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在汀罗,寻古(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在汀罗,寻古(散文)


作者:一匹懒马 布衣,19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1发表时间:2019-06-27 07:32:28

汀罗,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想起了李白诗作《子夜吴歌》中的美女罗敷。“秦地有罗敷,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美丽的罗敷女啊,身材婀娜,着了盛装,明艳动人,在绿绸子一样的水边,伸出白白的手臂采摘桑叶。多么美的画面啊!
   在我眼里,汀罗分明就是古代女子罗敷。她东依黄河,北频渤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金初,因依河而建,也因依河而兴。渤海滩产盐,这里盐业日益发达。外地小商船、渔船不时在此停泊。金代统治者为扼海滨之要,在此设立关防,修筑了土城,方圆约5华里的城墙由土坯垒成。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大城门,密密麻麻的铁环、铁钉几乎布满了整个城门,故人称铁门。这里又处海关,可能这就是铁门关一名由来的原因。
   有盐,贸易自然发达。河面上整天船只穿梭,舟帆楫影,码头处无数的商贾云集至此。铁门关城楼迎风耸立,青瓦铺顶,四角飞翘,观海揽涛,瞰河锁浪。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了繁华的水旱码头。自那时起,日本、英国、朝鲜等国的商船也开始到铁门关贸易。
   贸易发达的地方,必然人丁兴旺。居民随着贸易发展而增至一千多户,并向土城外扩散,形成两条大街。于是,一家一家的店铺林立起来,钱庄、货栈、酒肆、旅店等数十家商号依次布列,洋货频现。汀罗像罗敷一样也是着了盛装的,这两条大街如同她裙衫上飘出来的两条衣带,锦绣华美。
   是盛夏,街上热闹繁华,蝉鸣不已。有当地人挑着担子沿街叫卖,黝黑的脸庞上坠着汗珠,累了,阴凉地儿随处一蹲,渴了,店铺里讨碗水喝。热了,敞开衣襟任海风灌进来。盛世好年景,日子美着呢!
   街角处有卖水煎包的,掀开草编的锅盖,扑鼻的香。店家拿水瓢舀一勺面汤,顺时针浇在白胖的包子上,锅底“滋滋”冒着声响,不多久,热乎乎的水煎包就出锅了,咬一口,满嘴流油,香得很。小孩子是顶不住馋的,闻着香味赶来,隔着行人缝隙,眼直直盯望着冒着热气的水煎包,口水一口一口吞咽着。想着,回家听大人话啊,改天大人会给买只尝尝鲜呢!
   也有鱼贩、虾贩早早出海打渔,将打捞上来的虾蟹之类码放在竹篓里,摆放于当街之中。酒肆伙计会来收购,外地商人会来换购,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也会双手比划着购买。这时候渔民的笑容如春天的金盏花开,瓣瓣都是灿烂的金黄。
   最为壮观的是盐场晒盐了。弥望滩池,盐坨棋布。白花花的盐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盐民们望见会在心底里笑成一朵花,他们望见的不是盐,是一滩涂一滩涂的真金白银。靠水吃水,渤海湾给了他们无尽的财富啊。真是“潮声夜动千门雪,盐蕊晴开万顷花”。
   铁门关内,有一宽绰的院落,院子便是露天剧场,整日上演着一幕幕尘世里的热闹。正南方向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铁门关戏楼,戏楼正北面是龙王庙,龙王庙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关帝庙和土地庙,形成了“三庙一戏楼”的格局。现世安稳,戏班子在台上咿咿呀呀唱着,台下观众热情激昂,摩肩接踵。有立在地面上目不转睛看的,有扯着脖子鼓掌叫好的,有扛着孩子走来晃去的。卖小吃食的人堆里挤来挤去,喜眉喜眼地叫卖着。碰上庙会,就更喧闹了,香火袅袅升起,院落里处处张灯结彩,人们穿红着绿扭着秧歌,谱写一曲曲盛世的赞歌。
   这是当年雄霸一方的铁门关盛景,历史滔滔,裹挟着浪花翻过一页再一页。此时,正值暑天,热浪滚滚。我站在铁门关主题展馆忆古思今,感觉有历史的风,猎猎吹过。清末,铁门关屡遭黄河水淹,地上建筑物逐渐被淤没,海上交通断绝,盐场也逐渐不产盐了,兴旺很久的铁门关从此便衰落下来。1000多户居民迁走了三分之二,未走居民易商为农。当年的铁门关,而今的汀罗镇。当年河水涟涟,波光桨影,而今沃野宽阔,钻井机昂首挺立。当年的钩海沉浮,盐坨万顷,而今上农下渔开新路,乡村振兴运筹中。当年盐民们晨星夜寐,克俭克勤,而今汀罗的百姓牢记使命,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站在前崔村的土地上,看到花儿红,草儿绿,有鸟扑棱着翅膀飞往远处去了。听闻脚下便是铁门关遗址,心中如暗流涌动,所有的语言都显苍白,所有的遥想都无法复制当年的鼎盛。善士李凤藻,名宦崔麟台,义士崔凤藻,商人毕鸣岐以及所有的盐民们,他们的精神永不泯灭,已然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假以时日,定将蓬勃成参天大树,实现家富国强中国梦。
   过去的辉煌终究属于过去,也许我们真的应该淡忘沧海兴亡,不负岁月静好,展宏图伟业。

共 17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汀罗寻古的散文,将读者带到了那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如同古代女子罗敷一样明艳动人的汀罗,是盐的故乡,是商贸的集胜地。从街角处的水煎包到当街卖鱼虾的小商小贩,从晒盐场的壮观到铁门关的热闹,还有前崔村土地上的花红草绿,作者的思绪一直在历史和现实中交替驰行,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更是一幅幅走心的画面。散文语言灵动,行文晓畅,意境交融。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6-27 07:34:21
  老师的文字延续了美丽大气的一贯作风。拜读学习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