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红尘】叶氏宗祠(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红尘】叶氏宗祠(散文)


作者:周游四海 童生,67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9发表时间:2019-07-02 19:58:47


   早有耳闻——铅山县虹桥乡森源村有一个历史悠久、石雕精美、保存尚好的“叶氏宗祠”,耳闻不如目见,很想作一次深入探访。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我和友人相邀驱车前往瞻仰,终于如愿以偿,身临其境地目睹那里有沉淀传统文化厚重的叶氏宗祠,不由感慨说:不虚此行!
   站在宗祠大门前,被眼前整体石墙面上精美的石雕塑像深深吸引着。对布局严谨、结构复杂的人物花卉群雕深感赞叹!这些人物只有在历史剧或古装戏剧中才可看到古建筑的石刻浮雕。
   宗祠的正面墙对称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的中间三个部分是石雕的重点。大门和两侧的砖墙,由高约6米的两根石柱相隔。这部分是正门的主体墙,大门上方有四层不同高度不同内容的镂空石雕群像组成。石雕面积约有30多平方米,最上一层是一排人物群雕像,高约30厘米共42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表述形象不同。其中有骑马、打鼓敲锣、打幡旗的,极像为欢送或欢迎的队伍。第二层的中间位置雕刻“叶氏宗祠”四个繁体的行书大字,字体排序工整,苍劲飘逸,想必是某书法名家的遗墨。两边还有对称的四个单独有边框的石雕镂空图像。一方一圆,方形雕像突出墙面。四块石雕像人数相同,但形态有别,形象逼真,经仔细辨认,有人物骑俊马,有人物乘仙鹤,手中均执有器具,形似大臣或皇上出巡,却不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第三层的石雕除有花草的雕刻内容,还有突出墙面的四根小圆柱,直径约30厘米,现在只存石柱的残根部。大门两侧立有石鼓,俗称门当户对。
   说这门当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场“十年浩劫”中被狂热无知的“造反派”人为损毁。要不是当时叶氏族人将宗祠墙面一夜之间用黄泥巴全部涂抹隐蔽,那么今天就见不到如此之精湛的石雕工艺美术品。
   最下一层即大门顶上又一层约30厘米高的石雕。中间疑或是一圈光芒围绕一轮升起的红日图像,两侧对称雕着吉祥物龙头,鲤鱼等和用飘然的绸带形象加以连结,全部为镂空雕刻。石雕是块有半厘米左右宽的石条,条条相连而没有断裂,真是不可想象当年石工匠人手艺高超的石雕技术,今日的匠人技艺应自愧不如。
   大门的中间部分约6米宽,两侧还有各3米宽的墙面,高度比中间部分的墙面要矮1米多。也有2根雕刻图像的石柱相隔,同样也有三层的镂空石雕。上层雕刻14人,似乎像似在长江划船南下,其中船上有4人,坐中间的2人疑是王爷或大臣,有侍卫2人,其余10人分站在船头船尾。从形态看有的是拿木桨的船工,有的是拿书夹或兵器的随从卫士。下二层石雕则是衬托上层的江水图像,水中有一条龙和七条大小鱼儿在游戏,栩栩如生。岸边水草中栖息着白鹤水鸭等等。再外侧的墙体是宗祠厢房,开有通向厢房对称的两扇大圆门,想必是一般族人进出宗祠的通道。整栋叶氏宗祠建筑的墙体宽度超过22米。
