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来尕秀,感受藏地最美的碧水 蓝天和草原白云(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来尕秀,感受藏地最美的碧水 蓝天和草原白云(散文)


作者:沈江平 秀才,115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8发表时间:2019-06-15 08:14:15


   尕秀村是碌曲县尕海镇的一个牧村,位于国道213线兰州通往四川九寨沟的黄金旅游线上,距离碌曲县城只有23公里,距离高原明珠尕海湖同样也只有20多公里。六月初的尕秀,草色刚刚泛出新绿,早晚行走在这里,气温依旧带着些许寒意,高原的春天总是姗姗迟来。
   十多年前的尕秀村,除了十几户牧民修建了简易的房屋定居在如今的村庄所在地晒银滩外,三百多户世世代代务劳畜牧业的群众仍然按照过去的老传统逐水草而居在个人遥远的牧场上,住的房子是最简易的土窝棚,一年四季都随着畜群搬群转场在冬夏不同的牧场,牲畜牧放到哪里,主人就要跟随到哪里。上世纪末,随着草场承包到户,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牧民群众的日子不断好了起来,自此开始,有条件的人家才慢慢在自家承包的冬季草场上盖起了新房子,算是简易定居化的开始,但家家户户的冬季牧场不在同一地点,因此这里一家,那里两户,广大牧户零星地散居在偌大的广袤草场上。由于各家各户的经济条件不同,加之未经统一规划,修出来的住房千差万别,各种各样,大多数牧场还不通电,路难行、吃水远和收看电视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局部地方通信联络不畅,加上送孩子上学路途遥远等,这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一度成了制约广大牧民群众居家过日子的“痛病”。
   自从二〇〇四年州县在尕秀村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后,才按照“三统”建成了集学校扩建、卫生室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室重建等公共设施相配套的90户牧民定居试点工程,当时采取了国家补一半、牧户掏一半的筹资方式。后来,州县发改部门又分批实施了易地搬迁工程,通过接力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退牧还草、休牧禁牧、生态移民、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项目建设等,十多年来,尕秀村的391户牧民群众陆续在晒银滩这个藏语意为“撒满金子的草滩”定居下来,实现了梦寐以求的高质量定居化。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畜牧业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实现定居后,老人们住在村庄里焕然一新的家中照看孩子或送娃娃们在村上就近进行学前教育和读书上学,年轻人则安下心来在牧场上专心经营畜牧业,富余劳力还可以赴外打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实现集中定居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升了生活品质,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尕秀村,家家户户都竞相供子女上学,牧民群众深深地认识到了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极端重要性,思想深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追求文化教育的远见性,所生发的强大内生动力,极大地加速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原来稀稀拉拉散居在四十五万亩辽阔草原上的简易定居生活,尽管比起“大锅饭”时期算是极大的进步,但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便还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生活埋下了“隐患”。水电路不通,遇到阴雨天,出门办事或送娃娃到村小、尕海镇中心小学或县城上学,骑着马匹或摩托车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行走,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摔伤或人仰车翻,遇到天色稍晚,行走在路上不时还会遇到狼群。在草场承包到户后,行路难、吃水远、电不通和信息闭塞、手机联络不畅曾一度成为远居草原深处的广大群众们的烦心事。
   尕秀这个山清水秀、充满诗意和灵性的地方,与玛艾镇华格村相界处还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重要支流洮河和白龙江的分水岭,“分水岭”由此演变成碌曲县的一个地名,这个叫作分水岭的地方就在国道213线高处的一个山梁豁口上,这里海拔3562米,也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地方。除特殊的地理位置外,尕秀这个地方,由于光热充足,雨水充沛,水草丰美,不仅盛产冬虫夏草,而且生息在这片草地上的牛羊,由于吃的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喝的是高原上石窝子和岩石中流淌出来的纯净水源,加上精明能干的牧人一年四季转场轮牧,哪个季节哪里的水草最好,往哪里赶放牲畜,牧民们是最精明的。因此尕秀草原上藏羊的肉质鲜美在碌曲乃至整个甘南都是出了名的,尕秀这方土地上所产的羊肉,一度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域外游客最受欢迎的肉品之一。
   通过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经过自身的努力,加上州县正在实施的“环境卫生革命升级版”样板村打造,尕秀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改善,当前家家户户通上了从几公里外铺设管道引来的发源于草地雪山上的天然山泉,村里的巷道进行了石板硬化,村庄左侧空旷的草地上建成了集文艺演出、文体活动、全民健身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广场,每个牧户都将庭院收拾得井然有序,整个村庄,从里到外每一处的环境都是那么干干净净,纤尘不染。规划整齐、占地较大的牧户在自家院落里不仅留出一片空地播撒了绿色的草坪,而且还铺上了精致的透水砖甬道,经过州县相关部门确定样板户一对一、心连心、手拉手的帮扶,筹资修建了集淋浴、洗脸、微生物降解坐便器为一体的高档卫生间,卫浴、供暖、清洁能源等设施一应俱全,室内改造提升,室外美化亮化,家家户户的庭院打造的格外亮丽。原来堆放杂乱的生产生活用品都井然有序地堆放到储藏室里,偌大的两流水传统式建筑的琉璃瓦顶上安装上了太阳能大功率绿色智能化碳纤维光伏电源板,电路都是镶嵌在墙壁中的闭路开关,直接将线路连接到改造后的板炕和其它家电上,不少住户的房屋外墙上都由传统艺人绘上了藏族传统文化元素图案,房前屋后都留置了一米宽的长条空地播撒上了绿意盎然的青青牧草,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焕然一新的传统藏式木石建筑,不少牧户还筹资对室内进行了凸显藏文化元素的精致装潢,既装上了柏木原色的大型壁柜和设计精美的佛堂,又在客厅里安装了价值不菲的或富丽堂皇或略显豪华的灯具。