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大地】差一点就错过了,侗寨(散文)

精品 【星月·大地】差一点就错过了,侗寨(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2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4发表时间:2019-06-24 22:36:03
摘要:太阳出来了,阳坡铺上一片霞光,油油的绿色显出些稻穗的嫩黄,而阴坡上的绿色却更加浓重,沉稳,层层梯田不仅丰富了绿的色彩,还分出了明暗的层次,给我这个喜欢拍照的人,增添了光与影的和谐。

【星月·大地】差一点就错过了,侗寨(散文)
   也许是在小七孔景区玩昏了头,居然从荔波直接奔向了安顺,奔向了黄果树大瀑布。计划中的肇兴侗寨游,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抛之脑后,直到从令人震撼的大瀑布景区出来,这才察觉:我们错过了侗寨。
   赶紧跟贵阳的朋友联系,看看还有没有可以补救的办法。比如:黔南、黔西南、哪怕是西北,还有没有少数民族村寨,贵阳周围也可以。已经远赴法国的友人冷冰冰地回复:没了,你错过了,可见心不诚!
   天地良心!我这次来贵州是酝酿了多年的,而且来之前做过一年的功课,虽然没有写下详细的攻略,但心目中的几个大的目的地,侗寨是最醒目的一个,而且,从多方建议搜集比照,我还毅然放弃了苗寨。我是决计要到几个侗族村寨去走走的。然而,我们此时此地已经偏离原定行动线路将近400公里了。去,一定要去,绝不错过!好在,说服同行的另外八位并没有受到多少阻力,于是驱车从黔南返回黔东南的肇兴侗寨。
   侗寨里到底有什么在吸引着我?我不清楚。是侗族大歌吗?也许!
   蜚声中外的侗族大歌,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合声,从春节联欢晚会上,早就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了。那美妙的合声,会将你带到一个神秘的化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我们听到了,就在那个夜晚。露天的广场,杉木的条凳,实景山水做背景,特色鼓楼做陪衬,梦幻般的灯光效果,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的当地村民,载歌载舞,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免费演绎了一场侗乡古老的传说,送上一场颇具民族特质的视听盛宴。
   这还不够。夜幕四合,人们从露天广场向四面散去,回到各自的杉木吊脚楼里。不多时,附近的鼓楼便再次传来袅袅的歌声。古朴的鼓楼,昏黄的灯火下,二十几位侗族老乡围坐一圈,男女老幼都有,民族服饰鲜明,各个状态自然,没有看到组织者,也没有谁在那里指点,但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人们的五官看不真切,歌词也无法辨识,只在一片山风吹拂、溪水流淌、鸟兽和鸣中,做梦幻的徜徉。
   约摸半个时辰,不知是谁抱来一个大西瓜,在人群当中的青石板上一放,歌声也就此暂收,大家一人一牙西瓜,说说笑笑,或闲话或四散了。我也坐在他们中间,跟靠着鼓楼柱子、默默喝茶小憩的客栈老板小陆攀谈,打探附近可以观赏到的侗寨梯田的去处——堂安。
   第二天清晨6时许,人们还枕着淙淙的泉水,在侗族大歌的合声中梦游的时候,我们便驱车出了肇兴,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上行,奔向堂安,奔向那个只有160户人家的侗族小村寨。8公里的山路,狭窄迂回,客栈老板的小面包如同一只小小的甲壳虫,在绿油油的山坡之间缓缓蠕动,做斗折蛇行。6时30分,车子停靠在悬崖顶端一处较平缓的空地上,堂安到了。
   走到悬崖边缘,哦,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了!
