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写给我的父亲(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写给我的父亲(散文) ——父亲二十周年祭


作者:刘德正 白丁,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1发表时间:2019-06-11 13:02:56
摘要:父亲一生平凡,虽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遗产,但却总能在我迷茫的时候看得到点点星光。


   一直以来,总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文字,以示尊崇与缅怀。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父父子子应该远胜于君君臣臣,毕竟父子的缘渊不是说有就有的,说来就能来的。
   每次提起却落不了笔。不像对母亲的思念,能够信手拈来,甚至滔滔不绝。相比心底的母亲,我是怕一不小心伤着了“父亲”。
   在我的眼里,父亲的虽然不算挺拔,形象却不乏英俊伟岸。他平素里寡言少语,一旦张口一定是让我不得不服从于他。打记事起,我就对他望而生畏,并且总是敬而远之。直到我成家后,他才一改过往予我的严苛,我也渐渐地靠近了父亲。不过,直到父亲走后,我才开始领悟到他的温情,也才意识到他是我不可或缺的爱。
   二十年来,赞颂父亲的欲望,经常炙烤着我的灵魂,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失去了才会意识到尊贵。今天,我不得不壮着胆子提起笨拙的笔,尽管只是只言片语,尽管都是拈不上筷子的琐事,却能够聊表我对父亲的思念之苦。倘若父亲在天有灵,一定会接纳儿子这一汪心泉。
   父亲生于1921年8月18日,卒于1999年4月14日。由于他是长子,出世后自然被我的爷爷和奶奶千般宠万般爱。
  
   父亲五岁多一点的就被送到私塾析文解字,可见爷爷奶奶给予他的厚望,这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父亲八岁那年奶奶过逝,并随着爷爷续房后三叔、四叔的出生,父亲的好日子即告结束。
   父亲跟我说,他们小哥俩时常是食不裹腹,衣不暖身,末了爷爷还将父亲送给旁人做儿子。从此,父亲的生活完全乱了更迭,到后来小病不断,大病常犯,不几年就成了个“病秧子”,几乎与疾病相伴了一生。
   “唉,我私底下总跟你姆妈说,再苦再难都要把你们几个养大成人,绝不能送给别人。”不苟言笑的父亲这么跟我说的时候,我的心里暖烘烘的。现在想来,父亲兴许是因为自己苦透了,也苦怕了。
   “最糟糕的时候,我连一个鸡蛋都吃不了......”,垂暮的父亲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些年吃的那些苦遭的那些罪。我现在都有点后悔,怎么就不知道拿起笔给他一点一滴的记下来呢?
   直到母亲过门之后,父亲的命运才得以改变。“算命先生说我克爹克娘,而且还是个和尚命,也就是无一子嗣。按照他的说法,你们这六个孩子其实都不能算我的,而是你姆妈的,唉!”在我眼里,父亲是个彻头彻尾地唯物主义者,只不过饱经风霜后,他对生命显然是多了一些见解。
  
