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教育之计在于学(散文)
常言道:会说话是人际交往的开始,正如学习能力是伴随终生的。
时下,学习强国方兴未艾;平时除了上班,便要按质按量完成学习强国任务,周一到周末,一以贯之。久而久之,学习强国就成了工作的新常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学习。
忆往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看今朝,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毋庸置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突出位置。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周知,教育是百年基业。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失则民心丧,民心丧则天下治乱。所以,国民教育给予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给予综合国力的提升,给予国家的稳定和和谐发展。然而,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学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只有人人学习,才有学习型社会的良好局面;学会学习,学习强国,教育强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其中同样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我想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自我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学会竞争是学会学习的根本保证。
师者,以血肉之躯教之,哲学揭示原理,史学探寻规律,文学观照现实。《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温故知新、以期乐学的精神写照。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勤勉进取、苦中作乐的拼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理论学习时强调: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卡尔·雅斯贝尔斯语)这是教学的唯美之境。
21世纪,我们正处在学习的时代,我们时刻不忘初心,学习终身;我们关注成长,安于常态;我们用知识书写生活,美丽人居;我们要感恩和谐,励志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读书使人进步,学习使人明见;假如说,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勉努力;那么,教育之计在于学,学习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