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苦雨荒山寂寞僧(散文)

  【江南】苦雨荒山寂寞僧(散文)


作者:飞雨点点 秀才,1352.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2发表时间:2019-07-01 21:49:22
摘要:苦雨荒山寂寞僧

只有这一个,前半生是白天,后半生是夜晚。
  
   只有这一个,白天做了太阳,夜晚做了月亮。
  
   只有这一个,做太阳时热烈到沸腾,做月亮时孤清到寒寂。
  
   只有这一个,热烈时日出东方,孤清时空山夜雨。
  
   日出东方之显,空山夜雨之隐,只有李叔同。
  
   中国面临文化与思想的断层时,李叔同用一半人生作传统名士,一半人生作东方隐者,搭建起唯一
  
   的禅意桥梁。一桥凌空,飞架断崖。一生风流化作茫茫苦雨,笼罩寂寂荒山。
  
   荒山真荒呀,像《红楼》中的大荒山,从没人去过,没有人知道那是何方。风沉沉,草萋萋。世人
  
   不来。高人不来。舍不下桥这端的光风霁月。只有他来,沿着自己生命搭就的桥梁,舍下一支笔,舍
  
   下“二十文章惊海内”的绝世风华。文苑算什么?不过是名利场。舍下音符,舍下缱绻一抹流韵。风情
  
   算什么?音节里也隐藏生之悲凉。舍下浓墨重彩,颜色是什么?不过是遮掩人生的浮华辉光。舍下一身
  
   戏服,惊艳于台上算什么?不过是自己刻意演绎自己,不真,也就不美。舍下一场敬仰,众星捧月算什
  
   么?不过转眼即逝,昙花一现。舍下深深挽留,情谊算什么?虽厚重,亦悲伤。
  
   舍下山海盟约,成全,就是慈悲。
  
   一个人,一杯酒,一把伞,一条古道。鸟栖孤山人不见,花外疏钟送夕阳。
  
   终于,他来到黑夜,来到荒山。
  
   黑夜沉寂了太久。荒山沉寂了太久。
  
   他来了。
  
  
  
   中国的隐士,多由显趋隐者,少由隐趋显者。多洗尽铅华者,少疏枝著花者。出门槛难,回门槛内
  
   更难。一座茅蓬,令多少尘世中人梦牵魂绕,遇之难舍。
  
   他们用一丘田,一枝杖,一道篱,一餐菜蔬,构建起一个天国。自己做这精神世界的王。他们安静
  
   下来,一切都已安静。他们是幸福的隐者。
  
   成为弘一的李叔同从茅蓬中走出来,他不做茅蓬幽静的主人,他想做茅蓬前皎洁的秋月。是的,他
  
   舍了,舍去煊煊人世,但依然胸怀人间而来。他舍去的那些,被他的后半生慷慨留白,因而更加精深蕴
  
   藉,妙境难测。他甚至舍去秋月的宁谧,甘受苦雨的淋浇。他舍去九曲的山道,只走没有足迹的山脊。
  
   李叔同不是普通的隐者,他没有停留于“隐”的层面,他是以“隐”的身份来探究人生的高下起伏。他
  
   在奔波的动荡里获得安宁,他在灵魂的苦痛里甘于岁月。李叔同承认自己的纠结与缺陷,甚至在圆寂前
  
   也写下“悲欣交集”。这世间哪有真正的超脱,他成为高僧,面临着高僧的苦难与悲憾。如李连杰所
  
   说,你攀上六千米的山,会看到六千米处的风景,那里的风景在三千米处看不到,但你也要面对六千米
  
   处的困境。那困境,在三千米处也遭遇不到。
  
   所以人生无法逃离牵绊。所以李叔同不逃离。他舍了那么绚烂的人生,独独携了悲伤寂寞而去。他
  
   出家,并非为摆脱悲伤寂寞。也许,他的悲伤更深沉,他的寂寞更深重。可是,他作为槛外人的欢喜,
  
   也出自于这样的寂寞和悲伤。他知道人生是悲的,他就静心悲于其中,悲到无言。我还记得曾读过的他
  
   的一则故事,他为了帮助一个被陷害的女孩,陷于出家人的纠结,为了摆脱这纠结,他用一夜去背石上
  
   山,上上下下,来来去去。这是悲苦的心境,鲜有人懂得一个世外人的纠缠,但弘一大师的高标在于,
  
   他坦然接受这纠缠与纠结,这彷徨与悲苦。他舍去白天,不是为得到黑夜,只是想安于黑夜,在黑夜里
  
   找到一个家,点亮他那盏清幽的灯火。
  
   他踟蹰在这黑夜笼罩的荒山。他爱的,是这样的踟蹰,因为这是人生本相。弘一不是逃世避世者,
  
   他只想得到更高远的孤独。这样的孤独,少有世人可以承担。所以,弘一是大勇之人。他也爱荒山,更
  
   爱的,是荒山中的一场苦雨。他知道这是人生的最纯粹的道场,苦到极致,也是欢喜到极致。他芒鞋破
  
   钵,从一座荒山流浪到另一座荒山,从一座茅蓬寻迹到另一座茅蓬,他追寻着最寒寂的苦雨,也追寻着
  
   人生最极致的温暖。
  
   他深味至高的人生,并将悲欢昭示世人。他如秋月圆缺,用一生教化世人。
  
   他用大舍,成就大得。
  
   可是谁懂他呢?他如此寂寞。可是令后人钦羡的,是他如此享受这大寂寞,并转化成大欢喜。
  
   可以不懂他,就像不懂苦雨寒山之于人生的召唤。
  
   懂得又如何?
  
   世间已无李叔同。

共 17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着重写了隐士,高僧李叔同的修行和大彻大悟,人世间的确是繁华满眼,纷纷扰扰。但透过这些表面现象,人生也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获得一番名和利,终究也是空手向阎王报到。但没有人真的不为名和利所诱惑,所追求!但李叔同不这样,许多成为佛家大师更不是这样!他们最终不为红尘所感动,一心一意修行。最终超脱凡尘!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紫檀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雨点点        2019-07-02 07:29:00
  排版排错了,不知怎样修改。
飞雨点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