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游开封三民胡同(散文)

精品 【暗香】游开封三民胡同(散文)


作者:白晓辉 白丁,6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7发表时间:2019-06-13 22:14:29
摘要:河南开封为八朝古都,拥有众多历史遗迹,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随着土地财政兴起,古巷不断被拆毁,八巷之一的金奎巷正被推成废墟,谨以此文纪念在土地财政中不断灰飞烟灭的文物和古巷!并致敬真正的爱国者!

【暗香】游开封三民胡同(散文)
   我无意中走进这条胡同,一条长约三百米的残缺胡同。
   那天,去龙亭公园路过鼓楼时,觉得走大路没趣,于是,就拐入路北这条不起眼却历史悠久的胡同;传说三国时曹操在此处歇马,盖了三座草亭子。因此,初名草三亭胡同,民国时期,冯玉祥改名为三民胡同。
   胡同南北走向,北入口宽约四尺,沿着年久失修的水泥路往里走,两边墙上的白石灰斑驳脱落,西侧只是一堵墙,东侧是楼房的后墙壁和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走了百十米,迎面一处院子,人家开始多起来。胡同先往东又往北一个大转弯,转弯处有一大片空地,宛若凤凰的胸部,几个人坐在空地处悠闲地聊天。
   继续往北,道路开阔起来,有两三米宽。路东仅是一条长长的围墙,围墙东是十几年前建的鼓楼新天地,路西有几户人家,低矮的砖瓦房;还有几栋陈旧的两层小楼,旁边有清真女学,穿过清真女学门楼走进一个小院落,小院落里面还有一道关闭的木门。透过木门的缝隙看到里面又有一个大点的院落,院落最西面是一座小清真寺,三间瓦房,瓦房前有一条走廊,不见人影。
   出清真女学,隔壁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草绿色门楼,上写“草三亭清真寺”。站在门口远远看到院子最西端清真寺的琉璃瓦掩映在金黄的银杏树叶子和苍松翠柏后面,走进院子里发现还住有几户人家。这座寺虽然也面阔三间,却比刚才的寺大多了,寺前有敞开式的大厅,大厅有前后三排红色大柱子。中间一排的两根柱子挂的黑色木牌上镌刻的回文应该是一副楹联,最里面一排的两根柱子上又用汉字镌刻一副楹联:“开天辟地,两用代明,似这无形造有,莫大功能,是孰专司须理会;化物生人,四时迭运,如斯古往来今,神其妙用,果谁主宰愿推求”。汉字楹联正上方挂在寺前墙壁上匾额的横批又是回文,回文匾额两边又挂着两幅汉字匾额,南侧是“博爱平等”,北侧是“至教真源”。屋顶绿色琉璃瓦中夹杂着黄色琉璃瓦,是皇帝赦修的标志。这座寺院不大,始建于明初,朱元璋为追随他的回民将领建造,六百多年历史;明永乐、万历年间信奉伊斯兰教的苏鲁国(今菲律宾)国王去北京朝贡,路过开封时住这座寺内。
   寺院里静悄悄的,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悠闲地躺在躺椅上,地上放着一个水杯。
   我向他打招呼:“您好,贵姓?”“姓马。”他爽朗地笑道:“十个回民九个马!”我笑着说:“我姓白,不过是汉族。”开封回民很多,其中有大量白姓回民,比如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白记花生糕就是白姓回民发明生产。开封市区清真寺星罗棋布,回民喜欢绕寺而居,寺既是精神的家园,又方便做祷告,有事的时候又能一呼百应,相互帮忙。