   是啊,父亲一生不叩天、不拜地,对我母亲却总是怀揣着一份感激。尽管父亲偶尔也会冲母亲发点脾气,但那丝毫不影响母亲在他心底的那个地位。
   最让我难忘的,要数父亲对我外婆的孝敬。那年月,尤其是平常,家里面压根闻不到荤腥,而只要是外婆来了,他都会想着法子筹点钱去买一些猪杂碎炖点奇香无比的罐汤。赶上季节,父亲还会让我去石头缝里掏几只鲜活的螃蟹,怎么的也要凑上三五道菜。以至于每隔一段日子,我都盼望着外婆的到来。
   父母原本生了十一个孩子,由于家境贫乏,没有必须的医疗保障,最终只剩下了四女二男,夭折的那五个全都是长到半仦子后才丢(注:父亲忌讳说孩子死了)掉的。我无法想象,对于父亲母亲而言,那是怎么样的天崩地裂!尽管父亲因为体弱多病而“自身难保”,也很少为伸手为我们铲屎嘘尿,但他始终是我的精神支柱。这样的感觉恐怕是源于父亲“子不教,父之过”这样一条终身恪守的信条。
   记忆中,他总是系统地,深入浅出地给我们兄弟俩灌输一些道理,比如:“穷不折志,富莫张狂”、“踏踏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人有骨气鬼都怕,活无脊梁枉为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慌”、“你可以不成才,但是必须成为堂堂正正的人”等等。这些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我至今不抹牌赌博、不酗酒抽烟的缘故。到现在,我们依旧活着的五个孩子,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造化,但却都在超越父亲的基点上幸福的生活着。
   于我的映像中,父亲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自家的家务活没怎么见父亲伸手。都是贤淑的大姐、能干的二姐、听话的三姐和打小乖巧的哥哥帮母亲分担。我以为父亲“家懒外勤”是有道理的,个中缘由还是因为他的苦难童年以及那些不堪入目却历历在目的人生经历,让他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恩,需要扶协。父亲不仅聪明,而且能干,文能一手羲之好字,武能补锅接铁干一些漂亮的什杂活。这在前村后塆,父亲都有很好的口碑。
   顾了人家的田,自然是荒了自家的地。回到家里母亲也时常数落,好在父亲并不怎么计较这些。在他看来,做人凭德行做事凭心性,先人后己,从不损人利己。说心里话,我非常敬佩父亲,尤其是他的德行,尽管因为他自成体系的严苛家法,我与他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到现在,我基本上秉承着父亲的言行作派,只是远不及父亲做得那么好。
   记忆中,父亲四十岁多一点牙齿就三下五除了二,我成家之前他基本上是靠粥饭吃米糊过活,而水蒸鸡蛋是他最高档次的营养品。一般情况下,母亲把鸡蛋羹先给父亲吃,剩下的残羹才轮到翘首以盼的我。夏天,诸如瓜果之类的,也是让他一勺一勺地先掏尽瓜瓤,再将瓜皮递给垂涎已久的我。一次,这样的情景被隔壁的堂叔撞见,结果,父亲被他狠狠地奚落了一顿。也因此,父亲背上了“自私自利”的名声。
   每一次回望父亲骨瘦如柴的背影,我都在心底暗自流泪。悔当年不谙世事,瞅着父亲“吃独食”便生妒嫉。好在七十年代年初,生产大队分配我们家一个进城指标,让三姐当了工人,才有了机会把在疾病中苦苦挣扎的父亲送进了医院。父亲的胃被切除五分之四,若干年后,他方才恢复健康。
   与我共同生活后,每到下班的当口,父亲都要拿个小板凳端坐在门口巴望着我们回家,时不时还差使我母亲,“他娘,你去接一接小唐,人家都回来了,怎么她还没有到家呢?”父亲视儿媳妇为自己亲生亲养的。其实儿媳妇上班地离家不过区区一千多米远。想着这些,我就觉得就应该给父亲背上的“自私自利”平反昭雪,为他所谓“吃独食”正名。
   在那个信仰离奇的年代,父亲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因此,我们六姐弟在他面前都是小心翼翼,规规矩矩,万不会越雷池半步的。一次,发小将在生产队果园摘的梨塞了一个我,我很想吃但却舍不得立马吃掉,于是放在书包里,计划带回家再美美的享用。
   哪知刚进家门就被父亲窥见,“哪里来的”?他满脸疑惑并裹着愤慨。要知道那个年代,小孩子是不可能有零花钱,更不可能买零食吃的。我吞吞吐吐:“他、他、他们给的!”父亲“唰”的从门后取出竹扫帚,“嚯”的又抽出一根细长的竹条,“小时偷针,大则偷银”!?霎时,我白花花的屁股成了血花花的蛋子。
   时隔不久,另一个小伙伴又约我去瓜园。经不住甜滋滋的诱惑,我随他们上了路。走到半路,我摸了摸尚有余痛的屁股,在小伙伴们的嘘声中独自回还。要知道,那几个小伙伴后来都多次入拘留所、屡次进看守所。
   父亲幼年丧母,青年蒙病,中年奔波,天命之年还痛失大儿子,可谓多灾多难。哥哥是我们六姐弟中长得最帅,最听话的一个,也是父亲最喜欢的孩子,可想而知,父亲有多难受。尽管如此,父亲始终用他最坚毅地那句话抚慰着,激励着一家人:“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只可惜,等我们生活好起来了,父亲却老了。他是这么对我说的,“以前能吃没钱买,现在什么都有了我却吃不下,邻居老王羡慕我有福气,看来我就是无福消受的命。”弥留之际父亲把我喊到跟前,断断续续地巴望着:“老二,看样子我是时日不多了。唉,我不想死......”。干涩的泪水被父亲从眼角挤出了一滴,酸楚的泪珠却挂满了我的脸。
   我边给父亲抹眼泪,边宽慰他:“您别这样说,您这不是老了么,每一个人会老的。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你都快八十岁了,可以了。”说着说着,脸上挂着的泪水哗哗地落了下来。
   父亲吃力地拽着我的手,说:“是的,幸好有你,幸好你还算争气,一定要努力工作。你媳妇很贤惠,要好好的待她。你女儿很聪明,要好好地培养她。”遗憾的是,父亲走的时候恰逢我在上班,而他的愿望是我能为他送终。真是遗憾,父亲最后的愿望我居然没能给他。
   父亲一辈子既能与嗅味相投的人相处,也能与意见相左的人共生。每次我和小伙伴发生冲突,父亲总是先按住我,看看是不是我的过错,从不护犊子。如果是别人的问题,父亲也会因势利导我为好人处好世。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我曾多次遇见父亲劝导母亲:“不要与别人争高低,你赢了表面未必就有道理?”也有人说父亲一辈子胆小怕事,更有甚者用“树叶子掉下来害怕打破头”来比喻父亲“怯懦”,我不以为然。父亲待人接物始终秉承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不止一次告诫我:“别人对你好与不好都很正常,关键是你自己心里要清楚明白,别人为什么对你好,为什么对你不好。”
   忘不了父亲离世前的那个正午,他先让我掩上房门,然后神神秘秘地从枕头下面摸出了一个红色的包布,轻掸了掸上面的尘埃后,双手颤抖着递给我。我当着他的面打了被包布裹得严严实实的“语录”(红色塑料《毛主席语录》封皮),里面叠放的是他的《入党申请书》、《入党通知书》和一张1959年的《选民证》,尽管都已经泛黄,却没有一丝破损。他嘱咐我:“你要保管好,不要弄丢了。”天高地阔,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父亲的伟岸不应该只是文字能够组合起来的只言片语,而是深达骨髓里不朽的灵魂。
   父亲一生平凡,虽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遗产,但却总能让我迷茫的时候看到点点星光。父亲一生平凡,他那些教条得只剩严苛的家教,总在给迷惑的时候拨芯见日;父亲一生平凡,平凡得只有一丝对生命的眷念,平凡到最后只留下一坛体灰。然而,父亲予我的教化,让我养成了一个普通人的情志与坚毅,善良与勤劳,让我懂得了努力去感恩生活,感悟人生,去追逐梦想。
   我是父亲生命的继续,而父亲是我永恒的精神食粮。父亲赋予了我宝贵的生命,我努力着还原他的灵魂,也必将超越他的世界。(2019.04.04)