   从大门进入,宗祠的戏台下来到祠院内,宽大的祠院卫生整洁。大块青石与小卵石有序排列,编排成活泼有趣的祠院地面。已经修缮过的木板戏台的柱子和上下横梁,仍然残留有精美的木雕,虽然历经风雨变迁的侵蚀,当年刷着红漆与镏金的痕迹依稀可辩。
   戏台的两侧是厢房,西面的厢房已经修好,而东边的厢房倒塌已无踪迹。对面就是叶氏宗祠的主体厅堂建筑,现已进行部分修复,其中的22根圆柱和30多根横梁与桁条等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保持了当年建筑工程的宏大与精美木刻雕像。中堂两侧的上壁板上,原来悬挂有两幅精致的大匾额。一块为当年官至京城都察院河南道御史、铅山篁碧乡的华祝山所送,题词是“乡響仗望”。另一块是清光绪三十年进士叶润澜赠送的匾额,题词为:“进士”。这些宝贵的宗祠文物在当年“文革”一片“破四旧,立四新”的狂热声中被破坏烧毁。据说带头的还是当年虹桥小学的一位教师。
   宗祠厅堂后面还有一栋建筑,木质结构的大殿已经倒塌无存,只残留墙体。从残存的屋基面积和四周墙体的高度看,墙面遗存的硃红颜色以及三面墙上开有六扇圆拱石框门和屋基地面上还遗存黄色琉璃瓦、歇山顶等建筑残片,可以推测出这栋50年前倒塌的大殿应该是比宗祠厅堂更为宏伟、更为辉煌的建筑。
   纵观整座叶氏宗祠的建筑规格,似乎已经超出民间许多古代宗祠建筑的规模范畴,带有明显的皇宫殿宇规格的修建形式和模式。譬如:宗祠占地面积大,石雕、木雕都十分精美,而且有疑似大臣或皇帝巡视出行的雕刻内容。宗祠大门上是四根小圆柱门当,也十分罕见,两侧建有厢房并开有圆门也是其他姓氏宗祠所没有的。
   当地一位年逾八旬,曾任村委会会计的老人叶思源,给我们讲述叶家人代代口耳相传的叶氏宗祠传奇经历。故事虽有几分神秘色彩,却又言之成理令人信服。
   早在65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虹桥乡还是一片茂盛的森林,这里野兽出没,一条赣闽间的古驿道从信江边的河口通向县城永平,再经鹅湖山麓到武夷山脉的分水关通往福建沿海。驿道边的虹桥乡有一个叫森源的地方,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是从福建迁徙来的叶氏祖辈,人口大部分都姓叶,过着种田樵牧的自产自足的安逸生活。村里有一位徳高望重的叶长旺族长,大家都尊称他为旺公。旺公素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常以济贫扶困为表率,深得族人敬重。
   一天下午,他侄子前来报告说,他在去打柴的路上,发现路边的草丛里有一个病人,背靠着树不停的呻吟,无法开口说话,看来病得不轻。旺公一听,即刻带领几个人前去,一看这人像是位商人,问话回答不了,是个病重之人。旺公二话不说,就和侄子等人把他抬回自己家中。即刻派人从县城永平请来郞中为他治病。在旺公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病情得到控制,一个多月后已经康复的“商人”,就要告辞回家了。
   这天早晨,商人早早坐在大门口等旺公起床。旺公来到厅堂看到客人高兴的问:“昨晚睡的可好?”“好,好!”客人说着站起来,然后突然下跪,动情地说:“恩公在上,请受我一拜!今天我就要走了……”
   旺公双手合抱,躬身施礼并赶紧双手把他扶起来笑道:“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患难相救是应该的。”一会儿,他俩在厅堂坐下,“病情刚好,是否再休养一段时间再走?”旺公关怀接着说。“我在贵府已经打扰一个多月,大恩不言谢,只铭记在心,身体现已恢复,在下就此告辞。”商人笑道。旺公再三挽留,他去意已决,不便勉强,只好同意。旺公拿出一些银两送给商人做盘缠,全家人送他出村,临别时依依不舍,互道保重。