   “这可是开封市最古老的清真寺,虽然规模没有东大寺大,历史却比东大寺悠久。”老先生说的东大寺很出名,在这座寺东面约三里,附近区域称作寺门,居住大量回民,是来开封旅游时体验穆斯林文化,品尝民族特色美食的好地方。“以往这条胡同住的回民最多,比寺门还多,是最地道的回民胡同。”老先生又叹了叹气说:“不过开发鼓楼新天地时,住户大多被迫搬迁往东郊或者西郊了。”我问:“你们当时没有反抗吗?”“那时候拆迁才刚刚开始,忽然来了黑压压一片警察,老百姓哪见过这种场面,不愿意搬往东郊和西郊的住户,可以住进政府在胡同北头新建的安置楼,可是那楼多影响胡同的整体美观啊。”三民胡同因两头狭窄且不对称,中间又有一个大弯,宛若一只凤凰,又名凤凰胡同,故该寺又名凤凰寺,这在明末无名氏所著《如梦录·街市纪》也有记载:“草三亭又名凤凰巷,俱回子居住,有礼拜寺。”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拆迁,眼前却浮现出了那"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骇人场面。
   “外地人到开封是看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把老房子和老胡同都拆了,建成高楼大厦,外地人还来看吗?北京上海的楼不比咱开封的楼更高?”老先生不住地惋惜,我也是。我抬头望过寺外楼顶去看那不远处的高楼,既没有什么特色,规模比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更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让外地游人游开封的古巷子就能多停留几天,对开封的旅游经济会有很大好处。”老人说。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开封曾经有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可惜大多都倒闭了,剩下来的不是改制就是奄奄一息,旅游业成了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开封的旅游业有个硬伤,就是主要景点太集中,大约两天就能游玩。如果逛开封的胡同,则十天半月都逛不完。
   其实,想要深入了解一座城,就仔细走走它的寻常胡同,那里有原汁原味的老城味道,开封恰好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胡同,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我到开封是在1999年秋季,那时候开封还有许许多多老胡同,胡同里有很多老房子和老四合院。老百姓生活悠闲,懒洋洋地聊聊天、种种花、遛遛狗、斗斗鸡,还有人在教孩子拳术和棍法。每当穿过那古老的胡同,抚摸那饱经历史沧桑的墙壁,听着游街转巷小贩的长长吆喝声,仿佛是穿越咫尺天涯的时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古代,多么美的旧时光啊!我当时就想如果开封能大力推广胡同游该多好!
   可惜,推土机一响,黄金万两,至于历史古迹、文物保护等等抛在了九霄云外。随着土地财政的兴起,许多古巷、文物逃过了千百年来的水患、兵灾、却在今天推土机轰鸣声中灰飞烟灭,令人无限惋惜!原址或者建成商业街,或者建高档商品房,或者建仿明清古建筑的豪宅。许多小市民本来在老城区还有个生活来源,特别是回民普遍喜欢做小生意,尤其擅长饮食类,晚上推个小车出去卖个煎饼果子、炒凉粉、羊肉炕馍等小吃就能解决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迁往郊外后就只好另谋生计了。
   我小心翼翼地问他:“您知道清同治年间的马化龙和白彦虎吗?”