偌大的院落里专门修建了漂亮的厨房,装上了大理石面橱柜、不锈钢菜盆等,设计精美的白色瓷砖贴面的灶台更为厨房增添了不少亮色,橱柜里各类灶具齐全,靠近屋顶的墙面上还装上了吊柜。总而言之,家家户户除正房样式统一外,其他设施品色不一,样式各异,反而为打造出的“牧家乐”增添了特色和亮点,笔直宽敞的巷道,色调统一的围墙,规格统一的住房,闪闪发光的玫红色的琉璃瓦以及贴有仿古墙砖的藏式大门在高原阳光映照下是那样的赏心悦目,熠熠生辉。家家户户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整治得十分洁净,“全域无垃圾”的理念早已在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牧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天然的草地,绿色的生态,洁净的卫生,美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整齐的巷道,静谧的村庄,纯朴的人文,为广大牧民群众发展旅游服务业和安多特色藏寨观光旅游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环境影响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提升生活,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增长极,环境是“软黄金”,斯言不假,“环境卫生革命升级版”的雏形已经在这方美丽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棉花般洁白的云朵低垂在瓦蓝色的天空,平展的绿色草地上碧水斗折蛇行蜿蜒肆意地流淌,雄鹰盘旋在高高的蓝天,绿草地上牛羊悠闲地啃食着青青的牧草,飞梭于国道上的汽车偶尔发出的鸣号打破了天籁般的宁静……闲暇时光里,年轻人们三五成群地组织起来或打篮球,或在巷道里搞卫生,吃罢晚饭后,在暮色的夕阳里和袅袅氤氲的炊烟下,随着悠扬动听的藏族锅庄弦子的播放,男女老少一边在广场上跳起优美奔放的锅庄,年岁大的老人们则在广场旁的嘛呢经房气定神闲地转着嘛呢经筒。
   随着“七改”工程的实施,家家户户原本整齐划一的庭院被打理得更加别致、洁净、亮化。一部分牧户在帮扶部门的帮扶下,安装了小型节能暖气炉,将暖气连接到客厅和各房间,生物降解卫生间则冬季不冻,实现了冬春季节室内正常供暖,扶贫帮扶干部、镇上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隔三差五清扫环境卫生,清理巷道庭院,规正、绿色、洁净、乡土、淳朴、时尚成为尕秀村留给域外人士的第一印象。睿智的牧民群众是最懂得感恩的,在一些牧民家里,客厅里或文博架上摆放着党的五代领导人的水晶饰品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连简单的汉语也说不出来,但憨厚的群众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是伟大的党和祖国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真帮实助让他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如今,光纤网线通到村里,有条件的群众家里装上了电脑,拉上了网线,年轻人都在手机上开通了微信,昔日深居草原深处的牧民群众,如今用手机浏览藏汉文版的新闻就可知晓域外世界每天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互联网+”的生活模式正在悄然影响和改变着这方土地上曾经封闭落后的游牧生活。
   凭借国道两侧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成为尕秀村群众拓展增收空间的又一途径。一部分群众经过县上文旅部门精心培训已经掌握了传统藏餐的烹饪制作和加工技艺,文旅部门在尕秀村边的绿色草地上修建了自驾游营地,搭起了一座八瓣格桑花状的偌大帐篷城,村上组建了一支颇具阵容的青年锅庄舞队和藏族传统民歌弹唱队,如今,民俗和生态旅游业已在这方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悄然兴起,炎炎夏日正是青藏高原一隅的甘南草原最绿最美最爽的季节,气候最宜人,牛羊最肥壮,草原花正艳,绿色浩无边,在内地都市里住久了钢筋水泥房的都市人,在东南沿海高温持续不减的炎夏里,能到西部青藏高原避暑一游是他们最为理想的选择之一。于是,天南地北的游客或组团或自驾车或三五成群呼朋引伴结对而来甘南草原,位居213国道边的尕秀成了游客们最理想的首选地之一,大车、小车的在村头一停,他们消费在藏家,体验着草原藏族牧民最淳朴最经典最能感受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生活,夏日的草原,风儿最凉爽,空气最清新,草原最美丽,山野最怡人,繁星最灿烂,夜色最温柔……他们消费在牧家乐,居住在新居里,安睡在藏家炕,让草原的美丽和花儿的芬芳洗去一路的疲劳,让广袤大草原的无际绿色和空旷博大涤荡浮躁世俗的情愫,让藏族人的热情和游牧民族的豪爽感动心灵,尕秀人以草原般的胸襟接纳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牧人们以最淳朴最真诚的理念经营起了甘南大草原最美藏寨民俗特色旅游服务业,住牧家小屋,消炎夏之热,吃草原藏餐,游特色藏寨,感藏家风情,念天地之悠悠,悟生活之本真,正成为广大游客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消暑方式,精明能干的尕秀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大力鼓励支持下,纷纷开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藏家乐,踊跃转产探索经营起了旅游服务业,为碌曲乃至整个藏区正在兴起的高原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天生具有艺术天赋的藏家儿女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尕秀村的群众正在以藏区广为流传的锅庄舞和民歌这种外界人士普遍欢迎和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为经济社会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锅庄之乡碌曲增光添彩,坐落在绿色草原深处的美丽尕秀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于高原明珠尕海湖畔,在蓝天白云下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域藏地发出灿烂之光,照亮了中国最美的甘南大地……这个藏语音译为“晒银滩”的高原藏地村落,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相信魅力尕秀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017年6月中旬于碌曲县城初稿
   2019年4月16日修改定稿
  