   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丝风都没有,远处的群山氤氲在晨光的熹微之中。淡淡的薄雾,如轻纱,似薄幕,笼罩着远山的峰峦;浓郁葱茏的树木,像是在牛乳中浸润了似的,柔滑细腻而温婉。层层梯田遍布山坡,绿油油的稻田正满目苍翠,让田坎用非常随意的曲线,分割成各具情态的一块一块的平面。盛夏时节,水稻及膝,正是即将秀穗扬花的时节,条条带状的叶片高高挺立,如根根碧玉的利剑,护卫着赭黄浅绿的稻穗。
   穿过石板铺路的村寨,登上村后的山坡,踏过青草掩盖的田埂,沿着淙淙的小溪,行走在齐膝的稻田之间。落脚之地,是丛生的草甸;抬眼之间,为满眼的稻田。满山的翠色,洋溢的水汽,清新的空气,整个人,包括人的灵魂,都让清亮亮的绿色熨洗得服服帖帖。
   北方夏初的麦浪翻滚见得多了,视野广阔,规模宏大,但空气干燥,麦苗柔弱,全不及这南国的稻田,润湿而有情致。稻田里的水影自不必说,田埂上、草尖上的露珠,只要你一落脚,早就打湿了你的鞋子;还有空气里的水汽呢,只要你去呼吸,那水汽就从你的鼻孔钻进去,将你的心、肺洗涮一遍,然后再弥散到空气里去。还有小溪呢,沿着山坡,循着泠泠的清响,你会在杂草的缝隙里,发现一脉泉流,或急或缓淙淙而下;遇到田坎,溪水就分出一支,脉脉流入稻田,而另外的一支又继续泠泠下行了。水,是南国的精灵,更是侗寨的灵魂。
   在侗寨,几乎每座村寨都有一汪清泉相伴,清泉的旁边永远是一座鼓楼矗立,鼓楼里的人们唱歌唱累了,或者聊天聊乏了,或者就是偶然路过鼓楼,都会走到泉水边,拿用公的水瓢舀上一瓢,滋润一下喉咙。堂安也是。在堂安鼓楼的上坎,有一眼瓢井,由青石打造,其左右各有一凹槽,形似木瓢而得名。瓢井的水特别清爽甘甜,不仅寨子里的人喜欢喝,就是8公里之外的肇兴人,也常常来这里挑水喝。据说正是因为有这股泉水,才有了传延至今的堂安。
   我们居住的客栈旁边,是肇兴“仁义礼智信”五个团里的“礼”团的鼓楼,旁边的泉水一直泠泠流泻,过往的人们来到这里都要舀上一瓢喝。而且,那不锈钢的水瓢,还是哪家医院赠送的,上面标有文字。客栈老板说,这是肇兴最甜的泉水。从堂安下来,我曾见一白发枯皮的老妪,带着稚嫩灵秀的小孙女,在这里喝水、洗漱。小孙女胖乎乎的小手与凸起的额头、聪慧的大眼睛,跟老妪枯皴多皱的老手与苍老盘桓的白发,形成鲜明的对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我写下几首咏叹的小诗。
   这里的水,我自然是喝了,而且不止一次,清净心脾,离开肇兴时,还特意灌了满满两大杯,留在路上喝。
   梯田是依着山势分布的,层层叠叠,高高低低,将一座座或缓或陡的山坡层层缠绕,片片分割。田坎围着梯田,变换着难以想见的各种曲线,曲折缦回,平滑自然。我不知道中学地理课本里,那些曲曲弯弯的分层设色等高线地图,是不是就得到了这梯田的启示。
   堂安的梯田是很有名气的。据说,堂安后山山高坡陡,山上又多石少土,于是在清光绪年间,一位当地村民从山上取石砌作田坎,别处挑土作为稻田,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完全靠一己之力,修成了一条长约150米,矮处高1.5米、高处达5米多的“长城梯田”。而今,堂安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与其它博物馆不同,这里整个村寨和周边环境都是博物馆的一部分,是真正的原生态。
   北方的梯田也是见过的。家在河北省,太行山是去往山西必须翻越的山脉,太行山上的梯田也见得多了,但完全没有这满目苍翠的稻田那般赏心悦目。这水稻的梯田分布广,几乎遍布一座一座的山丘,自山脚到山顶层层叠叠都是的;而且每一层都平整规制,层次分明,很少有相互掩映遮蔽的;再加上种植着清一色齐刷刷的水稻,整齐划一,一块块,一畦畦,就像用割草机精心修剪过的绿地一般。
   据说,春天的梯田,还没有插秧,盛满泉水的梯田就像一面面镜子,白茫茫一片,明亮如银;秋天的梯田,水稻成熟了,低垂谷穗的梯田就像一座座谷堆,金灿灿一坡,满目黄金。我来自盛夏,“金山银山”是无福消受了,但这满山的葱茏,满目的苍翠,周身的清爽水汽,却让我尽享了这人间的福地,尽享这堂安侗寨的绿水青山。
   ——是侗寨的绿水青山让我迷醉了!