共 39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点点滴滴,回忆着父亲的生平,心心念念,表达着不尽的情丝,作者用这篇质朴的文字,把一个父亲的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父亲出生在旧社会,身为长子也曾得到过父母的珍爱。只可惜他的母亲早逝,父亲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就这样,像给一个儿时好友拉家常一样,讲述着自己父母的故事,讲述着他对儿女的那种近似苛刻的爱,讲述着父亲的身体,讲述着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作品语言朴实,虽然都是些家常里短的琐事,却真实可信,且真实感人。读到最后,一个父亲的形象在读者的面前渐渐高大丰满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相同又怀众不同的父亲的形象。一篇写父亲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6-11 13:04:13
  父亲的形象平凡且真实感人。拜读了,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6-11 13:04:49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在心灵展现你的风采。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6-11 13:06:05
  与母亲相比,父亲本来就难写一些,但作者却把握得很好。把一个真实的艺术形象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刘德正        2019-06-11 14:22:56
  谢谢秋语老师的鼓励!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5 楼        文友:黄皮人        2019-06-11 16:01:04
  好文字,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5 楼        文友:刘德正        2019-06-12 08:35:56
  嘻嘻...
6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9-06-13 21:44:48
  非常好的一篇回忆类的散文。感谢作者分享给我们。
   但是这篇文章居然就被一个成语的运用给糟蹋了。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有这么一句话:“父亲一生平凡,他那些教条得只剩严苛的家教,总在给迷惑的时候拨芯见日;父亲一生平凡,平凡得只有一丝对生命的眷念,平凡到寿终正寝之后化作一坛体灰。”其中用到这样一个成语“寿终正寝”。我读到这里,心一下就揪着了。怎么就用到了这个词!此词含贬义。使得父亲的形象一下子没有了,因此,在这里运用这个词,不管作者出于何意?都大大的影响到了对于“父亲”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影响到了这篇文章的质量。
   一家之言,勿怪。我只希望指出来,咱们一起探讨。
   谢谢作者,辛苦了。
祖籍江南,军垦二代;喜欢胡杨,喜欢雪山,喜欢沙漠......
回复6 楼        文友:刘德正        2019-06-14 08:48:46
  感谢老师指点!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