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清水古韵楼家塔(散文)

精品 【西风】清水古韵楼家塔(散文)


作者:文明俭朴 童生,59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3发表时间:2019-06-21 14:52:55
摘要:在江南,像楼塔这样的古镇众多,大都具有古巷庭院之美、寺观楼阁之盛、历史传说之奇,如周庄、南浔、乌镇、西塘……但楼塔是山乡古镇,有一条“浅浅碧水平”的清水溪,又有远山如浪、山与天接的气氛和情调,便成就了楼塔古镇的山水、田园、乡愁三首独特乐章。

【西风】清水古韵楼家塔(散文)
   【序曲】
   暮春三月,午后的桃花雨如丝似雾,分外缠人。我坐在洲口桥亭下,陶醉在山清水秀,悠幽花香里。
   曲折有致,风景诱人的洲口溪,把楼塔镇分割成古镇、新镇两部分。隔溪而望的古镇,富有明清遗风,古韵依旧;而新镇,则体现了当代繁荣。溪流上有两条桥,一条是钢筋水泥大桥,另一条是连梁式石板平桥。
   我拾阶迈上古桥,把自己的脚印踩进了沟通古越州与睦州门户的历史沧桑里。静立在微雨中,抚摸着凉凉的石桥栏,凝视着雕狮栏柱,似乎要寻找出该镇的百年沧桑。身边飘过一位年轻女郎,我不知道她是否美如丁香,但我知道古镇也有许多烟雨小巷。
   雨大了,我躲进洲口桥亭下避雨。
   洲口溪如一位温柔多情的女郎,展玉臂把楼塔古镇紧紧拥抱;顺手又挥洒出一条飘逸的绢纱,化作岚岚雾气,为古镇蒙上神秘色彩;周围绵延起伏的山岭,隔离现代的喧嚣扰攘,给古镇保留下醇厚的古韵味道。
   我想,如果故乡没有一条清水河,游子的梦里必然不会泛起一丝思乡的涟漪。但这条河不能太宽太深,否则感受到的是惊涛骇浪;水波又不能太小太滞,否则滋养不了万物,培育不出文明;还必须是源头活水,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样生养出的鱼儿才能顺流而下、溯源洄游。
   洲口溪正好不胖不瘦、不深不浅。
   楼塔古镇坐落在仙岩山麓,四围群山环峙、岭高峰峻,有名字的如百药山、金言山、大黄岭。山岭植被繁茂,松青竹翠。走进林海,你可以感受到自然与心境的完美融合,又能体会清幽澄净、物我两忘的空蒙。
   一株古香樟横卧溪畔,依恋在老桥边。虬曲如铁的枝丫伸向溪面,皴裂盘桓的树身上布满青苔,青苔下是岁月和风雨雕刻的沧桑,恰如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他是好泉石、乐隐遁、清风岩下垂钓的许询吗?是追随吴越王钱镠东征西讨、累官至兵部尚书、最终铸剑为犁归园田居的楼塔楼氏始祖楼晋吗?还是著有《医学纲目》四十卷、被尊称为“神仙太公”的楼英吗?我没有上前拱揖高让,只默默凝视,但愿做一个在此逗留片刻的烂柯人。
   在江南,像楼塔这样的古镇众多,大都具有古巷庭院之美、寺观楼阁之盛、历史传说之奇,如周庄、南浔、乌镇、西塘……但楼塔是山乡古镇,有一条“浅浅碧水平”的清水溪,又有远山如浪、山与天接的气氛和情调,便成就了楼塔古镇的山水、田园、乡愁三首独特乐章。
  