   太阳出来了,阳坡铺上一片霞光,油油的绿色显出些稻穗的嫩黄,而阴坡上的绿色却更加浓重,沉稳,层层梯田不仅丰富了绿的色彩,还分出了明暗的层次,给我这个喜欢拍照的人,增添了光与影的和谐。
   早起的村民上山来了。蓝布裤褂的大叔,扛着一条扁担,戴着一顶草帽,踩过丛生杂草的田坎,在稻田对面的陡坡上,高高挽起裤腿,猫下腰,一镰一镰将茂密的杂草割下,再打成一小捆儿一小捆儿的,整整齐齐摆放在田埂上;同样蓝布裤褂的大妈,挑着一副担子,担子两头是两个竹箩,箩筐里盛满农家粪肥,不摇不摆,稳稳当当踏过青石的台阶,不急不缓地向更高的山坡去了。
   又有几位大叔大妈上山来,他们的装束几乎一样,都是蓝布裤褂,只是大妈还系着一个蓝布的围裙,头上包着蓝布的缠头;每个人腰间都系着一根带子,臀后都挂着一个长筒靴子样的小竹篓,砍柴割草的镰刀,就盛在那个小小竹篓里。
   一位老奶奶挽着一箩筐青菜,就着汩汩泉水洗洗涮涮,灰白的发辫缠在头上,一根簪子别在脑后,簪子顶端的挂饰,晃来晃去,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点点银光;两三位老大爷蹲在屋檐下,望向鼓楼底下,清泉池边,那些洗菜喝水的人们,一缕长髯稀稀疏疏垂在颔下,微微张开的嘴里,残缺的牙齿清晰可见。
   小孩子也起来了。身着粉色睡衣裤的小姑娘,松散着垂肩的长发,蹦蹦跳跳,攀上石阶,惊起觅食的公鸡母鸡扑愣愣飞下田坎;睡眼惺忪的小男孩,打着哈欠,蹲在自家门洞前,看着我一步一步走近来。我问:上几年级?回答:三年级。“在哪里?”“放假了!”面无表情,显然,觉得我也很无聊,也许还不情愿这般早早的起床。
   客栈老板催促了,我们得赶在第一批游客上山前赶回肇兴,山路马上就会拥堵,寨子里的青壮年,马上就要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了。
   车子下行飞快,眼前的美景倏忽而过,不多时,我们已经回到礼团鼓楼下。
   街上的行人多起来,挑着线箩的大妈大嫂,别着烟管的大叔大哥,各自忙活着自己的活计,鼓楼前街小溪上的风雨桥里,杉木的长条凳上,坐满了吃早点小憩的人。人们很友好,都相互打着招呼。
   一两只黑色的鹩哥,在人们的脚下、肩头跳来跳去,有时还会跳上人的头顶,飞上风雨桥的梁架去,人们并不见惊呼,这鹩哥显然是驯熟了的。主人一旦站起身来,这鹩哥也就赶紧跟在主人的身后,蹦蹦跳跳紧随了去,像豢养的小狗小猫一样。我端着相机追着一只鹩哥拍照,它盯着我的镜头,晃动着小脑袋,黑亮亮的小眼珠儿滴溜溜乱转,冷不防,一下子跳到我伸出的镜头上,伸着小脑袋要看看镜头后面的情况。听主人说,它是从山崖上摸来的,当时还没有长全羽毛,用鸡蛋黄喂大,会飞了,也不愿意飞走了。主人说着,站起身,那鹩哥就一耸身,跳上了主人的肩头,优哉游哉地远去了。
   吊脚楼上,蓝布裤褂的老阿婆在晾晒自家的染布了。从四楼的屋檐下,一匹一匹排列整齐,将整匹的蓝布一直垂向地面,——那才叫真正的瀑布!
