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父与子(散文)

精品 【时光】父与子(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08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54发表时间:2019-06-28 13:45:05

【时光】父与子(散文) 黑岩村王老汉七十多岁了,驼背,腰弯得像个弓。就这样一位老人,经营了六亩果园,年收入六万多,自己舍不得花,这些年在信用社存了三十多万元。
   王老汉有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大儿子在天津买了房有了儿女,二儿子结婚后俩人在西安打工,开始租房住,奋斗了几年也把房买了。王老汉把钱准备得停停当当,就等两个儿子来拿,但两个儿子没一个张口的。大儿子买房时王老汉打电话让回家取,大儿子说钱够,让他留下自己用。当时,二儿子还没有谈对象,王老汉考虑到用钱的地方多,也没再勉强。
   在村里,王老汉是公认的实诚人,一辈子谨小慎微,勤快踏实。老婆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爱理家事。王老汉有时间就做家务,屋里的桌子、椅子,连背阴处也擦得明光发亮,四合院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墙角都没有一丝灰尘。他经管的果树更是没说的,不要说腐烂病,就是树疤都少,果枝更是没有多余的,个个都挂着果子。日出日落都见他在果园忙碌,不抽烟不打牌,也很少到人群里扎堆儿,就爱和种苹果的能耐人聊天。
   今年,王老汉的苹果又卖了个好价,剩下几笼下检果也被人买走了。当然,王老汉在苹果没下树时就挑选最红最大的苹果给俩儿子留下了。王老汉高兴,心情也好,干起活来也不觉累,好象腰也不那么疼了,起早贪黑不知不觉早早把果园拾掇好。上了肥,剪了树,清了园。眼看天冷了,他盼着下一场厚雪,把果园捂得严严实实,树暖暖和和休息一冬,明春地里墒情好,树有力气开花结果。
   转眼天冷了,年关将近,王老汉习惯每天在果园转转再回到家。没活做了,闲的难受,就盘算等儿子儿媳回来了把三十万元给两个儿子分了。老了,钱也没处花,二儿子刚买房,肯定手紧,大儿子一家四口在城里花费也大,能给娃们添补些。想到这些,他想给别人学说一下,想到村西头的好友老李,也是个务果能家子,今年也卖了个五万多元,和他唠唠拿拿主意。王老汉又一想他是外人,不如到自己的亲弟弟王明考跟前说一说,他在村上当会计,主意多着哩!
   王老汉刚走出门外,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抬头一看,正是老李。俩人来到屋里,王老汉赶忙递烟泡茶。老李说:“今来寻老弟借两千元钱。”
   “借钱?”王老汉愣了一下,“这是说笑哩吧?”但看看老李那认真样,王老汉相信了,只是心里疑惑,老李今年苹果也卖了五万多。还没等王老汉开口,老李狠劲吸了口烟,提高嗓门:“刚卖了苹果去到代办那儿领了钱,进了屋门,俩个儿媳妇就到院子,一个说欠下债了,别人催着要账。另一个说刚盖了房,马上粉刷,没钱拉沙子。我气的问他俩,年轻轻懒得像猪,咋不好好过日子,这点钱我还养老呀,你们谁缺胳膊少腿啦?光盯着我这点下苦钱?”
   “你儿要是能挣下钱,我还敢向你张口?”大儿媳这样说,二儿媳也随声附合,“就是,就是,谁怪你儿没本事呢。”
   “谁要我儿没本事呢?我只好给了媳妇每人两万,剩下一万多开了化肥、农药、人工钱,干球麻达一个子没剩下。这不,过年啦,没钱啦,这过年少说也给两千元,厚着脸皮给你张口。”
   老李核桃倒枣把话说完,他怕王老汉不相信自己:“你要是不信,你问你弟弟王明考,他是苹果代办,俩媳妇为领钱的事在他跟前打听了几次啦。”
   “你喝茶,喝茶。我给你取钱,娃们肯定有过不去的坎。”王老汉说着给老李拿了钱,“你点点数,两千元。”
   “点啥,我还不相信你!”老李接过钱看也没看揣进兜里,端起茶杯一口气喝完,说:“走啦!”三脚两步跨门而出。
   老李走后,王老汉惴惴不安,心想,这当父母也难啊。不由得想到自己:三十万,得给自己留十万,给他兄弟俩各十万。对,就这么办!
   离过年还有七八天,王老汉的大儿子全家四口都回来了,屋里顿时热闹起来。王老汉喜上眉梢,被俩个孙子拉着满村转,看什么都好奇,竞问了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猪、牛、羊,狗、兔……什么都想摸一下。王老汉回到家见儿子到街上买了好多东西,老伴说:“儿媳开了菜单,儿子上街买的,过年的礼物都是从城里带回来的,给你我的衣服都是全身换!”
   “我能穿出去嘛,乱花钱。”王老汉边给老伴说话边看儿子买的年货,见东西和菜堆了半间闲房子,对旁边的老伴说:“哪能用得了这么多的菜,胡整哩。”
   腊月二十八,二儿子和媳妇也回来了,鼓鼓囊囊的包里拿回了好些东西。全家人到齐了,这个年是个团圆年,王老汉笑得合不拢嘴。在屋里他们哥俩、妯娌说个没完,老俩口也不作声,只默默地听着感到很新鲜。
   年三十,王老汉弟弟王明考照例提了拜年礼物带着孩子过来吃年夜饭,这些过程不提。酒足饭饱之后,王老汉取了二十万,让弟弟明考分给俩个侄子,不偏谁不向谁一人十万。两个儿子和媳妇都说不要,让老人自己花。明考说你父母留了十万够用啦,并说了很多道理,兄弟妯娌都说自己有。大儿子说:“老二买房我添钱,这是我弟兄的事,父母不要操心,只要你俩老身体健健康康比什么都好!”老二对二爸明考说:“你想办法把父亲的苹果园包出去,让父母跟我进城享福去。”
   “你父母一生都住农村,在城里闲着也难受。他俩能吃能走,想干啥就干啥,等干不动了再说也不迟。”
   俩兄弟听二爸这样说很有道理,也不再发表意见,明考说:“不早了,我们回啦,你俩走时记得把钱拿上。”说着就起身离座领着孩子走了。
   很快到了初六,两个儿子都要回城上班,王老汉夫妇把谁备好的土特产塞了几个包,顺手给弟兄俩的包里各塞了十万元钱,把他们送了好远好远。见老伴擦眼泪,王老汉也有点难受,对老伴说:“咱回。”
   老伴回家准备暖炕,打开被褥,见两捆扎得整整齐齐、崭新的人民币滚了出来。
   “钱!”老伴叫出了声。
   “他俩还是不要!”王老汉叹息了一声,“娃们和我年轻时脾气一个样!”
   说完,王老汉笑了。
   他笑的很自信,很得意!俩个儿子自小念书好,虽然调皮捣蛋,也没费多大的神,就是上高中看到班里娃吃好的,穿名牌衣服,回家老在他母亲口里嘟囔。王老汉知道后对两个儿子说:“就这五亩果树,清明学校放三天假,你俩担水把树浇完,一棵树五担水,走时一人三百元,想买啥就买啥。”
   担了两天水,树浇了没有三分之一,兄弟俩直喊腰酸腿疼实在担不动了,他母亲看娃肩膀都磨出血泡,心疼地骂老鬼心狠,是个爱钱不要命的吝啬鬼,两个儿子见老王黑着脸没有叫停歇的意思,咬牙坚持到第三天,树才浇了一半,上学时偷偷摸摸想避开王老汉溜走,还是被王老汉瞧见了:“你们来把钱拿上。”
   “不要,不要。”弟兄俩都说不要钱,大儿神态不安地说:“那还有一半树没浇哩。”王老汉说:“你们上你们的学,我这弯弯腰照样能把树浇完。”更没好气地骂道:“还没学下挣钱的本事,就想好吃好穿耍阔气,哪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事?”
   从此后,两个儿子不再乱花钱,也少要钱,大儿子考上大学,第二年利用假期自己给自己挣学费,不再向老王张口。
   想到这些,王老汉很是欣慰,看着三十多万元静静地躺在炕上好象没啥用,但人都有个七灾八难,有备无患。又想到老伙计老李,下了半辈子苦,日子还是苦巴巴的,过个年还得借钱,不由得感叹:“世事好了,人也要把娃侍成!”