   【山水如画】
   从繁华时尚的萧山市区到深山幽谷里的楼塔古镇,车程约一小时。抵达洲口桥头,便进入了山水画卷。
   永兴河在洲口桥以上被称作洲口溪,沿溪岸西南而上,山与水作伴,水与路纠缠,恩恩爱爱,不离不弃。细股的溪水们从山坡上漫下来,又被岸堤呵护着,轻快地流淌,山谷里便回荡着它们的流水声。
   山顶上,松木茂盛,华亭如盖、气势雄伟;山坡近溪处,翠竹挺拔,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溪流下,青石上布满了绿苔,丛生的水草作势飘摇。艳阳从峰顶直射下来,照得溪水更加清澈透明。山外来客们便惊呼起来,在工业发达的萧山竟然有一条如此欢畅的清水溪。
   溪水畔,山野之花正在盛开:杜鹃紫似霞、白赛雪,山茶叶绿油亮、花如牡丹,天目地黄吹起一串粉色的小喇叭,黄鹌菜呆萌地戴着小巧的黄帽儿。
   每一座山丘,每一棵松竹,每一条细流,每一朵山花,都自自然然在那儿,你尽可以从从容容观赏,安安静静品味。处空山幽谷中,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异化为一块崚嶒的山石、一棵兀立的小树、一朵娇羞的野花、一滴忘我的山泉。
   在一处叫“仙岩”的小土丘前,有人驻足拍照。丘上土石相间,高不过数米,其外形也不合美学原理,人立其下并没有崇高之感。但想像中,这丘四周被溪水包围,湍流击石,溅起浪花朵朵,一缕阳光拨云投射而下,蒸腾得丘溪间水汽氤氲,一位仙人垂钓溪上,怡然自乐。传说这仙人是东晋玄学大家许询,为避朝廷征召,隐居在溪上百药山顶洞穴。于是,这小丘唤作“仙岩”,便成了历代文人骚客驻足凭吊之地。
   “仙岩”周边谷地开阔,临溪而建的村寨屋舍俨然。民居大多是三层的别墅,装饰有彩色的墙砖和琉璃瓦,躲藏在古樟、古杏荫翳之下。溪堤高大坚固,安装有石质护栏,又铺设了观景步道。村民们劳作之余,亲水而行,当更爱其家。外乡游客徜徉其间,也流连忘返。
   洲口溪发源于富春山余脉,沿途的山水人家也一定进入过“富春山居图”的视野,只可惜黄公望错生在元代,否则他的如椽画笔便不会吐露出树木、土坡和山野人家的萧瑟伤怀。
   洲口溪一路奔腾而下,化身为永兴河,被萧山人尊称为母亲河。她在萧山大地流淌过数个乡镇之后,才恋恋不舍地汇入浦阳江,最终钱塘江接纳。
  
