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背包(散文)
我对背包好像有着特别的情愫,从读书时的第一个背包,到现在年过三十,随身的包包仍就是各种各样的双肩包。我一直觉得这是我人生第一个背包,影响了我今后选择包包的方向,购买第一个背包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二十七八年前的家乡闭塞落后,没有彩色电视机,自行车算是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上个街要是能坐一次四轮拖拉机,便是很风光的事了。大人孩子的衣服、鞋子也多的都是自己做的,书包也不例外,说是书包其实也就是两片布缝在一起的一个布袋。弄上二尺有花纹的布,简单缝在一起那种算是常见的,有的老人家心细,用各色的小布片拼成一个书包那就有点骄傲的资本了。要是个会绣花的妈妈,再弄点白布再绣上花,那就很牛了,走路的时候肯定是挺胸脯的,而且时不时还要拉一下斜挂在身上的书包带子,生怕别人看不见自己挂了一个绣花的书包一样。
那时候妈妈总是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别说花时间去给我们绣书包了,我们兄妹三个除了哥哥,我和姐姐的书包都是那种平常的布袋子,回家拿出来的书和本子基本上都是卷成了一团。
上中学的哥哥有个军绿色的帆布书包,我羡慕了很久,老想着自己快点上中学,然后哥哥上了高中,我就可以继承他那个帆布挎包了。可是还没等我上中学那个书包就烂了,为此我还难过了好一阵子。我刚上中学那年明信片特别流行,多的是一些港台明星肖像,四大天王、小虎队、林志颖……电视上也渐渐有了一些明星歌唱的节目,就算播放了无数遍还是会看得津津有味,一到过年天天放的《忘情水》,孟庭苇那首《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熟悉到前奏刚响起一点点就能知道是什么歌。一些大孩子开始模仿那些明星的发型和着装,尤其是男孩子,中分三七分,大裆裤、男式紧腿牛仔裤风靡一时。双肩包在那时的村镇绝对是新事物,却也随着这些潮流,悄悄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记得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高年级的男生背了一个竖条纹的背包,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背包。他单肩背着书包走在我前面,我觉得他走路的背影都是带着风的,当时眼睛就锁定在那个书包上挪不开了,一直到晚上躺在了炕上,眼前还是那个竖条纹的双肩包。第二天上学,刚好镇上赶集,中午放学后我和两个同学在街上瞎溜达,反正口袋里也没有半毛钱,街上也没有多少商品,逛街就是纯逛街!突然我看见一家商店的门口挂着几个包包,其中一个就是我前一天在放学路上看到的那样的双肩包,也是竖条纹,当时我激动得也顾不得手里有没有钱,兴冲冲地就跑了进去。老板是个老奶奶,她说那个背包一个五块钱,问我要不要,就只剩下这一个了,想要就找大人要上钱,下一个逢集天再来买。我看着其他两个人也都很喜欢的样子,当下就好担心,等到下一个逢集天它要是被别人买走了怎么办?离开的商店的时候我还不忘回头告诉那个老奶奶,千万不要卖给别人,下一个逢集天我一定会来买的。看着挂在门口的背包,就感觉它已经属于我了,只是寄存在那里而已,看了又看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很勤快地帮妈妈做家务,准备我的要钱计划,要知道我在兄妹三个当中是最懒的一个。在等待逢集的这三天中,我时时刻刻都在担心,万一下一个逢集天我去晚了,书包让别人买走了该怎么办?感觉那三天过得特别慢,想着镇上为什么要三天才逢一次集,就不能天天都逢集吗?也许妈妈被我抢着干活的精神给感动了,当我说出想要五块钱买书包的时候,她爽快地答应了,我顺利地要到了五块钱。逢集前的晚上我揣着这笔巨款,翻来覆去地总也睡不着,第二天到学校后,手也老放在裤子口袋上,生怕那五块钱突然就不见了。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午放学,我飞一般地跑向那家商店,一路上都在想,那书包肯定还在,我背上那个书包走在同学当中又是如何的神气。
到了商店,我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看书包还在不在,看着它好好地挂在那里,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才把捏在手心已经有点潮湿的五块钱递给了那个奶奶。正当我眼巴巴地等着她把背包拿给我的时候,她接过钱一看却说不够,还差五毛!我当时就急了,不是说好的五块吗?她说那天是她记错了,五块五都是看在我是个小孩子的份儿上,不然六块一分都不少!她把五块钱还给了我,我难过得憋着眼泪,好像自己这辈子只要有这个书包就满足了一样,死死盯着那个书包不愿意走。我开口求她,保证下一次逢集的时候一定把那五毛给她补上,可是她就是不答应,说我是小孩子家不敢信我,让我要够了钱再来买。我难过地走到门口又折了回去,那书包它就好像在那里给我招手一样。我在那里徘徊了很久,最后她还是没有把那个书包卖给我。我红着眼睛离开那家商店的时候,第一次觉得原来不是所有的老人家都那么慈祥,我想着她一定是爷爷故事中那些吃小孩的妖怪变的。
那天回到家以后,一看到妈妈我就委屈得大哭,感觉自己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难过的一件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自己如何没有买到背包的事,对妈妈说了一遍,妈妈一边忙着去磨坊,一边让我不要哭了,说她让爸爸明天上城里给我买一个。我当时也只当妈妈那是被我哭烦了安慰我的话,没想到第二天爸爸从城里回来,真的给我和姐姐一人买了一个背包,虽然不是竖条纹的,但是我觉得那个格子的似乎更漂亮!我激动地背着书包在院子里走了好多个圈,晚上睡觉也把它放在枕头边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书包在不在。
因为这个背包,我的确让同学们羡慕了一阵子,还特意在逢集天背着去那个商店门前晃悠,当我去的时候,看见那个条纹的背包还挂在那里,但是有了一个背包的我再也不觉得它那么吸引我了,也不再觉得拥有它就是我一辈子的目标了。不久后学校很多学生都背上了双肩包,也就不再稀奇了,可是我始终觉得我这个最好。到初三的时候背包已经从刚开始的款式单调,到了后来的花样繁多,这三年中我也换了好几个背包,却只有第一个记得最清楚。再后来小学生们开始背着书包上学,中学生反倒流行起了不带书包,但我还是每天背着包,一直到毕业。
人生中的第一个背包,让我记住的似乎不止是一次失败的购物,更多的是让我记住了有关那个年岁的许多,也让我这一生都对背包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少年到中年,不管出远门还是上个街都离不开背包。久了就觉得,整人生都是被自己背在肩上的,少年时背包里装的是梦想和远方,还有成长的烦恼、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成年后越来越大的背包,装的则是生活的重量,对孩子的期盼、对父母的感恩和对故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