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恋】瓦房听雨(散文)

精品 【柳岸•恋】瓦房听雨(散文)


作者:一苇清寒 童生,52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0发表时间:2019-05-31 23:50:49
摘要:瓦房听雨,檐雨声声,我躺在母亲烧的热乎乎的土炕上,聆听活泼的雨点打在土胚房灰蓝色的老瓦上,真像是一首动人的曲子。

农历三月的老家,似乎还站在冬天的尾巴上,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再加上外面的雨,撤去了火炉的老房子里,更觉冷清。我躺在母亲烧的热乎乎的土炕上,聆听活泼的雨点打在土胚房灰蓝色的老瓦上,噼里啪啦,时缓时急,时近时远,就像是一首动听的曲子。
   下雨的日子总是很清爽,很静谧。原本没有车水马龙喧嚣的农村,有了雨的到访,就显得格外的清净。田野间再也听不见庄稼人对牲畜的吆喝声,平常这个时候最喜欢叽叽喳喳的麻雀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以致少了三奶奶的喊骂声,村里的狗儿都蜷缩在窝里,把嘴深深地埋在腿间,没了往日的机灵,母亲养的那只老母鸡,也不见在场里“咯咯咯”的乱跑,站在父亲在猪圈旁搭的架上,将头扎进翅膀里,一门心思的睡着。这个时刻,你不用临窗静听,更不用侧耳倾听,像我现在,躺着就好,世间就一种声音,雨落大地的声音,雨敲瓦片的声音,噼啪,噼啪,不是很响亮,但是很清脆。
   雨不大,但是下的时间久了,已经是晌午了。我睡的是上房,窗户较其它房子的大了很多,翻转慵懒的身子,侧过身来使面朝窗户,母亲所睡的北房与厨房连在一起,檐带以上刚好一览无余。檐带是父亲当年用油漆刷过的,天蓝色的。透过窗户,我看见久经干旱的瓦片已经喝足了水,由灰蓝变成了深蓝,雨落在上面也就变了声音,听起来更加的清脆了。房檐最前一排用的是“滴水瓦”,与板瓦不同,滴水端烧制了各种图案,大多是云图或花型之类,雨这么一下,就更加的清晰了。滴水瓦的尖端已经挂满了水滴,欲滴不滴,像珍珠般晶莹剔透。偶尔看见一滴掉下来,随后听到劈啪一声,一颗大的珍珠被摔成了无数颗小珍珠,散落在了这方寸小院。
   雨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院子里的梨树摇摆起了它臃肿的身子,场边的杨柳看见了,一阵嘲笑后,便扭起了它的小蛮腰,比平日里更加的妖娆谄媚了。我知道,这是起风了,但看柳娘舞动的身姿,风应该不是很大。随即听见屋顶噼啪噼啪的声音变得急促了,再看北房,那些小精灵们在板瓦上已经汇聚成了一条线,从屋脊慢慢拉到屋檐,而屋檐上的珍珠,已不再一颗一颗的往下掉,似是有人将他们串了起来。
   在梦里,亦或不在,雨滴跌落屋檐的声音变了,由原来的独奏变成了一首交响曲。细细听来,虽然境遇不同,但确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哦,这是母亲与雨滴的合奏。尽管家里已经安装了自来水,但是一到下雨,只要房檐有落水,母亲都会像以前那样,用各种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来接水。生在黄土地的母亲经历过十年九旱的日子,作为一个过来人,她知道一滴水在黄土地的可贵,她知道一场雨的来之不易,她感恩长生天,感恩一滴雨的恩惠。一个罐满了,她会小心翼翼的端到厨房,再倒到水缸里,倒到锅里,直到把家里能盛水的大小物件都倒满为止。我不想回到过去,但回忆硬生生的将我拉回到了那个年代。
   经常听到村里人说:“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小时候不懂事,更不懂这句话,总以为靠天吃饭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可是后来,现在,终于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确切的说,靠天吃饭其实就是靠雨吃饭。黄土地的干旱少雨是出了名的,庄家的收成主要看一年雨水的多少。下雨的次数多了,庄稼就有了收成,庄稼人就能填饱肚子,次数少了,或者是雨下不到时候,苦了的就是庄稼人,一年辛辛苦苦刨挖下来,不见几袋粮食,等把来年的种子留了,好点的话所剩粮食还能坚持到来年秋收,有时甚至会一年接不上一年。
   庄稼暂且不说,以前村里没水喝都是常态。那时村里主要的蓄水方式就是窖藏,每家每户都有两三个大小不不一的水窖。小时候,每当看见北山有雨要来,就会听从父母之命,赶紧将院子,场里,去往水窖路上的鸡鸭牛羊粪便打扫干净,以便雨来时能干干净净的流到水窖里,天不随人愿,往往都是瞎忙活半天。转身,父亲消瘦的身躯依旧定定的立在场边,盼着北山的云飘过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云终究是来了,但一滴雨未落,几声雷鸣后,随风又走了。呵,黄土地上的雨就是这么难盼。
   有一天,雨终究是下了,滴在了麦苗上,麦苗笑弯了腰,挂在了柳树上,柳树乐开了怀,最后落在了父亲的心间上,父亲高兴地合不了嘴,嘴上咬着一根旱烟,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跟母亲说了什么后,我看见父亲穿着那件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破旧雨衣,头上顶着一顶破草帽,手里捏着一把铁锹叫上大伯一起走进了雨中。他们这是去改水路,把山上的水慢慢引到水窖里。吃过午饭,雨稍微小了点,父亲并没有像平日里那样躺在土炕上休息,而是趁着雨小背了一袋尿素出了门。他来到田间地头,一把一把的将尿素洒向地里,只待秋天有个好收成。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时紧时慢,母亲为了遮雨,把一件衣服盖在头上,依旧端着盆盆罐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我试图将我从回忆中拉回,可是反而陷得越深。
   连着数月的干旱,水窖早已是空空如也。老天并没有绝人之路,南河的霸面上有一口老井,水质不是很好,喝起来咸咸的,但终究是能养活村里人。那几个月,父亲母亲每天天不亮就挑着水桶出门,走上近四个小时的山路,歇歇停停,从南河霸面上挑回来四桶咸水。家里有洗的衣服,都是母亲背到霸面上去洗,然后再背回来。我没有亲身去南河挑过水,我没有从南河将一包湿哒哒的衣服背回家,哪怕是一次也没有。但我知道父母亲当时的苦楚,当时日子的艰辛。那一段过往就像一根针,深深的扎在我的心底,时刻提醒着我,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瓦房听雨,檐雨声声,母亲在院子里喊着我的乳名,叫我起床吃饭。罢了,罢了,逝去的已逝,不忆也罢。
  

