人忘了或急或缓的烦恼事。放下了心头上的烦恼事,便舒服地睡到梦里了。
   年轻人不会光顾老魏这里,他们常跑到豪华的美发造型店去,那里有漂亮的女子或是娘娘腔们给他们服务。那些人刮光头不行,但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能把满头的黑毛变成红色或黄色,出来后人变得像斗鸡似的,直竖着毛发,充满了斗志。老魏只剃平头、刮光头,他最拿手的还是刮光头。
   见到中年人,老魏便给他们留平头,把鬓角剪短了,边缘的地带就用刮刀刮。刮刀刮在皮肤上时,哧哧声响挠着人心,嚼黄瓜似的,干脆,利索,毫不迟疑。最后,鬓角便成了一个整齐的斜坡,锋棱有角。因为毛发短了,鬓角上那些刺眼的白发也看不清了,人又显得年轻了几分。
   那些老年人几乎天天都想着能躺到躺椅上。但年纪大了,毛发却不争气地长得慢了,像是到了暮秋的庄稼。脸上的胡须则不然,仿佛越老胡须反而会长得越快,自己却又懒得去刮掉,便故意留着,留下来交给老魏去收拾,借此便能美美地躺在椅子上,享受着这所剩不多老手艺带来的舒坦。
   “老魏你说,你这刀子上是不是抹了激素,怎么胡须会越刮长得越快?”有人躺在椅子上时,还不忘和老魏开玩笑。老魏也说不清原因,只是陪着笑。他把毛巾浸在热水里泡了,捞在手里拧得半干,然后小心地覆在满是皱褶和褐斑的脸上,毛巾温着脸,说不出来的舒坦劲就开始了,这是一个让人很享受的过程。
   也有人不懂得这种享受的,崔大麻子就是一个,他是从部队转业的,转业后到了一家公司里,工作了一辈子也没磨掉他风风火火的急性子。年轻时,没有感觉到与战友们的差距,退休后,到手的钱与别人有了差距,崔大麻子便时常气得骂娘。老魏的刀噌噌地在他的脑壳上游走时,他的嘴里仍不会停歇,“这不行,我要到上面去找,在部队里我还是班长呢。”
   老魏并不接腔,只管叉开左手固定着那不安的脑袋,右手专注在剃刀上。这是师傅留下来的规矩,剃头时不能随着客人的情绪走,那样,稍不留神便会划破客人的头皮。划破了人,坏了名声事小,遇到不讲理的客人,不依不饶的,事情便很麻烦。
   嘴里虽是这样说着,崔大麻子却从没有到上面去找过。见到了他的那些普通的科员战友,他常会大声调侃着,吆,大局长也会来这里来剃头,也不怕失了身份?被调侃的人知道大麻子的嘴孬,心里没有什么恶意,并不会真和他计较,常常冲他笑道,麻坑子多,心眼也多,坏就坏在了嘴上,得理不饶人。说完便闭目躺在了躺椅上,让老魏在头上收拾着,那才叫享受呢,什么名望啦、钱财啦全都是假的。人老了,那些东西一概无用,换不来健康,也换不来寿命。老魏的剃刀在头上脸上游走着时,那才是这世间真真切切的享受。
   有一次,老魏还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常来大桥下捡垃圾的李老头。桥下靠近墩柱的拐角放了几只垃圾桶,过往的行人,住在大桥附近的人,常会把各种垃圾扔在那里。垃圾桶的周围便时常横流着褐色的污水,引来苍蝇围在那里嗡嗡地叫着。垃圾桶,这天天能见到却让人不齿的东西,却是苍蝇的天堂,也是捡垃圾人淘宝的好地方。
   李老头常会在傍晚时过来,向着不远处的老魏点点头,便不声不响地埋头在垃圾桶里翻捡着。看到这样的人,人们避之而不及,害怕沾了他们身上的浊臭,老魏不在乎,他常会和老李唠上几回。
   有一天老李说,快农忙了,走之前要刮个光头,收拾得干净点好回家。老魏没有多想,仍按照惯常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替老李收拾了一遍,仍是比对别人还要仔细。
   收拾好后,老李抖抖索索地掏出了票子。老魏这次仍没有收他的钱,“老哥,留着吧,留着给你的孙子。”自从知道老李捡垃圾供他的孙子上学后,老魏就没有收过老李的钱。老魏也是从乡下过来的,他知道乡里人培养个孩子不易。
   自那次分手后,老李就没有再回来,却常让进城的邻人给老魏捎来自家的菜蔬。“老李现在怎样了?”老魏见到送菜的人,总会细细盘问上一番。
   “精神着呢,孙子也考上了公务员。”来人回道。
   “熬出头了,老李哥算是熬出来了。”老魏高兴地笑着,那神情像是自己的孙子考上了公务员。
   春天时,好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人捎菜过来。一连有几天,老魏的心里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些不安,却又说不清不安的缘由。闲下来时,他躺在椅子上,要好长时间才能进入到惯常喜爱的鼓书里。
   “任你是皇爷八千岁,任你在战场上八面威风,任你能出口成章满腹经伦,任你是大睁眼的瞎子目不识丁。大头、小头、圆的、扁的、胖的、瘦的全都是一个样啊,到了俺剃匠的这里,要任俺三寸三的剃刀纵横……”老魏摇头晃脑地哼着鼓书,有好长时间了,他很迷惑,剃刀在那些坑洼不平的脸上划过时,是不是在读着那人的一生?鼓书里常说道,人生会写在脸上,他一直想不通这些,因为我师傅当初也没有告诉过他。
   一天,有个年轻人走过来打断了他。
   “你是魏爷爷吗?”年轻人谦恭地问道。
   “是。有事吗?”老魏揉了揉眼,见来人不像是剃头。
   “还记得俺爷爷吗?捡垃圾的老李。”年轻人提醒道。
   “你就是老李捡垃圾供着上学的那孩子,老李现在怎样了,好长时间也不来剃头?”提到李老头,老魏来了精神。
   “俺爷爷住进了医院,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他想让你再给他剪剪头。”
   人到世上干干净净地来,走时也要把自个收拾得干净了,才能安心地上路。老魏怕误了时间,他不敢犹豫,收拾好家伙便随着小李去了不远处的医院。见到老魏,老李激动地还想爬起来,老魏制止了他。老魏看到,老朋友的眼神散乱,暗淡无光,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跟往常一样,老魏先给他刮了光头,当拿开敷在脸上的热毛巾想去光脸时,老李的面目红润,面带着笑意,已安祥地睡去多时了。
   “……大的,小的,圆的,扁的,肥的,瘦的,全都是一个样啊,到了俺剃匠这里,要任凭俺三寸三的剃刀来纵横……”鼓书里那苍凉的声音又在耳边回响着。老魏平静下心情来,娴熟地挖过了耳孔、鼻孔,又在坑凹不平的脸上攻城掠地般地滑过。那刀像是长在了手上,成了手的一部分,随心所欲,剃刀所过之处,皮肤又细了,也滑了。然而,却抚不平那些大大小小的坑洼。
