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生命是美丽的(随笔)
生命是美丽的
西安张昆
人生在世,不能无视它对生命的昌盛和张扬,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当你饱尝了人尽沧桑,阅尽了世事艰辛之后,你就会发现,生命是无价的,活着是幸福快乐的,不仅如此,活着还是美丽的。
现代社会,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调节你的身心,延长你的生命,健康地活着,你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你的生命就是美好璀璨的。
鲁迅先生在论述生命之路时写道:“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生命因此决不会回头……因为生命的路是进步的、乐天的、美好的,是人们沿着奋发图强的无限精神开辟出来的”。
追求健美的人生之路,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的愿望。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人们梦想过求仙丹药,寻找长生不老妙术,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仙药,唐太宗命唐僧西天取佛经,郑和下西洋……都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古代的先辈们,尽管把方法想绝用尽,但因缺少科学健康的生命方式,最终也抗拒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尤其是那些帝王将相们,他们过着一世无忧、妻妾成群、灯红酒绿的生活,表面上看他们是幸福的,但是,奢靡的生活方式、矛盾的心理状态、孤独的人生旅程,足以让他们心力憔悴,未老心衰。翻开一部中国古代史,能有几个皇帝是健康长寿的呢?难怪他们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术上下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功夫。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终于在现代科学思维的感召下,敢于向不可抗拒的大自然争时间、要健康,不断使人生欢快起来、美丽起来。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寿命可达到百岁以上,而且上不封顶。据新闻传媒报道,世界上有很多百岁以上的老寿星,比如英国有位伯姆卡亚,活了整整209岁,罗马尼亚的埃达老太太,92岁,还生了一个胖娃娃。事实证明,人活百岁,返老还童,在现代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人们再也不会去盲目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之术了,人们时常议论:“有什么别有疾病,缺什么莫缺健壮!”这种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啊!
然而,在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不断提高的现在,人们在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文明病”,也如洪水猛兽似的泛滥起来,什么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性病、癌症等等,正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多少科技精英,雄心勃勃,为国家“劳心”又“劳神”,虽然硕果累累,贡献很大,但却英年早逝;广大的工薪阶层,他们披星戴月的操劳,虽然事业有成,可是疲惫的身心和忧虑的心情重负,照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那种未老先衰的感觉和情绪,也不知道不觉的闯入他们的心田;而那些大款白领绅士们,尽管生活非常优越,住别墅,吃山珍海味,坐高级轿车,尽情享乐的同时也是“富贵病”缠身、“忧虑症”挠心;还有许多老年朋友们,虽然激流勇退、衣食无忧,但却回避不了那种平淡寂寞孤独的心情。在这些人中间,英年早逝者有之,未老先衰者有之,疾病缠身者有之……因此,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给自己赢得一个健美的人生,为人类打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是我们现代人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永恒主题。真诚地希望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仅有一个好工作、好环境,更要有一个好身体,拥有一个好心态、好心情,才能更好的为国家、为人民尽好责、服好务。
一代宗师,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他的生活中为自己立下三个原则,称之为“三不主义”,即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赌博。他的生活异常清廉简朴,六十岁以前,在任北大校长期间,吃的是普通大锅饭,住的是简易房,日常活动是晨练日教晚修身,并且倡导了“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修养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人。蔡先生的这种“善待人生”、“升华生命”的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为我们追求健康美丽的人生,点亮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毛泽东常说:“身体好,是革命的本钱。”他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马寅初先生也曾讲过:“不能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的人,总有一天他会浪费很多时间去治病。”所以我们要说的是,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珍惜生命的每一刻,善待生活的每一天,你的人生不仅是快乐的,而且是美丽的。