   旺公一路送商人到村前的风雨亭话别。这时客人又笑道:“恩公救了我,在你家养病一个多月都不曾问过我的来历?”旺公说:“是的,我救的是落难之人,是一条生命。不管是谁有危难我都会相救。”商人又笑眯眯道:“敬佩,敬佩!现在将我的身世告诉你”。
   原来旺公所救之人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堂弟,又名朱重九(朱元璋又名朱重八)。开国之初,各地动乱未平,因福建发生一件离奇要案,皇上派其微服私访。他们一路坐船从京城金陵出发,日夜兼程,沿长江而达九江,进鄱阳湖入信江,来到铅山的繁华古镇河口弃船登陆休息几天,由于旅途劳累,惹上风寒不幸在去永平的路上病情恶化,上吐下泻,几近休克。同来的三个卫侍见主人病情严重,他们竟敢居心不良,趁机掠取钱财逃之夭夭。幸运在贵地恩人相救,才使得我幸免于难啊!”。
   旺公闻言,急忙抱拳施礼道:“原来是王爷大驾光临寒舍,三生有幸。”说着就要下跪行大礼参拜。重九急忙起身扶起旺公笑呵呵说:“不可,千万不可。救命之恩永世不忘!”“这些日子照顾不周,还请王爷见谅、包涵!”旺公高兴道。他俩在风雨亭中又推心置腹交谈很长时间。
   临别,重九告诉旺公,今后任何时候你有困难,叶家有难事都可以进京来找他。说:“你们只要带上三斤三两、三尺三寸长的苎麻作为联络信物,就知道是救命之恩的铅山叶家来人,我一定会全力相助。”旺公高兴道:“好!好!后会有期,祝王爷一路顺风走好!”两人一一作揖惜别。
   时间如白驹过隙,20多年过去。随着旺公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有一天病倒在床榻上。积压在旺公心底的一件大事始终没有实现,那就是建造一座叶家祠堂。
   旺公病重时把儿孙召集在床前说:“我一生慈善为怀,勤俭持家,生活安稳。但想为叶家族人建一座祠堂的愿望始终没有完成,死不瞑目啊!” 他接着交代道:“看来只好去找当年我救过的那个人相帮。他是当朝皇帝的堂弟。”旺公又将去京城找王爷的联络方式告诉儿孙。最后说:“叶家祠堂建好后,你们要到坟前焚烧香纸秉告于我,也让我了却这桩心愿。”
   第二年春暖花开,儿孙和众乡亲安葬谢世的旺公,儿孙几人就带着旺公临终前的嘱咐和乡亲们的祝福上路了。他们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半个多月后终于到达京城,寻访到皇宫。经多次打探,均被宫前护卫挡在门外。
   这天早朝,旺公长子水生几个人斗胆挡跪在王爷重九轿前,手举苎麻高声喊道:“江西铅山叶家草民求见王爷千岁,有要事禀报!”王爷重九掀开轿帘,喝住卫士,看见拦路人手举苎麻,立即下轿说:“莫不是恩公家乡来人?快快起来。”水生和众人哪里见过如此威风凛凛的阵势,吓得不敢起来,一个劲地叩头。王爷吩咐卫士挽扶起大家说:“随我进殿去。有事慢慢说!”于是跟在队伍后面进入皇宫,向王爷行过大礼。
   王爷验过信物苎麻,微笑着说:“看来你们真是来自江西铅山的叶家人,救命的恩公现在可好?”“家父旺公已在三个月前仙逝了。要不然他也会来见您的。”水生悲痛的秉告说。“啊!恩公已经去世!真是不幸,我很悲伤!”说着走下大殿,在殿前朝着南方祈祷祭拜说:“恩公在上,请受我一拜,望恩公在天之灵安息!”众人急忙跪在王爷跟前谢恩。王爷呵呵笑道:“你们不顾迢迢千里来到京城,想必有要事相告?”