共 22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农历三月的老家,似乎还站在冬天的尾巴上,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再加上外面的雨,撤去了火炉的老房子里,更觉冷清。躺在母亲烧的土炕上,聆听活泼的雨点打在土胚房老瓦上,时缓时急,就像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下雨的日子总是很清爽,很静谧。雨中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平时喜欢唧唧喳喳的麻雀躲起来了,杨柳在风中扭动腰肢,雨天让“我”想起母亲用盆盆罐罐接雨水的往事,也让“我”想起父亲冒着大雨去后山引流雨水的事情。雨总是能掀起文人墨士的亲情和乡愁,作者就是这样一位感情深厚的人,一场春雨的到来,让他回想起久远的记忆,作者笔墨细腻,情感丰富,他善于驾驭文字,用精美的字句表达出对父母的孝敬和热爱。亲情无价,珍惜拥有!欢迎文友踊跃欣赏佳作!【编辑:梦中楼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60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01 06:38:26
  雨情温暖,尤其在是黄土地上,雨贵如油,那年我去甘肃,沿途看见甘肃省青年植树造林基地是一些矮小的树苗,铁锨铲土的痕迹还在,雨在哪里?作者能够这样奢侈地写一篇雨,可见意味深长了。怀才抱器拜读留言。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1 09:51:54
  谢谢老师留墨,老师对我行文的主旨可谓是一语中的,祝夏祺!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01 20:55:02
  父亲母亲每天天不亮就挑着水桶出门,走上近四个小时的山路,歇歇停停,从南河霸面上挑回来四桶咸水。哎呀,我真的想象不出您那里的生活是如此艰难。能够在艰难里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美好的向往,实在可敬。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2 08:44:59
  没有夸张,真实的纪实,那年几乎是颗粒无收,麦子到收割才一咂长。家乡的真的就是靠天吃饭。
3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6-02 11:30:31
  雨是什么?在文人雅客的心里,雨是“雨打梨花深闭门”的诗意,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惆怅。但在庄稼人的心里,雨是粮食,是恩情。瓦房听雨,听的是大地的声音,是天空的召唤。黄土高原贫瘠,雨更加来之不易,靠天吃饭就是靠雨吃饭。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2 16:15:13
  首先谢谢老师留墨!名为听雨,实则由听雨到回忆,回忆雨在黄土坡的珍贵。老师一句雨是粮食,雨是恩惠真是神来之笔,很好的总结了本文所述。遥祝夏祺。
4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6-02 20:09:27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就莫名地极想去黄土高原走一走。我生在江南,雨水颇多,但雨水也是很恼人的!
回复4 楼        文友:一苇清寒        2019-06-02 21:07:38
  谢谢老师留墨,也欢迎老师来黄土地做客。
5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6-02 20:15:14
  幸福的诶!读了之后心头暖暖的!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04 21:48:57
  祝贺一苇清寒老师散文佳作摘精。
怀才抱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