   【田园如诗】
   我家住临浦,距离楼塔也就三十分钟车程,我却从未一睹过古镇芳容。今年暮春时节,有幸被楼塔镇领导邀请,随作协采风,与古镇邂逅。
   尽管那天的古镇之行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即便如此,我也被她特有的古街、古巷、古民居、古桥、古溪、古曲迷住了。行走在古镇的老街上,我仔细打量着每一间门店;又像走迷宫一样在小巷里打转,抚摸着苍苔斑斑的旧墙;支着耳朵聆听燕子在老屋木檐下盘旋时的低声呢喃,麻雀在颓败的土墙头啁啾婉转。我调动各种感官,努力去触探古镇的秘密,但总归徒劳无功。这座一千二百多年的古镇,每一寸土、一块石、一株草都是时空缓慢堆叠而就的成果,怎能轻易被人瞧透?
   我尝试着从面前的洲口溪进入古镇内涵。《尔雅》释义:“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可以推测,古镇坐落于洲口溪冲积堆叠泥沙形成的沙洲之上。古时,这里四围环水,人居其上,渔猎度日。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楼氏先祖楼晋带兵追随钱镠驻扎在附近的大黄岭,扼守浙东浙西交通险要。在钱镠建立吴越国之后,楼晋便失意于兵戈,遂率军士在此沙洲铸剑为犁、拓荒屯田、伐木造屋,此地开始唤作楼家塔。
   上街、下街和横街在当时有了吗?最起码有一条。随同楼晋留下的兵士应该有上千之多吧,吃穿住行需要交易,集市上应该设有粮店、布庄、柴店、铁匠铺,还有酒坊,年轻的汉子们长年驻守于深山老林,定然思乡日炽,一酒解千愁,三杯万事空呀!估计当时的店铺大多是芦苇棚,就像我坐的洲口桥亭吧。现在古街上一楼一底、前店后庭的格局在当时的先人们想都想不出来吧。
   屯守的军士们不仅带来了忠诚和勇武,也带来了耕读传家的礼仪和门风。这片曾经荒蛮的土地,在汗水和文化的濡养下,渐成沃土,成为栖居的田园。
   钱镠占据江浙建立吴越国之后,这一带曾经获得了短暂的平安,洲口桥边这条萧富古道上行人客商络绎不绝,昔日的兵戈要道变成了通商之路,洲口溪上搭建了桥梁,大街上铺起了青条石板,楼家塔初具规模并日渐隆盛。来此经营定居的富人多起来,楼家塔人出门求学宦游行贾的也多起来。
   当时,楼家塔四围环水,沙洲上土地有限,人们除了填溪造屋外,只有紧缩宅院和公共交通面积,于是便形成了古镇如蛛网迷宫般的小弄巷,叫上名字的有前溪弄、后溪弄、义厅弄、义仓弄、中祠弄等数十条。江南一带村镇里弄多,而楼塔古镇更甚。而且,街市的庭院均有后门通向小巷,方便你来我往。小巷拉近家庭之间的距离,联络和维系着亲情友情乡情。
   另一种聚集人群的空间是祠堂。古镇上的宗祠特别多,现存完好的中祠和下祠尤其巍然壮观。祠堂既是权利的网络空间,更是多维的文化空间,古镇人在这里慎终追远、聚义谋事、积蓄力量。
   古镇范围有限,亲情的凝聚力又极强大,要想大刀阔斧、纵横开阖弄出大动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人们便在精雕细镂上狠下功夫,如古镇现存的侍王行军府、抬轿楼、前(后)厅等40余栋历史文化建筑,元朝瓦当、明朝梁柱、清朝雀替、民国照壁无不精美绝伦。又如被称为神仙太公的楼英,不但继承家族中医精髓,又四处拜名师精进技艺,成就一代名医,做御医为明太祖治病,告老还乡著《医学纲目》四十卷;又精研“细十番”曲谱和演奏,他的医理和乐理一直被楼氏后人传承,其中“细十番”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的书画人才众多,清代咸丰时的楼秉台,有板桥画风,名噪一时;还有楼浩白、楼有刚等画法行内称绝;如今,古镇的书画普及率极高,街头巷口偶遇一人,说不定就是一位丹青妙手、书法大家。
   沉湎于精益求精的手艺追逐之中,光阴往往会慢下脚步,像老屋木门上的铜环;沉迷于春和景明、山水清明,便迈不动离家的双脚,时空凝固于明清之世;沉醉于乡情浓郁、亲情绊羁,必然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人们的脚步缓慢而坚实,建筑慢进了明清古风,墙壁蔓上苍苔斑驳,古巷曼延进了深巷幽宅。慢出了文化涵养,宽容滋生,生命感悟。
   楼塔古镇是自然长成的,当地的领导很清楚,他们带领全镇人让古镇恢复成往昔的模样。
  