  
  
  
   【作者小传】沈江平,男,甘肃舟曲人。1995年10月参加工作,起初在碌曲县玛艾乡(镇)任文书兼统计员、党委秘书,2003年12月至今先后任碌曲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县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双岔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县住建局副局长兼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现任中共碌曲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工作之余爱好书法、读书和文学写作,先后在人大新闻导刊、人民网、散文网、新浪博客、江山文学网、人民之声报、人大研究、甘肃文苑、甘南日报、甘南调研与决策、甘南人大、正气甘南、格桑花等网媒、报刊发表新闻稿、论文、散文、诗词180余篇(首)。
  

共 4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满怀深情地讴歌了自己的家乡。文章感情充沛,小处入手,大处着眼。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格调高昂,读来让人振奋。大家共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沈江平        2019-06-21 14:46:27
  谢谢北极老师的点评,尕秀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是一个民俗风情浓郁,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厚重,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藏族村落,经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自然环境别具一格,藏寨民居焕然一新,民俗旅游蓬勃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藏寨旅游专业村。希望北极老师有机会呼朋引伴到大美甘南草原观光旅游,体验民俗风情!
文学创作之路虽然充满苦难、曲折和艰辛,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勇往直前,并坚信着一路风雨前行,就会有一片五彩缤纷的芳草地出现在眼前!
2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9-09-19 12:58:20
  有机会一定去的!有社团文友要去。方便的话,留个联系方式吧!
北极主人
回复2 楼        文友:沈江平        2019-09-27 22:40:17
  沈江平 电话13893978838,微信号就是电话号,QQ894007899
3 楼        文友:紫色        2019-10-02 16:18:38
  看了您的文章,我就去了甘南,去寻找您笔下的美丽臧村。只可惜,只有一天时间,到了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在海拔3000多米的草原上,凉风习习,水草丰茂风景优美,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真如您笔下描述的:甘南,是一个山清水秀,充满灵性的地方。谢谢您的美文,为我的甘南之旅预热了一碗心灵鸡汤。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