   刮好最后一刀,老魏的身上也冒出了汗,“我明白了,我想明白了。”老魏的话音未落,一旁的孝子孝孙们早急不可耐地大哭起来,没有人在意老魏的话。等他们稳下了情绪,想去感谢老魏时,老魏早回到了大桥下。
   那悠扬的鼓书声仍不歇气地在大桥下响着,按着自己的节奏重复着少有人再关心的古老故事。有时,路过桥下的孩子也会被吸引住,那牌桌,那简陋而神秘的剃头工具,那悠扬的鼓书声,让那块地方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引得孩子们叽喳地议论着。因为小,他们不会想待他们变老后会怎样,不知道那时还有没有属于他们的大桥下?
   有一天,有位记者路过这里,像发现了宝藏般的惊喜,他想到了自己曾看过的《清明上河图》,便激动地喊起来:活化石,这是难得的活化石啊,这座城的缩影在这里……
   据说那位记者把老魏和他的手艺拍成了精美的图片,寄给了摄影大赛组。至于结局如何,人们不得而知。

共 4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城南南大桥下“百姓小舞台”好戏连台。就是这不起眼的平民生活,牵扯出更多平凡的爱。“瘦猴”以假充真想用假钱欺骗黄老太的辛苦的钱,被“讨厌”老魏识破;引出大众代表人物老魏平凡岗位的平凡人物,一个不起眼甚至讨人厌的剃头匠,摊子虽然很简陋,但是技术娴熟、心底善良、纯净、充满爱心的老人。一件件小事展现出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的纯正,邻里之间的互助及无私的爱,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根系蔓延,所触之深意义之广,撑起一片和谐之海。作者妙笔是我懂得了大爱不言、奉献不语的真正意义。感谢作者美文分享!【编辑 咸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290006】【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190611第0063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咸菜        2019-05-28 15:19:08
  平凡岗位平凡世界;平凡百姓,展现平民幸福生活。再次感谢老师美文分享!
2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19-05-28 18:00:27
  谢谢咸菜老师的辛苦编辑点评。遥祝老师夏安!
3 楼        文友:衢四海        2019-06-04 05:26:25
  小人物的平凡举动,体现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善良友爱品质。拜读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19-06-06 23:11:19
  欢迎朋友来访。
回复3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19-06-06 23:11:30
  欢迎朋友来访。
4 楼        文友:何叶        2019-06-11 19:39:39
  恭喜绝品!风土老师真棒!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19-06-11 22:02:01
  感谢站长的鼓励,感谢朋友们的来访!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2 06:15:57
  一架挑子,一把刀子,一腔热爱生活感悟日子的心,这就是最美的上河图。文章细腻丰润,充满生活的韵味,且不落俗套,颇有看透,绝品无愧。怀才抱器拜读感言,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19-06-12 07:17:10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的光临点评!
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9-06-13 10:33:43
  好一幅桥下清明上河图!绘世间万象,赞人间大爱。一篇富含满满正能量的散文佳作匠心独运,将镜头聚焦于大桥下一角,采用散点透视手法,将眼中之景之人之物隽永成清新灵动的文字,泼墨出一幅弥散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卷,让人忘情其间,洞悉世态百相,体察人情冷暖,参悟人生真谛,让读者走进平凡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民风的淳朴,人心的纯善。力荐赏析。
7 楼        文友:清扬婉约兮        2019-07-08 15:46:40
  好文拜读!
作者:清扬婉约兮,本名谢琼芳,曾用笔名生命花。江西修水人。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散文多发表于《大江文艺》《学习强国》《安源工人报》《九江日报》《浔阳晚报》《江西投资简报》《江西赣能杂志》《边城晚报》《修水报》等报刊杂志。
8 楼        文友:安子川        2020-04-07 23:31:46
  很好的散文,读后感人至深,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有着不平凡的奉献和大爱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15 04:27:28
  好一副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啊!桥下理发匠及一些娱乐,就是最美的乡土风景人间暖情!拜读绝品,受益匪浅!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