   白彦虎和马化龙是陕甘回乱的主要领袖,陕甘会乱发生于1862年至1873年同治年间,源于云南。1856年穆斯林叛军首领马国才、杜文秀、马凌汉、马如龙、徐元吉、马占奎趁清政府忙于对付太平军(1851-1864)和捻军(1853-1868)之际率云南穆斯林发动叛乱,攻城掠地、杀人盈野。1862年5月,参加过云南叛乱的阿訇任五和郝明堂来到陕西华县,满腔热血组织陕西穆斯林向清廷发动圣战。陕甘叛军首领有马化龙(哲赫忍耶派总教主)、白彦虎等,目标是杀光当地非穆斯林(主要是汉人),企图于中国西北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并勾结分裂新疆的“中亚屠夫”阿古柏。当时,甘肃某地民谣:“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白彦虎还两次派兵去焚烧陕北黄帝陵,幸亏第一次被反清的董福祥率领的汉人饥民武装击败,第二次被清兵击败。当时,清帝国正忙于和捻军、太平军作战,无暇顾及。待到1866年东南局势稳定后,才开始厉兵秣马全力对付回乱,并派朝廷重臣左宗棠于1868年帅十万大军入陕甘平叛。左帅入甘肃时候看到:“远近城邑寨堡,惨遭杀掠,民靡孑遗。平、庆、泾、固间,千里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被祸之惨,实为天下所无。”左帅采取以回制回等英明策略,终于1873年平定叛乱并从阿古柏手中收复新疆。
   同治回乱造成两千万非穆斯林(主要是汉人)被屠杀,六百万穆斯林被反杀。然而,许多颠倒黑白的历史“砖家”却把这场叛乱美化成反清反封建的大起义,马化龙、白彦虎等民族分裂主义者的杀人恶魔被美化为起义英雄,左帅却成了镇压英雄的刽子手,我想听听穆斯林老人的看法。
   “那是极端穆斯林。”老先生声音突然变得高亢起来,朗朗说道:“不管何时何地,要记住,我是中国人,要爱国,更不能勾结境外分裂势力分裂中国。”听着老先生义正言辞,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肃然起敬。向老人告别,他爽朗地挥挥手说:“好,有空来玩。”
   清真寺旁还有几处残存下来的院落,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径进到院落深处,发现每个院子里都住着好几户人家。这里有低矮的砖瓦房,也有两层的小楼,也许是地方太狭窄,为了节约空间,只是简单地焊个通往楼上的铁梯子,真是蓬门又叠户。不过家家户户都不忘种上几盆花草,树上挂满鸟笼子,深秋的阳光透过金黄的叶子间隙,洒落在地上,如细碎的小花朵,院子里静悄悄的,似乎能听到落叶的声音。突然旁边的门“吱呀”开了,一位头戴白色穆斯林帽子的老太太出来问:“你干啥的?”“大娘,我看看这些老房子,有多少年了?”“一百多年了吧。”老太太说完又“哐当”把门关上了。
   看完这几个院子,往北的胡同两侧仅剩下两堵墙,尽头有一座半圆形的楼房,上边写着“三民新楼”,这应该是“凤凰”的尾部吧,可惜已经看不出凤凰的模样。沿着“三民新楼”向东北转了一个弯到鼓楼新天地露天停车场,对面是山陕甘会馆。这里没有任何对巷子介绍的牌子和路标,别说外地人,就是我对开封这么熟悉的人路过无数次了都没有发现楼后还隐藏着一条胡同。
   这是一条七零八落的古老胡同,我是多么渴望它能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共 3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民胡同,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是曹操在次处歇马,盖了三座草亭子,到了民国时期,才改为三民胡同。附近不远,有一座清真女学,很有民族特色的门楼,院里还住着几户人家。原来,这座清真女学有六百年的历史了。可是,如今大大小小的老胡同都拆了,建起了高楼大厦,似乎与城市无恙,那就没有了看头了。开封本来就是历史古都,文化底蕴浓厚,可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商业街,商品房了,没有以前的韵味了。这里还有历史故事,马化龙,白彦虎等都是分裂民族主义者,却被美化成了英雄。是的,我们要像老人这样,每时每刻都要谨记自己是中国人,要爱护自己的国家,容不得外人将其宰割。清真寺还有几处残存的院落,住着几户人家,询问过后,拥有百年的院子,已经少之又少了,已经看不到昔日的模样了!文章流畅,语言细腻,作者将开封三民胡同描写得酣畅淋漓,表达了对古文化,对三民胡同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可如今这种古建筑,古文化似乎在悄然改变,留下的却不是那时的了!感谢赐稿暗香文墨,期待再次来稿,祝创作愉快,品读佳作,力推欣赏!【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1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19-06-13 22:15:48
  问候作者,感谢您的来稿,暗香有您更加精彩,期待再次来稿暗香,祝创作愉快,期待佳作连连~~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 楼        文友:易辞        2019-06-17 08:13:35
  祝贺老师,荣获精品文,祝佳作连连~~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