   侗寨到底有什么在吸引着我?我依然搞不清楚。在我离开侗寨后的几个月里,眼前一直弥漫着葱茏的绿色,耳畔一直萦绕着迷人的合声,头脑中一直变换着一幕幕的场景:稻田,泉水,鼓楼;老人,孩子,鹩哥……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走在人生的旅途,擦肩而过的风景太多太多,有意或无意错过的风景也不知有多少去了。美丽的风景辜负不得,错过的风景追悔莫及,庆幸的是,侗寨,我没有错过!
  

共 41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南下黔南,差点错过了神往已久的侗寨,终究一睹真容。古老的侗寨,美丽而古朴。那山,那水,那人,那歌,那鼓楼,那稻田,那绿色,乃至那里的空气、露珠等等,目之所及之处,给人心神融化的享受。侗寨的美,美得自然而无雕饰,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袅娜而不媚俗,温婉灵动,温厚而别具韵致。侗乡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应顺原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和美;这里没有膨胀的欲望,没有浮华与喧嚣,有的是满眼满心的舒畅,这正是侗寨的魅力所在吧? 侗寨的美,仅靠眼观,远不能表达全部,还得心领神会。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侗寨的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克服困难,把握时机,美好的事物就不会错过。如此好文,推荐更多读者阅读。【编辑:柏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62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19-06-24 22:39:24
  如果不是执着,如果不是把握时机,真的就与侗寨失之交臂了,那将是多大的遗憾。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6-25 06:04:34
  人生真的如此,错过真的可惜!
2 楼        文友:柏丫        2019-06-24 22:52:39
  想必听那清泉般的闪光的音乐,人就醉了;看那堂安迂回缠绕的叠叠梯田,心就化了。老妪与小孙女对视的眼神里,是血脉亲情的生命真谛。
3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6-25 06:02:47
  感谢柏丫编辑,你的编按让拙笔生辉,景色更丰富,意境更高远,谢谢你!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4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06-25 07:24:02
  说明和侗寨有缘呀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6-25 08:35:54
  是主动结缘。呵呵
5 楼        文友:高处不胜寒        2019-06-25 10:26:37
  不得不佩服贾老师驾驭文字的能力和一双妙笔生花的手!今读此文画面感超强,随着你的笔触细腻的描写在欣喜的欣赏一幅田原、人物动态风景画!去年的游历,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你还能清楚记得,真厉害!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6-25 14:35:02
  有好多事情是沉淀来的。
6 楼        文友:柏丫        2019-06-26 08:09:44
  编文时就知道会获精品,一早赶忙来看,果不其然。为贾老师和星月高兴。清早见喜,开门大吉,呵呵。
回复6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6-26 09:51:56
  柏丫的编按精彩,又是这么关心星月、关注我进步的人,太感激了!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27 08:15:33
  以温婉的笔触解读侗寨的风情,将那些画面里的灵魂剔出,用情把摸,深悟一处风景,其意义在于给旅行带来心灵的撞击,荷锄叟先生的散文,丰满入眼。不必告诉读者多么深刻的道理,只说别错过,相携的感觉跃然。风景里有人性淳朴可爱的画面,淘汰了浮躁,留下了底色,这些创意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奉献了一张侗寨风情画。怀才抱器拜读点赞。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荷锄叟        2019-06-27 12:53:02
  怀才抱器的解读高屋建瓴,让本来笨拙的文字提升了格次。谢谢你的指导!夏日吉祥!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