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 面(随笔)

精品 【星月】 面(随笔)


作者:方少 白丁,5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4发表时间:2019-06-12 21:08:59
摘要:一天不吃上一口面,心里面竟会有种莫名空落落的感觉

作为地地道道黄土高坡上的北方人,从打小记事开始,就与小麦这种农作物结下不解之缘。白皙的面粉,就是一日三餐的主要原材料。早饭,基本上都是馒头、稀饭,再加几个小菜,午饭和晚餐基本上都是面食。长期的固定饮食习惯,不但没有对面食产生反感和厌腻,反而是越来越爱吃,甚至是一天不吃上一口面,心里面竟会有种莫名空落落的感觉。
   还未上大学走到大城市之前,记忆最深的就是妈妈每天亲手做的面的味道。舀两碗面粉倾倒在盆中,兑少许清水,左手稳着盆沿,用粗糙有力的右手开始搅拌、捏揉,刚开始时面会沾满了手掌和手背,逐步沾水揉面,渐渐的面团就开始站露出光滑的皮肤模样,手上原先沾的面竟也自然脱落。用布子盖着,稍等几分钟,管这个过程叫“醒面”。之后在案板上,用双手继续揉打,给面“上劲”的神奇过程就是保证做好的面条劲道爽口的秘诀。此时再看面团,光滑外面就如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的满脸胶原蛋白,白的光亮,美的自然。拿出一米多暗红色的擀面杖,将面团开始平压,妈妈就是那神奇的魔法师,轻车熟路的将面饼卷在擀面杖上,面饼不断变薄直到魔法师认为合适的厚度为止,折叠成一层垒一层的金字塔状,下宽上窄,菜刀飞速有节奏感的在案板上发出声响,切好后放置于撒了玉米面的篦子上。锅中的沸水翻滚嚎叫着,将篦子上的面条一股脑儿倒进去,瞬间平复了水的腾浪。热蒸汽从锅里源源不断的冒出,几分钟后,就可以拿着筷子娴熟的捞面分捞于厚实甚至有点笨重的瓷碗中。那时候就很神奇,妈妈的手怎么不会怕烫呢?倒一点酱油,添一点香醋,撇一些油泼辣子,撒几粒粗盐,调几勺韭菜段和葱花,上下搅拌均匀,时间稍长,面会粘粘在一起,用我们这的土话来说,就是“面茬在一起了”。对了,还有最重要的,剥几颗大蒜,就着面来吃:香。感觉蒜就是面的提香剂,单单光吃蒜的话不仅辣的舌头难忍,其较为“冲”的味道也让人望而却步。但蒜与面配在一起,却摇身变成了美味不可言,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天作之合吧。饱餐后,再来一碗面汤,完美。常听爸妈念叨:吃啥饭,喝啥汤,有助消化和健康。学了高中化学后,自己在想这话是不是“相似相容”的原理呢?
   上了大学,来到古都西安。林林总总的高楼下,遍布着各式各样的餐馆,其中的面馆尤为吸引我的目光。刀削面、油泼面、扯面、西安箸头面、岐山臊子面、户县软面、三原疙瘩面、杨凌蘸水面、棍棍面……每一种面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吃起来也是特色各异:刀削面是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杨凌蘸水面是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而对面馆的选择,也有自己的独特心得。我更倾向于选择学校附近城中村的各种面馆,虽然环境和卫生相对比较差一点,但面馆依旧能够生存和吸引行人,必定是有绝妙之处,每一个老板做面的手法和技艺都是别具风味的,即使是相同的面,做出来的味道也是细微之处有差异。大学的四年时光,面陪伴着我的日常生活,不仅自己喜欢,价格也是相对其它饭菜更便宜一些,且实在顶饱,就如北方人一样,粗犷、简单、直接、朴实。
   毕业后参加工作,来到兰州。坐了一晚的火车,清晨抵达。铁路两旁光秃秃的山,让我震惊。兰州常年降雨量很少,幸好有黄河穿城而过,确切的说是人们选择在黄河之畔聚集居住,由小而大的城市初步发展。下了火车,朋友就带我去吃早餐。来到了一家兰州牛肉拉面馆。早餐竟然就是面——令我瞠目结舌,看来兰州人对面的喜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碗二细,一碟小菜,一颗鸡蛋,看着墙上张贴的故事介绍: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些许片刻便呈现在眼前,像极了一幅古代山水画,不忍下筷破坏这诗意的画境。顺滑入口,疲意尽消。前年和爱人去成都,到达后就第一时间来到路边的小摊,叫上两份担担面。满怀期待的等候,尚未入口,香气扑鼻。细细品味,卤汁酥香,咸鲜微辣。瞬间下肚,“巴适的很”!后来在其它地方也尝过兰州牛肉拉面、担担面,总觉得还是没有兰州和成都当地所吃的那样正宗和经典。任何一个当地的特色,不仅仅取决于是师傅的手艺,当地的水、当地的面粉、当地的空气,甚至当地的语言,当地的民俗和历史传承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和决定了一碗面的味道和情怀。
   也见过比较新奇的做法,比如机器人刀削面。刀片固定在类人模样的手臂上,随着机器的规律的运转,面片不紧不慢地跳进铁锅中,面片薄厚一致,吃起来却感觉少了一些惊喜和灵动。如今还是最欣喜周末带着爱人和孩子回老家,妈妈提前打电话问吃啥?吃卤面吧——面条切好后现蒸熟,将大肉火腿、豆角、青菜、土豆、胡萝卜等炒好带少许汤,再将面盖在菜上,入锅蒸个十来分钟。吃遍山珍海味,最终才恍然大悟,自己最想吃的就是这一碗普普通通却意义非凡的手工面。看着儿子用还不太利索的筷法,闷头专注地夹着卤面,我想他也和我一样,喜欢和享受着这世界上别无二家的面,那面中充满了母亲独一无二的爱,那面里包含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共 21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北方人,从小就吃惯了妈妈做的擀面面食。妈妈亲手做的手工面食简单地道,可香味独特,有劲道。长大后,在远方读大学然后参加工作,走遍大江南北,吃过有名的兰州拉面、刀削面、油泼面、扯面、西安箸头面、岐山臊子面、户县软面、棍棍面等等各式各样风味的面食美食,其中有的还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式快餐之一,得到中华第一面的美誉,即使尝遍这么多闻名遐迩的面食,还是没有家乡那道特有的“妈妈的味道”有情味。作者细腻的笔法,质朴醇厚的文字,道出了对家乡母爱的眷恋之情。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冯无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613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冯无知        2019-06-12 21:10:45
  问候作者,您辛苦了!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冯无知
2 楼        文友:冯无知        2019-06-12 21:26:45
  感谢您的支持,星月有您更精彩!
冯无知
回复2 楼        文友:方少        2019-06-14 08:48:06
  O(∩_∩)O谢谢
3 楼        文友:华夏子民        2019-06-14 09:31:13
  面(随笔)一文,把面的文化融入了‘我’对母亲的感情,真是不错的美文。全文笔墨流畅,娓娓道来,中心突出,赞赏!
诗词小说创作
回复3 楼        文友:方少        2019-06-14 10:17:17
  谢谢鼓励O(∩_∩)O~
4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06-16 15:21:28
  吃遍山珍海味,最终才恍然大悟,自己最想吃的就是这一碗普普通通却意义非凡的手工面。好吃还是面。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