共 29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王和老李都是乡下人,他们都有儿有孙,也都侍弄着苹果园,但他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因为儿子媳妇懒惰,不干正事,老李只能把自己卖苹果的钱贴补给了儿子媳妇,到最后落得借钱过年。而老王从小就给两个儿子做了表率,教他们懂得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这样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便是一生,直到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老王想把自己攒的钱给儿子们,儿子和媳妇却几番拒绝,让老王既有一点点失落,又感叹孩子们的懂事孝顺,想起苦苦创业却还要借钱过年的老李,反而对当年自己狠心让儿子们吃苦感到莫大的庆幸。文章语言素朴,真情流露,没有特意说教,却在叙述中起了莫大的教育意义,不失为一篇警示佳作,值得推荐共赏。【编辑:红袖留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70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9-06-28 13:48:33
  如果老李也像老王那样,在儿子们小时候就给予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吃点苦,懂得所有获得必须先要付出,每一份收获都不是唾手可得,他的儿子们也不会落得理所当然啃老的下场,老李也不至于借钱过年了。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回复1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6-28 15:31:55
  谢谢红袖留香编辑老师的编辑与鼓励!
2 楼        文友:剑鸣        2019-06-28 20:54:01
  文章写的太好了,现在的年轻人太需要这方面的例子啊!
回复2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6-28 21:41:39
  谢谢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9-06-29 23:40:53
  王老汉与老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讲故事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关于孩子的教育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回复3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6-30 00:20:59
  谢谢一朵回忆老师的美评与鼓励,谢谢!
4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7-02 20:54:24
  得精品了,感谢编辑的辛勤付出!谢谢!
丘隅桑田
5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9-07-02 21:34:52
  没有和朱老师商议,改了文章题目。还望见谅。
   祝贺朱老师获得精品。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回复5 楼        文友:朱俊平        2019-07-02 21:42:50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父与子》名字就内容更恰当,非常感谢老师的修改!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