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哪个是真的你(随笔)
前些天看岳云鹏和孙越的在国外讲的一段相声,临场结束的一段小插曲中小岳岳向观众吐露心声,在国内演出的时候有好些话都不敢说,走哪都有摄像头,一边说一边真性情地喊停拍摄人员。
于是突然思考起一个问题,如果有读者问我文字之外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该怎样回答。
我的回答可能会让你失望:首先真实的我可能并没有文字那般优雅,甚至是一个逃避生活压力半夜深更刷剧的普通人,一个天天扎根实验室的科研虫,通常一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我喜欢摘下耳机大肆放开音乐,然后对着电脑一顿狂敲,文学是我科研和学业工作之余的一场游戏,是我宣泄情绪和转移压力的天然场所。
真性情的我是一个神经粗大到把男生拖鞋从三楼踩掉到二楼的直女,是一个大冬天穿着棉拖进浴室后来棉拖也跟着洗了一遍的,这么一个没带脑子的人。是一个说自己长太高摘下眼镜会恐高的相声潜力股。也是一个脆弱到挫败以后会走在操场上没形象地暴哭的青年。
那么这就是全部的我了吗?不是的,从实验室往出走,飘起一阵阵的雨,我不讨厌下雨天,准确地说是喜欢。我喜欢撑着伞在雨幕的田野里没有尽头地行走,看雨是如何一滴滴地淋漓走草与木的尘埃,看雨是如何一瓣瓣地凋谢起从前的春泥。霞光流转之际在脑海里构建起一首诗的框架,每次台风降临过后,跑出去看被扫落一地的芒果,荔枝,一边心痛着这纯天然的水果就这么被毁了,一边寻思着要不要捡几个做纪念?然而这种感性总是在独自的时候毫无保留地暴露给自然,且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那么对于科研我又是怎样一个态度呢,这个问题师兄曾问过我无数遍,老实说我不讨厌但也谈不上喜欢,科研对于我就象一针镇定剂,让我在浮躁中瞬间平静,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走在奔忙繁华的街市,除了每天大大小小的任务还有一波接一波的社交应酬,如今的人,都是没有面具的吗?时光的一笔烟花雨,真真假假,没有给我们太多思量的时间,甚至有的人兜兜转转着都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模样。
就像表演小品和相声的人台下或许是另一番严肃的模样,沈腾第一次和岳云鹏搭档相声当捧哏的时候,表情还是蛮严肃的,和演小品时的他判若两人;朋友圈里的一个教授,平日里对待学生十分严厉,然而生活中的他却是诗酒田园,诗词赋兴,我猜想或许田园安居才是他的真性情,也或许两者皆是。
大概七年前,外婆给我拿来一本书——《有一种心态叫放下》,我也因此记下了作者明德这个名字,读他的书如清溪灌凉,换境于曲水流觞,仿佛有那么一瞬间什么都可以放下。再后来在一本杂志上看他吐露心声:见孩子被欺负就想把欺负她的人揍一顿,喜欢看悬疑小说比如《盗墓笔记》。
写到这里,这个命题早有了答案或许我应该换种说法,这一生是不是百分之百真性情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就算有的时间和场合我们做不到,但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卸下包裹和伪装,活得轻松自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