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丹枫】隔千里兮共明月(赏析)

编辑推荐 【丹枫】隔千里兮共明月(赏析)


作者:写手安忆默 布衣,27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53发表时间:2019-06-21 14:44:07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昨夜半眠,住旁的火车连着三趟一起,一直“滴滴”作响,忽醒忽眠,辗转反侧,殊不知何时睡着,也不知何时醒过来。忽来几滴夜雨,情意涌上心头,儿时听雨,渐生怯意;少年听雨,几多惆怅;而今听雨,不知所以,却有心念;往后听雨,不知又何情愫。此时雨后,明月皎洁,不燥不热,一片片的月光透过窗户跳进来,伴着树影,斑驳的落在室内,慢慢的爬上我的床沿,似乎在邀我,如同千百年前的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但是我没有太白的才情和念想,也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却对于“明月”却有一种独特的情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对于明月,《诗经·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首诗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无限的情意,而让它作为背景来衬托,则女子的倩影愈发显得秀美。同时,月光朦胧下,一个线条优美的女子在缓缓起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种朦胧美的韵味。所以,这一景色很富有画意,而画意又渗透了无限的诗情。意境是迷离的,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工部写《春夜喜雨》是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如若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那么,秋天就合适欣赏和收获的,一轮秋月,遥寄相思,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场秋雨,有约做伴,闲敲棋子落灯花。“来或者不来,我就在哪里”。在那莲花深处,听取蛙声一片,划动渔船,惊起一群鸥鹭,争渡,争渡,与落霞齐飞,扶摇直上九万里,于我不争,于你不比。水车翻转,一个水槽舀起一瓢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莲与人齐,误入深处,鱼戏莲叶间,剥取莲子,晨起洗手做羹汤。采摘莲叶,晒干饮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权衡阴阳,道法自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王维的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有些诗尚有踪迹可求,如《过香积寺》云:“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有些诗显得更空灵,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
   人事缥缈,真如似幻,修得禅心,焚一炉香,沏一壶茶,任月华满衣,心清如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若飘尘,本无根无蒂,心之所往处,便是归宿,摩诘醉于山水田园,半官半隐,便是摩诘的归属,静赏月下清泉石上流,静聆竹喧归浣声,世俗任由浮沉,再无关风花雪月。

共 24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王维写的五律“山居秋暝”的解读,随情境而至,联系有关经典诗词古韵,作情境化、情感化、性情化、故事化描述、刻画、分析,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活灵活现,如现眼前。可见作者对该诗乃至经典古韵的深刻把握和理解。推荐欣赏,期续精彩。【编辑:波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6-21 17:31:47
  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活灵活现,如现眼前。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