   水生忙施礼说:“家父生前想为乡亲们建一座祠堂,但因筹集资金很困难,一直是压在父亲心里的石头。临终时交代让我们进京找王爷请求帮助”。“啊,这事不急,你们难得来,先在京城玩几天,待后要回家时我再银两赠送”。
   水生和子侄在京城游玩五天,享受了京城的繁华生活,大开眼界,想起来京的重任不敢多住。这天王爷在大殿接见他们,指着放在案台上的金条、银两和礼品说:“这里有金条20根,银千两,布匹绸缎20匹。金银用来建祠堂,把恩公的坟墓重新修建,不得草率。绸缎给乡亲们做一套衣服穿”。水生连连致谢。
   王爷又说:“我已经交代皇宫的工匠把祠堂图纸画好,面积不能小,规格不能低;同时在祠堂前要建“接官亭”,进入叶家祠堂大小官员一律下马、落轿步行进叶家祠堂。”
   临走时,王爷设宴拉着水生的手说:“回去替我在恩公的坟前多多祭拜,说我不忘恩公的救命之恩!”接着他又把一封信交到水生手中叮嘱道:“这是给铅山知县的信。如果建祠堂资金还不足,你们尽可去找知县,他会帮你们解决的”……
   叶家人选好宗祠地址后,紧张的施工就开始。一时间工地上人来人往,百人的施工队伍,有的挖土搬运砖石,有的调制沙灰上架。木匠在铇制梁柱,重金聘请来的石匠在雕刻石墙面。乡亲们也没有闲着:有的在工地搬运,有的在采购建筑材料,有的在烧火做饭,当好后勤……
   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有序的施工,一座建筑恢弘,精美绝伦的“叶氏宗祠”竣工建成。后来在距离叶氏宗祠0.5公里的驿道上修建一座双层八角形的“接官亭”,12根大石柱架起八角飞沿翘角的双层木屋凉亭。此后大小官员来到亭前,都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经过。(现今当地人称为“八角亭”。)
   来访者如果要进叶氏宗祠,必须按身份从宗祠的大门或两侧厢房圆门进出。对一般叶家人也不例外,必须从圆门进出。宗祠的礼仪繁杂十足。每年的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早晨,叶家人在族长的带领下要进行祀祖仪式,然后在宗祠门口点燃地炮,(只有皇宫才能打天炮)礼炮齐鸣,声势浩大,威震四方。
   叶思源先生说:“600多年过去,叶家宗祠能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文化大革命”中,为防止墙面石雕被破坏,我和儿子,亲戚,白天调好黄泥浆,一个晚上就把整个墙壁全部粉刷黄泥逃过一劫。但突出墙壁的四根门当石柱无法隐蔽,便遭到了厄运,被“造反派”人为打断,真是可惜”。
   他又诚恳地微笑道:“叶家宗祠建在森源,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但也是政府的,国家的文物。要保护好,利用好叶家宗祠,开展宗祠传统民俗文化和石雕艺术研究很有意义;以发展叶氏宗祠为中心的虹桥乡‘神仙洞’、‘桥亭水库’、‘熠丰休闲山庄’等农家生态旅游形成一个旅游景点网络;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叶家宗祠上报列入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筹资修复宗祠后殿大厅,恢复叶氏宗祠当年全貌。”朴实无华的一番话语令人动容,聆听精彩的传奇更令你神往。
   这时太阳已快要落山,夕阳余晖映照着我们心满意足离别森源村。村前大路边竖立着两块石碑,刻有“无障碍新农村”和“礼让残疾人”字幕映入眼帘,令人感受到“正能量”给乡村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新面貌,感觉到很接地气。厚重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精彩的现代文明在这里碰撞,擦出耀眼的火花。  
    

共 52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家族是否能够传世前年,很重要的是家族的家风,本故事从表面上看是讲一处叶家宗祠,实际上是在用民间传说的方式给读者奖了一个故事,讲了叶氏家族的祖先是怎么见死而救命的。故事很感人,也很逼真。由于是散文体裁,所以像一篇游记那样讲了叶氏宗祠的建筑辉煌,坚固耐用等等,还奖励叶氏宗祠建筑的风格,给我们立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主旨鲜明,语言讲究,寓意深刻,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太行飞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7-02 20:00:01
  感谢老师赐稿看点,编辑不到的地方,请指出。
太行飞剑
2 楼        文友:奇异果        2019-07-02 22:10:58
  文章详细叙述了叶氏宗祠的全貌和传说,令人如临其境,耐读耐品。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看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