   【乡愁如歌】
   你听说一首古曲让一城人守望传承了六百年之久吗?“楼塔细十番”就是。传说中的古曲很神秘,很高雅,很清幽。本是庙堂之乐,忽有一天流播到了田舍,在黑脸方鼻阔口下如春笋般地发了芽,在嵌满泥巴的糙指上似山花似地盛开了。袅袅圣洁的精灵,爬满古镇人的双耳,他们和演奏者一样如痴如醉。
   有幸在古镇楼曼文纪念馆前广场上聆听了这仙乐。我猜想这片广场可能是旧时的晒禾场,在这里腾挪跌宕,土生土长的民乐老艺人们更能表现得悠然自得。笛、管、笙、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等演奏者排列数行,身着大红唐装,容光焕发,或坐或立。
   鼓乐响起,等候多时的人们瞬间肃然无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和清丽婉转的丝管之声交相辉映,时而庄重、时而优雅、时而欢快,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情绪,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画面,讲述着跌宕起伏的故事。
   “楼塔细十番”起源于明朝,用十余种乐器演奏若干曲牌与锣鼓连缀成套曲,现在改编保留下来最典型的曲牌有《望庄田》《百畈》《一条溪》。古镇的音乐人用自己独特的乐音把乡亲们栖居环境、田园劳作、日常生活表现得活色生香,精彩绝伦。
   《望庄田》开头是缓慢悠扬的笛音,清脆嘹亮的乐音一下子把人们带到家乡的田野之上,眼前是晨雾缭绕,烟树迷离;鸟儿们醒来了,叽叽喳喳在枝头欢唱;坡头山花竞放,田间稻穗饱满,溪畔和风阵阵,溪中清流浅浅。乡亲们三三两两走出村道,肩荷锄头,臂挎竹篮,有说有笑行走在田埂上……
   《百畈》整首曲的节奏欢乐明快、轻松热烈。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望无际的田畈上,乡亲们抢割稻子、庆祝丰收的幸福场景。《一条溪》描述了在肥沃田野里,亲人们耕耘播种的忙碌场景,田畔的洲口溪奔流而下、欢快歌唱。
   如今,每逢重大节日,这支由20多位农村民间老艺人组成的乐队,便会义务为乡人们演奏“楼塔细十番”,这也成了楼塔年节盛宴上的一道大菜,也成了在外求学、工作的游子常回家看看的招唤神曲。
   聆听着清丽的乐曲,我忽发奇想,如果让这些可敬的民乐老艺人们用“楼塔细十番”演奏《三月桃花雨》该是怎样的韵味呢?
   三月桃花雨,点点美如酒,醉了山,醉了沟,醉了溪边柳……
  
   【尾声】
   比许询小三十多岁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写了桃花源人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借此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后人讨论他是借用小说笔法表现生活,他笔下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然是虚构。设若陶渊明穿越到当代,他对楼塔古镇美丽乡村建设会做何感想呢?
   雨停了,我从洲口溪亭下起身,登上老石桥,再次穿越回古镇。
  

共 4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到江南古镇,眼前很自然地就会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江南古镇,历来是江南水乡独树一帜的一道风景。它以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风貌、古朴的民俗风情、独特的建筑物产享誉中外。在众多古镇中,作者独选了楼塔古镇,用饱满的乡情,如诗如歌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楼塔的溪水、远山、情调。“山水如画,田园如诗,乡愁如歌”,是自然画卷,是独特乐曲,更是作者的美好寄语。美丽的楼塔古镇,美丽的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独倚梅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独倚梅树        2019-06-21 15:02:03
  老师您好!您的美文很有地域性,小编见识有限,鉴赏力也不够,编按如有不妥,还望海涵!祝您撰安!
回复1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6-21 15:49:03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编按精准得体,点评高屋建瓴,为拙作拔高添彩,祝老师编安!
2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9-06-21 23:21:05
  文明俭朴老师将楼家古镇渲染得如此精美,品佳文思古镇,不由我食指大动,顿起亲临之意呢。
回复2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6-22 09:43:36
  谢谢寒江老师美评,向老师学习,祝你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杰克船长        2019-06-22 10:06:30
  如诗如画的语言,将杰克带入古镇仙境,赞叹文明俭朴老师笔力深厚,感谢给读者们带来如此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6-22 11:06:47
  感谢杰克老师夸奖和鼓励,向老师学习,向精品学习!
4 楼        文友:衢四海        2019-06-22 20:00:33
  文明老师的语言越来越有张力,所蕴含的内含越来越厚重了。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9-06-28 10:05:46
  感谢老师关注,向老师学习致敬!
5 楼        文友:之中        2019-07-11 19:51:42
  总算找时间品读到老师的散文。感受很多,不能一一言表。以我的眼光,应当是绝品。期待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